榆關,軍事重地。


    自古以來,榆關便因為地形險要而聞名海內外,幾百年過去後,榆關的戰略意義絲毫不見衰減,仍然是重兵把守的要塞。


    就象天子的眼皮底下是做壞事的人最多的地方一樣,用來防禦敵人的城牆腳下,也是最和平的地方。


    在天子的眼皮底下做壞事,並不是因為做壞事的人感到很刺激,也不是因為他們不怕死,而是因為隻有在天子的眼皮底下做壞事才會獲得更大的利益。


    而降低城牆的防禦程度,並不是因為防守城牆的人想要通敵,而是因為隻有在城牆腳下,敵對的勢力才最接近,而隻有接近到一種相對和平的程度,兩個敵對的人群才能互相交往。


    就算是軍事重鎮榆關,也擋不住出關和進關的人群。


    人群之所以為人群,是因為人必須互相交往。


    兩群人相交再惡,也擋不住他們從對方手中獲得各自需要的欲望。


    於是,自有長城以來,關內關外便很自然地建起了小鎮,而經過了幾百年後,這樣的小鎮已大大小小隨處可見。


    公孫啟落腳的地方正是其中的一個小鎮。


    小鎮的名字就叫落腳鎮。


    落腳鎮並不是很大,用來落腳的小鎮當然不會很大,但也不是很小,隻是稍稍偏遠了一些,不但處於所有小鎮的邊緣地帶,而且離榆關關口很遠,遠遠地座落於盤龍嶺下,而那蜿蜒曲折的盤龍嶺上矗立著的,便是那道高大、雄偉的邊塞長城。


    塞外多風,而落腳鎮卻是風最小的地方。


    之所以風小,不隻是因為小鎮背靠著巍峨的盤龍嶺,而且還因為整個小鎮都被群山峭壁所環繞,進入小鎮的入口就是那通向塞外的唯一山口。


    憑高俯視,垂崖環繞,山穀仿佛一個放倒的葫蘆,因此,這個山穀一開始被人們稱為葫蘆穀。


    雖然被稱為葫蘆穀,但山穀裏卻並不盛產葫蘆,事實上,葫蘆穀裏根本連一顆葫蘆都種不出來。


    鎮上曾經有人專門在穀裏栽種了一棵葫蘆,結果不但沒結下葫蘆,甚至連葫蘆秧子都死了,所以後來鎮上的人又把這個山穀叫成了死葫蘆穀。


    既然死葫蘆穀種不出一個葫蘆,所以鎮上的人並不是以種葫蘆為生。


    在塞外的城牆下安家,以農耕為主的莊稼戶少之又少。


    有城牆的地方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在這樣的地方種地,這個種地的人就算不是傻子,也一定有毛病。


    就算有良田千畝,年景大好,一場小小的爭戰下來,也會讓農戶顆粒不收,更何況城內城外的軍隊又怎麽會放過眼前現成的糧草?


    敢來塞外城牆下糊口的人絕對沒有毛病,更加不是傻子,他不是人中的精英,便是亡命之徒。


    來落腳鎮上的落腳的都是獵戶。


    鎮裏的人並不多,隻有三十幾戶人家,多姓。


    一般的情況,一個小鎮如果由一個大家族構成,便會有一個族長,如果由多姓的家庭構成,便會有一個鎮長。


    這個小鎮是由多姓獵戶組成,按理應該有一個鎮長。


    可這個小鎮卻很特別,它不但沒有族長,甚至連鎮長也沒有。


    這個特別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這三十餘戶人家有的來自關內,也有的來自關外,它是個多民族的小鎮。


    一個由多民族的獵戶組成的小鎮,不可能有族長,也不可能有鎮長。


    這個小鎮隻有一個老大。


    這個老大既不是船老大,也不是鹽老大,而是獵老大,獵戶們的老大是司烈虎。


    司烈虎,是第一個來到死葫蘆穀的獵人,他也就是那個在死葫蘆穀裏種葫蘆卻又把葫蘆種死的人。


    當他種的葫蘆秧子死了之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是什麽葫蘆穀,明明就是死葫蘆穀嘛。


    正是通過這件事,小鎮的人才把葫蘆穀叫成了死葫蘆穀,而司烈虎又剛好姓司,所以人們就把他叫成了死葫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降龍伏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釀並收藏降龍伏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