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塵乃三軍主帥,而且身邊又有許褚這等大將傍身,所以他的位置自然是十分的搶眼,而且,當年十八路諸侯會盟時,袁紹也與杜塵有過數麵之緣,雖然袁紹印象不大,但是多少還能記得一些。
迎著杜塵,袁紹喜笑顏開的騎馬走了過去,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曹軍來援自己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一來,自己可以通過這張戰鬥來消耗曹軍的實力,而來如果能夠將杜塵拉緊關係的話,那對自己日後南下也是一件幸事。
袁紹杜塵自然是認識,見袁紹親來自迎接自己,杜塵自然也不敢太過無禮,他拍馬上前迎上了袁紹,袁紹畢竟也是一方諸侯,而且還是一個實力強悍的諸侯,他值得自己如此對待。
“末將袁紹見過太尉大人。”袁紹來到杜塵的跟前,朗聲說道,不過袁紹雖然這麽說,但是他卻沒有低人一等的態度。
對此,杜塵卻絲毫都不在意,如今漢室已經暮年,他對各大諸侯幾乎沒了影響,如今的形式便與春秋爭霸差不多,個個諸侯都各成勢力,而皇室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的影響了。
“本初何須如此的多禮,我等早已相識,你喚塵字號便是了。”杜塵麵帶微笑的說道,很顯然,他對袁紹的態度還不錯。
不過這是袁紹自以為是的,內心之中,杜塵哪裏看的上袁紹,袁紹他外表寬容。但是內心猜忌,喜好謀略而不能決斷,有人才而不能用。聽到好的計謀而不能采納門下的謀士們互相嫉妒、互相謀害,不能齊心協力共事袁紹。
這樣的人確實能夠贏得一時的勢力,可是長此以往的話,他斷然會失敗的,縱然沒有曹操,袁紹依舊不會取得勝利,畢竟他性格已經至此。斷然不會再又太大的成就。
袁軍發展的越是強大,那他越是為他人做嫁衣。[]這樣的人,杜塵斷然不會看上。
不過這些隻能在心中想,畢竟自己身處袁軍腹地,雖然袁紹還需自己對抗公孫瓚。但是他會不會對曹軍暗下毒手,這個誰也不能保證。
“哈哈哈。”袁紹大笑了三聲,然後開口說道:“思朗說的不錯,倒是紹孟浪了,紹與孟德乃是至交好友,而且早年在虎牢關前,你我二人已經相識,倒是紹讓思朗與紹的關係生分了不少。”
對於袁紹來說,杜塵越是跟自己親近。那袁紹內心之中越是開心,畢竟從自己內心之中,袁紹可是在打著杜塵的主意的。
“正是因為丞相與本初乃是至交好友。我等這才出兵援助本初你的,不然換個別人,誰又能請動我曹軍。”杜塵笑眯眯的說道。
而聽到杜塵的話,田豐的心中可是暗罵杜塵無恥,杜塵的話說的倒是冠冕堂皇,如果不是五千戰馬打動了曹軍上下所有人。曹軍又怎麽可能派兵來援袁軍呢。
不過既然杜塵這說,田豐自然不好去拆穿他。雖然暗罵杜塵無恥,但是此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是自己主動去求曹軍的,又怎麽能怪杜塵獅子大開口呢。
袁紹自然也知道邀請曹軍的籌碼,但是他不會在這個場合說這樣的話,雖然他對五千戰馬也極為的肉疼,但是送了便是送了,畢竟自己突圍與曹軍關係密切。
用五千匹軍馬換自己一條性命,這等買賣也算值得的,畢竟難道自己的性命還不值那五千匹戰馬,這顯然有些說不過去。
“思朗說的不錯,還請帳內一敘。”說著,袁紹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杜塵安排賈詡安營紮寨,隨後他便帶著許褚以及親衛的將士一同去了袁紹的大營。[]
看到杜塵身後的許褚,袁紹的眼睛不由的眼前一亮,許褚雖然相貌迥異,但是他卻散發著難以匹敵的強悍,這種氣勢,袁紹隻在自己的心腹愛將顏良與文醜身上看到過。
很顯然,此人的實力絕對能與顏良文醜媲美,不過這樣的人,卻甘心做杜塵的護衛,這多少有些不值得。
袁紹心中暗自思量,他在想,如何將杜塵身後的壯漢收入麾下,不過此事要做的不留痕跡,如果當著杜塵的麵去挖人的話,那自然會在杜塵的心中留下芥蒂,這樣一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袁紹帶著杜塵進入大帳,然後便安排杜塵落座,而許褚一直都跟在杜塵身後,盡忠職守的保衛杜塵。
看到許褚的表現,袁紹的心中又暗歎不少,他看了看許褚,然後開口問道:“紹觀思朗身後的那位將軍氣宇軒昂,不知此人是誰。”
杜塵看了看袁紹,然後開口說道:“此乃孟德護衛,許褚是也。”
聞言,袁紹心中一驚,他隻當典韋是杜塵的護衛,沒想到杜塵居然說這是孟德的護衛,如果許褚真是孟德的護衛的話,那收攬許褚的事情便隻能就此擱淺了。
以許褚的本事,當個將軍綽綽有餘,可是如今他卻放棄將軍的職位,甘願做孟德的一個護衛,很明顯孟德與思朗的關係非比尋常。
得知了這個無奈的結果,袁紹便收起了招攬許褚之心。很明顯,許褚並不是一個輕易便能招攬的人。因為袁紹聽說曹軍的很多武將是由杜塵提拔,比如說玄武營的高順,五子良將的徐晃以及孟德的護衛許褚。他的去留絕對與眼前的思朗息息相關,如果能招攬到杜塵的話,許褚絕對會隨之而來。
想到這兒,袁紹看向杜塵的眼神便更加的熱切了。很顯然,招攬杜塵的好處多多,不僅能夠得到一位統兵奇才,還能獲得一位絕世武將,這樣的好事上哪裏去找。
看到袁紹那熱情的表情,杜塵的心中多少有些惡寒。如果是個美女如此熱情的看著自己,那杜塵多少會有些飄飄然。可是如今一個男人用這樣的眼神看自己,杜塵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過杜塵是一個有素質的人,縱然袁紹用杜塵作嘔的眼神看著自己,但是他表現的卻十分的淡然。
盯著杜塵看了幾眼,袁紹終於收回了自己的眼光。如今並不是該想這個的時候,現在對袁紹最重要的便是消滅公孫瓚。公孫瓚未滅亡之時,他跟曹軍的關係絕對還處於溫柔期。
“思朗,營寨之外公孫瓚大軍不斷喧囂,不知思朗可有破敵的良策?”袁紹猛然間開口問道。這幾日,袁紹一直都閉門不出,這讓公孫瓚很是囂張,他不停的叫囂,這讓袁紹是憤怒不已。
如今,自己期盼已久的曹軍援軍終於趕來,自己終於可以放開手腳的跟公孫瓚一戰了。不過對於公孫瓚的,袁紹還是有些頭疼的,畢竟他已經數次敗在了公孫瓚的手中。
對於袁紹的問話,杜塵卻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與他。杜塵從未與公孫瓚交過手,甚至從未見過公孫瓚。對於公孫瓚的打法,杜塵卻是絲毫不知。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今自己對公孫瓚毫不了解,那他也不知用什麽辦法能夠攻破公孫瓚。
杜塵卻是久經戰陣,但是對於騎兵,杜塵卻是不是很了解。對於騎兵的接觸,除了趙雲那一千白馬義從之外,那便是曹軍的白虎營了。
白馬義從的戰鬥力確實強悍,他們不僅僅機動能力十分的強悍,而且騎射的本事也是絕無僅有的。如果公孫瓚的騎兵都與白馬義從相差無幾的話,那公孫瓚確實十分的強悍。
不過對於杜塵來說,白馬義從確實有個致命的弱點,那便是他們皆是輕騎,雖然白馬義從的機動能力強大,但是其防禦力卻是有些讓人不敢恭維的。
由於注重機動能力,所以他們隻能舍棄笨重的盔甲,穿著輕便的皮甲或者什麽。而正是因為如此,使得白馬義從的防禦力弱的可以。
不過具體的情況,杜塵還要親自己的檢驗一下。他首先要了解,公孫瓚戰鬥的戰鬥特點,其次他也要知道,公孫瓚的戰力如何。而這所有的一切,皆要靠實戰來檢驗。
杜塵抬頭看了看袁紹,隨即搖了搖頭說道:“塵率軍剛剛抵達此地,對公孫瓚並不了解,而且並不知道公孫瓚軍戰鬥力如何。所以,塵也沒有任何把握能夠戰勝公孫瓚。”
聽到杜塵的話,袁紹點了點頭。曹軍所在的兗州徐州等地,並沒有多少騎兵的存在,而對付騎兵的辦法,想必杜塵也不會十分的清楚。要知道自己麾下也算是能人輩出,可是依舊沒有辦法戰勝公孫瓚。
“若要了解公孫瓚的情況,還是需要與之一戰,讓塵清楚的看清楚,公孫瓚部隊到底如何戰鬥,隻有這樣,塵才能尋找到對抗公孫瓚的辦法。”杜塵沉聲說道。
對此,袁紹也是點了點頭。思朗初來乍到,卻是不知道該如何對抗公孫瓚。而且既然曹軍已經到來,那自己斷然沒有懼怕公孫瓚的可能。
沒有了張燕的支援,公孫瓚的實力遠不如曹軍與自己的聯軍,所以如今再對付公孫瓚,袁紹的底氣十足。接下來的戰鬥,就算是一對一的拖,也能夠將公孫瓚拖死,自己還有什麽好怕的。(未完待續)
迎著杜塵,袁紹喜笑顏開的騎馬走了過去,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曹軍來援自己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一來,自己可以通過這張戰鬥來消耗曹軍的實力,而來如果能夠將杜塵拉緊關係的話,那對自己日後南下也是一件幸事。
袁紹杜塵自然是認識,見袁紹親來自迎接自己,杜塵自然也不敢太過無禮,他拍馬上前迎上了袁紹,袁紹畢竟也是一方諸侯,而且還是一個實力強悍的諸侯,他值得自己如此對待。
“末將袁紹見過太尉大人。”袁紹來到杜塵的跟前,朗聲說道,不過袁紹雖然這麽說,但是他卻沒有低人一等的態度。
對此,杜塵卻絲毫都不在意,如今漢室已經暮年,他對各大諸侯幾乎沒了影響,如今的形式便與春秋爭霸差不多,個個諸侯都各成勢力,而皇室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的影響了。
“本初何須如此的多禮,我等早已相識,你喚塵字號便是了。”杜塵麵帶微笑的說道,很顯然,他對袁紹的態度還不錯。
不過這是袁紹自以為是的,內心之中,杜塵哪裏看的上袁紹,袁紹他外表寬容。但是內心猜忌,喜好謀略而不能決斷,有人才而不能用。聽到好的計謀而不能采納門下的謀士們互相嫉妒、互相謀害,不能齊心協力共事袁紹。
這樣的人確實能夠贏得一時的勢力,可是長此以往的話,他斷然會失敗的,縱然沒有曹操,袁紹依舊不會取得勝利,畢竟他性格已經至此。斷然不會再又太大的成就。
袁軍發展的越是強大,那他越是為他人做嫁衣。[]這樣的人,杜塵斷然不會看上。
不過這些隻能在心中想,畢竟自己身處袁軍腹地,雖然袁紹還需自己對抗公孫瓚。但是他會不會對曹軍暗下毒手,這個誰也不能保證。
“哈哈哈。”袁紹大笑了三聲,然後開口說道:“思朗說的不錯,倒是紹孟浪了,紹與孟德乃是至交好友,而且早年在虎牢關前,你我二人已經相識,倒是紹讓思朗與紹的關係生分了不少。”
對於袁紹來說,杜塵越是跟自己親近。那袁紹內心之中越是開心,畢竟從自己內心之中,袁紹可是在打著杜塵的主意的。
“正是因為丞相與本初乃是至交好友。我等這才出兵援助本初你的,不然換個別人,誰又能請動我曹軍。”杜塵笑眯眯的說道。
而聽到杜塵的話,田豐的心中可是暗罵杜塵無恥,杜塵的話說的倒是冠冕堂皇,如果不是五千戰馬打動了曹軍上下所有人。曹軍又怎麽可能派兵來援袁軍呢。
不過既然杜塵這說,田豐自然不好去拆穿他。雖然暗罵杜塵無恥,但是此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是自己主動去求曹軍的,又怎麽能怪杜塵獅子大開口呢。
袁紹自然也知道邀請曹軍的籌碼,但是他不會在這個場合說這樣的話,雖然他對五千戰馬也極為的肉疼,但是送了便是送了,畢竟自己突圍與曹軍關係密切。
用五千匹軍馬換自己一條性命,這等買賣也算值得的,畢竟難道自己的性命還不值那五千匹戰馬,這顯然有些說不過去。
“思朗說的不錯,還請帳內一敘。”說著,袁紹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杜塵安排賈詡安營紮寨,隨後他便帶著許褚以及親衛的將士一同去了袁紹的大營。[]
看到杜塵身後的許褚,袁紹的眼睛不由的眼前一亮,許褚雖然相貌迥異,但是他卻散發著難以匹敵的強悍,這種氣勢,袁紹隻在自己的心腹愛將顏良與文醜身上看到過。
很顯然,此人的實力絕對能與顏良文醜媲美,不過這樣的人,卻甘心做杜塵的護衛,這多少有些不值得。
袁紹心中暗自思量,他在想,如何將杜塵身後的壯漢收入麾下,不過此事要做的不留痕跡,如果當著杜塵的麵去挖人的話,那自然會在杜塵的心中留下芥蒂,這樣一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袁紹帶著杜塵進入大帳,然後便安排杜塵落座,而許褚一直都跟在杜塵身後,盡忠職守的保衛杜塵。
看到許褚的表現,袁紹的心中又暗歎不少,他看了看許褚,然後開口問道:“紹觀思朗身後的那位將軍氣宇軒昂,不知此人是誰。”
杜塵看了看袁紹,然後開口說道:“此乃孟德護衛,許褚是也。”
聞言,袁紹心中一驚,他隻當典韋是杜塵的護衛,沒想到杜塵居然說這是孟德的護衛,如果許褚真是孟德的護衛的話,那收攬許褚的事情便隻能就此擱淺了。
以許褚的本事,當個將軍綽綽有餘,可是如今他卻放棄將軍的職位,甘願做孟德的一個護衛,很明顯孟德與思朗的關係非比尋常。
得知了這個無奈的結果,袁紹便收起了招攬許褚之心。很明顯,許褚並不是一個輕易便能招攬的人。因為袁紹聽說曹軍的很多武將是由杜塵提拔,比如說玄武營的高順,五子良將的徐晃以及孟德的護衛許褚。他的去留絕對與眼前的思朗息息相關,如果能招攬到杜塵的話,許褚絕對會隨之而來。
想到這兒,袁紹看向杜塵的眼神便更加的熱切了。很顯然,招攬杜塵的好處多多,不僅能夠得到一位統兵奇才,還能獲得一位絕世武將,這樣的好事上哪裏去找。
看到袁紹那熱情的表情,杜塵的心中多少有些惡寒。如果是個美女如此熱情的看著自己,那杜塵多少會有些飄飄然。可是如今一個男人用這樣的眼神看自己,杜塵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過杜塵是一個有素質的人,縱然袁紹用杜塵作嘔的眼神看著自己,但是他表現的卻十分的淡然。
盯著杜塵看了幾眼,袁紹終於收回了自己的眼光。如今並不是該想這個的時候,現在對袁紹最重要的便是消滅公孫瓚。公孫瓚未滅亡之時,他跟曹軍的關係絕對還處於溫柔期。
“思朗,營寨之外公孫瓚大軍不斷喧囂,不知思朗可有破敵的良策?”袁紹猛然間開口問道。這幾日,袁紹一直都閉門不出,這讓公孫瓚很是囂張,他不停的叫囂,這讓袁紹是憤怒不已。
如今,自己期盼已久的曹軍援軍終於趕來,自己終於可以放開手腳的跟公孫瓚一戰了。不過對於公孫瓚的,袁紹還是有些頭疼的,畢竟他已經數次敗在了公孫瓚的手中。
對於袁紹的問話,杜塵卻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與他。杜塵從未與公孫瓚交過手,甚至從未見過公孫瓚。對於公孫瓚的打法,杜塵卻是絲毫不知。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今自己對公孫瓚毫不了解,那他也不知用什麽辦法能夠攻破公孫瓚。
杜塵卻是久經戰陣,但是對於騎兵,杜塵卻是不是很了解。對於騎兵的接觸,除了趙雲那一千白馬義從之外,那便是曹軍的白虎營了。
白馬義從的戰鬥力確實強悍,他們不僅僅機動能力十分的強悍,而且騎射的本事也是絕無僅有的。如果公孫瓚的騎兵都與白馬義從相差無幾的話,那公孫瓚確實十分的強悍。
不過對於杜塵來說,白馬義從確實有個致命的弱點,那便是他們皆是輕騎,雖然白馬義從的機動能力強大,但是其防禦力卻是有些讓人不敢恭維的。
由於注重機動能力,所以他們隻能舍棄笨重的盔甲,穿著輕便的皮甲或者什麽。而正是因為如此,使得白馬義從的防禦力弱的可以。
不過具體的情況,杜塵還要親自己的檢驗一下。他首先要了解,公孫瓚戰鬥的戰鬥特點,其次他也要知道,公孫瓚的戰力如何。而這所有的一切,皆要靠實戰來檢驗。
杜塵抬頭看了看袁紹,隨即搖了搖頭說道:“塵率軍剛剛抵達此地,對公孫瓚並不了解,而且並不知道公孫瓚軍戰鬥力如何。所以,塵也沒有任何把握能夠戰勝公孫瓚。”
聽到杜塵的話,袁紹點了點頭。曹軍所在的兗州徐州等地,並沒有多少騎兵的存在,而對付騎兵的辦法,想必杜塵也不會十分的清楚。要知道自己麾下也算是能人輩出,可是依舊沒有辦法戰勝公孫瓚。
“若要了解公孫瓚的情況,還是需要與之一戰,讓塵清楚的看清楚,公孫瓚部隊到底如何戰鬥,隻有這樣,塵才能尋找到對抗公孫瓚的辦法。”杜塵沉聲說道。
對此,袁紹也是點了點頭。思朗初來乍到,卻是不知道該如何對抗公孫瓚。而且既然曹軍已經到來,那自己斷然沒有懼怕公孫瓚的可能。
沒有了張燕的支援,公孫瓚的實力遠不如曹軍與自己的聯軍,所以如今再對付公孫瓚,袁紹的底氣十足。接下來的戰鬥,就算是一對一的拖,也能夠將公孫瓚拖死,自己還有什麽好怕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