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率領麾下將士逃亡了整整一天一夜,這讓所有將士都疲憊不堪,不僅僅將士,就連體魄強健的關羽都是滿臉疲倦之色,沒了大霧之後,劉備總算是知道如今自己身在何方,而上天憐憫,劉備軍撤了的方向很是正確。<strong>.</strong>


    由此繼續向南行進一個時辰,劉備軍便能趕到與劉琦約定的渡口,在渡口乘船渡過長江之後,自己便能安然的抵達江夏,到了江夏,與曹軍隔河相對,自己便安全了不少,對此,劉備總算是深深的出了一口氣。


    看著渡頭越來越遠,劉備的心情顯然越加的低沉起來,曹軍宛如利劍一般架在自己的脖頸之上,如今隨是逃離了新野,但是這不過是將利劍看到脖頸上的時間延遲了一些,荊州之兵根本就擋不住曹軍,用不了多久的時間,曹軍大軍事必會再度出現在自己的麵前,等到那個時候,自己又該怎麽應對曹軍的攻勢。


    有諸葛亮在的時候,劉備確實不會很擔心,畢竟有諸葛亮為自己出謀劃策,可以為自己分擔不少的憂愁,可是現在,自己還需要為諸葛亮的安危而擔憂,這就讓劉備更加憂愁,而且,諸葛才是謀取荊州的策劃者,雖然諸葛亮將計劃都說給了劉備聽,但是這個計劃真的實施起來,還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沒有諸葛亮在,劉備很是擔心。


    劉備很是擔心諸葛亮,而諸葛亮也同樣在擔心劉備,曹軍聲勢浩大,而且諸葛亮也已經聽聞,劉備已經掉進了曹軍的包圍圈之中。如今劉備生死未卜,諸葛亮顯然不知道如何解決眼前的這個危機局勢。


    如今諸葛亮的身邊不過區區百人罷了,由於身穿曹軍軍裝,曹軍對諸葛亮這近百人倒是沒有怎麽難為,不過對於劉備被曹軍包圍一事。諸葛亮這一百多人馬顯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因為根諸葛亮了解到的消息來看,曹軍數萬大軍包圍了劉備一行人,想要脫離曹軍的包圍圈,顯然異常的困難,曹軍那數萬大軍並不是吃素的。想要突圍何其難也。


    諸葛亮一直都早找機會接觸被曹軍包圍的劉備,但是曹軍對劉備的包圍滴水不漏,再加上諸葛亮怕還未救到劉備,而自己則身陷重圍,這也讓他不敢貿然的接觸劉備。畢竟自己雖然披著曹軍的衣著,但是他畢竟不是曹軍。


    那日濃霧四起的晚上,諸葛亮本想趁亂派人去接觸劉備,但是奈何濃霧太密,派出去的斥候也都迷失了方向,最終無功而返,不過令諸葛亮感到欣慰的是,主公果然是人中龍鳳。能夠趁亂突圍而出。


    如今主公已經脫離了曹軍的包圍圈,那麽接下來便是考慮自己安全的時候了,主公脫離曹軍的包圍圈之後。勢必會朝著與劉琦約定好的渡口而去,而如今自己想要離開,怕是也需要借助這個辦法了,畢竟長江那寬闊的河麵阻擋了一切去路,若是沒有辦法渡河,那麽自己定然難逃曹軍對自己的層層包圍。


    本以為通往渡口的路程會十分的艱難。但是諸葛亮顯然沒有想到曹軍根本就沒有追擊劉備的打算,曹軍非但沒有向渡口前進。反而反其道而行,向著荊州的方向集結而去。很顯然,曹軍在預謀一場大戰。


    而此時此刻的荊州也是一片沸騰,之所以會這樣,一來是因為曹軍大軍來襲,十幾萬曹軍將士正想著荊州襲來,新野城的劉備根本就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麵對曹軍的數萬人,劉備第一時間便選擇了撤退。


    對於劉備的舉動,雖然有些人認為此事頗為可恥,但是也不少人認為此事乃是無奈之舉,曹軍數萬大軍,而劉備不過區區四五千人,以一敵十,誰有這麽大的勇氣,平心而論,荊州之中的諸多將領沒有這個勇氣。


    出了曹軍將要來襲之外,另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便是劉表的身體健康了,可以說,劉表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如今除了微弱的呼吸證明劉表尚在人間,其他的地方劉表儼然已經沒有活人應該具有的特征了。


    所有人都知道,劉表怕是已經命不久矣了,劉表身死之後,勢必要有人接替劉表而統領荊州,對於這個人的人選,荊州內部顯然已經有了共識,無論是荊州的大都督蔡瑁,還是謀士蒯越蒯良等人,都決定支持二公子劉琮接任。


    不過荊州並不是完全在蔡瑁蒯良等人的掌控之中,劉表還是有著屬於他自己的心腹,而這些人中可並不是所有人都完全聽命於蔡瑁蒯良等人,而這些人則認為,劉琦乃是長子,劉表若是身子,自然是要有長子劉琦接任荊州牧。


    這些人之所以會這樣說,那是因為劉琦將江夏治理的井井有條,要知道,江夏可是一個久戰之地,占據了江東六郡的孫氏可是一直都在打江夏的注意,他們可是一直有將江夏據為己有的想法,所以想要在江夏長治久安,確實是需要一定的實力與能力的,既然劉琦有這樣的能力,若是讓他來執掌荊州的話,荊州勢必會迎來一個新氣象。


    無奈的是,支持劉琦的人實在是沒有什麽實力,荊州軍中,絕大多數的士兵都直接或者間接的聽從蔡瑁的命令,手握如此重權,蔡瑁蒯良等人確實無需太過顧慮其他人的感受,但是事情斷然不會像想像的那樣簡單,蔡瑁蒯良等人需要的是一個和平的荊州,隻有這樣蔡瑁蒯良等人才能施行下一步的計劃。


    荊州上下早已經知道曹軍馬上便要來襲,對於強大的曹軍來說,蔡瑁確實沒有想奮起反抗的打算,無論是蔡瑁還是蒯良、蒯越都是不折不扣世家子弟,所以他們要比普通將領想的要複雜太多。


    若是自己反抗,那麽便意味著荊州最大的兩大世家要與曹軍為敵,曹軍對待反抗的世家手段可是相當殘酷的。任何膽敢反抗曹軍的世家都遭到了曹軍大軍的誅殺,所以,蔡瑁與蒯良、蒯越等人不希望蔡家與蒯家同樣這個下場。


    為了家族,蔡瑁以及蒯越定人早便投效曹軍,畢竟自己並不是劉表。並不是荊州之主,世家子弟當以家族的生存壯大為主,隻要家族得意保存壯大,其他的一切自己皆是可以舍去的。


    曹操的為人蔡瑁等人皆有了解,曹操愛才天下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蔡瑁與蒯越、蒯良等人才有投曹的決心,畢竟他們知道,若是自己主動投曹的話,曹操絕對不會難為自己,說不定。<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自己這個大都督的位置還能夠保住,雖然曹軍不見得繼續讓自己掌握這麽多的士兵,但是蔡瑁知道曹軍離不開自己。


    別的不說,單說曹軍將士皆是北方人,蔡瑁便有把握繼續手握重權,因為北方人多不識水性,而曹軍若是想繼續攻伐江東的孫權,那麽他就必須借助荊州水師的幫忙。荊州的步足雖然羸弱,但是荊州的水軍可是相當強悍的,畢竟荊州伴水而生。而且荊州還有一個相當大的敵人,那就是身處建東的孫氏。


    劉表與江東孫氏沒少發生戰鬥,這也讓荊州的水軍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加上荊州本就富足,無論是船隻還是裝備都不是江東孫氏能夠比擬的,所以若想攻伐江東。沒有荊州水軍的幫助,曹軍勢必會寸步難行。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僅僅是想法。如今劉表尚有一口氣在,那麽蔡瑁等人的計策便不能實現。畢竟,雖然自己大權在握,但是蔡瑁畢竟是為人臣子,若是此刻投降曹軍的話,劉表會下的死忠之士勢必會拚死反抗。


    到了那個時候,荊州勢必會發生內亂,這並不是蔡瑁希望看到的,畢竟蔡氏還需要在荊州生存,而蔡氏的一切也都在荊州,若是荊州大部分發生反叛的話,那麽對家族有著致命的影響。


    至於對策,蒯越等人早已經想好,待劉表身死之後,便又二公子劉琮接手荊州,到時候由劉琮提出投效曹軍的想法,那麽便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畢竟這乃是荊州之主的主意,跟自己並沒有多少關係。


    至於劉琮,蔡瑁可絲毫沒有將這個外甥放在眼裏,若不是有自己的支持劉琮那有座上荊州之主的可能性,所以說,劉琮對蔡瑁唯命是從,蔡瑁讓他想東,劉琮是斷然不管向西的。


    自己能夠讓劉琮當上這個荊州之主,自然也有辦法將劉琮將這個荊州之主的稱號拿下來,劉琮雖然是自己的外甥,但是他依舊是個外人。


    以蔡瑁的精明,他顯然知道,若是劉琮投降的話,曹軍對他的待遇顯然好不到哪裏去,畢竟劉琮與自己不同,劉琮雖然隻是一個傀儡,但是他畢竟是名義上的荊州之主,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又怎麽會沒有人對他設防呢。


    蔡瑁不能否認,這個計策確實有些不近人情,畢竟這個人是自己的外甥,也算是自己人,這樣算計自己人,確實不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劉琮雖然是自己的外甥,但是他畢竟姓劉,而不姓蔡,這樣也就意味著,劉琮並不是蔡氏宗族之人,當麵對家族存亡的時刻,自然是有必要舍去一些親情。


    隨著曹軍的日益逼近,蔡瑁顯然有些坐立不安了,劉表雖然已經病入膏肓,但是他卻一直沒有咽氣,也不知道他在堅持什麽,都已經到了這個份上了,依舊不舍咽氣。


    劉表不死,蔡瑁便不能施行自己的計劃,而曹軍日益逼近,自己在不斷的收縮防線,避免與曹軍發生戰鬥,可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若是曹軍兵臨城下,劉表依舊不死,那可就連挽回的機會都沒有了,想到這兒,蔡瑁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就在蔡瑁為了劉表的事情頭疼不已的時候,杜塵與曹操總算是兵合一處了,而對於荊州軍的所作所為,曹操多少疑惑,按理說曹軍大舉來襲,荊州軍理應竭盡全力抵抗曹軍,可是現在,荊州那十幾萬步足居然沒有任何象征性的抵抗,雖然荊州的十幾萬步足已然集結待命。但是曹軍進一步,荊州軍便會後退兩步,他們顯然不想與曹軍交手。


    而杜塵顯然多少有些頓悟,荊州軍之所以會如此,怕是蔡瑁的注意吧。曆史上,便是劉表死了之後,荊州中蔡瑁大權在握,而劉表身死之後,麵對強橫的曹軍,蔡瑁最終選擇了投降。十幾萬的荊州軍,盡數歸曹。


    杜塵自然很是樂意出現這樣的結果,荊州軍的步足對於曹軍來說算得上可有可無的,可是荊州軍的水軍對曹軍來說可是尤為重要的,雖然曹軍有自己訓練的水軍。但是卻是些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兵,而且曹軍也沒有優良的水軍將領,既沒有上過戰場,又沒有優良的水軍將領,這樣的軍隊怎麽可能會有戰鬥力。


    由於曹軍之中精銳的影響,曹操的眼睛可是被養的很叼,尋常的戰鬥力他可看不上,一群都沒有經過戰鬥洗禮的新兵能有多少戰鬥力,憑借這些士兵。顯然沒有辦法戰鬥,對於自己的水軍,曹操根本就瞧不上。


    曹操瞧不上。那杜塵顯然也沒有拿曹軍的水軍當作一回事,這事多少還是怪自己的,曹軍的水軍雖然一直都在訓練,但是沒有經過實戰的洗禮,他們依舊是新兵蛋子,水軍與陸軍可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對於步足來說,尋常的訓練便能讓將士們投入作戰。可是對於水軍來說則不是這麽簡單,這裏麵的東西。可是要比步兵之中多很多。


    憑借這樣的水軍,別說戰勝精銳的江東孫氏水軍,就是對上荊州水軍,曹軍都沒有勝利的希望,所以說,荊州水軍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而且荊州水軍富足,大小戰船一應俱全,而且蔡瑁可是難得的水軍將領,他與江東孫氏周旋了這麽多年,若是沒有真本事的話,荊州早便被就江東孫氏是吞並了。


    而且,尤為重要的一點是,若是蔡瑁沒有什麽水平的話,周瑜他為何要想方設法的除掉他,越是有威脅的人,越是要盡早除掉,若是此事換成杜塵的話,杜塵也會這樣做,不除掉蔡瑁等荊州係的水軍將領,周瑜能夠安心。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杜塵的猜想罷了,如今尚未證實蔡瑁有投靠曹軍的想法,所以杜塵依舊不敢掉以輕心,若這僅僅是荊州軍的誘敵之計的話,那麽若是掉以輕心的話,曹軍勢必會遭遇大敗。


    戰爭是殘酷的,在戰爭尚未結束的時候,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會發生什麽變故,雖然曆史上的蔡瑁投降了,但是由於自己的介入,如今的曆史已經似是而非,杜塵斷然不敢掉以輕心,生怕陰溝裏麵翻船。


    杜塵的小心翼翼顯然讓曹軍的其他謀士感到意外,別人不說,單是郭嘉便已經不能理解,蔡瑁的舉動很是明顯,他不想與曹軍交戰,欲要在曹操麵前留下一個好印象,這足以證明,此人有投曹之心。


    根據探子傳來的消息,荊州之中,荊州牧劉表已經病入膏肓,此時的劉表隻還有一口氣,他連下床的力氣都沒有,那有能力指揮將士作戰,可以說,隻要劉表一死,那麽荊州之中必然是蔡瑁一人獨大。


    至於劉表的兒子劉琮,他在郭嘉看來不過是無意義的犧牲品,縱然他真的當上了荊州牧,他也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真正的大權,還是掌握在蔡瑁的手中,若是平心而論,劉表也不過是一個較為獨立的傀儡,而他的兒子顯然連他都比不上,若是真的由劉琮登位的話,他的地位顯然不會比身處許都的獻帝好到哪裏去。


    蔡瑁若是想投降的話,這對曹軍來說絕對是好消息,輕而易舉的便占據了荊州這塊富庶之地,那麽曹軍一統天下便不再是空口白話,荊州富足,糧草充沛,有了這些糧草的支持,曹軍便有能力一舉占據天下。


    曹軍將士精銳無比,這樣精銳無比的將士,天下間有誰能敵,縱觀天下所剩的諸侯,沒有一人是曹軍的對手,當然這說的是步足,若是論水軍的話,曹軍顯然先天不占據優勢,誰讓北方皆是陸地,沒有多少河流。


    說道水軍,郭嘉便不由得想起江東孫氏,對於孫氏的崛起,郭嘉既感到驚愕又感到惋惜。當然,還多多少少有些欣慰,驚愕的是,但年孫策僅憑那數千兵馬,便打下了一個偌大的江東。惋惜的是,孫策年紀輕輕,便已傷重身亡了,而欣慰的是,孫策最終還是死了,而且還是英年早逝。


    孫策不愧為梟雄之名。若是如今孫氏尚在的話,那他絕對是主公奪取天下的最大敵人,有一個勢均力敵的敵人,人生多少不會覺得寂寞,可是若是真要一統天下的話。這樣的敵人還是盡量不要出現。


    不過雖然孫策死了,但是如今的江東還有一個孫權,如今就是不知道,這孫權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不過想這江東孫氏一門,父親孫堅,江東猛虎,兄長孫策。小霸王,有這兩人在,想必孫權定然不好對付。


    若是真的這樣的話。那麽曹軍與江東孫氏勢必會兵戎相見,真的與江東孫氏交戰的話,曹軍那十幾萬的精銳步足便沒有任何用處,畢竟江東水係發達,而且孫氏還有著精銳無比的水軍。


    對於如何統領水軍作戰,郭嘉覺得自己頭大不已。雖說郭嘉能夠統兵作戰,但是對於統領水軍。郭嘉顯然是一問三不知,別說統領三軍。就是登上戰船,郭嘉便會覺得頭重腳輕,這更別說去指揮將士作戰了。


    曹軍有條不紊的不斷的逼近襄陽城,而襄陽城中的蔡瑁顯然有些坐不住了,自己是荊州的大都督,統領荊州十幾萬兵馬,抵禦曹軍,自己責無旁貸,可是這些時日,自己一直都在收縮防線,避而不戰。


    這樣的舉動已經引起了荊州之中大部分人的不滿,若是自己繼續這麽下去的話,縱然自己有十幾萬荊州將士,縱然自己在荊州大權在握,蔡瑁依舊需要荊州百姓的支持,沒有荊州百姓的支持,蔡瑁寸步難行。


    可是若是派兵列陣與曹軍一決高下的話,那自己哪還有投降曹軍的可能性,曹軍可是相當仇視世家的,若是普通將領,蔡瑁可以投降,可是自己卻是蔡氏宗族的族長,曹軍豈會輕易的繞過自己,繞過蔡氏家族。


    可恨的是,劉表居然還未咽氣,一想到這裏,蔡瑁的心頭便隱隱的有些怒意,若是劉表此刻咽氣的話,自己斷然不會再有這些麻煩,此刻,蔡瑁已然決定采用一些極端的手段。


    當然,此時斷然不能自己來做,正所謂紙包不住火的,縱然自己做的小心謹慎,但是難免會有人察覺,不過蔡瑁早已經有了一個絕佳的人選,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劉表的次子,劉琮。


    劉琮這些時日都處於興奮之中,父親的病重他絲毫沒有放在眼裏,在劉琮看來,劉表的病重乃是自己的機會,隻要劉表一死,那麽荊州便是自己的地盤,自己再也不用受他人的眼色了。


    可是想法確實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卻是十分的殘酷,劉表已然在床榻之上躺了許久,身體愈發的虛弱不假,但是卻依舊沒有死亡,每每想到這裏,劉琮便對劉表生出些許的恨意,畢竟他若是早下命令的話,自己也無需如此。


    就在劉琮在無奈唏噓不已的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了自己舅舅聲音,聽聞舅舅前來,劉琮急忙迎了上去,他可不是傻子,知道若是想穩固這荊州牧的地位,自己便需要舅舅的大力支持。


    隻要有了舅舅的支持,那麽待自己真的當時荊州之主以後,自己斷然殺了那些不知好歹的人,若不是他們的話,自己也早就座上了荊州之主的地位。


    劉琮將蔡瑁迎入來到屋中,對於蔡瑁,劉琮可是相當的尊敬,而看到劉琮的表現,蔡瑁露出了微微不屑的表情,想那荊州牧劉表也算是一方諸侯,有些能耐,都說虎父無犬子,可是在看看現在,在劉琮這裏,蔡瑁看不到一絲希望,若是真的將荊州交到這個人的手上,怕是用不了多久,敵軍依舊會兵臨城下。


    所以說,自己決定投降曹軍乃是頗為正確的選擇。


    “不知舅舅來此所為何事?”待蔡瑁落座之後,劉琮開口問道。


    蔡瑁看了看劉琮,然後沉聲說道:“怎麽,馬上便做了荊州牧,這便不認自家的親戚了,來此還能幹什麽。當然是來看看你。”


    聽了蔡瑁的話,劉琮的心中顯然有些高興,原來的蔡瑁可是高高在上,可是再看現在,他原來也有低聲下氣的時候。


    不過想到荊州牧。劉琮的心中雖然隱隱的有些高興,但是更多的還是無奈,如今父親劉表尚有一絲氣息在,而自己這個荊州牧顯然遙遙無期,隻要劉表還一息尚存,自己便斷然沒有成為荊州牧的可能性。那麽一切都是泡影。


    看到劉琮的表情,蔡瑁的嘴角微微的揚起,露出了一絲不可察覺的微笑,很顯然,此刻的劉琮已經有些陷入自己的計謀之中。隻要自己再這裏填上一把火,劉琮自然會上鉤,畢竟,有幾個人能夠抵擋的住權利帶來的誘惑。


    “你也知道,你父親劉表雖然病入膏肓,但是卻一直沒有咽氣,如今曹軍大軍將至,我荊州已然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這個時候,確實是應該有一個人出來執掌大局,畢竟隻有這樣。荊州才有能力與曹軍抗衡。”蔡瑁苦著臉說道,說著,他慢慢的低下了頭,但是蔡瑁卻一直在用眼角的餘光掃視著劉琮,而劉琮的表現顯然讓蔡瑁很滿意。


    “叔父您在荊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由您支持。難道還不行。”劉琮扭頭問道,他也知道。曹軍大軍逼近,如今的荊州已然到了一個相當危急的時刻。若是曹軍真的兵臨城下,那麽就算自己做了荊州牧,有能做多長時間呢。


    聽到劉琮的話,蔡瑁搖了搖頭,然後微微的歎息了一聲隨即開口說道:“若此事真是如此簡單的話,你早已經成為了荊州之主,奈何你父親尚在人間,而他身下也有不少死忠分子,這些人與我政見不和,如今借由你父親尚在人間為理由,就是不同意我立你為荊州牧,對方強硬,我若是來贏得,他們勢必反叛。”


    蔡瑁一邊這麽說,一邊緊緊的皺著的眉頭,他凝神看著劉琮,然後沉聲說道:“別人不說,若是在這個時候立你為主的話,駐守在江夏的大哥劉琦第一個就不幹,畢竟你父親尚在人間,可你父親死亡的話,便沒人敢再多嘴了。”


    蔡瑁的話讓劉琮很是無奈,但是劉琮顯然聽到了一絲別樣的意思,通過蔡瑁的話劉琮知道,阻礙自己成為荊州牧的最大障礙便是自己那個躺在床榻之上的父親,隻要他死了的話,那剩下的一切就變得順其自然了。


    想到這兒,劉琮的心中醞釀出來一個邪惡的想法,反正父親也是命不久矣,他已經在床榻之上躺了許久,與其這樣奄奄一息的或者,還不日早些退位讓賢,讓自己盡早的座上這個荊州之主的位置,曹軍大軍馬上便要,這些是必要的犧牲,父親為了荊州付出了不少精力,那麽他顯然不會看著荊州就這樣滅亡,為了荊州,隻能犧牲父親的性命。


    蔡瑁一直都在關注劉琮的表情,看到劉琮剛剛露出的那廝陰狠,蔡瑁知道自己今日來此的目的顯然是達到了,又看了劉琮一眼,蔡瑁隨即起身說道:“曹軍大軍將至,軍情緊急,我便不在這裏繼續閑聊了。”說完,蔡瑁便離去。


    看著蔡瑁離去的的背影,劉琮的眼中閃現出了一絲精光,劉琮微微的思慮了一下,最終下定了決心,自己已經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真要等曹軍來襲的話,自己縱然做了荊州牧,也失去了先機,這可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


    蔡瑁走了沒多久,劉琮便起身去麵見自己的父親,身為劉表的兒子,劉琮自然有麵見自己父親的權利,這次麵見劉表,劉琮可是有備而來,此刻劉琮的手中拿著一個小包,而他正滿是猶豫的站在劉表的床榻邊。


    看著床榻之上麵色蒼白的劉表,劉琮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忍,床榻之上的人畢竟還是自己的父親,而父親對自己亦是頗為喜愛,從小到大,父親沒少疼愛自己,可是到了現在,自己居然要想殺了自己的父親。


    可是事已至此,劉琮顯然是沒有任何的辦法了,隻有殺了劉表,自己才有可能成為荊州牧,自己才有可能執掌荊州,為了荊州為了權利,自己隻能這樣做了,況且看父親的狀況,他顯然已經活不了多久了,縱然自己不下毒,父親依舊沒有救了,看父親的模樣,想必此時父親十分的痛苦,自己這樣做,還緩解了父親的痛楚,何樂而不為。


    想到這兒,劉琮最終下定決心,眼看房間裏四下無人,劉琮慌忙的打開了手中的小包,而後將小包之中的白色粉末強行倒入了劉表的口中,隨後劉琮將劉表嘴角的粉末擦幹淨,然後便慌慌張張的離開了房間。


    劉琮離開了劉表的病床沒過多久,劉表很快便劇烈的抖動起來,折騰了片刻,劉表雙嬌一蹬,最終撒手人寰,沒過多久,當一個要為劉表喂藥的下人出現的時候,這才發現劉表的異樣,隨後他驚呼,跑了出去。


    很快,劉表身死的消息便被傳開,不過範圍卻被蔡瑁緊緊的控製住了,要知道,曹軍大軍將至,若是這個時候傳出劉表身死的消息,那麽整個荊州便會沸騰,這並不是蔡瑁想要看到的,他需要一個平穩的荊州來提現自己的控製力,若是連這都做不好的話,他在曹軍也不要想再有什麽作為了。


    當然,對於劉表的身死,蔡瑁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意外的,他想不到看似溫溫柔柔的劉琮居然會如此的果斷,自己才跟劉琮說了沒多久,這小子便對自己的親生父親下了殺手,不得不承認,自己以往真是小瞧了這個小子。


    對於劉表的死亡,之情之人倒是沒有幾人懷疑,畢竟劉表病入膏肓許久,一直都是奄奄一息,命不久矣的樣子,誰都知道劉表的性命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保住,所以倒是沒有人對此感到懷疑。


    不過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如今知道劉表已然身亡的皆是自己一脈,對於劉表的那些心腹手下,蔡瑁並沒有通知到,如今劉表一死,如今自己最需要做的便是掌握住襄陽的局勢,控製了襄陽的局勢,蔡瑁便推舉劉琮成為荊州牧。


    劉表身死的消息一傳到自己的耳邊,蔡瑁的心腹部隊便火速的接管了襄陽城的城門還有其他要地,這些士兵是他早便埋伏好了的,不過劉表一直沒死,蔡瑁也沒有辦法去動。


    很快,蔡瑁的部隊便將整個襄陽城控製住,得到了這個消息,蔡瑁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現在,自己終於可以想做什麽,邊做什麽了,如今已經控製了襄陽,但有誰有反意,自己斷然會要了他的性命。


    劉表已經死了,那麽劉琮便是信任的荊州牧,有了這個大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會無比的輕鬆,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到時候就算是自己大開殺戒,自己也有辦法證明自己乃是無辜的,皆是被逼迫的。


    襄陽城的百姓顯然沒有感受到城中的變化,但是不少人卻明確的感受到了,荊州人傑地靈,而襄陽更是荊州首府,所以襄陽城中可是沒有多少庸才的,隨著襄陽城內開始出現一隊隊的巡邏士兵,不少人便立刻猜到,襄陽城怕是要變天了,如此緊要的時候,還是保全自己的性命吧,至於其他的,跟自己沒有多少關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絕代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雲山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雲山川並收藏三國之絕代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