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播撒下去的大豆種子,經過兩個月的生長,已經變得十分茁壯,豆莢內的大豆已經成熟了。
在淩淵集團承包的土地上,經常聽到滾滾雷聲。
這是集團在對大豆進行氣象施肥,雷聲之後,產生大量的天然肥料。同時化肥、堆肥三管齊下,給與了快速成長中的大豆苗充分的養料。
噴灌設施保障了灌溉,生物防蟲、除草技術,使得這些大豆沒有接觸過任何的農藥,也絕對檢測不出任何的農藥殘留。
當收割的季節到來時,收割機忙碌的開始在田野間作業。
一卡車一卡車的大豆被收割了上來,然後運往倉庫。
7500萬畝大豆,平均畝產800公斤左右,最後收上的數量是6033萬噸,全都是無公害大豆。
這些大豆隨即投入到市場進行銷售,既然是無公害大豆,又非轉基因,那自然售價要高得多,每噸定價6000元。
結果這些大豆在國內市場竟然鮮有問津,倒是出口十分火爆。
那些商人將這些大豆轉手出口到國外,每噸能賣到八千多元,有很多國家基本上是不進口轉基因的,但他們自身又不產大豆。
優糧農業公司生產出來的這些大豆,即非轉基因,也無任何農藥殘留,品相也極好,大受那些國家的歡迎,6000萬噸大豆,很快就出口了大部分。(.無彈窗廣告)
糧源集團自己留下了上千萬噸,主要是留給繁華盛世餐飲公司,有了大豆可以推出各種美味的豆製品了。
曹淵倒是傻眼了,這批大豆國人沒吃上多少,反倒出口了大部分。
頓時讓曹淵明白了,他的大豆生產規模還太小了,根本不足以與山姆帝國的轉基因大豆搶市場。
實際上目前兩者根本沒有衝突,因為他們生產的無公害傳統大豆,定價上首先就不一樣。
唯一很是欣慰的是,這資金卻快速回籠了。
賣掉5000萬噸大豆之後,資金已經回籠了3000億華龍元,另外還有一千萬噸大豆留在手上自己處理,回籠的資金遠遠大於投入的錢,盈利很大。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大豆出口之後,竟然有好多個發達國家的農貿公司跑到華龍國來,找上優糧農業公司,要和優糧農業公司簽訂長期的‘無公害傳統大豆’供應合同,而且價格還開得很高,每噸高達7000元。
實在是優糧農業公司生產出來的大豆品質太高了,他們以前想買都沒地方買這麽高品質的大豆。
一群傻叉上門送錢,幹嘛不簽,於是全都簽了。
不要說明年,就是幾個月後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因為索馬裏地區的大豆很快也要上市了。
國內兩個月後還有6000萬噸的大豆上市。
到時候價格必然下降,現在和優糧農業公司簽訂這樣的合同,到時候虧死他們。
但那些農貿公司並不清楚情況,他們卻認為這樣高品質的大豆,種植成本肯定很高,而且規模肯定也不會再擴大多少了。
長期供應合同一簽定,違約可是要支付違約金的。
等於是白賺了一筆違約金。
曹淵卻是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問題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兩個方麵,轉基因大豆一方麵用於大量豆製品的製作,一方麵也用於榨油。
要想在豆製品原料上擊敗轉基因大豆,靠的是成本優勢,以及傳統大豆的安全優勢。
至於榨油方麵,現在市麵上大部分都是洋牌子的食用油,要想在這片領域擊敗轉基因大豆,自己也得有食用油品牌,也得有榨油廠。
“質量終究是王道。”曹淵瞬間有了主意,現在市麵上的食用油,以花生油最貴,很多家庭購買食用油並不在意貴那麽幾塊錢,隻求買質量好的。
但是那些花生油,都是勾兌了其他植物油的,例如菜籽油、大豆油,更有甚者是勾兌了棕櫚油的。
棕櫚油自然也能吃,隻是那東西的成本最低,畝產五噸油啊!那產量可見有多恐怖,那口感自然不怎麽樣。
若是純正的花生油,定然無比香醇,隻要能推出純正花生油,消費者一吃就能吃出其中差距。
隻要以純正的花生油作為拳頭產品,再帶動其他植物油,占領食用油市場指日可待。
同時也可以效仿外資的策略,同時推出數個食用油品牌,再做做廣告,質量保障的情況下,大可喊出‘無勾兌,無公害’的口號,而那些用轉基因榨油的外資牌子,絕對不敢這麽做廣告,敢這麽做廣告,大可發動輿論噴死他們。
實在不行,還可以和他們打價格戰,隻要把榨油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壓縮下去,拚價格也拚死他們,但食用油方麵未必要拚價格。
而在豆製品原料方麵,就必須靠價格了。
那些廠家管你是不是轉基因無公害,在不做廣告的情況下都是一樣的,就說一個早餐店,他們用的豆漿都是用豆漿粉,有的豆漿粉還可能是轉基因做的,有的豆漿粉根本就沒有豆子的成分,可能全是化學原料勾兌出來的豆漿粉。
“那就還得大規模種植花生,最好再弄個民用的農產品檢測儀器出來。”
在曹淵的苦思冥想之下,優糧農業公司隨即確定了大規模種植花生,並進軍食用油市場的戰略。
同時曹淵在基地搞出了一種新產品,掌上農產品檢測器,也不是什麽技術含量太高的東西。
無非就是幾個傳感器,再加上一個電子顯示屏幕。
當然能把傳感器縮小到一架大哥大那種大小,確實需要較高的傳感器製造技術,而且要讓傳感器能夠分辨出食品當中的各種化學成份,傳感器的精度要求也很高。
想這樣的檢測一起那些大國也都能造,隻不過體型肯定不小。
現在的華龍國,以及山姆帝國,都很難保證所有農產品都是沒有農藥的,隻是說農藥是多還是少的問題,完全沒有農藥殘留的那種屬於特種種植,出產的農作物價格高得很,都是給中上層階級供應的東西。
這個檢測儀器一推出,不僅賣儀器能賺上一筆,而且到時候淩淵集團生產的農產品一投入到市場上,高下立判,就算是價格更高,人們也會買,何況生產成本比那些用了農藥的還要低。
這絕對是抄底的絕招,這個東西上市後,集團將稱霸農業領域。
至於高產花生,畝產可以達到上千公斤,出油率達到50%,雖然出油率和當前的高出油率品種差不多,但產量卻是比他們多一倍。
這樣的高產花生隻要大規模投產,集團的食用油品牌也就有了原料,便可以與外資的食用油品牌開戰了。
――――
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連忙來更新了--!
在淩淵集團承包的土地上,經常聽到滾滾雷聲。
這是集團在對大豆進行氣象施肥,雷聲之後,產生大量的天然肥料。同時化肥、堆肥三管齊下,給與了快速成長中的大豆苗充分的養料。
噴灌設施保障了灌溉,生物防蟲、除草技術,使得這些大豆沒有接觸過任何的農藥,也絕對檢測不出任何的農藥殘留。
當收割的季節到來時,收割機忙碌的開始在田野間作業。
一卡車一卡車的大豆被收割了上來,然後運往倉庫。
7500萬畝大豆,平均畝產800公斤左右,最後收上的數量是6033萬噸,全都是無公害大豆。
這些大豆隨即投入到市場進行銷售,既然是無公害大豆,又非轉基因,那自然售價要高得多,每噸定價6000元。
結果這些大豆在國內市場竟然鮮有問津,倒是出口十分火爆。
那些商人將這些大豆轉手出口到國外,每噸能賣到八千多元,有很多國家基本上是不進口轉基因的,但他們自身又不產大豆。
優糧農業公司生產出來的這些大豆,即非轉基因,也無任何農藥殘留,品相也極好,大受那些國家的歡迎,6000萬噸大豆,很快就出口了大部分。(.無彈窗廣告)
糧源集團自己留下了上千萬噸,主要是留給繁華盛世餐飲公司,有了大豆可以推出各種美味的豆製品了。
曹淵倒是傻眼了,這批大豆國人沒吃上多少,反倒出口了大部分。
頓時讓曹淵明白了,他的大豆生產規模還太小了,根本不足以與山姆帝國的轉基因大豆搶市場。
實際上目前兩者根本沒有衝突,因為他們生產的無公害傳統大豆,定價上首先就不一樣。
唯一很是欣慰的是,這資金卻快速回籠了。
賣掉5000萬噸大豆之後,資金已經回籠了3000億華龍元,另外還有一千萬噸大豆留在手上自己處理,回籠的資金遠遠大於投入的錢,盈利很大。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大豆出口之後,竟然有好多個發達國家的農貿公司跑到華龍國來,找上優糧農業公司,要和優糧農業公司簽訂長期的‘無公害傳統大豆’供應合同,而且價格還開得很高,每噸高達7000元。
實在是優糧農業公司生產出來的大豆品質太高了,他們以前想買都沒地方買這麽高品質的大豆。
一群傻叉上門送錢,幹嘛不簽,於是全都簽了。
不要說明年,就是幾個月後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因為索馬裏地區的大豆很快也要上市了。
國內兩個月後還有6000萬噸的大豆上市。
到時候價格必然下降,現在和優糧農業公司簽訂這樣的合同,到時候虧死他們。
但那些農貿公司並不清楚情況,他們卻認為這樣高品質的大豆,種植成本肯定很高,而且規模肯定也不會再擴大多少了。
長期供應合同一簽定,違約可是要支付違約金的。
等於是白賺了一筆違約金。
曹淵卻是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問題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兩個方麵,轉基因大豆一方麵用於大量豆製品的製作,一方麵也用於榨油。
要想在豆製品原料上擊敗轉基因大豆,靠的是成本優勢,以及傳統大豆的安全優勢。
至於榨油方麵,現在市麵上大部分都是洋牌子的食用油,要想在這片領域擊敗轉基因大豆,自己也得有食用油品牌,也得有榨油廠。
“質量終究是王道。”曹淵瞬間有了主意,現在市麵上的食用油,以花生油最貴,很多家庭購買食用油並不在意貴那麽幾塊錢,隻求買質量好的。
但是那些花生油,都是勾兌了其他植物油的,例如菜籽油、大豆油,更有甚者是勾兌了棕櫚油的。
棕櫚油自然也能吃,隻是那東西的成本最低,畝產五噸油啊!那產量可見有多恐怖,那口感自然不怎麽樣。
若是純正的花生油,定然無比香醇,隻要能推出純正花生油,消費者一吃就能吃出其中差距。
隻要以純正的花生油作為拳頭產品,再帶動其他植物油,占領食用油市場指日可待。
同時也可以效仿外資的策略,同時推出數個食用油品牌,再做做廣告,質量保障的情況下,大可喊出‘無勾兌,無公害’的口號,而那些用轉基因榨油的外資牌子,絕對不敢這麽做廣告,敢這麽做廣告,大可發動輿論噴死他們。
實在不行,還可以和他們打價格戰,隻要把榨油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壓縮下去,拚價格也拚死他們,但食用油方麵未必要拚價格。
而在豆製品原料方麵,就必須靠價格了。
那些廠家管你是不是轉基因無公害,在不做廣告的情況下都是一樣的,就說一個早餐店,他們用的豆漿都是用豆漿粉,有的豆漿粉還可能是轉基因做的,有的豆漿粉根本就沒有豆子的成分,可能全是化學原料勾兌出來的豆漿粉。
“那就還得大規模種植花生,最好再弄個民用的農產品檢測儀器出來。”
在曹淵的苦思冥想之下,優糧農業公司隨即確定了大規模種植花生,並進軍食用油市場的戰略。
同時曹淵在基地搞出了一種新產品,掌上農產品檢測器,也不是什麽技術含量太高的東西。
無非就是幾個傳感器,再加上一個電子顯示屏幕。
當然能把傳感器縮小到一架大哥大那種大小,確實需要較高的傳感器製造技術,而且要讓傳感器能夠分辨出食品當中的各種化學成份,傳感器的精度要求也很高。
想這樣的檢測一起那些大國也都能造,隻不過體型肯定不小。
現在的華龍國,以及山姆帝國,都很難保證所有農產品都是沒有農藥的,隻是說農藥是多還是少的問題,完全沒有農藥殘留的那種屬於特種種植,出產的農作物價格高得很,都是給中上層階級供應的東西。
這個檢測儀器一推出,不僅賣儀器能賺上一筆,而且到時候淩淵集團生產的農產品一投入到市場上,高下立判,就算是價格更高,人們也會買,何況生產成本比那些用了農藥的還要低。
這絕對是抄底的絕招,這個東西上市後,集團將稱霸農業領域。
至於高產花生,畝產可以達到上千公斤,出油率達到50%,雖然出油率和當前的高出油率品種差不多,但產量卻是比他們多一倍。
這樣的高產花生隻要大規模投產,集團的食用油品牌也就有了原料,便可以與外資的食用油品牌開戰了。
――――
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連忙來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