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科技創立第三年十一月,汽車戰爭正式爆發。


    和手機這類的it企業不同,汽車行業的產品周期很長,一個車型發布之後,往往要賣十年左右,才會改款換代。


    而手機產品幾乎每個月都有新型號問世,去年的新手機,到今年就成老款了。


    商業周期不同,所以汽車行業的新品發布,主要在車展現場舉行。


    十一月剛好是歐洲最重要的法蘭克福車展,於是華夏汽車聯盟,選擇在法蘭克福車展,開啟自己的全球攻勢。


    三大電動汽車集團,七大電動摩托車以及自行車集團,同時宣布,即日起,淘汰所有傳統電機,全麵跨入永磁矢量電機時代!


    伴隨這個驚人的消息,還有另外一種劃時代的技術被公之於眾,那就是由星辰科技發明的,新一代輪轂電機。


    這種輪轂電機的全名非常複雜,叫做永磁矢量雙定子碳纖維減速型直流輪轂電機。


    這是一個會令外行感到崩潰的名字,但也沒有辦法,因為星辰輪轂電機,實在使用了太多驚世駭俗的黑科技。


    雙定子技術,極大增加了有效功率和扭矩。


    超級釹鐵硼技術,克服了熱退磁,這種幾乎被物理界認為是無解的磁衰現象。


    還有碳纖維減速齒輪技術,星辰科技不愧是玩碳性材料的高手,他們拋棄傳統的高碳鋼,將輕質碳纖維大量應用於輪轂電機內部,極大減輕了電機的重量。


    高精密度緊湊型機身,令電機的結構緊湊程度,達到了前無古人。


    而空餘出來的大量空間,被用於安置多矽複合散熱片,以解決電機的發熱問題。


    反正,星辰科技的輪轂電機一經麵世,不僅驚呆了普通消費者,還讓全世界的科研部門如遭雷擊,一時間全都傻眼了。


    一種劃時代的新技術,當然是很牛的,更牛的是一整套解決方案!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星辰科技向來以幫助合作夥伴,朝死裏打擊競爭對手為己任。


    他們的輪轂電機,簡直就是為了交通工具量身定製的,從自行車到汽車,到大卡車,甚至是高鐵,全都可以用。


    簡單來說,隻要是帶輪子的東西,星辰科技的輪轂電機就是逆了天了,三百六十度無死角,通通拿下!


    一石激起千重浪,全世界為之震撼和瘋狂。


    這種輪轂電機小到什麽程度,輕到什麽程度呢?


    在采用了碳纖維材料車架,矽鋰電池,輪轂電機之後,歐洲最常見的小型車,也就是大眾polo那個級別的車輛,自重普遍在七百公斤左右,而polo的自重是一千五百公斤,差距真的太大了。


    有人可能會說,汽車這個玩意兒,並不是越輕越好。


    這句話對也不對,之所以有人認為汽車太輕不好,並不是因為操控問題,而是因為高速穩定性問題。


    高速行駛穩定性,其實和自重無關,隻關乎流體力學,也就是風阻。


    法拉利這樣的超級跑車,自重才一噸多點,卻能夠跑到三百公裏時速,而且跑的很穩,一些自重兩噸的小汽車,時速達到一百多公裏就發飄,由此可見汽車這個東西,並不是越重越穩定。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流體力學設計。


    真正擁有強悍流體設計的汽車,隻會越快越穩,因為風阻會主動生成下壓力,令輪胎穩定的壓住地麵,產生高摩擦係數。


    在這個世界上,哪家公司的流體力學最厲害?


    當然是星辰科技。


    卡門渦街發電陣列的本質,就是流體力學。


    把星辰科技的流體力學經驗,應用在汽車設計領域,很輕易就解決了高速穩定性。


    總而言之,有技術的企業可以為所欲為,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星辰科技用流體力學解決穩定性,用輪轂電機解決自重,用永磁矢量技術解決動力,用碳纖維材料解決結構剛度,用鋰電池和矽鋰電池解決能量,用七十二管電控係統解決電氣管理。


    把這些黑科技全部裝入電動汽車,就形成了華夏電動汽車聯盟的核心競爭力,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的技術等級,不是某一種技術領先,而是幾大核心技術全麵領先!


    一場決定命運的戰爭,在歐洲大地正式拉開。


    在高端汽車領域,東亞集團有沃爾沃,這個源自北歐的老牌子,以安全性和冬季冰雪性能著稱。


    沃爾沃的主要對手,是德國豪車三大品牌,奔馳,寶馬,奧迪,以及日係和美係汽車頂級品牌,雷克薩斯,卡迪拉克,林肯,英菲尼迪等等。


    在超級跑車領域,東亞集團強推蓮花,蓮花是英國的老牌子,造了上百年跑車,頗具曆史傳承,前些年被馬來西亞寶騰集團收購。


    而吉利集團在2017年6月,以12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寶騰,所以蓮花品牌也落入東亞集團手中。


    蓮花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全球跑車巨頭,保時捷,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等等。


    在普通民用轎車和民用suv領域,東亞集團推出了吉利,淩雲,寶騰,領克,ey,五大品牌,對決全世界所有中低檔汽車巨頭,什麽豐田,大眾,本田,標誌,全部進行對標。


    最後是比亞迪品牌,這個品牌並沒有消亡,而是被東亞集團拿去做大巴車產品線了,長城品牌則被用來做箱型貨車和皮卡。


    再加上專做高品質出租車的倫敦黑色出租,也就是levc品牌,它們三個撐起了東亞集團在商用汽車領域的戰線。


    反正從目前來看,東亞集團基本上實現了全線覆蓋,除了沒有對標勞斯萊斯和賓利的超豪華品牌之外,從高端到低端,再到商用和貨運,每一個領域都有對應的戰場。


    代表軍方的華夏汽車集團,走的則是另外一條路線,他們砍掉了廣汽傳祺,上汽榮威這些品牌,隻留下長安和東風。


    長安專注於民用轎車和suv,東風則是商用車以及卡車產品線。


    目前華夏汽車集團,還缺一個類似沃爾沃的高端產品,他們現在有兩套方案,一個是重啟紅旗品牌,另外一個是從印度塔塔集團手中,收購捷豹和路虎。


    重啟紅旗品牌的好處是,延續國產高端品牌的傳承,想當年,紅旗汽車也是很牛的,閱兵專用,主席座駕。


    隻可惜所托非人,一汽無能,把這個牌子徹底搞砸了,明明一手王炸,硬是被打成稀巴爛。


    如果重啟,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別說老外不知道紅旗汽車,華夏年輕一代知道的也不多了,知名度沒有最低,隻有更低。


    而收購捷豹和路虎的好處顯而易見,它們有現成的全球銷售網絡,不錯的全球知名度,拿過來直接就可以進軍世界各國。


    但是根據羅佳了解的情況,軍方恐怕會選擇重啟紅旗品牌。


    沒辦法,軍人嘛,骨子裏有種不服輸的執拗。


    商用汽車集團是華夏三大集團裏產量最低的,但他們絕對不弱,因為商用車這個東西的利潤非常高。


    重汽的四十噸半掛大卡車,單價動輒上百萬,利潤能做到三十萬以上,比賣二十輛長安轎車賺的都多。


    除了重汽之外,商用集團還有宇通!


    不了解客車領域的人,很難想象宇通有多牛,這家企業自己,占據全國商用客車銷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一家能頂半壁江山,說的就是宇通,而且大客車也是動輒百萬售價的大家夥,利潤也非常驚人,


    代表國家隊的商用集團,目前還在整合,貨車方麵,他們啟用重汽和解放兩個品牌,客車以宇通為主力,用金龍去打高端。


    另外,他們還有山推,徐工之類的工程車產品線,造的全都是高利潤大家夥,未來進入民用轎車領域,也是可以預見的。


    無論如何,一場必將載入史冊的汽車戰爭,在星辰科技創立第三年十一月,正式拉開了序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霸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秒速九光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秒速九光年並收藏科技霸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