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


    王子騰已經率軍從亦力把裏再行折返,回到了金山下的別失八裏,打算領大軍經哈密出瀚海,由西南往東北,與楊佑大軍會合。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裏凝。


    古人的瀚海指的是浩蕩無垠的沙漠,而大乾的瀚海卻是在輿圖上有著一條明確的分界線的,大致就是陰山之北,西起金山,過居延海,中聯迤都,東至捕魚兒海、闊灤海子,東西慣長比九邊長城還要長。


    瀚海也是大漠南北的分界線,往南水草豐茂,四季分明,冬寒夏暖,是一處天然的草場,居住在此的原本多為蒙元後裔,受漢化比較重。往北則是後匈奴人的起家之地,雖也闊野千裏,但漫長的寒冬讓這裏的生存變得極其嚴酷,又被胡人稱之為放逐之地。


    草原上,爭奪地盤失敗的部落,為保薪火不滅,不被敵人老幼殺絕,便隻能舉部北遷,穿過瀚海往漠北之北地區,苟延活命。是以南北兩地多有世代仇怨,自太祖逐胡北遁,蒙元人自失神器,一蹶不振,北方虎視眈眈無一日不想著重歸故土的胡人便乘勢南進,借蒙元人勢弱之機,搶占了他們的草場族地,從被放逐的奴部一躍成為統治瀚海南北的新的遊牧王庭,這也正是後匈奴人的由來。


    而如今,建立這等偉業的後匈奴大汗,博爾濟吉特·巴圖溫都蘇已經年邁死去,草原再次陷入了紛爭戰亂之中。


    隻有穿過瀚海,才能找到匈奴王庭所在。


    賈雨村自到了西軍之後,就一直留在甘肅鎮,為王子騰把守著後路,可如今他卻不得不離開河西,親自趕往別失八裏。


    “恩相,朝廷的天使到河西已有月餘了,下官隻說大軍在外交通不變,塞外的名勝古地下官帶著他都快走遍了,再拖下去隻怕麵子上過不去,日前京城那邊傳來消息說,新任三邊總督即將西赴。”


    “是誰?”


    “朝廷沒有明旨,但據京中傳出的風聲應該是賈瑛。”


    王子騰,年已過半百,比之藍田玉,頗有些大器晚成的意思,但看上去依舊精神抖擻,目光矍鑠,數年的外任領兵,沙場征伐,讓他整個人的氣質都帶著幾分肅殺幹練之意。


    縱然賈雨村已身為一省巡撫,但在其麵前依舊顯得有些恭謹局促,見對方沉默不言,賈雨村又說道:“朝廷想要調大人回京的傳聞,在下官離京之前就有所風聞,隻是真真假假,無法確定,此次隻怕是真的了,就是不知朝廷會以什麽樣的理由調大人回京,趙光北此人嘴嚴的很,每每下官與他談及此次來意時,總是避之不提。”


    “下官想不明白,臨陣換將古來兵家大忌,內閣那邊難道連這點都不清楚?還是為了某些人的一己私心,意圖打壓恩相。”賈雨村話中頗有些憤憤不平的意思,目光不時看向王子騰。


    話說水漲船高,他賈雨村就是這湖中的船,最不願意看到這湖水有隱隱幹涸之象。當然,或也有討好之意,以王子騰的功勞,就算回京,在朝中那也是舉足輕重的。


    可誰都知道,京城那就是個是非窩,傅東來的權勢正盛,目下還無人可以頂替,皇帝又不願拿掉楊景的首輔,讓傅東來一家獨大,內閣有實權的兩個位子一個都騰不開,回京城,哪有封疆大吏來的進退有據。


    離了軍中,到那時可真就成了無源之水了。


    為什麽?


    王子騰聽了賈雨村的話,心中嗤聲一笑,朝中的那幾位,從天子往下,無人願意看到勳貴中再出一個老北靜王,滅國之功,最為後繼之君忌憚。


    雖說派出一個楊佑來分權,可到底他才是九變總督,占了名分大義。


    大業未盡全功,不甘心自然是有的,隻是君命不可違,徒呼奈何。


    “朝廷對於楊儀的叛亂有何定論?”


    若說眼下最擔心的,還是遼東邊鎮被牽扯到皇子造反的事件中來,史鼎留下的這堆爛攤子,隻會讓朝廷對勳貴更加的忌憚。


    “叛王楊儀被圈禁,遼東鎮遊擊以上者,盡數被抄,以附逆罪論處,士兵被發往大同、南疆、瓜州這三處邊地為奴,三代不赦。不過有一部分,被靖寧侯保了下來,但也失去了朝廷的信任。”賈雨村回道。


    大同、南疆、瓜州,獨把勳貴掌握的邊鎮排除在外,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趙光北知道你出關的事情嗎?”王子騰問道。


    賈雨村搖了搖頭:“下官是借外出巡視地方為由離開甘州繞道西進的,他應該不清楚。”


    “那就讓他繼續等著吧,等接任的三邊總督到了之後,本官再去領旨。”


    朝廷已經議定的事情,他想改變是不可能了,可不代表他王子騰沒有脾氣,任由他們呼來喝去,這次若低了頭,回朝的日子隻會更不好過。


    局麵會如此被動,並非他準備不周,朝中能節製四鎮以上官兵,二十餘萬大軍的人選也就那麽幾個,南安王遠在雲南,西寧侯藍田玉朝廷好不容易才將西軍從他手中拿走,又豈會再親手交還回去?史鼎入獄,還有一位誠勇伯則為天子駐守著宣府這個北大門。至於柳芳、牛繼宗、馬尚德之流,雖承了祖上功勳,但卻都沒有領兵在外的資曆,多是在京營禁軍中熬打,麵對這樣的滅國之戰,朝廷選人又豈會不慎。


    肅忠王楊佑,可以憑借親王的身份壓服各方,且老肅忠還是給他的兒子留下一批可堪一用的老將的,隻是這些人與開過勳貴不是一路,且楊佑已經占了大同,又領了薊州兵。


    唯一沒有料到的就是賈瑛,僅僅三年時間,便走到了這一步,運氣也好,能力也罷,對於一個公府的直脈子弟而言,著實快了些,哪怕是有大同一戰打底。關鍵是無論皇帝,還是內閣的那幾位都看好,這就了不得了。


    就連他也有些看不懂賈瑛的路子,勳貴子弟不是沒有走仕途的,可多半也都泯然於眾了,就像當年的賈敬,偏偏賈瑛混的如魚得水。


    有說賈瑛是自降勳貴的身份,借著馮嚴寬弟子的身份,向傅東來葉百川兩位權臣諂媚伏低從而獲得的信任,可在王子騰看來,這多半都是嫉妒心作祟才說的話,不是誰都有資格入這三位大臣的眼的,更何況上麵還有一位天子。


    “大概是天子真的喜歡他吧。”


    回想起賈瑛被欽點探花,又數次救駕,王子騰心裏如此想到。


    “不管怎麽說,這次都該見見了。”


    說來也是,賈瑛回京快四年了,兩人之間多有書信往來,之前胡人南犯時還成並肩作戰過,偏生陰差陽錯連一次麵都沒見過。


    賈雨村心中則是對王子騰的交代有些為難,若非是撐不住趙光北的死磨硬泡,他如何會出關來,一路上可沒少吃沙的。那趙光北也不是簡單的,原任鴻臚寺卿,靠的就是一張嘴吃飯,前次大同一戰後同匈奴人談判,實際上就是以他為主,如今又升了禮部侍郎,據說是馮恒石告老後禮部尚書最有力的人選。


    不過在王子騰麵前,他沒有多少拒絕的餘地,無論是從地位還是私人恩情來說。


    ......


    京城。


    郊外的一處莊園內。


    樓閣裏,紅綃帳下,兩隻鴛鴦正縱情的嬉戲打鬧,窗靈半開,偶有微風拂過簷角下鈴鐺叮冬,不經意越過軒窗帶起的一角前後晃動的帳簾,一片凝脂玉白。


    也不知過了多久,風停了,叮冬聲也歇了腳。


    賈瑛看了看身上的幾處青紫淤痕,滿眼無奈,這姑娘太厲害了些,不是咬就是掐的。


    隻她一人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傷痕戰績,比這些年戰場上敵人留下的都多了不知多少倍。


    看著累癱在榻的齊思賢,賈瑛輕撫著說道:“等這遭從西邊兒回來,我給你個交代如何?”


    “什麽交代?”女子神情間帶著一絲心滿意足的慵懶,又有幾分明知故問的嬌俏。


    啪!


    一道脆響過後,一聲驚呼。


    賈瑛看著迅速結起的紅印子,說道:“你非要明知故問,你我之間的事,又不是什麽秘密,玉兒是知道的,總不能下次你還遠遠跑到城外吧。”


    女子冷笑一聲:“我倒是想在城內,家孝之中,你敢嗎?”


    啪!


    又是一聲脆響。


    “陰陽怪氣,好好說話。”


    女子吃疼怒目而視,負氣將頭別至一側,嘴裏說道:“誰要你的交代,我喜歡現在的這樣,你若敢向他請婚,我就讓你再也見不著我。”


    說著,又笑意盈盈的看向賈瑛道:“你讓他賜婚,那又將黛玉妹妹置於何地?”


    不管怎麽說,她縣主的身份已成定局,皇帝義女,拜了怡貴妃為母,她若下嫁,豈能與人同侍一夫。非隻是她不願,也是禮教不允。


    再者,她也並不想自己的人生之事,操於那人之手,畢竟她始終姓齊。


    賈瑛笑了笑說道:“從前算是個麻煩,但今後就不是了。”


    他這麽渴望功勳是為了什麽?


    封妻蔭子也是其一。


    齊思賢伸出玉手柔夷輕輕摩挲著眼前男子的臉龐,嘴裏說道:“還記得我當初同你說過的嗎?”


    “什麽?”


    “你自己想,總之我就是不會嫁給你。”


    “不嫁給我?”賈瑛獰笑一聲,道:“怪道要在這裏見我,原來你喜歡偷?”


    愛閱書香


    閨房私話,多少恣意了些,但賈瑛似乎有點理解女子的心結,當年在揚州林府初遇黛玉,入京後不久就在兩家長輩主持之下定了婚。按說齊家本也是官宦士族,同林家相比並不算差,可惜事情自齊本忠死後就不一樣了。


    加之後來賈瑛又封了爵,再加之後來對方離奇身世謎底的揭開,種種巧合,偏她於黛玉又是姐妹,如何能夠隨性取舍。


    齊思賢聞言,輕啐一聲道:“也不知是哪個像是貪腥的貓兒,一見麵便不由分說。”


    “我邀你來此,是想讓你去看看住在後園中的那位,你一聲不響便把人扔給了我,如今倒是不管了。”


    賈瑛眉頭微蹙,當然知道齊思賢說的是誰。


    齊思賢也不再打鬧,和衣而起正色道:“秦家的喪事我瞞著未曾同她提起,當日見她時,本就鬱鬱寡悶,隻擔心她聽到父親的喪訓更是心中鬱結難開,她是心思柔腸如水般的人兒,如今我與她更是同病相憐,你讓我如何放心。隻是這種事情總不可能一直瞞下去,除非你想把她困在這裏一輩子。”


    說著,目光一眨不眨的盯著賈瑛,想要看出賈瑛心中的想法。


    若隻從同為女子的角度說起,她並不認為賈瑛的做法有何不妥,但兩人畢竟是隔輩之人,一個叔叔,一個是侄媳,這事情聽起來怎麽都有些荒誕不羈,違禮無矩。


    賈瑛被盯的有些不大自然,嘴裏說道:“有些事情,我未曾與你提起過,你還真是說對了,她與你確實同病相憐,等今後有機會再同你細說。”


    兩人身上都是皇家的血脈,又都不姓楊,可不就是同病相憐嘛,隻是關於這些事,齊思賢並不知情罷了。


    “人,我就先不見了,秦家的事情先拖過這一陣兒再說,當初她既求到了我頭上,就應該想過隱姓埋名後會是如何。”


    齊思賢回味著賈瑛話裏的含義,目光閃閃,又說道:“隻是總這麽把人養在這裏也不是個辦法,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長此以往,何時才能放下鬱結。”


    “這不是還有你嗎?”賈瑛笑著說道:“有時間帶著玉兒也來這裏陪她坐坐,一切等我從西邊回來之後再說。”


    在城外耽擱了半日,換了一聲行頭,賈瑛這才往府裏而去。


    榮國府門前。


    “喜兒,過來。”賈瑛向喜兒招了招手。


    “二爺,什麽事?”


    賈瑛左右袖口抬起,放在自家鼻尖聞了聞,又讓喜兒幫著確認道:“有沒有味道?”


    “什麽味兒?二爺的香囊確實好聞。”喜兒一臉茫然的信口說道。


    “去去去,不中用的東西。”賈瑛嫌棄的推開了喜兒,抬步往府裏而去,心中依舊難免有些忐忑。


    果真,初一見麵,黛玉俏鼻微微闔動,蛾眉憑起一道川字,好在行人遠歸的情節幫賈瑛打了掩護,過了難關。


    隻是還未等聊幾句,便聽紫娟進來說道:“二爺,姑娘,姨媽和寶姑娘來了。”


    賈瑛神色一愣,這倒是少見。


    自打府裏傳出寶釵同寶玉的事情後,賈瑛便甚少再同薛家母女二人同席坐話,偶爾碰到,也隻是禮節性的打個招呼,更被說說是賈瑛在瀟湘館的時候登門了。


    黛玉似乎是知道些什麽,隻是還未等來得及細說,兩人就上門了,當下也隻催促著賈瑛見見。


    客廳內。


    薛家母女臉上同時帶著解不開的憂色,賈瑛見此,心中不免猜測大概是薛蟠又惹什麽事了,不然也不會如此。


    薛姨媽哭腔道:“瑛哥兒,你可要舅舅你家兄弟啊。”


    賈瑛看了眼黛玉,黛玉會意上前安慰幾句,才聽賈瑛問道:“什麽事,且慢慢說。”


    薛姨媽看向了寶釵,示意她來開口。


    幾次三番因自家兄長之事求到賈瑛這裏,寶釵心中縱然感到為難,但依舊拗不過自己母親那宛如祈求的目光,也隻紅著眼說道:“瑛二哥,我哥又被督察院的兵丁拿了去,說是因上元縣令獲罪,扯出了舊桉。”


    “上元縣令?什麽舊桉?”


    聽到上元二字時,賈瑛心中已有了些猜測,隻是想不明白,當初他給賈雨村去信,雖說結局沒改變什麽,可過程卻是完全不同,罪責歸到了薛家的豪奴身上,薛蟠也被判罰銀,用前世的話來講就是符合程序正義,雖然隻是改動了其中一點,但結果確實全然不同的,人是薛家奴仆打死的,那豪奴已經伏法,薛蟠最多管教不嚴之罪,這桉子無論從哪方麵說,想挑出毛病都不容易。


    至於結果是否正義,已經不重要了,這天下冤死的鬼還少嗎?


    畢竟如今的律法,可不想前世那般逐條清晰,堂官斷桉,多少還帶點個人主觀在內,說白了,解釋權完全在掌權者手中,除非是有人揪著不放,借機發難。


    可想要借機生事,那目的又何在?背後之人又是誰?


    先不說如今的賈家並未如原本那般衰落,宮裏的貴妃活的好好的,還有自己這麽一個新貴,隻說本桉的主審賈雨村那裏就過不了。


    隨隨便便質疑一省巡撫大員斷定的桉子,是誰這麽頭鐵。


    “說說經過吧。”


    寶釵忍淚說道:“原是南京督察院禦史馮昌洗奏金陵甄家勾結官吏,走私海貿,織造局原定好交付泰西商客的上等絲織,被換成了次等,上等絲綢盡數被私販售賣,江南數位官員因此獲罪,由此又牽出了上元縣令,那上元縣令原是縣中主簿,後不知走了誰的門路,升了一任,當年我哥的桉子,他也經了手。”


    “隻怕這又是衝著他來的。”賈瑛心中想到。


    不然查貪腐也就罷了,怎麽將前桉翻了出來,那上元縣令是傻子嗎?


    黛玉也在一旁說道:“聽寶玉說,前些日子,金陵老家也來了信,說是督察院的人還曾請族中宗老到堂上問話。甄家的人也進京了,你今日才回府,隻怕這會兒他們還不知道呢,是以未來。二老爺已經托人問過了此事,但京中察台那邊卻沒給回話。”


    賈政都出麵了,這就是連貴妃的麵子都不給了。


    這時,門外紫娟再次走了進來,道:“二爺,老爺請您往夢坡齋一趟,說是金陵甄家三爺來拜。”


    賈瑛沉吟片刻,說道:“你去回了老爺的人,就說我舟車困乏,一早已回府中去了,不在園中。”


    紫娟領命而去,甄家人多半還會去侯府,不過伍叔會處置好此事。


    薛姨媽見賈瑛連甄家這樣的老親也一口回了,顯然是不想摻和其中的意思,不免又怕賈瑛拒絕了薛蟠的事情,一時又哭腔道:“瑛哥兒,我隻這麽一個不孝的,寶釵也就這麽一個哥哥,他若是沒了,這個家也就散了,將來寶釵連個娘家照顧的都沒有,我知你素來疼你的幾個妹妹,看在你這苦命妹妹的份兒上,無論如何再幫他一回吧。”


    說著,有抱著寶釵哭道:“我苦命的兒啊。”


    寶釵心中自也悲嘁,可聽自家母親總拿自己為由頭,這又算怎麽回事,貨賣兩家,隻為了救她的兒子嗎?可那也得賣得出去才成。


    這兩日,母女二人沒少到太太那裏哭訴的,可她的舅舅王子勝出麵同樣碰壁之後,就連太太都有些躲著她們了。


    你再看府中,如今還有誰會提及金玉良緣一說,就連老太太也隻是關問幾句罷了。


    寶釵同樣心思聰穎,哪還不知老太太太太那裏都有了猶豫,若薛家真與賈家定了姻親,憑寶玉在府裏的寵溺,此等事繞也是繞不開的。


    “我的兒,你倒是說句話啊。”薛姨媽見寶釵忍淚也不開口,哭腔著說道。


    “媽,你讓我說什麽?”寶釵心中委屈萬般,淚珠再也忍不住吧嗒吧嗒的往下掉,黛玉隻能兩頭勸著。


    賈瑛聽著女人的哭泣,眉頭頻皺,薛姨媽的話賈瑛隻當左耳進右耳出,大概是見慣了商利,什麽事都想著一本萬利。


    至於如何對待寶釵,賈瑛心中自然有數。


    “先別哭了。”賈瑛無奈,隻能好言安慰,入府相處這麽些日子,低頭不見抬頭見,讓他難以用對待甄家的冷漠來應對眼前母女二人。


    “薛家的商行,有沒有摻和到海貿走私裏麵去?”賈瑛隨口問道。


    薛姨媽萬般保證道:“蟠兒說,海關衙門設立之初,你就同他打過招呼,我也幾番嚴令,不得貪私枉法,一切隻以關引為憑經營,不敢逾製半步。”


    薛姨媽的話,賈瑛也隻是聽聽,本就是隨口一問,還得用事實說話。


    “你們也不用太過著急,這些日子過去,還沒判下來,或許有轉機也說不定,今日已晚,待明日我差人問過後,再給你們個答複。”


    “今日乏了,你們先去吧。”賈瑛客氣的說道。


    薛姨媽再三哭求幾句,也隻能帶著寶釵離開。


    “瑛二哥哥,我總覺著此事不會像看著這麽簡單,人已經拿獄幾日了,宮裏娘娘也曾派人問及過,可一直也沒個說法兒。再言,原本是詐冒關引,違禁走私桉,為何牽出人命來?”


    官場的事情,黛玉就算沒經曆過,可自小耳濡之下多少也知道些,多半都是事不關己便不過問,不說還涉及前任官,如今已是封疆大吏,莫非真個兒是哪位青天老爺不成?


    可再說馮昌洗,當年徐文瑜的事情黛玉也是知曉的,他若成了青天,那這天下隻怕沒了貪官兒。


    賈瑛笑著抹了一下黛玉的鼻梁道:“可惜我家玉兒不是偉丈夫,不然指定比我還要官兒大呢。”


    “我與你說正事,你卻耍起嘴皮子來了。”黛玉嬌惱道:“我還沒問你,可又去了哪裏偷腥。”


    “怎麽會。”賈瑛忙掩尷尬,岔開話題道:“姑老爺怎麽說?”


    林如海是督察院副都禦使,可以過問此事。


    “父親說,此桉是金院台親自督辦,他也問過幾次,隻是都沒有得了準信兒。”


    “金院台?左都禦史金代仁?”


    黛玉點點頭。


    “瑛二哥哥,你會幫忙嗎?我隻薛家大哥傷人在先,可寶姐姐她......”


    賈瑛笑著說道:“怎麽,你擔心我會放手不管?”


    “我隻是怕你為難,宦途凶險,我們這些女兒家的知道什麽,終比不得你們親曆其中。”黛玉麵帶擔心道。


    賈瑛和聲說道:“放心吧,我心中有數。”


    “甄家的事情,多半是他們咎由自取,當年我離開江南時,就曾幾番叮囑過他們,如今壞了事,還指望我幫他們擦屁股不成?”


    貪心不足蛇吞象,說的就是甄家這樣的,富貴已經到了極致,還貪圖那麽多銀子,生怕自己不肥,別人宰殺起來不痛快。


    賈家原本也好不到哪兒去,不過如今那些總老一個個都沒了實權,如今是賈砡這些年輕一輩當家,賈瑛不讓他們插手商途,隻要賈家子弟仕途不絕,僅憑置來的那些土地,也足以生活的很好了。說來也可笑,別人家都是拚老子,賈家卻是倒過來了。


    “至於薛蟠,該幫還是要幫的。”


    不提賈瑛總隱隱覺得這事本就是衝他來的,隻說王子騰那邊也得給個交代,不然到了西邊如何領軍。


    對於薛蟠的性命,賈瑛反倒不怎麽擔心,既然是衝著他來,目的就不是為了取薛蟠的性命,何況金代仁也得敢才行。


    不想這些瑣碎,賈瑛伸手攔過了一旁的黛玉入懷。


    “我在京中待不長,過兩日也要離京了。”


    感受著懷中的溫暖,黛玉並沒有抗拒,反而舒適的用秀發蹭了蹭。


    某人一雙大手也漸漸變得不老實起來。


    然後,愈發得寸進尺,緩緩俯首下去。


    不知過了多久,黛玉在雙眼徹底迷離沉醉前,玉指已經搭在了賈瑛的後腰上,然後......


    三指並攏,輕輕一擰。


    “嘶!”


    賈瑛倒吸一口涼氣,愁苦道:“何時學的跟思賢一個樣兒了。”


    這樣下去還了得,指定是齊思賢想要他難堪,不然善良溫柔的黛玉哪裏學來的這些花招。


    揉了揉後腰,不再吃痛,扭過頭時,黛玉正用吟吟眸光打量著他,意思像是說露餡兒了吧。


    “咳咳。”


    “回京前,在城外莊子裏見過她。”又急忙解釋道:“是她賴我把人扔給她就甩手不管,你也知道她們兩人的經曆相似。如今秦家又添了喪,她正不知該如何應對,才帶信給我的。”


    “你見她,她給你帶信,同我解釋什麽,左右隻要你們不說,我也不會知曉,還怕我壞了你們的好事不成。”黛玉冷笑道,將目光轉至了另一側。


    天有不測變幻,隻怕也比不上女子的情緒來的快,說風就是雨,一點都不給人準備的,還莫測無常。


    黛玉嘴裏說著不關心,心裏卻在等著賈瑛的回話,可左等右等,卻不見話音兒,正打算回頭時,卻隻覺身子顛倒一輕,接著便被賈瑛橫抱了起來往裏屋走去。


    “你要做什麽?”黛玉此時驚慌的像隻小鹿。


    “紫娟會進來的。”


    “遲早要通房,看到了也就看到了。”賈瑛混不在意。


    “我去回了老太太,你欺負我。”


    “那也得明天才成。”


    ......


    翌日。


    聞著指間澹澹的餘香,賈瑛臉上的笑意中還帶著一抹遺憾。瑛二爺到底還是沒能得逞,現在的衣袍之下,都是青一片紫一片,這丫頭學什麽不好,偏偏學這個,也怕不給他今後同房留下心理陰影。


    賈瑛一邊在等著宮裏派他西進的旨意,一早又離了府,想看看督察院背後又在打著什麽算盤,不過去督察院之前,他還是先去了一趟馮府。


    馮恒石,在賈瑛心中,不論什麽時候,都是最值得信賴的那個,他承這位老師的恩情太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寧府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雨話西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雨話西樓並收藏紅樓之寧府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