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的氣氛顯得有些凝重,府裏大小上下盡帶著憂色忡忡,給人一種風雨欲來的壓抑感。
“信可送出去了?”
榮禧堂內,賈政、賈珍、賈蓉、賈薔、寶玉幾人都在,開口問話的正是賈政,賈芸氣息微喘,顯然是剛從外麵近來。
“回叔公的話,已經送出去了,走的是瑛二叔留下來的路子,速度比驛站也不差,想來不日就能到達邊地。”賈芸回道。
賈政默默點了點頭,又向眾人言道:“近日你們都規束著些府裏人,讓他們少往外麵去,除了一應采買上下一律不準隨意出府。”
末了又道:“芸兒、薔兒,你二人往日常在外走動,多派人留心著些外麵消息,有什麽及時報了回來。”
“是。”賈芸賈薔同時應聲。
卻聽賈珍說道:“老太太那邊傳出話來,要進宮裏探視,讓老爺先往宮裏遞個折子,請過了聖意。”
賈政聞言皺眉道:“今日一早我已將內省的奏本呈上去了,遲遲不見回複......”
“陛下禦體欠安,宮裏由娘娘和怡妃娘娘主事,如今逢遇此事,娘娘那邊隻怕......顧及不上,多半還是怡妃娘娘執掌內廷。再加上內閣那邊,傅閣老不在朝中,葉閣老前日被派往薊州巡邊去了,如今是首輔楊閣老秉持大權,這奏本......”
“還是等等再看吧,我已派人去了北王府,請王爺出麵代為打探,想不久便會有回音。”
賈家在朝中倒不是沒有門路,隻是當下的關口,變數太多,大家都在明哲保身,如何會為了賈家搭上全家性命,偏這個時候林如海又病了。
賈政濃濃一聲歎息,外人隻看到賈家富貴,卻不知高門之家同樣是危機四伏,朝中稍有不測便是風聲鶴唳,如雨中浮萍。
可惜,賈瑛不在......
賈珍複也不再說話。
“你們也都各自去吧,安撫好族人。”
眾人各懷心事出了榮禧堂,賈蓉賈芸賈薔三人各自領差辦事去了,寶玉則轉道往園中去,賈珍也未多留,打道回了東府。
剛進了府門,卻見賴二上前附耳低語幾句,賈珍麵色微沉,挑眉問道:“他來做什麽?”
猶豫片刻後,還是說道:“請到書房去。”
大觀園中,寶玉才走進來,一眾姑娘們便圍了上來,詢問外麵的情況。
“老爺可說宮裏出了何事?怎麽外間有傳聞與娘娘有關?”探春開口道。
寶玉搖了搖頭:“隻知與咱們家有關,別的老爺倒沒細說,還囑咐不準出府,倒是聽賈芸提了一嘴,說事關東宮儲位,牽涉到了八殿下。”
“也不知姐姐如何了?”寶玉滿懷心事地說道。
卻見鳳姐柳葉眉梢微微吊起,說道:“自古這豪門大家為了嫡位都要掙個頭破血流,你死我活的,何況是天家了,果真是逃不過的,可咱們那位才多大啊,能有什麽心思,也輪不到他,怎麽......”
“身在那個位置,竟是半點由不得自己,他不想,難免別人不會多想,也少不了被拿來作法,終究不是好兆頭。”探春悠悠說道,她總比旁人要看的清楚明白些,隻恨生的不是男兒身,不能出一份力。
正當此時,李紈從屋裏走了出來道:“快別在這裏站著了,老太太喊寶玉過去呢。”
都說勳貴一體,可自打宮中接二連三的事情傳出,形勢變得莫測起來,來往賈府的舊交畢竟再不像往常,大家都在觀望形勢的進展,說到底還是對於一個乳臭未幹,牙齒都沒長全的稚兒並不看好,加之賈瑛不在京中,王子騰的態度更是值得玩味,又有哪個敢真正把闔家的性命都賭上去呢?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大抵不過如此。
連水、牛、柳三家都往來的少了,更別提與賈瑛有過別扭的陳文瑞了。
可偏偏陳文瑞今日就登門了,登的還是賈珍的門。
“今日一早庭中楓楊喜鵲繞枝,便知有貴客來,不想是陳兄登門,有失遠迎了。”賈珍的場麵功夫自是不差,加之二人本就是舊識,三言兩語便於陳文瑞打的火熱。
“陳兄今日登門可是有事?”賈珍明顯看出了陳文瑞意不在閑話,當下便順勢問起了來意。
陳文瑞左右環視一周,見四下無人,這才緩緩開口道:“近來朝局變幻,又逢當今龍體欠安,內外局勢實在惹人心煩意亂,實在是叫人看不清啊......咱們這些世交同輩之中,若論遠見謀略,隻怕非兄而無出其右,實不相瞞,自上次禮親王處宴罷後,我早有心思來拜會一番,隻是近來貴府中事多,不免怕格外添亂,至昨日偶聽聞一些市井流言,這才貿然登門,一來你我兩家舊交,逢亂時自當同進退,二則也是有些疑惑想請教一二。”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對於他們這些大家族而言,這世上少談什麽秘密可言,賈珍心中自然明白陳文瑞口中所說的“市井流言”指的是什麽。
既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事,也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賈珍心中何嚐不為賈家的現狀擔憂,本是一門兩脈,到頭來又能逃得了哪個,心中煩悶正有一吐為快的心思。
何況陳文瑞一番不露聲色的吹捧,讓賈珍頗有些自得,此番又專程登門拜會於他,自覺臉上有光,當下輕輕頷首撫須說道:
“陳兄顧及你我兩家情分,值此當下,能如兄之高義者,古今少有,讓珍如何感激......”
“哎,你我弟兄何必說這些外人之間的話來,何況我也有求於賈兄。”未等賈珍說完,陳文瑞便又一記高捧。
賈珍端身而坐,說道:“不瞞陳兄,我也正為當下朝局倍感憂心,都知寒族出了一位娘娘,有幸天寵,得育龍嗣,風光無限,可事有兩極,成敗皆在此一事之間,東宮儲位之爭刀光劍影,偏生賈家又被牽扯了進來,如此漩渦,脫身也難啊。”
陳文瑞見賈珍如此把話帶入了正題,心中一動,當即說道:“那......賈兄以為咱們勝出的可能性有多大?”
見賈珍看來,陳文瑞麵帶誠摯的說道:“賈兄自不必疑我,開過一脈素來親如一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此大爭,誰又能置身於外。”
賈珍點點頭,說道:“也不瞞你,大凡殿下能早生幾年,疑惑今上龍體安泰,以我之見,勝敗尚在兩可之間,可如今嘛......”
賈珍蹙著眉梢,輕輕搖了搖頭,顯然不大看好。
陳文瑞眨了眨眼皮,故作親近說道:“賈兄緣何如此喪氣,不說娘娘得晉皇貴妃,六宮隻此一份,隻說貴府瑛二爺握重兵在外,又逢王總督得勝歸朝,攜大勝之勢,未必沒有勝算啊。”
一邊說話間,目光卻是一眨不眨的停在賈珍臉上。
當提及賈瑛時,賈珍臉上明顯流過一絲複雜之色,緊隨著卻是眼中深深的嫉妒和不喜,輪到提及王子騰時,卻是反應平平。
賈家東府的兩位互有罅隙,這並不算什麽秘密,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賈珍有此反應,陳文瑞心中反倒鬆了口氣。至於說對王子騰得勝歸朝的反應,也能理解,畢竟東府和西府還是不一樣的。
“不說賈瑛不在京中,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在,也不過後進晚輩,威望難道還能勝得過老北靜王?”
說著,又看向陳文瑞道:“非是我這做兄長的不向著自家兄弟,實在是......”
看著賈珍一副欲言又止,難以啟齒的模樣,陳文瑞順勢問道:“可是有什麽不順心的?”
賈珍猶豫片刻,還是張口道:“都說家醜不可外揚,可陳兄非旁人,隻當我牢騷幾句,陳兄莫要嫌煩就好。”
“正當洗耳恭聽。”
“不怕陳兄笑話,自他及第入仕以來,又何曾將我這個做長兄的放在眼中,人都看他高官厚祿,無限風光,可誰又知他剛入京時,是我將他接入府中,悉心照料,半分不曾虧待,隻念他自幼離家遠在蠻荒僻野,生怕冷落怠慢,可換來的卻是剛愎自大,目無尊卑長幼,竟然......”
“竟然欺蓉兒無知性軟,做出窺伺侄兒媳婦罔顧人倫的下流做派來,若非如此,我那兒媳也不會華年早逝。”
一邊說著,盡真個嚎啕哭了起來,悲痛欲絕的模樣任誰見了也先信了七分。
“竟有此事?”
陳文瑞張大了嘴巴,麵帶驚愕,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賈珍抬袖拭淚時,眼角餘光將陳文瑞的反應看在眼底,心中說不出的快意。
賈瑛在京時,隻把他當做長房的泥塑,遍觀賈家京中八房,六七百口子族人,哪個敢違抗他半分,如今就連賈薔都能把他的話當做耳旁風,一切都是從賈瑛入京後開始的。
若非是他,又豈會壞了他惦念已久的好事?
心中又想到了可卿當日的音容,滿心的遺憾和不甘,如今人已作古,說什麽都晚了。
“我豈會拿自家醜事來汙他清白,實在是......實在是憋在心裏久了,不吐不痛快,今日也就是陳兄,換做旁人,我自不會拿此說話。”
似乎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快之意,賈瑛帶給他心中的憋屈一下子沒了大半,便又提起一事。
“他在這兩府中做下的醜事,又何止一樁,我哪件不看在眼裏,隻是礙於寒族顏麵,還有已故的叔父的麵子上,不好揭開罷了。”
不帶陳文瑞開口,賈珍便自顧說道:“他仗著陛下恩寵,得了封爵,便愈發沒了忌憚,因府中醜事被我發現不成,便把目光轉向了西府,我那霜居待家的弟媳何等的端嫻,竟也被閑話傳的不清不楚。”
陳文瑞張大的嘴巴並非是裝模作樣,他是心懷他意不假,可沒想到賈珍對賈瑛的怨念居然如此之大,竟然連府裏的醜事都往外抖,賈瑛啊賈瑛,這可真是天要亡你。
若說他與賈瑛之間,本無仇怨,隻因上次史鼎之事,大家各行其路,自此兩人便恩怨不斷,賈瑛召集勳貴們議事,齊國公府從來是被排除在外的,這讓陳文瑞心中如何好受得了。
既做不了朋友,那就隻能是敵人了。
至於另一旁的賈珍,眼巴不得賈瑛吃灰呢,都是寧公後裔,他還是嫡脈,憑什麽他賈瑛就要被人讚作是孝子賢孫,家門之幸。
細細想來,這又怪得了誰?
怪隻怪他賈瑛不仁在先。
再想想往日的憋屈行狀,賈珍心中愈發不覺有何不妥。
“當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聽兄此番真言,我方看清賈瑛的為人,實乃天下第一等偽善不遜之輩,隻怪我往日錯看了他!”陳文瑞憤憤然的模樣,看上去多替賈珍不平似的。
“正是如此,即便他在,焉能成事?何況,寒族諸多禍事,多半自他而始,咱們本是勳貴,天生下來就注定了的身份,他卻偏偏要往新黨那邊湊,如今可好?”
陳文瑞點頭附和道:“此話卻是在理,其他幾家雖然嘴上不提,心中總是有別扭的。”
“如此說來,皇家貴戚的身份,反倒成了禍事,這可如何是好?”
說著,把著賈珍的手臂道:“賈兄,你身為寧榮長房,賈氏族長,不可不思慮退路啊。”
聽聞此言,賈珍複才露出憂色,道:“如你所言,有皇家貴戚的身份在,還能如何回旋?王府那邊換做往常倒是能幫襯一二,可據我所知,王老爺此番回京福禍難測啊。”
隻看其神色,倒不似作假。
陳文瑞乘勢說道:“我倒不覺此事便到了不可挽回之地。”
“哦?怎麽說?”賈珍起了好奇的心思問道。
“禮親王楊佋,禮賢下士,又非新黨一派,對我等勳貴素來看重,且如今朝中儲位聲望便以他為最,若......”
說著,話音一頓,看向賈珍道:“非是我向著別人,隻是明知不可為,當提前考慮退路才是,兩府七八百口族人性命,盡寄於賈兄一念之間,榮寧二府百年的門楣,也容不得你我後輩貪圖一己私念,若有唐突之處,賈兄切莫怪罪才是。”
賈珍心思靈透,話已到了此處,哪還不明白陳文瑞打的什麽主意,原來是替人當說客來了。
“信可送出去了?”
榮禧堂內,賈政、賈珍、賈蓉、賈薔、寶玉幾人都在,開口問話的正是賈政,賈芸氣息微喘,顯然是剛從外麵近來。
“回叔公的話,已經送出去了,走的是瑛二叔留下來的路子,速度比驛站也不差,想來不日就能到達邊地。”賈芸回道。
賈政默默點了點頭,又向眾人言道:“近日你們都規束著些府裏人,讓他們少往外麵去,除了一應采買上下一律不準隨意出府。”
末了又道:“芸兒、薔兒,你二人往日常在外走動,多派人留心著些外麵消息,有什麽及時報了回來。”
“是。”賈芸賈薔同時應聲。
卻聽賈珍說道:“老太太那邊傳出話來,要進宮裏探視,讓老爺先往宮裏遞個折子,請過了聖意。”
賈政聞言皺眉道:“今日一早我已將內省的奏本呈上去了,遲遲不見回複......”
“陛下禦體欠安,宮裏由娘娘和怡妃娘娘主事,如今逢遇此事,娘娘那邊隻怕......顧及不上,多半還是怡妃娘娘執掌內廷。再加上內閣那邊,傅閣老不在朝中,葉閣老前日被派往薊州巡邊去了,如今是首輔楊閣老秉持大權,這奏本......”
“還是等等再看吧,我已派人去了北王府,請王爺出麵代為打探,想不久便會有回音。”
賈家在朝中倒不是沒有門路,隻是當下的關口,變數太多,大家都在明哲保身,如何會為了賈家搭上全家性命,偏這個時候林如海又病了。
賈政濃濃一聲歎息,外人隻看到賈家富貴,卻不知高門之家同樣是危機四伏,朝中稍有不測便是風聲鶴唳,如雨中浮萍。
可惜,賈瑛不在......
賈珍複也不再說話。
“你們也都各自去吧,安撫好族人。”
眾人各懷心事出了榮禧堂,賈蓉賈芸賈薔三人各自領差辦事去了,寶玉則轉道往園中去,賈珍也未多留,打道回了東府。
剛進了府門,卻見賴二上前附耳低語幾句,賈珍麵色微沉,挑眉問道:“他來做什麽?”
猶豫片刻後,還是說道:“請到書房去。”
大觀園中,寶玉才走進來,一眾姑娘們便圍了上來,詢問外麵的情況。
“老爺可說宮裏出了何事?怎麽外間有傳聞與娘娘有關?”探春開口道。
寶玉搖了搖頭:“隻知與咱們家有關,別的老爺倒沒細說,還囑咐不準出府,倒是聽賈芸提了一嘴,說事關東宮儲位,牽涉到了八殿下。”
“也不知姐姐如何了?”寶玉滿懷心事地說道。
卻見鳳姐柳葉眉梢微微吊起,說道:“自古這豪門大家為了嫡位都要掙個頭破血流,你死我活的,何況是天家了,果真是逃不過的,可咱們那位才多大啊,能有什麽心思,也輪不到他,怎麽......”
“身在那個位置,竟是半點由不得自己,他不想,難免別人不會多想,也少不了被拿來作法,終究不是好兆頭。”探春悠悠說道,她總比旁人要看的清楚明白些,隻恨生的不是男兒身,不能出一份力。
正當此時,李紈從屋裏走了出來道:“快別在這裏站著了,老太太喊寶玉過去呢。”
都說勳貴一體,可自打宮中接二連三的事情傳出,形勢變得莫測起來,來往賈府的舊交畢竟再不像往常,大家都在觀望形勢的進展,說到底還是對於一個乳臭未幹,牙齒都沒長全的稚兒並不看好,加之賈瑛不在京中,王子騰的態度更是值得玩味,又有哪個敢真正把闔家的性命都賭上去呢?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大抵不過如此。
連水、牛、柳三家都往來的少了,更別提與賈瑛有過別扭的陳文瑞了。
可偏偏陳文瑞今日就登門了,登的還是賈珍的門。
“今日一早庭中楓楊喜鵲繞枝,便知有貴客來,不想是陳兄登門,有失遠迎了。”賈珍的場麵功夫自是不差,加之二人本就是舊識,三言兩語便於陳文瑞打的火熱。
“陳兄今日登門可是有事?”賈珍明顯看出了陳文瑞意不在閑話,當下便順勢問起了來意。
陳文瑞左右環視一周,見四下無人,這才緩緩開口道:“近來朝局變幻,又逢當今龍體欠安,內外局勢實在惹人心煩意亂,實在是叫人看不清啊......咱們這些世交同輩之中,若論遠見謀略,隻怕非兄而無出其右,實不相瞞,自上次禮親王處宴罷後,我早有心思來拜會一番,隻是近來貴府中事多,不免怕格外添亂,至昨日偶聽聞一些市井流言,這才貿然登門,一來你我兩家舊交,逢亂時自當同進退,二則也是有些疑惑想請教一二。”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對於他們這些大家族而言,這世上少談什麽秘密可言,賈珍心中自然明白陳文瑞口中所說的“市井流言”指的是什麽。
既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事,也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賈珍心中何嚐不為賈家的現狀擔憂,本是一門兩脈,到頭來又能逃得了哪個,心中煩悶正有一吐為快的心思。
何況陳文瑞一番不露聲色的吹捧,讓賈珍頗有些自得,此番又專程登門拜會於他,自覺臉上有光,當下輕輕頷首撫須說道:
“陳兄顧及你我兩家情分,值此當下,能如兄之高義者,古今少有,讓珍如何感激......”
“哎,你我弟兄何必說這些外人之間的話來,何況我也有求於賈兄。”未等賈珍說完,陳文瑞便又一記高捧。
賈珍端身而坐,說道:“不瞞陳兄,我也正為當下朝局倍感憂心,都知寒族出了一位娘娘,有幸天寵,得育龍嗣,風光無限,可事有兩極,成敗皆在此一事之間,東宮儲位之爭刀光劍影,偏生賈家又被牽扯了進來,如此漩渦,脫身也難啊。”
陳文瑞見賈珍如此把話帶入了正題,心中一動,當即說道:“那......賈兄以為咱們勝出的可能性有多大?”
見賈珍看來,陳文瑞麵帶誠摯的說道:“賈兄自不必疑我,開過一脈素來親如一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此大爭,誰又能置身於外。”
賈珍點點頭,說道:“也不瞞你,大凡殿下能早生幾年,疑惑今上龍體安泰,以我之見,勝敗尚在兩可之間,可如今嘛......”
賈珍蹙著眉梢,輕輕搖了搖頭,顯然不大看好。
陳文瑞眨了眨眼皮,故作親近說道:“賈兄緣何如此喪氣,不說娘娘得晉皇貴妃,六宮隻此一份,隻說貴府瑛二爺握重兵在外,又逢王總督得勝歸朝,攜大勝之勢,未必沒有勝算啊。”
一邊說話間,目光卻是一眨不眨的停在賈珍臉上。
當提及賈瑛時,賈珍臉上明顯流過一絲複雜之色,緊隨著卻是眼中深深的嫉妒和不喜,輪到提及王子騰時,卻是反應平平。
賈家東府的兩位互有罅隙,這並不算什麽秘密,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賈珍有此反應,陳文瑞心中反倒鬆了口氣。至於說對王子騰得勝歸朝的反應,也能理解,畢竟東府和西府還是不一樣的。
“不說賈瑛不在京中,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在,也不過後進晚輩,威望難道還能勝得過老北靜王?”
說著,又看向陳文瑞道:“非是我這做兄長的不向著自家兄弟,實在是......”
看著賈珍一副欲言又止,難以啟齒的模樣,陳文瑞順勢問道:“可是有什麽不順心的?”
賈珍猶豫片刻,還是張口道:“都說家醜不可外揚,可陳兄非旁人,隻當我牢騷幾句,陳兄莫要嫌煩就好。”
“正當洗耳恭聽。”
“不怕陳兄笑話,自他及第入仕以來,又何曾將我這個做長兄的放在眼中,人都看他高官厚祿,無限風光,可誰又知他剛入京時,是我將他接入府中,悉心照料,半分不曾虧待,隻念他自幼離家遠在蠻荒僻野,生怕冷落怠慢,可換來的卻是剛愎自大,目無尊卑長幼,竟然......”
“竟然欺蓉兒無知性軟,做出窺伺侄兒媳婦罔顧人倫的下流做派來,若非如此,我那兒媳也不會華年早逝。”
一邊說著,盡真個嚎啕哭了起來,悲痛欲絕的模樣任誰見了也先信了七分。
“竟有此事?”
陳文瑞張大了嘴巴,麵帶驚愕,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賈珍抬袖拭淚時,眼角餘光將陳文瑞的反應看在眼底,心中說不出的快意。
賈瑛在京時,隻把他當做長房的泥塑,遍觀賈家京中八房,六七百口子族人,哪個敢違抗他半分,如今就連賈薔都能把他的話當做耳旁風,一切都是從賈瑛入京後開始的。
若非是他,又豈會壞了他惦念已久的好事?
心中又想到了可卿當日的音容,滿心的遺憾和不甘,如今人已作古,說什麽都晚了。
“我豈會拿自家醜事來汙他清白,實在是......實在是憋在心裏久了,不吐不痛快,今日也就是陳兄,換做旁人,我自不會拿此說話。”
似乎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快之意,賈瑛帶給他心中的憋屈一下子沒了大半,便又提起一事。
“他在這兩府中做下的醜事,又何止一樁,我哪件不看在眼裏,隻是礙於寒族顏麵,還有已故的叔父的麵子上,不好揭開罷了。”
不帶陳文瑞開口,賈珍便自顧說道:“他仗著陛下恩寵,得了封爵,便愈發沒了忌憚,因府中醜事被我發現不成,便把目光轉向了西府,我那霜居待家的弟媳何等的端嫻,竟也被閑話傳的不清不楚。”
陳文瑞張大的嘴巴並非是裝模作樣,他是心懷他意不假,可沒想到賈珍對賈瑛的怨念居然如此之大,竟然連府裏的醜事都往外抖,賈瑛啊賈瑛,這可真是天要亡你。
若說他與賈瑛之間,本無仇怨,隻因上次史鼎之事,大家各行其路,自此兩人便恩怨不斷,賈瑛召集勳貴們議事,齊國公府從來是被排除在外的,這讓陳文瑞心中如何好受得了。
既做不了朋友,那就隻能是敵人了。
至於另一旁的賈珍,眼巴不得賈瑛吃灰呢,都是寧公後裔,他還是嫡脈,憑什麽他賈瑛就要被人讚作是孝子賢孫,家門之幸。
細細想來,這又怪得了誰?
怪隻怪他賈瑛不仁在先。
再想想往日的憋屈行狀,賈珍心中愈發不覺有何不妥。
“當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聽兄此番真言,我方看清賈瑛的為人,實乃天下第一等偽善不遜之輩,隻怪我往日錯看了他!”陳文瑞憤憤然的模樣,看上去多替賈珍不平似的。
“正是如此,即便他在,焉能成事?何況,寒族諸多禍事,多半自他而始,咱們本是勳貴,天生下來就注定了的身份,他卻偏偏要往新黨那邊湊,如今可好?”
陳文瑞點頭附和道:“此話卻是在理,其他幾家雖然嘴上不提,心中總是有別扭的。”
“如此說來,皇家貴戚的身份,反倒成了禍事,這可如何是好?”
說著,把著賈珍的手臂道:“賈兄,你身為寧榮長房,賈氏族長,不可不思慮退路啊。”
聽聞此言,賈珍複才露出憂色,道:“如你所言,有皇家貴戚的身份在,還能如何回旋?王府那邊換做往常倒是能幫襯一二,可據我所知,王老爺此番回京福禍難測啊。”
隻看其神色,倒不似作假。
陳文瑞乘勢說道:“我倒不覺此事便到了不可挽回之地。”
“哦?怎麽說?”賈珍起了好奇的心思問道。
“禮親王楊佋,禮賢下士,又非新黨一派,對我等勳貴素來看重,且如今朝中儲位聲望便以他為最,若......”
說著,話音一頓,看向賈珍道:“非是我向著別人,隻是明知不可為,當提前考慮退路才是,兩府七八百口族人性命,盡寄於賈兄一念之間,榮寧二府百年的門楣,也容不得你我後輩貪圖一己私念,若有唐突之處,賈兄切莫怪罪才是。”
賈珍心思靈透,話已到了此處,哪還不明白陳文瑞打的什麽主意,原來是替人當說客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