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封神,老子要上封神榜 作者:葉盡秋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德池邊,金蓮璀璨,清風搖曳。
準提道人在辭了老君,元始天尊之後,徑直往西方來請西方教主接引道人。
準提踏至蓮池邊,以他如今的見識閱曆,竟也忍不住升起一絲興奮激動之感。
池邊的金蓮開的茂盛,似乎正預示著那三千紅塵客將來要大興西方,自此傳教中土,無人阻攔。
他與師兄兩人數千年的謀劃也終於即將成功。
這種關乎於教派生死存亡之大事,如何能夠不激動。
且說準提方才到來,池旁打坐的接引道人便赫然睜開枯寂的雙眸,神色中同時帶有一絲莫名的顫動
接引趕忙帶著一絲期待的語氣開口詢問道:“師弟此往東土而去,事可成否?”
準提道人在師兄麵前,終於不用隱藏自己的心情,直接撫掌哈哈大笑道:
“幸不辱命,事可成也,吾見紅光數百道俱出闡、截二教之門。今通天教主擺一誅仙陣,陣有四門,非四人不能破。如今有了三位,還少一位。貧道特來請道兄去走一遭,以完善果。”
接引道人沉思良久,心中有些猶豫:“對於東方三聖,師弟萬萬不可怠慢,元始與通天倒也罷了,或有牽絆,各有矛盾。”
“但那老君卻是非同之人,其乃鴻鈞首徒,如今修為就連吾也看不透他。”
“而我自未曾離清淨之鄉,遇那東方三聖,恐不諳紅塵之事,將大事有誤所委,反為不美。”
準提道人聽到師兄的提醒,感覺有些道理,但現在事情緊急,根本不是猶豫之時,忙急切勸道:“師兄,我與你俱是自在無為,豈有不能破那有象之陣!道兄不必推辭,須當同往。”
“而且怕是晚了,那沉道友去了別家,那時才是悔之晚矣。”
“怎麽,還與沉道友有關?”接引疑問道。
“師兄且不知,沉道友心向西方,卻被困於誅仙劍陣之內,被那通天教主脅迫,更有老君暗自覬覦,元始天尊心生殺意。”
“如果吾等不去相救,其必危矣,更恐被他人蠱惑。”準提道人趕忙把在誅仙劍陣中老君那十分明顯的舉動說了出來。
而聽到準提這話,接應道人終於變了顏色,再也沉不住氣,他知道憑借準提一人,定無法安全的將沉大夫帶回來。
緊接著猛的站起腳步,帶起萬道金光毫不猶豫的走向八寶功德池外,同時開口埋怨道:“既然如此情形危機,你怎不早說,我應提前些去。”
說罷,腳下托起十二品功德金蓮,道袍甩動,徑直便消失不見了蹤影,往汜水關外而去。
準提:……
準提跟著接引道人同往東土而來。隻見二人足踏祥雲,霎時就已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君與元始道:
“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君與元始互相對視一眼,即刻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
到了蓬下,隻見一道輕鳴聲響起,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半空中紫氣雲霧翻騰,準提身邊赫然站著一位道人。
身高丈六,赤腳披發,麵皮黃色,頭挽抓髻,腳踏祥光顯出十二品金色蓮台。
隻見他微微上前打了個稽首,口中緩緩吟誦道: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
“十二蓮台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語豈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閑極樂是西方。”
“貧道接引,見過二位道友。”
老君與元始二人也不敢怠慢,微微凝神片刻之後,便同樣上前行禮,迎接接引、準提二人上了蘆篷,打個稽首之後,四人坐下。
老君身為三清之首率先開口說道:
“今日敢煩二位道友步入紅塵,就是三教會盟,共完劫運,非吾等故作此障孽耳。”
接引道人則是說道:“貧道來此,會有緣之客,一也是欲了冥冥之中的定數。”
說罷一副全憑道友吩咐的樣子。
兩人暗自試探了片刻,自是皆不可得,元始天尊見狀,就忍不住心中憤怒,直接提議道:
“今日四友俱全,當早破此陣,何故在此紅塵中擾攘也!”
他可是想早日破下誅仙劍陣,將三教同盟徹底綁定,隻有如此,通天教主的截教才會再無翻盤之機。元始天尊才會心安。
老君知曉元始的急迫,猶豫間,沉吟片刻,微微歎道:“二教相爭,必有一傷,但今日也無有辦法。”
“你且吩咐眾弟子,明日破陣。”
待見老君終於親開禦口,元始天尊鬆了一口氣,而後便命身旁弟子。
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廣成子、赤精子四人來自近前,口中吩咐道:
“你四人伸手過來。”
緊接著光芒閃動,氣息流轉,元始天尊各書了一道符印在他們四人的手心裏繼續道:
“明日你等見陣內雷響,有火光衝起,齊把他四口寶劍摘去,我自有妙用。”
“弟子領命!”
四人恭敬的拜倒,又站到旁邊去了。而後元始天尊又命燃燈道:
“你且站在空中,眼觀天地,若見那沉信與通天教主往上逃走,你可把乾坤尺祭出往下打來,他自然著傷。一來也知我闡教道法無邊。”
元始吩咐完了之後,門人弟子各自安息下,暫且不言。
隻等次日午時三刻,就見闡教眾門人排出班來,擊動金鍾、玉磬。
四位聖人教主一齊趕至誅仙陣前,傳令命左右道:
“報與通天教主,我等來破陣也。”
左右飛報進陣。隻見通天教主領眾門人一齊出戮仙門來,迎著對陣的四位教主。
元始天尊冷哼一聲,當先便上前指著通天教主怒斥道:
“通天,你不尊天數,阻逆周兵,忘了當日碧遊宮封神之言,助那沉信惡賊擺此誅仙殺陣,真乃天下震動,惡貫滿盈!”
“今日四聖匯聚,便是你截教後悔之時,還不速速進入陣中與吾等一戰,做那敗亡之人!”
“你……你……”通天教主平時一心修煉,本就不善言辭,若論占據大義,怎是元始天尊的對手,明明是對方欺人太甚,可想了片刻,卻怎麽也反駁不出。
倒把自己弄的,怒氣上升失了理智,他現在多麽希望自己的言語能犀利些,或者有人能夠替自己開口,可以把那元始天尊罵的啞口無言,來解心頭之恨。
但轉眼望了一周,他截教還真就沒有這種人才,都是那種一言不合便要開戰的人,動腦子的實在是太少,真不知道隨誰?
不過似乎聽說沉道友向來語驚四座,可以舌戰群仙……
通天教主把眼睛一掃,忽然皺起了眉頭,咦,我的沉道友呢?
他竟沒有在身旁見到人,算了,不管了,對方欺人太甚,打就是了。
最後,隻得暴怒的仗起劍來,衣袍無風自動,憤怒的朝前方喝道:
“元始休要做那無畏口舌之爭,有什麽手段盡管使出來,哪怕爾等四人齊至,也要先與吾見個高下。”
看樣子是被氣急了,也不顧雙方實力差距,居然真的想要以一敵四。
待說完之後,也不顧眾聖反應他便就怒氣衝衝進了誅仙陣內。
而後元始天尊見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經達到,微笑一聲,對接引道人說道:
“道兄,如今我四人各進一方,以便一齊攻戰,破他劍陣。”
接引道人想了片刻,皺著眉頭的朝陣中,似乎是在尋找著什麽,隨意的點頭回道:“吾進離宮。”
老君微微一笑,目光落在接引道人的方向,跟著道:“吾進兌宮。”
準提警惕的望著老君以及元始天尊,似乎是有些焦急,也顧不得猶豫,直接便率先走出,邊走邊道:“吾進坎地。”
見三人已經分配好位置,元始天尊哈哈一笑,大袖甩動:“那吾便進那震地。”
】
於是四位教主各分方位進了這誅仙大陣,元始先進震方,沒乘九龍沉香輦,而是坐著四不相,徑直進了誅仙門。
就見八卦台上通天教主手發雷聲,震動頂上的誅仙寶劍。那劍幌動,閃出劍光。
卻見元始頂上有慶雲迎住,顯出千朵金花,瓔珞垂珠,絡繹不絕,那劍如何下得來。元始進了誅仙門,立於誅仙闕,卻是沒有冒進。
又見西方教主進了離宮,乃是戮仙門。通天教主也發雷聲震那戮仙劍。隻見接引道人頂上現出三顆舍利子,射出金光定住了頂上的戮仙劍。那劍如釘釘一般,也是下不得。
接引道人進了戮仙門後,在戮仙闕下立住。
而老君進的是西方陷仙門。通天教主同樣也發雷震那陷仙劍。隻見老子頂上現出一座玲瓏寶塔,發出萬道光華,同樣射住陷仙劍。
而後老君進了陷仙門內,也在陷仙闕立住。
準提道人則是進了絕仙門,隻見通天教主發一聲雷,震動準提頭上的絕仙劍。
準提道人手執七寶妙樹,樹上邊放出千朵金蓮來,射住了絕仙劍,也進了絕仙門來,到了絕仙闕下立著。
四位教主都到了之後,一齊進到闕前。
元始天尊麵對通天教主正待動手破陣,卻不料他忽然看見了一名錦衣青年。
仗劍而行,走到八卦台前,昂然麵對四聖。
通天教主疑惑的抬起頭:????
但沉信卻沒有回答他的疑惑,繼續向前。
如今一方是統治乾坤寰宇,曆萬劫而不磨,沾因果而不染。與天常在,與道同存的混元聖人。
一方是遺世獨立,仗劍而行的殷商大夫。
雙方的實力差距,看起來如天塹一般巨大。
但就是這樣的一人赫然擋住了三界之中實力最強大的聖人!
可為什麽眼下的情況怎麽看起來都有些不和諧?
沉大夫不會是走錯了地方吧?
遠處的截教眾仙此刻忍不住為其驚慌了起來。
“大膽沉信,你究竟意欲何為?難不成是想要尋死不成?”元始天尊目光冰冷的看了一眼沉信,又看了一眼通天教主。
隻想知道對方到底有什麽特殊手段?
竟然派出了一個在聖人眼中如同螻蟻的存在,阻擋自己破陣。
同時不僅是元始天尊,就連老君,接引,準提,哪怕是通天教主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時刻緊張的注視著那人。
沉大夫他究竟要作什麽?
一人一劍難不成還不成還要挑戰聖人?太過於匪夷所思了吧!
而就在這時,沉信終於動了,他迎著所有人的目光,靜靜的掃視眾位聖人,忽然長劍出鞘,伴著刺耳的劍吟,向前踏步,冷喝一聲: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侯,欺天者為聖,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且待之!”
說完狠狠的將劍揚起,怒指著元始天尊,繼續向前。
沉大夫在罵聖人?
等等,他……他在罵聖人!
一瞬間誅天劍陣之內似乎除了那天地間的煞氣在翻動之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忽然間便一片死寂。
就連麵前這正要破誅仙劍陣的四位聖人,也無不瞪大了眼睛,腦海中回蕩著這句極其令人震驚再震驚的話。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在諷刺嗎?
眾位都是證得混元,經曆過無數歲月的存在,哪裏會不明白這裏麵是在抨擊他們這群聖人。
但聖人高高在上,代天行道,是三界之中最尊貴的存在,無論是天庭地府,還是世間百族,無一不是尊敬有嘉,萬眾敬仰。
聖人已經不死不滅,與天道長存,世間之事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唯有在意的便是教派傳承,與聖人顏麵。
尤其是元始天尊最重此道,為了聖人顏麵,不惜引發封神之戰,將三界眾生牽扯進來,哪怕人間死傷無數,也要保那十二金仙。
更是因此可以不惜以大欺小,親自出手在黃河陣前斬殺三霄。
就連通天教主,原也是因為多寶道人一句話,布下了這誅仙,萬仙二陣。
可以想象的到,沉信的這兩句話究竟會對聖人有多大的殺傷力。
把聖人比做欺天之人,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偷竊腰帶、環鉤之類小東西的人會被判刑誅殺,但偷竊整個國家的人,卻成為諸侯,而欺天的人,卻可成為聖人。
因為成了聖人,所謂的“天道”也將由他們判斷。這難道不是盜竊了“正義”與“道理”嗎?
至於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那就更加簡單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所謂的“聖人”,占據大義,占據著絕對力量,不斷提出新的觀念,道德法則,所以三界才會一直動蕩不安。
元始天尊此時望著沉信,目光一刻也不肯離開,狠狠的捏著手中的三寶玉如意,竟有種心態炸裂的感覺,真切的感受什麽叫怒發衝冠。
……
準提道人在辭了老君,元始天尊之後,徑直往西方來請西方教主接引道人。
準提踏至蓮池邊,以他如今的見識閱曆,竟也忍不住升起一絲興奮激動之感。
池邊的金蓮開的茂盛,似乎正預示著那三千紅塵客將來要大興西方,自此傳教中土,無人阻攔。
他與師兄兩人數千年的謀劃也終於即將成功。
這種關乎於教派生死存亡之大事,如何能夠不激動。
且說準提方才到來,池旁打坐的接引道人便赫然睜開枯寂的雙眸,神色中同時帶有一絲莫名的顫動
接引趕忙帶著一絲期待的語氣開口詢問道:“師弟此往東土而去,事可成否?”
準提道人在師兄麵前,終於不用隱藏自己的心情,直接撫掌哈哈大笑道:
“幸不辱命,事可成也,吾見紅光數百道俱出闡、截二教之門。今通天教主擺一誅仙陣,陣有四門,非四人不能破。如今有了三位,還少一位。貧道特來請道兄去走一遭,以完善果。”
接引道人沉思良久,心中有些猶豫:“對於東方三聖,師弟萬萬不可怠慢,元始與通天倒也罷了,或有牽絆,各有矛盾。”
“但那老君卻是非同之人,其乃鴻鈞首徒,如今修為就連吾也看不透他。”
“而我自未曾離清淨之鄉,遇那東方三聖,恐不諳紅塵之事,將大事有誤所委,反為不美。”
準提道人聽到師兄的提醒,感覺有些道理,但現在事情緊急,根本不是猶豫之時,忙急切勸道:“師兄,我與你俱是自在無為,豈有不能破那有象之陣!道兄不必推辭,須當同往。”
“而且怕是晚了,那沉道友去了別家,那時才是悔之晚矣。”
“怎麽,還與沉道友有關?”接引疑問道。
“師兄且不知,沉道友心向西方,卻被困於誅仙劍陣之內,被那通天教主脅迫,更有老君暗自覬覦,元始天尊心生殺意。”
“如果吾等不去相救,其必危矣,更恐被他人蠱惑。”準提道人趕忙把在誅仙劍陣中老君那十分明顯的舉動說了出來。
而聽到準提這話,接應道人終於變了顏色,再也沉不住氣,他知道憑借準提一人,定無法安全的將沉大夫帶回來。
緊接著猛的站起腳步,帶起萬道金光毫不猶豫的走向八寶功德池外,同時開口埋怨道:“既然如此情形危機,你怎不早說,我應提前些去。”
說罷,腳下托起十二品功德金蓮,道袍甩動,徑直便消失不見了蹤影,往汜水關外而去。
準提:……
準提跟著接引道人同往東土而來。隻見二人足踏祥雲,霎時就已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君與元始道:
“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君與元始互相對視一眼,即刻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
到了蓬下,隻見一道輕鳴聲響起,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半空中紫氣雲霧翻騰,準提身邊赫然站著一位道人。
身高丈六,赤腳披發,麵皮黃色,頭挽抓髻,腳踏祥光顯出十二品金色蓮台。
隻見他微微上前打了個稽首,口中緩緩吟誦道: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
“十二蓮台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語豈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閑極樂是西方。”
“貧道接引,見過二位道友。”
老君與元始二人也不敢怠慢,微微凝神片刻之後,便同樣上前行禮,迎接接引、準提二人上了蘆篷,打個稽首之後,四人坐下。
老君身為三清之首率先開口說道:
“今日敢煩二位道友步入紅塵,就是三教會盟,共完劫運,非吾等故作此障孽耳。”
接引道人則是說道:“貧道來此,會有緣之客,一也是欲了冥冥之中的定數。”
說罷一副全憑道友吩咐的樣子。
兩人暗自試探了片刻,自是皆不可得,元始天尊見狀,就忍不住心中憤怒,直接提議道:
“今日四友俱全,當早破此陣,何故在此紅塵中擾攘也!”
他可是想早日破下誅仙劍陣,將三教同盟徹底綁定,隻有如此,通天教主的截教才會再無翻盤之機。元始天尊才會心安。
老君知曉元始的急迫,猶豫間,沉吟片刻,微微歎道:“二教相爭,必有一傷,但今日也無有辦法。”
“你且吩咐眾弟子,明日破陣。”
待見老君終於親開禦口,元始天尊鬆了一口氣,而後便命身旁弟子。
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廣成子、赤精子四人來自近前,口中吩咐道:
“你四人伸手過來。”
緊接著光芒閃動,氣息流轉,元始天尊各書了一道符印在他們四人的手心裏繼續道:
“明日你等見陣內雷響,有火光衝起,齊把他四口寶劍摘去,我自有妙用。”
“弟子領命!”
四人恭敬的拜倒,又站到旁邊去了。而後元始天尊又命燃燈道:
“你且站在空中,眼觀天地,若見那沉信與通天教主往上逃走,你可把乾坤尺祭出往下打來,他自然著傷。一來也知我闡教道法無邊。”
元始吩咐完了之後,門人弟子各自安息下,暫且不言。
隻等次日午時三刻,就見闡教眾門人排出班來,擊動金鍾、玉磬。
四位聖人教主一齊趕至誅仙陣前,傳令命左右道:
“報與通天教主,我等來破陣也。”
左右飛報進陣。隻見通天教主領眾門人一齊出戮仙門來,迎著對陣的四位教主。
元始天尊冷哼一聲,當先便上前指著通天教主怒斥道:
“通天,你不尊天數,阻逆周兵,忘了當日碧遊宮封神之言,助那沉信惡賊擺此誅仙殺陣,真乃天下震動,惡貫滿盈!”
“今日四聖匯聚,便是你截教後悔之時,還不速速進入陣中與吾等一戰,做那敗亡之人!”
“你……你……”通天教主平時一心修煉,本就不善言辭,若論占據大義,怎是元始天尊的對手,明明是對方欺人太甚,可想了片刻,卻怎麽也反駁不出。
倒把自己弄的,怒氣上升失了理智,他現在多麽希望自己的言語能犀利些,或者有人能夠替自己開口,可以把那元始天尊罵的啞口無言,來解心頭之恨。
但轉眼望了一周,他截教還真就沒有這種人才,都是那種一言不合便要開戰的人,動腦子的實在是太少,真不知道隨誰?
不過似乎聽說沉道友向來語驚四座,可以舌戰群仙……
通天教主把眼睛一掃,忽然皺起了眉頭,咦,我的沉道友呢?
他竟沒有在身旁見到人,算了,不管了,對方欺人太甚,打就是了。
最後,隻得暴怒的仗起劍來,衣袍無風自動,憤怒的朝前方喝道:
“元始休要做那無畏口舌之爭,有什麽手段盡管使出來,哪怕爾等四人齊至,也要先與吾見個高下。”
看樣子是被氣急了,也不顧雙方實力差距,居然真的想要以一敵四。
待說完之後,也不顧眾聖反應他便就怒氣衝衝進了誅仙陣內。
而後元始天尊見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經達到,微笑一聲,對接引道人說道:
“道兄,如今我四人各進一方,以便一齊攻戰,破他劍陣。”
接引道人想了片刻,皺著眉頭的朝陣中,似乎是在尋找著什麽,隨意的點頭回道:“吾進離宮。”
老君微微一笑,目光落在接引道人的方向,跟著道:“吾進兌宮。”
準提警惕的望著老君以及元始天尊,似乎是有些焦急,也顧不得猶豫,直接便率先走出,邊走邊道:“吾進坎地。”
見三人已經分配好位置,元始天尊哈哈一笑,大袖甩動:“那吾便進那震地。”
】
於是四位教主各分方位進了這誅仙大陣,元始先進震方,沒乘九龍沉香輦,而是坐著四不相,徑直進了誅仙門。
就見八卦台上通天教主手發雷聲,震動頂上的誅仙寶劍。那劍幌動,閃出劍光。
卻見元始頂上有慶雲迎住,顯出千朵金花,瓔珞垂珠,絡繹不絕,那劍如何下得來。元始進了誅仙門,立於誅仙闕,卻是沒有冒進。
又見西方教主進了離宮,乃是戮仙門。通天教主也發雷聲震那戮仙劍。隻見接引道人頂上現出三顆舍利子,射出金光定住了頂上的戮仙劍。那劍如釘釘一般,也是下不得。
接引道人進了戮仙門後,在戮仙闕下立住。
而老君進的是西方陷仙門。通天教主同樣也發雷震那陷仙劍。隻見老子頂上現出一座玲瓏寶塔,發出萬道光華,同樣射住陷仙劍。
而後老君進了陷仙門內,也在陷仙闕立住。
準提道人則是進了絕仙門,隻見通天教主發一聲雷,震動準提頭上的絕仙劍。
準提道人手執七寶妙樹,樹上邊放出千朵金蓮來,射住了絕仙劍,也進了絕仙門來,到了絕仙闕下立著。
四位教主都到了之後,一齊進到闕前。
元始天尊麵對通天教主正待動手破陣,卻不料他忽然看見了一名錦衣青年。
仗劍而行,走到八卦台前,昂然麵對四聖。
通天教主疑惑的抬起頭:????
但沉信卻沒有回答他的疑惑,繼續向前。
如今一方是統治乾坤寰宇,曆萬劫而不磨,沾因果而不染。與天常在,與道同存的混元聖人。
一方是遺世獨立,仗劍而行的殷商大夫。
雙方的實力差距,看起來如天塹一般巨大。
但就是這樣的一人赫然擋住了三界之中實力最強大的聖人!
可為什麽眼下的情況怎麽看起來都有些不和諧?
沉大夫不會是走錯了地方吧?
遠處的截教眾仙此刻忍不住為其驚慌了起來。
“大膽沉信,你究竟意欲何為?難不成是想要尋死不成?”元始天尊目光冰冷的看了一眼沉信,又看了一眼通天教主。
隻想知道對方到底有什麽特殊手段?
竟然派出了一個在聖人眼中如同螻蟻的存在,阻擋自己破陣。
同時不僅是元始天尊,就連老君,接引,準提,哪怕是通天教主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時刻緊張的注視著那人。
沉大夫他究竟要作什麽?
一人一劍難不成還不成還要挑戰聖人?太過於匪夷所思了吧!
而就在這時,沉信終於動了,他迎著所有人的目光,靜靜的掃視眾位聖人,忽然長劍出鞘,伴著刺耳的劍吟,向前踏步,冷喝一聲: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侯,欺天者為聖,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且待之!”
說完狠狠的將劍揚起,怒指著元始天尊,繼續向前。
沉大夫在罵聖人?
等等,他……他在罵聖人!
一瞬間誅天劍陣之內似乎除了那天地間的煞氣在翻動之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忽然間便一片死寂。
就連麵前這正要破誅仙劍陣的四位聖人,也無不瞪大了眼睛,腦海中回蕩著這句極其令人震驚再震驚的話。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在諷刺嗎?
眾位都是證得混元,經曆過無數歲月的存在,哪裏會不明白這裏麵是在抨擊他們這群聖人。
但聖人高高在上,代天行道,是三界之中最尊貴的存在,無論是天庭地府,還是世間百族,無一不是尊敬有嘉,萬眾敬仰。
聖人已經不死不滅,與天道長存,世間之事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唯有在意的便是教派傳承,與聖人顏麵。
尤其是元始天尊最重此道,為了聖人顏麵,不惜引發封神之戰,將三界眾生牽扯進來,哪怕人間死傷無數,也要保那十二金仙。
更是因此可以不惜以大欺小,親自出手在黃河陣前斬殺三霄。
就連通天教主,原也是因為多寶道人一句話,布下了這誅仙,萬仙二陣。
可以想象的到,沉信的這兩句話究竟會對聖人有多大的殺傷力。
把聖人比做欺天之人,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偷竊腰帶、環鉤之類小東西的人會被判刑誅殺,但偷竊整個國家的人,卻成為諸侯,而欺天的人,卻可成為聖人。
因為成了聖人,所謂的“天道”也將由他們判斷。這難道不是盜竊了“正義”與“道理”嗎?
至於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那就更加簡單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所謂的“聖人”,占據大義,占據著絕對力量,不斷提出新的觀念,道德法則,所以三界才會一直動蕩不安。
元始天尊此時望著沉信,目光一刻也不肯離開,狠狠的捏著手中的三寶玉如意,竟有種心態炸裂的感覺,真切的感受什麽叫怒發衝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