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殺!
封神,老子要上封神榜 作者:葉盡秋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火龍淩空,紅光繚繞,沉信身處八根通天神火柱中,隻感覺一股熾熱感驀然而至。
四周空氣變得幹燥異常,就連地麵也跟著滾燙起來,無數的煙塵繚繞,恐怖的壓力,瞬間升騰。
這一刻,沉信激動的都快哭了。
終於,跟著聞仲跑了這麽久,自己終於進陣了。
完全沒有任何意外,他能預感到,按照接下來的劇情應該是聞仲奮力反抗,施展遁術準備逃走。
但奈何闡教金仙實力太強,加上又準備多時,最終聞太師還是為國捐軀,死在了絕龍嶺。
當然,自己也同樣會被燒死,甚至比聞仲死的還早。
就在沉信想到這個完美結局後,他就見聞仲動了,手中掐著辟火訣,迅速的來到自己身旁。
哦,我還沒死!雖然高興的早了點,但不過也很快了。
至少現在一切都很順利。
沉信相信,這一次指定是沒有任何意外,他必定會上榜成聖。
沉信望著聞仲,聞仲卻護在沉信身前,冷冷的望著天空的雲中子喝道:
“離地之精,人人會遁;火中之術,個個皆能。你此術焉敢欺吾!”
而後聞太師在火中搖定避火訣,同時頭頂九雲烈焰冠光芒大閃,一道紅光護住周身,雖然外麵火龍猙獰,甚至張牙舞爪的撲下來。
但在聞仲施展出來的法術後,終究是支撐了下來。
但雲中子望著下方站在火中的二人,毫不在意,隻把拂塵一擺,口中念念有詞,踏步而歌:
“聞仲,你且不知,此火非同凡體,三家會合成功。英雄獨占離地,渾同九轉旋風,煉成通中火柱,內藏數條神龍,口內噴煙吐焰,爪牙動處通紅。”
“苦海煮幹到底,逢山燒得石空,遇木即成灰盡,逢金化作長虹。燧人初出定位,木裏生來無蹤。石中電火稀奇寶,三昧金光透九重。”
“在天為日通明帝,在地生煙活編氓,在人五髒為心主,火內玄功大不同。饒君就是神仙體,遇我難逃眼下傾。”
聽到雲中子如此說,聞太師的表情肉眼可見的凝重下來,麵中隱隱帶著一絲懼色。
眼下的火自己雖然能靠著法寶暫時抵擋,並自認五行之術獨到,可不知為何到了此地卻令人心驚至極,仿佛走到了絕路。
他暗中思道:“想吾當初悟道,在碧遊宮拜金靈聖母為師之時,學藝五十載,吾師命我下山輔左成湯。臨行,問師曰:‘弟子歸著如何?’
吾師道:‘你一生逢不得‘絕’字,可偏偏今日行兵,恰恰遇此絕龍嶺,難不成是天要絕我與沉大夫?”
而且如今雲中子與普賢兩名金仙攔在當中,他根本沒有把握對敵。
一時間心中頓刻不安,隻想離開。
搖定避火訣後,站在陣中間,聞仲此刻越加的急迫,口中喝道:“雲中子!你的道術也隻如此!吾不久居,沉大夫,我們走!”往上一升,就要拉著沉信駕遁光欲走。
卻不知雲中子早就將燃燈道人賜下的紫金缽盂往下磕住,渾如一蓋蓋定。
“轟隆”數聲!
四周波動一起,天空泛起數圈波紋,仿佛如同黑夜在降臨。
聞太師哪裏得知此事,往上一衝,就把頭上戴著的九霄烈焰冠給撞落在塵埃裏,滿頭青絲發俱披了下來。太師大叫一聲,也跌將下來。
“聞仲,你哪裏走?難不成要讓你手下的將士盡絕於此嗎?”普賢真人把手一點冷笑道:“更何況此陣一出封絕空間,天命之下,豈能逃脫?”
普賢的話音一落,讓四周殷商將士同樣心中同寒。
對方的意思很明顯,如果聞仲敢帶著沉信離去,那麽在場的所有人都將被殺。
普通的士卒哪有一點抵抗的實力,雖然此刻由於雲中子不想過多的造成殺孽,隻困住了聞仲與沉信,但普賢卻絲毫不在意這些,竟要拿來威脅。
這就是他要的效果,為保完全,不會出現一絲一毫的意外。
那就隻有用些手段,牽製沉信。
否則對方一心想逃,或者再有通天教主賜下的什麽強力法寶,那很有可能會出現意外。
哪怕這次闡教做足了準備,但他們先前根本不知道沉信會回到這汜水關。
麵對別人,大家或許自信滿滿,可是對這沉信闡教弟子可永遠不會放掉警惕。
殊不知那誅仙劍陣之事尚發生不久,沉信拿著打神鞭追著他們打的記憶還在尤自心驚。
雖然此刻對方沒有了太極圖以及十二品功德金蓮,可難道經曆過誅仙劍陣之後,截教也不會做些準備嗎?
麵對萬仙來朝,背後有著聖人庇護的截教,對方的底蘊還是十分恐怖的,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想要真正有把握的殺掉沉信更是千難萬難,普賢想要為懼留孫報仇,但他並不是衝動莽撞之輩。
眼下能用上理由,逼沉信不得不留在這裏,自然是再好不過。
而聽說其愛民如子,可以為了那些無知,愚蠢的百姓竟然願意付出自己的性命。
普賢不知道天下為什麽會有這麽傻的人,但他卻毫不猶豫的用上了此種方法。
雖然令人不恥,但效果卻是極其的好。
果然,沉信聽此之話,身子竟突然一滯,竟真的就拒絕了聞仲的好意,停留在了原地。
“聞太師趁此機會你快走,我來為你斷後,沉信卻不能輕易離開!”
而遠處,眾多殷商士卒七嘴八舌的聲音響動,立即也跟著激動起來,麵色發黑,無不憤怒,紛紛大罵:
“普賢真人無恥!”
“一名得道金仙,居然用如此不道德的手段,簡直枉為仙人。”
“要殺就殺,沉大夫,聞太師快走,休要上了他們的惡當。”
但就算大罵,他們又能如何,說到底不過是可以被人隨手斬殺的棋子,放在那普賢真人的眼中恐怕連浮草都不如。
而沉信聽到眾人的這些話,立即就後退兩步,與聞仲拉開距離,表明自己的態度:
“太師,沉信不能走,闡教金仙可以無情,但吾卻不能無義,怎麽能忍心見到如此多的士卒受吾牽連?”
“若是用我的命可以換大家的命,沉信可以死。”
聞仲就那麽的望著沉信,他知道沉大夫心意已定,旁人根本就勸不動。
他隻能抓住沉信的手,認真道:“沉大夫接下來老夫會拚死一擊,不惜一切代價破開這通天神火柱。”
“你一定要抓住此機會,不要猶豫,否則老夫死不瞑目!”
聞仲提起手中龍虎雙鞭,踏著墨麒麟,毅然決然的朝普賢真人與雲中子的方向而去,他的眼中滿是感慨。
“沉大夫還記得當初那殿前出師之表嗎?”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每每讀之甚是感慨,殷商有大夫實乃天下之幸。”
聞仲就這麽上前走著,每走一步,身上的氣勢便高上一分,直到最後整個人衣袍鼓動,發鬢飛揚,毫不猶豫的大聲喝道:
“沉大夫乃大商忠臣,擎天玉柱,必當保全性命,護我殷商天下,今仲願以一死,來換取大夫一線生機。”
此話音落下,四周頓時嘩然。
“老師!”“老師!”
遠處聞仲弟子吉利,餘慶臉上變了一個顏色,似乎知道了些什麽,隨後瘋狂大吼。
“老師。”
他們師徒相依為命數十載,吉利,餘慶更是那朝歌孤兒,若非遇到聞仲,不知早就死到了哪裏。
待聞仲卻如同親生父親一般,感情之深,非外人可以道哉。
眼前的事他們雖然不舍,但卻不意外。
意料之中……意料之中,老師要為沉大夫去死,去換去一線生機。
他們知道自己勸不動聞仲,既然勸不動,那便不如隨老師一起去保護沉大夫吧!
吉利,餘慶望著前方,眼眶含著熱淚三跪九叩,大禮拜倒在地,口中哭訴道:
“老師,其實我們時刻都在恨自己,恨自己為什麽這般平庸,即無經天緯地之才,又無定國安邦之能,不能為國家平定邊疆,更不能為老師排憂解難。”
“修行數十載一無是處,不及沉大夫萬分之一。”
“今國家危難,吾等亦陷絕境,若有人去死,才能保護大夫,不隻老師,弟子也甘心願意。”
“因為吾等不能看到如此為國為民的人死在這裏,更不能讓老師白白送死。”
“隻有吾等全部犧牲在這裏,沉大夫才會沒有任何牽掛的離去!”
吉利,餘慶瞬間就做出了選擇,沉大夫不願走,無非是被那普賢真人看破了弱點,要以吾等的性命來威脅善良的沉大夫。
這招陰險,基本無法可破,因為沉大夫重情重義,為國為民,他不會丟下大家不管,更不會一個人獨自逃命,這點所有人都清清楚楚。
但這陰險的招式也不是那麽特別的完美,如果被威脅的人沒有了牽掛,也就沒有了弱點。
換句話來說,若自己等人早就死在這裏,那麽普賢真人也就沒有了威脅的底牌。
而吉利餘慶正是想做於此,他們準備犧牲自己,如同聞仲一般,來換沉大夫的安全。
……
不僅僅是他們二人,身旁的黃天祥同樣也想到了此點,他本來年齡尚小,衝動莽撞,但自從跟著義父之後。
】
黃天祥覺得自己瞬間開悟,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但這些都離不開義父的教導。
此刻為了義父的安危,他又有什麽豁不出去的呢?沒有義父就沒有自己。
恩大於天。
黃天祥捏著手中的銀槍,他慢慢哭了,緊接著又笑了,最後又是嚎嚎大哭,他此刻不是為了自己即將身死。
而是因為以後再也無法每日在義父的身前聆聽教誨,無法再感受義父那深切的愛而哭。
更後悔自己沒有那通天的修為,能為義父護道前行,斬那世間一切阻礙。
可惜,世間沒有如果。
他如今不想成為累贅,也不想成為義父的牽掛,若有機會能用他的命換回義父,黃天祥將毫不猶豫。
此刻的他一馬當先,持槍便刺向了普賢真人,與那雲中子,男兒當死於邊野,何須馬革裹屍而還。
黃天祥大叫了一聲,聲嘶力竭:
“義父,速走!”
……
鄧嬋玉望著前方的火焰紛飛,望著那一往無前的殷商士卒,他與黃天祥等人不同。
她沒有哭,更沒撕心裂肺,因為能犧牲自己,換心愛的人有機會離開,哪怕是微乎其微,鄧嬋玉也感覺十分開心,並毫不猶豫的願意去做。
愛一個人就是這麽簡單,隻希望他能好好的,沒有任何危險。
他過的好那便是自己過的好。
無論做什麽,為了那個男人值得!
你們相信一見鍾情嗎?我相信!鄧嬋玉在心中默默的想著,滿眼都是甜蜜。
當見到沉大夫的第一眼,她便知道自己遇到了那命中注定的人。
而當其在土行孫手中救下自己的那一刻,鄧嬋玉便已經心中都是沉大夫,非他不嫁。
這輩子若說,唯一她還有隻是可惜是,到了如今,自己還沒有機會為沉家留下後代。
好可惜……好可惜……
鄧嬋玉喃喃自語。
……
鄧九公此刻脾氣火爆,說話十分簡潔,直麵那普賢真人與雲中子,對著士卒高聲道:
“吾鄧九公從沒想到有一天會見到闡教仙人的無恥,竟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臉麵。”
“但他無恥不帶表吾等軟弱,殷商將士,人族百姓也有不屈之魂,也有心中血性,豈能因他人威脅,選擇默默苟活於世。”
“今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人威脅大夫,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
頓了頓,鄧九公高聲道:“將士們,拿起手中之劍與那仙人一戰,將會注定必死,你們怕不怕?”
“不怕!”無數士卒的聲音匯聚成一股震天的聲響,甚至其實更衝散了頭頂的流雲。
“好!”鄧九公看到後大笑不止,手中長刀出鞘,“鏘”的一聲,刀光閃爍,他隻說了一個字:
“殺!”
三軍奮勇,各個爭先,竟無視著與敵人的差距,大吼的上前。
雖是螻蟻,但不屈的是魂!
男兒當死於邊野,何須馬革裹屍而還。
“殺!”
……
四周空氣變得幹燥異常,就連地麵也跟著滾燙起來,無數的煙塵繚繞,恐怖的壓力,瞬間升騰。
這一刻,沉信激動的都快哭了。
終於,跟著聞仲跑了這麽久,自己終於進陣了。
完全沒有任何意外,他能預感到,按照接下來的劇情應該是聞仲奮力反抗,施展遁術準備逃走。
但奈何闡教金仙實力太強,加上又準備多時,最終聞太師還是為國捐軀,死在了絕龍嶺。
當然,自己也同樣會被燒死,甚至比聞仲死的還早。
就在沉信想到這個完美結局後,他就見聞仲動了,手中掐著辟火訣,迅速的來到自己身旁。
哦,我還沒死!雖然高興的早了點,但不過也很快了。
至少現在一切都很順利。
沉信相信,這一次指定是沒有任何意外,他必定會上榜成聖。
沉信望著聞仲,聞仲卻護在沉信身前,冷冷的望著天空的雲中子喝道:
“離地之精,人人會遁;火中之術,個個皆能。你此術焉敢欺吾!”
而後聞太師在火中搖定避火訣,同時頭頂九雲烈焰冠光芒大閃,一道紅光護住周身,雖然外麵火龍猙獰,甚至張牙舞爪的撲下來。
但在聞仲施展出來的法術後,終究是支撐了下來。
但雲中子望著下方站在火中的二人,毫不在意,隻把拂塵一擺,口中念念有詞,踏步而歌:
“聞仲,你且不知,此火非同凡體,三家會合成功。英雄獨占離地,渾同九轉旋風,煉成通中火柱,內藏數條神龍,口內噴煙吐焰,爪牙動處通紅。”
“苦海煮幹到底,逢山燒得石空,遇木即成灰盡,逢金化作長虹。燧人初出定位,木裏生來無蹤。石中電火稀奇寶,三昧金光透九重。”
“在天為日通明帝,在地生煙活編氓,在人五髒為心主,火內玄功大不同。饒君就是神仙體,遇我難逃眼下傾。”
聽到雲中子如此說,聞太師的表情肉眼可見的凝重下來,麵中隱隱帶著一絲懼色。
眼下的火自己雖然能靠著法寶暫時抵擋,並自認五行之術獨到,可不知為何到了此地卻令人心驚至極,仿佛走到了絕路。
他暗中思道:“想吾當初悟道,在碧遊宮拜金靈聖母為師之時,學藝五十載,吾師命我下山輔左成湯。臨行,問師曰:‘弟子歸著如何?’
吾師道:‘你一生逢不得‘絕’字,可偏偏今日行兵,恰恰遇此絕龍嶺,難不成是天要絕我與沉大夫?”
而且如今雲中子與普賢兩名金仙攔在當中,他根本沒有把握對敵。
一時間心中頓刻不安,隻想離開。
搖定避火訣後,站在陣中間,聞仲此刻越加的急迫,口中喝道:“雲中子!你的道術也隻如此!吾不久居,沉大夫,我們走!”往上一升,就要拉著沉信駕遁光欲走。
卻不知雲中子早就將燃燈道人賜下的紫金缽盂往下磕住,渾如一蓋蓋定。
“轟隆”數聲!
四周波動一起,天空泛起數圈波紋,仿佛如同黑夜在降臨。
聞太師哪裏得知此事,往上一衝,就把頭上戴著的九霄烈焰冠給撞落在塵埃裏,滿頭青絲發俱披了下來。太師大叫一聲,也跌將下來。
“聞仲,你哪裏走?難不成要讓你手下的將士盡絕於此嗎?”普賢真人把手一點冷笑道:“更何況此陣一出封絕空間,天命之下,豈能逃脫?”
普賢的話音一落,讓四周殷商將士同樣心中同寒。
對方的意思很明顯,如果聞仲敢帶著沉信離去,那麽在場的所有人都將被殺。
普通的士卒哪有一點抵抗的實力,雖然此刻由於雲中子不想過多的造成殺孽,隻困住了聞仲與沉信,但普賢卻絲毫不在意這些,竟要拿來威脅。
這就是他要的效果,為保完全,不會出現一絲一毫的意外。
那就隻有用些手段,牽製沉信。
否則對方一心想逃,或者再有通天教主賜下的什麽強力法寶,那很有可能會出現意外。
哪怕這次闡教做足了準備,但他們先前根本不知道沉信會回到這汜水關。
麵對別人,大家或許自信滿滿,可是對這沉信闡教弟子可永遠不會放掉警惕。
殊不知那誅仙劍陣之事尚發生不久,沉信拿著打神鞭追著他們打的記憶還在尤自心驚。
雖然此刻對方沒有了太極圖以及十二品功德金蓮,可難道經曆過誅仙劍陣之後,截教也不會做些準備嗎?
麵對萬仙來朝,背後有著聖人庇護的截教,對方的底蘊還是十分恐怖的,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想要真正有把握的殺掉沉信更是千難萬難,普賢想要為懼留孫報仇,但他並不是衝動莽撞之輩。
眼下能用上理由,逼沉信不得不留在這裏,自然是再好不過。
而聽說其愛民如子,可以為了那些無知,愚蠢的百姓竟然願意付出自己的性命。
普賢不知道天下為什麽會有這麽傻的人,但他卻毫不猶豫的用上了此種方法。
雖然令人不恥,但效果卻是極其的好。
果然,沉信聽此之話,身子竟突然一滯,竟真的就拒絕了聞仲的好意,停留在了原地。
“聞太師趁此機會你快走,我來為你斷後,沉信卻不能輕易離開!”
而遠處,眾多殷商士卒七嘴八舌的聲音響動,立即也跟著激動起來,麵色發黑,無不憤怒,紛紛大罵:
“普賢真人無恥!”
“一名得道金仙,居然用如此不道德的手段,簡直枉為仙人。”
“要殺就殺,沉大夫,聞太師快走,休要上了他們的惡當。”
但就算大罵,他們又能如何,說到底不過是可以被人隨手斬殺的棋子,放在那普賢真人的眼中恐怕連浮草都不如。
而沉信聽到眾人的這些話,立即就後退兩步,與聞仲拉開距離,表明自己的態度:
“太師,沉信不能走,闡教金仙可以無情,但吾卻不能無義,怎麽能忍心見到如此多的士卒受吾牽連?”
“若是用我的命可以換大家的命,沉信可以死。”
聞仲就那麽的望著沉信,他知道沉大夫心意已定,旁人根本就勸不動。
他隻能抓住沉信的手,認真道:“沉大夫接下來老夫會拚死一擊,不惜一切代價破開這通天神火柱。”
“你一定要抓住此機會,不要猶豫,否則老夫死不瞑目!”
聞仲提起手中龍虎雙鞭,踏著墨麒麟,毅然決然的朝普賢真人與雲中子的方向而去,他的眼中滿是感慨。
“沉大夫還記得當初那殿前出師之表嗎?”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每每讀之甚是感慨,殷商有大夫實乃天下之幸。”
聞仲就這麽上前走著,每走一步,身上的氣勢便高上一分,直到最後整個人衣袍鼓動,發鬢飛揚,毫不猶豫的大聲喝道:
“沉大夫乃大商忠臣,擎天玉柱,必當保全性命,護我殷商天下,今仲願以一死,來換取大夫一線生機。”
此話音落下,四周頓時嘩然。
“老師!”“老師!”
遠處聞仲弟子吉利,餘慶臉上變了一個顏色,似乎知道了些什麽,隨後瘋狂大吼。
“老師。”
他們師徒相依為命數十載,吉利,餘慶更是那朝歌孤兒,若非遇到聞仲,不知早就死到了哪裏。
待聞仲卻如同親生父親一般,感情之深,非外人可以道哉。
眼前的事他們雖然不舍,但卻不意外。
意料之中……意料之中,老師要為沉大夫去死,去換去一線生機。
他們知道自己勸不動聞仲,既然勸不動,那便不如隨老師一起去保護沉大夫吧!
吉利,餘慶望著前方,眼眶含著熱淚三跪九叩,大禮拜倒在地,口中哭訴道:
“老師,其實我們時刻都在恨自己,恨自己為什麽這般平庸,即無經天緯地之才,又無定國安邦之能,不能為國家平定邊疆,更不能為老師排憂解難。”
“修行數十載一無是處,不及沉大夫萬分之一。”
“今國家危難,吾等亦陷絕境,若有人去死,才能保護大夫,不隻老師,弟子也甘心願意。”
“因為吾等不能看到如此為國為民的人死在這裏,更不能讓老師白白送死。”
“隻有吾等全部犧牲在這裏,沉大夫才會沒有任何牽掛的離去!”
吉利,餘慶瞬間就做出了選擇,沉大夫不願走,無非是被那普賢真人看破了弱點,要以吾等的性命來威脅善良的沉大夫。
這招陰險,基本無法可破,因為沉大夫重情重義,為國為民,他不會丟下大家不管,更不會一個人獨自逃命,這點所有人都清清楚楚。
但這陰險的招式也不是那麽特別的完美,如果被威脅的人沒有了牽掛,也就沒有了弱點。
換句話來說,若自己等人早就死在這裏,那麽普賢真人也就沒有了威脅的底牌。
而吉利餘慶正是想做於此,他們準備犧牲自己,如同聞仲一般,來換沉大夫的安全。
……
不僅僅是他們二人,身旁的黃天祥同樣也想到了此點,他本來年齡尚小,衝動莽撞,但自從跟著義父之後。
】
黃天祥覺得自己瞬間開悟,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但這些都離不開義父的教導。
此刻為了義父的安危,他又有什麽豁不出去的呢?沒有義父就沒有自己。
恩大於天。
黃天祥捏著手中的銀槍,他慢慢哭了,緊接著又笑了,最後又是嚎嚎大哭,他此刻不是為了自己即將身死。
而是因為以後再也無法每日在義父的身前聆聽教誨,無法再感受義父那深切的愛而哭。
更後悔自己沒有那通天的修為,能為義父護道前行,斬那世間一切阻礙。
可惜,世間沒有如果。
他如今不想成為累贅,也不想成為義父的牽掛,若有機會能用他的命換回義父,黃天祥將毫不猶豫。
此刻的他一馬當先,持槍便刺向了普賢真人,與那雲中子,男兒當死於邊野,何須馬革裹屍而還。
黃天祥大叫了一聲,聲嘶力竭:
“義父,速走!”
……
鄧嬋玉望著前方的火焰紛飛,望著那一往無前的殷商士卒,他與黃天祥等人不同。
她沒有哭,更沒撕心裂肺,因為能犧牲自己,換心愛的人有機會離開,哪怕是微乎其微,鄧嬋玉也感覺十分開心,並毫不猶豫的願意去做。
愛一個人就是這麽簡單,隻希望他能好好的,沒有任何危險。
他過的好那便是自己過的好。
無論做什麽,為了那個男人值得!
你們相信一見鍾情嗎?我相信!鄧嬋玉在心中默默的想著,滿眼都是甜蜜。
當見到沉大夫的第一眼,她便知道自己遇到了那命中注定的人。
而當其在土行孫手中救下自己的那一刻,鄧嬋玉便已經心中都是沉大夫,非他不嫁。
這輩子若說,唯一她還有隻是可惜是,到了如今,自己還沒有機會為沉家留下後代。
好可惜……好可惜……
鄧嬋玉喃喃自語。
……
鄧九公此刻脾氣火爆,說話十分簡潔,直麵那普賢真人與雲中子,對著士卒高聲道:
“吾鄧九公從沒想到有一天會見到闡教仙人的無恥,竟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臉麵。”
“但他無恥不帶表吾等軟弱,殷商將士,人族百姓也有不屈之魂,也有心中血性,豈能因他人威脅,選擇默默苟活於世。”
“今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人威脅大夫,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
頓了頓,鄧九公高聲道:“將士們,拿起手中之劍與那仙人一戰,將會注定必死,你們怕不怕?”
“不怕!”無數士卒的聲音匯聚成一股震天的聲響,甚至其實更衝散了頭頂的流雲。
“好!”鄧九公看到後大笑不止,手中長刀出鞘,“鏘”的一聲,刀光閃爍,他隻說了一個字:
“殺!”
三軍奮勇,各個爭先,竟無視著與敵人的差距,大吼的上前。
雖是螻蟻,但不屈的是魂!
男兒當死於邊野,何須馬革裹屍而還。
“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