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師道(正一教)簡介


    正一教為道教分支,其前身是五鬥米道。(.好看的小說)【.文字首發】正一教主張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達到”治國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城信、行善積德”的道誡,”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


    正一教的前身是產生於漢末的五鬥米道,因入道的人需出五鬥米而得名。五鬥米教(天師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關於它的起源,學術界有兩種觀點:傳統認為,五鬥米教是張陵於公元126-144年(東漢順帝時)在四川鶴鳴山創立;五鬥米教實際上由張修在公元184年(東漢靈帝中平元年)之前創立於漢中。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張角於中平元年(184年)二月率太平道起事後,同年七月,漢中地區張修也率五鬥米道響應。


    張天師捉鬼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明人羅懋登的長篇通俗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隨同鄭和下西洋的兩個法師之一便是張天師,而筆記中記載張天師捉鬼的故事也極多。故鄉有座名謂“祥雲觀”的道觀,是元初濮鑒建造,原名玄明觀,為江南三大道觀之一,清初為避康熙玄燁諱才更名“翔雲”。據說當初香火極盛,但我看到時就隻剩了一個山門,還有兩隻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拉倒的石獅子。山門是用條石砌成,正中有條裂縫,老人說那就是張天師路過此地時與觀主張和鬥法失利,一怒之下用法劍砍出來的。雖然我看不出哪有劍砍的痕跡,但聽到這故事卻讓人大為神往,幾乎信以為真,因為居然還有事實佐證。在筆記中,天師和法官向來以“五雷法”降妖伏魔,清人袁枚《續子不語》有《朱爾玫》一條,謂康熙間有術士朱爾玫以邪術惑人,號稱神仙,名重京師。某次與張天師鬥法,朱爾玫將茶杯拋在空中,仿佛有人捧著,竟不落下,而張天師亦擲一杯,則張杯停於空中,而朱杯落矣。“或問真人,真人曰:‘彼所倚者,妖狐也;我所役者,五雷正神也。正神騰空,則妖狐逃矣。’”


    五鬥米道以”治”為單位,天師為最高領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統領信道教眾,組織相當嚴密。它的宗教活動與太平道類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新入道的信徒名”鬼卒”,成為骨幹後,由他統領一眾新教徒,則升為”祭酒”,祭酒還負責在要道路口設立”義舍”,為過往行人準備食物。祭酒講解《老子》的記錄名為《老子想爾注》。書中主張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達到”治國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城信、行善積德”的道誡,”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


    張修後被張道陵的孫子所殺,道教傳統說法,以張道陵為五鬥米道的創建人。張魯在曹操遠征巴蜀時受其官職封賞,隨其到了內地,五鬥米道徒幾萬戶被曹操安置於長安、洛陽、鄴城等地。五鬥米道始在內地傳播。很多貴族加入五鬥米道,如王羲之,祖輩從漢魏之際即信仰五鬥米道。此時五鬥米道更名為天師道。


    南北朝時,北朝有寇謙之,南朝有陸修靜對天師道進行了改革。


    寇謙之出身於貴族家庭,祖輩幾代信奉天師道。他自幼學道,後跟隨道士到華山修道,最後選定嵩山作為其傳道地,成為十六國北魏之際北方天師道領袖。他廢除了原來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職的做法以及天師道一些教職的世襲製度,要求”唯賢是舉”並廢除五鬥米道原有的24治名稱,規定信徒不得隨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應先考察三年等。他重新製定了有關宗教活動的規章,廢除入道費用、治病報酬等租米錢稅,規定”從今以後,……唯聽民戶歲輸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挺”。寇謙之教導道教信徒應當遵守修道戒律,並認真作齋功禮拜,從而得道成仙。後人稱經寇謙之改造後的天師道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


    陸修靜出身於江南士族名門吳郡陸氏,他對道教發展有著重大貢獻。為了將當時的道經去偽存真,加以整理,他到處搜訪道經曾經”南詣衡湘,九,西至峨眉、青城”,足跡遍布半個中國。他整理了《靈寶經》,編寫了《靈寶經目》。在編寫後者時,將《靈寶經》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後來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陸修靜製訂完善了道教戒律和齋醮儀式,整理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規定。經過陸修靜在齋儀方麵的統一、規範和編訂工作以後,天師道從形式到內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健全。後人稱他的天師道為南天師道,以此和寇謙之的北天師道相對。


    隋唐時期,道教興盛,正一教也即天師道逐漸融合其它符各派。宋真宗曾召見第24代正一天師張正隨,賜其”先生”的稱號,自此,直至南宋末第35代天師張可大,幾乎代代正一天師都得到賜號。宋徽宗時,第30代天師張繼先極得寵信。朝廷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觀”,龍虎山本營的上清觀也升格為”上清正一宮”。自從張可大被宋理宗授予總管符各派的大權,正一派就取得了符派道教的統領地位。


    無縫服和銀印,讓他主領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他為”宣道靈應神和真人”。此後,曆代正一天師都被元統治者封為真人。第39代天師張嗣成,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被封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並被授權常管全國道教事務。元代,龍虎山天師府權力很大:可以建議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務管理官員和道觀管理人員,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宮觀的經費供給和人員編製,它還可以直接發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賜第42代正一天師張正常”真人”。並下詔讓正一天師世代掌管全國道教。自此,至第52代張應京,除第50代張國祥,代代天師都被封為大真人。張宇初曾以全國道教首領的身份,寫下《道門十規》一卷,闡述了道教派流、宮觀修整等問題。


    清代、民國年間,正一道逐漸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師張曉初在上海籌建正一派的全國性教會組織”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僅成立了上海分會。


    戒律:主要要求教徒不能酗酒、殺生、淫盜。教徒必須在一定的時候到治所集會,聽講“科禁威儀”,回家向家人傳達,共同遵守。


    張道陵為天師道創設了二十四治,也就是24個教區。


    上治八品陽平治、鹿堂山治、鶴鳴山治、漓沅山治、葛王貴山治、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


    中治八品昌利治、隸上治、湧泉治、稠禾更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蓋治。


    下治八品雲台山治、口治、後城治、公慕治、平剛治、主簿山治、玉局治、北邙治。


    當時的地理分布為:


    所在郡名稱


    蜀郡陽平治、鹿堂治、鶴鳴治、漓沅山治、葛貴山治


    廣漢郡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昌利治、隸上治


    遂寧郡湧泉治


    犍為郡稠粳治、北平治、本竹治、平蓋治、平剛治


    越郡蒙秦治


    巴西郡雲台治


    漢中郡口治、後城治、公慕治


    成都南門左主簿治、玉局治


    雒陽北邙治


    每個治由“祭酒”主持教務,稱為“都功”。其中以陽平、鹿堂、鶴鳴為最上三治。而陽奔馳則為二十四治之首治,“都功”由張天師擔任,因此張天師持“陽平治都功印”。治乃行政概念,並非按地理劃分,例如陽平治的位置,即隨張天師的遷移而改變。


    正一教和全真教明顯的區別在於:


    正一教受中國傳統巫術影響很深,宗教儀式中存在大量符念咒,降神驅鬼等內容。而全真教則以內丹為主,基本排除了巫術的影響。正一教的道士不必出家,而全真教則在道教史上首創道士出家,從此以後,全真教道士必須出家。


    正一道和北方全真道在義理和修行方法上都有不同。道教全真道和正一道的主要區別:(1)全真道:創建時間:金末;主要經典有:《道德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和《孝經》(主張道、佛、儒三合一);主要特征:重內丹修煉,不尚符,不事黃白之術(冶煉金銀之術),以修真養性為正道;戒規: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不得蓄妻室,並製定嚴格的清規戒律;傳播地區:全國道教宮觀大部及北方地區道教屬全真派。(2)正一道:形成時間:元代;主要經典:《正一經》;主要特征:以行符為主要特征(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戒規: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宮觀,清規戒律也不如全真道嚴格;傳播地區: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灣省。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情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陽化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陽化海並收藏天地情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