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龍聞言,一臉了然之中,高興之色溢於言表。
忙道:“這麽說子敬還不是孫仲謀從屬?”
魯肅的話中,隻稱孫權為‘大人’,而非主公。這讓李天龍很是高興。
曆史上,魯肅的光芒雖然被臥龍、鳳雛等人所掩蓋,但誰也不能否認他的才華,其軍略政治無一不通。吳國的初期,就是靠著周瑜、魯肅等僅有的幾個人才,才支撐起來,並發展壯大。
更重要的是,魯肅交遊廣闊。諸葛亮、周瑜、龐統甚至徐庶等一幹大才都與他有著非同一般的友誼!
魯肅怔了怔,點頭道:“卻是如此。在下的好友張紘是孫仲謀大人的從事,隻因事務繁重,分不開身,便委托在下前來。”
“張紘?”李天龍愣了一下,道:“可是徐州廣陵人張紘張子綱?”
“正是。”魯肅答道。
李天龍聞言,眉頭一皺。
張紘是張昭的兄長,一直居於廣陵,年過而立,卻未出仕。前番李天龍將張昭收到了麾下,正準備將他大兄張紘也一網打下來,沒想到在這坎兒上,張紘竟投了孫權。
李天龍略一思量,便大致理清了其中脈絡。想是在張昭出使幽州的這段時間裏,張紘也忍不住了寂寞,便投了孫權。而此時,李天龍給徐州陶謙派遣的信使恐怕才抵達徐州,剛剛錯過了機會!
心中歎了口氣,李天龍便將此事拋諸腦後。既然已經錯過,成了事實,便隻能由他去了。
理了理心思,李天龍又道:“不知那孫仲謀有何說辭?”
卻是將話題轉正,說到了正事上來。
魯肅麵目一肅,道:“孫大人首先請求漁陽王不要為難孫堅和孫策二位大人。”
李天龍嗬嗬一笑,道:“本王與孫文台是舊時,當初也曾一同鎮壓黃巾,討伐董卓,算得上朋友。而今請他父子三人來我幽州做客,怎生也要好生款待不是?又怎會為難他們?”
魯肅聞言,點了點頭,又道:“第二,孫仲謀大人請問漁陽王,如何才能送返孫堅、孫策二位大人?”
“此事易爾!”李天龍大笑:“隻需孫仲謀認本王為主便可!”
魯肅聞之,差點被噎著。
人家孫權手中大軍不在少數,而今又隔斷了袁術與揚州南部的聯係,揚州大部基本就要落入他手中,已成霸業之勢,又怎會心甘情願將剛剛到手,還未捂熱的基業拱手送人?
不過魯肅腦袋一轉,便大致明白了李天龍的意思,心中連道厲害。
漁陽王以孫權父兄妹三人,要換取江東之地。若孫權從之,尚且還能博得一個孝字,但基業卻要拱手讓人。若不從,便是不忠不孝,為了自己竟棄父兄生死於不顧,端魯肅明了此意之後,又再次細細打量起眼前的漁陽王來。
難怪此人年紀輕輕就能威震天下,據大漢半數土地,卻果然不是尋常之人!陰謀陽謀,陰陽結合之道使得是爐火純青!
“這”魯肅語塞,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才好。
李天龍臉上頗有趣味的看著魯肅,也想聽聽他的辯解。
魯肅沉吟半晌,斟酌良久,才道:“王爺世之豪雄,威震天下,非同一般。但以如此手段,便是得了江東,難道不怕天下人恥笑?”
魯肅的話很有意思。首先便著重指出李天龍的聲望和高高在上的地位。既然有如此地位聲望,做的事就該與其匹配,以軟禁人家父兄妹妹的威脅手段,即便得到了江東,恐怕於李天龍的聲望也有所損傷。
李天龍聞言哈哈大笑:“子敬所言不差。”
魯肅頓時露出了笑意。
“不過”李天龍搖搖頭,笑道:“本王的聲望地位何足道哉?若能盡早結束亂世,讓百姓安居樂業,便是讓本王遺臭萬年,本王也毫不後悔!”
魯肅笑意一收,無言以對。同時,一股子敬意,冉冉從心頭升起。
他並不懷疑漁陽王的話。自從兗州度過黃河,進入冀州之後,他耳聞目睹,雖然冀州才剛剛重建,但百姓那發自內心的笑臉,卻讓他感觸頗深。尤其後來進入幽州境內之後,更是讓他看到了繁華盛世!
事實擺在眼前,若漁陽王沒有心懷百姓,這河北之地,又怎會有如此氣象?
“王爺心胸,魯肅佩服!”魯肅起身,長施一禮,正色道:“若天下掌權者都有王爺這般心懷,我大漢千萬子民,又怎會民不聊生?我大漢王朝又怎會衰落凋零?”
“坐下,坐下。”李天龍道:“子敬卻是謬讚了。不過這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粟黍。本王身為幽州之主,大漢之王,若心中不曾懷有天下百姓之生計,本王也幹脆棄官歸鄉算了!”
魯肅心悅臣服,越看李天龍,越有好感。
“那麽,子敬剛才提出了孫仲謀兩點請求,是否還有第三點?”李天龍轉言,又把話題拉了回來。
魯肅精神一振,道:“自然有。第三,孫仲謀大人想向漁陽王購置一些軍備物資,譬如軍器、馬匹等等。若漁陽王應允,價錢不是問題。”
“哦?嗬嗬嗬,看來孫仲謀口袋裏有的是錢呐!”李天龍笑道:“要購置軍備物資,不難。就看他孫仲謀口袋裏的錢多,還是本王庫藏的軍備多。要知道,一萬套軍器,便是百萬金呐!”
魯肅聞言,臉上微微露出難以置信的色彩:“王爺,何種軍器值百金“唉,”李天龍擺擺手,笑道:“本王的軍器,俱是百煉精鋼所打造!不論兵刃,還是盔甲,都是上上成色,百金一套,可以說是極為便宜的價格了!”李天龍一臉‘你大占便宜’的神色,又道:“至於曹孟德和劉景升,嗬嗬,曹孟德與本王相交十數年,乃是至交好友,便宜一些也在情理嘛。而劉景升與本王非但是族親,而且也相識了近十年的朋友,所以,嗬嗬嗬”
魯肅又無語了。
漁陽王說的不錯。前次大減價,卻是因為有這層關係在其中。但你孫仲謀與漁陽王素不相識,人家不狠狠的宰你就算上天恩賜了,還想打折?做夢吧!
而且如果漁陽王未曾誑言,那軍器若真為精鋼打造的話,百金一套,根本就不算貴。要知道,大漢不是沒有精鋼,但每年的產量就那麽丁點,都被豪門大閥以重金所壟斷,打造什麽神兵利器。
要知道,所謂的神兵利器,價值莫不上了千金、萬金!
想到此,魯肅同時也震撼於幽州的實力!
竟以精鋼打造軍器,並普及全軍!這,要多麽強大的財力,才有可能實現?
“唉,”魯肅微微苦笑,歎口氣對李天龍道:“看來魯某完全不是做說客的料啊。”言語間,卻是表明自己無法完成孫權交代的任務,無法說服李天龍了。
李天龍搖頭笑道:“非也非也。並非子敬你口舌不夠利,隻因在這些事情上,本王占據一個理字!”
魯肅微微點點頭,讚同了李天龍的說法。
這兩件事上,李天龍都占據了道理的製高點,底氣十足。不論是拒絕釋放孫堅父子,還是軍備物資的價格上,李天龍都有著充分的,正當的,不可忽視的理由。
正此時,有下人進來,對李天龍道:“王爺,酒菜備好了。”
李天龍點頭揮退下人,對魯肅道:“子敬一路風塵,想必勞累,讓本王為你接風洗塵!”言罷,起身,拉起魯肅就望偏廳而去。
“呃,王爺,這軍備”
魯肅一邊走,一邊道。
“飯要吃,生意也要做。”李天龍邊走邊笑:“軍器百金一套,戰馬五十金一匹,孫仲謀能出多少錢,本王就賣他多少!”
魯肅長呼一口氣,暗道終歸是做成了一件事,雖然算不得圓滿,但也問心無愧了,於是便笑著與李天龍用餐接風去了。
話說此時,徐州。
自張昭出使幽州,已經旬月有餘。陶謙這一月中是睡不安穩吃不香,明顯蒼老了許多。
這天,有人來報,說幽州的使陶謙不敢怠慢,立刻讓人將使者迎了進來。
這幽州使者,年歲忒也年輕,不過二十來歲,渾身上下幽州一股精明的書生氣質,一雙眼睛很是清亮,看似頗具智慧。此人,卻正是幽州學府中畢業的前一屆畢業生。在沮授手下曆練了一兩年,便被派出作為使者,出使徐州。
“在下幽州林雲,拜見陶州牧!”
使者當先拱手拜了一拜,做足了禮儀。
“使者請坐。”陶謙伸手示意林雲坐下。
“不知使者何來?”
陶謙這話,有脫了褲子放屁的嫌疑,純粹是多此一舉。
林雲也不在意,道:“此來是為傳達我主漁陽王的意思。”
陶謙精神一振,麵目有些緊張,道:“使者請說。”
“對於陶州牧的提議,我主基本讚同。”林雲道:“其一,我主讚成聯姻;其二,我主讚成與陶州牧結盟;其三,我主願意與徐州貿易往來。”
這聲音,猶若天籟,讓陶謙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一張老臉上,露出了許久不見的笑意,道:“漁陽王深明大義,老夫甚是感激!”
“我主雖然答應了陶州牧的三項提議,但也有條件。”林雲淡淡道。
陶謙自然知道要議和不是那麽容易,但隻要李天龍應了,其他一切都好辦。
“使者請說。”
“其一,糜家小姐既入幽州為妃,那麽糜家就須得舉家搬遷至幽州,陶州牧不得以這樣那樣的理由進行阻攔。”
“其二,張昭、陳登二人已經投效了我王,為王府從事,陶州牧不得為難兩家人等,並在在下返回幽州時,派人護送這陳、張兩家,舉家遷往幽州。”
“其三,我王應諾,若糜、陳、張三家能平安進入我王下轄範圍之內,便許以陶州牧軍器戰馬各萬,僅需金八十萬。”
“其四,我王釋放徐州大將曹豹,以及四萬俘虜。”
林雲說完,便靜坐不動。
陶謙聽完,臉色瞬息萬變,心中正在思量得失。
此番和親之議,陶謙如願以償的解決了自以為的潛在裏存在的‘隱患’,並得能夠與強大的幽州結盟,還得到了貿易權。
其中收獲不可謂不大。
但是,陶謙卻高興不起來。
李天龍要求糜家舉家搬遷,對徐州的打擊最大。糜家乃天下四大商家之一,可以說整個徐州的商業係統,有**成都是糜家在支撐。若此時糜家頃刻間抽身而走,徐州的經濟必將陷入混亂!其造成的損失,陶謙幾乎可以預見。
但此事說起來對徐州、對百姓極其重要,但對陶謙來說,卻又沒那麽重要了。
糜家所掌握的財富,陶謙的陶家以及其親族一直所以陶謙不高興的理由並不在此。
若說張昭投了幽州,讓陶謙有些惱羞的話,陳登的背叛,就讓陶謙感到憂心。
陳家在徐州的勢力,隻在陶謙之下,掌握著許多機密和資源。現如今那陳登竟然背叛徐州,投了李天龍,這不但是*裸的打臉,還給他陶謙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陶謙有心不答應,但又畏懼於李天龍的實力。
幽州的大將麴義如今正坐鎮青州,若他陶謙違背了幽州方麵的意思,李天龍雷霆震怒,依著那幽州軍的戰力,恐不需兩日,就要打到彭城來!到時候一切都要煙消雲散。
所以陶謙隻能忍氣吞聲。
“嗬嗬,”陶謙勉強笑了笑,道:“林使者,漁陽王的條件,老夫都應了!”
“嗬嗬”林雲笑了,道:“陶州牧果然深明大義!如此,還請陶州牧做好準備,盡快通知這三家,在下便在彭城等候兩日,再行啟程與其同返回幽州。”
在幽州正消化戰爭所得,悶頭搞發展、悶聲賺大錢的時候;在袁紹等諸侯終於從李天龍手中購置到了一批軍備物資的時候。豫州、揚州的亂戰,終歸是到了結尾之時。
曹*如願以償的拿下了豫州全境,將版圖幾乎擴大了一倍,使得實力飆升。但在曹*擊敗袁術,奪下豫州的同時,陳留,卻被袁紹攻破了!
張頜率十萬大軍出汜水關,瘋狂的進攻了陳留城五日,終於,曹純支持不住,棄城而逃,退守外黃。
隨即,張頜兵分兩路,一路仍舊追擊曹純,一路卻繞過外黃,準備攻打濟陰郡!
就在此時,曹*卻親自領兵回到了陳留郡。
曹*擊敗了袁術,使得袁術大軍不敢出而接戰,繼而完全占領了豫州,便一麵招兵買馬,一麵布置禦守。在得到曹純求援之後,曹*一邊下令兗州境內各大太守出兵援助,抵擋張頜,一邊將豫州、揚州防線交給了曹仁,自己則帶了荀攸以及兩萬精銳兵馬,急速回援。
回到陳留,迎頭便撞上了正在撤退的曹純軍,之後兩軍會合反擊,終歸是擋住了袁紹軍的進攻,暫時穩定了陳留南部的局勢。
同時,在兗州各大太守的竭力阻擋下,曹休率大軍出濮陽,終於止住了張頜軍的步伐,將其拒於濟陰郡定陶之外。
目前,兩方仍舊僵持不下。袁紹軍不願撤退,放棄好不容易打下來的陳留郡,而曹*也不後退半步,根本不願意放棄陳留!
此時,劉表大軍經過一番苦戰,占領了廬江一半的領土,在袁術軍死命抵擋之下,便再難寸進。劉表同時,袁術也鬆了口氣。
別看他麾下大軍舍生忘死,竭力抵擋,卻幾乎都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大軍損失慘重,各種軍備物資都快消耗殆盡了。而劉表的罷手,讓他終於贏得了喘息之機。
大江之南,孫權也如願拿下了丹陽、吳郡、豫章等江東沿江之地。將袁術手下鎮守揚州各郡的官員要麽擊殺,要麽便趕至了揚州最南端。
至此,曹*大勝,得一州。劉表卻僅得半郡,還損失頗大。袁術保住了九江和廬江一部份,算是有了喘息之機。孫權則阻斷了袁術對揚州的控製,頃刻間崛起,成了此戰最大的贏家。
在中原諸侯稍稍消停的時候,幽州要舉辦天下學術交流會的消息,則通過這樣那樣的渠道,傳遍了整個大漢朝。
幽州學府中,為數不少的請柬從康成公鄭玄的辦公桌上,發往天下各地有名望的大儒、學者、學問家的手中,邀請他們於五月初一準時到幽州學院,參加第一屆天下學術交流會。
幽州,漁陽。
前日李天龍接見了魯肅之後,為了能將其留在幽州,便將一幹事物能推則推,自己則充作向導,帶著魯肅在漁陽城內逛了一兩天。
對此,魯肅要說不感動,那是假的,但對於留在幽州,卻又有些猶豫。無他,魯肅一家老小如今都在臨淮,與幽州有江河之隔,千裏之遠,而如今中原紛亂,要想北遷,卻是不易。
所以魯肅很是煩憂。
能找到一個明主,而且是十分看重他的明主,魯肅打心眼裏高興,但又要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猶豫,便讓他煩悶異常。
對於魯肅的猶豫,李天龍看在眼中。但他並不著急。一來嘛,魯肅本就已經心動。二者即便魯肅還未心動,但李天龍也有把握熬得他心動。
這天,李天龍因為天下學術交流會的原因,被鄭玄叫去了學院。魯肅一人在王府中,頓覺有些無聊,便獨身入了後院廂房,拜訪了一下孫堅、孫策父子二人,閑聊了半晌,便即告辭,準備自己去漁陽街頭逛逛。
剛要走出王府,迎麵便撞上了兩人。
“咦!魯子敬?!”
張昭驚訝道:“子敬怎生到了幽州?也不通知我等一聲?”
陳登也笑道:“正是,莫不是不認識我們了?”
魯肅大笑,大步上前,道:“哈哈,張子布、陳元龍!在下也是剛到幽州不過兩日啊,再說你二位如今位高權重,事務繁忙,我哪兒能叨擾?”
“你們這是?”
魯肅這才想起這二人來王府,必然有公事。
“嗬,我等擬定“你們來的可真不是時候。”魯肅笑道:“就在不久前,學院康成公把漁陽王叫走了。”
“這樣啊”陳登道:“想必也是因為學術交流會的緣故子布兄,反正此事也不算緊急,主公交代三天之內完成,今天才第二天,稍稍壓一壓想必無事。難得見到子敬兄,不如找個酒肆,咱們敘敘舊?”
張昭略一沉思,點頭應了下來。
三人一同走上街,訓了家幽靜的酒樓,定了包間,叫上酒菜,邊吃邊聊了起來。
“你二位如今可是發達嘍!”魯肅笑道:“能在漁陽王麾下做事,想必很是愉快罷?”
陳登飲了一口,點頭道:“卻是如此。我主帶人寬厚,平易近人,擅於納諫,很是重視我等。說起來,小弟之前還有些不情不願,而今想來,卻是幼稚可笑得緊。”
“不錯。主公文韜武略,豪傑蓋世,我等能為主公做事,卻是萬分榮幸。”張昭感歎連連。李天龍對他們極好,不論招攬之前,還是成為屬下之後,李天龍對他們都始終如一。
不說時不時的賞賜,宴請,單說重視他們的意見,並毫不保留的相信他們,就讓這二人萬分感動。
“對了,子敬。”張昭又道:“你才華橫溢,主公定然十分看重於你,何不就此任職,與我等同僚,豈不妙哉?”
魯肅麵露猶豫。
“唉,我說魯子敬,你擺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讓我很是費解呀。”陳登接道:“我家主公英明神武,天下誰人能比?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啊,你還猶豫什麽?”
張昭道:“子敬莫不是有甚為難之處?難道你已經拜了主公?”
魯肅搖搖頭。
“既如此,那又為何?”陳登也是不解。
既然魯肅尚且無主,豈不正好?還有甚好猶豫的。
“我家眷老小尚且在臨淮,而今中原大地紛亂不斷,要遷來幽州,卻是”
張昭、陳登二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魯子敬啊魯子敬,都說你思維敏捷,怎生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我主是誰?漁陽王!隻要你家眷打出主公的招牌,便是經過戰場,他們也得給你們讓路!你還怕個甚?”
張昭、陳登二人根本就沒想到,魯肅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猶豫。不是他們不夠聰明,想不到。而是根本就沒往這方麵想。也用不著往這方麵想。
魯肅怔住了。
可不是。漁陽王的名頭,中原哪個諸侯敢側目而視?
“這麽說,是我把事情想複雜了?”魯肅道。
二人連連頷首。
“你如果害怕出現意外,也可請求主公派遣一隊陳登深以為然。
“既如此,當如何?”陳登笑道:“是否當有所決斷?”
“自然不能讓你二人專美於前!”魯肅沒了心事,豪邁大笑。
忙道:“這麽說子敬還不是孫仲謀從屬?”
魯肅的話中,隻稱孫權為‘大人’,而非主公。這讓李天龍很是高興。
曆史上,魯肅的光芒雖然被臥龍、鳳雛等人所掩蓋,但誰也不能否認他的才華,其軍略政治無一不通。吳國的初期,就是靠著周瑜、魯肅等僅有的幾個人才,才支撐起來,並發展壯大。
更重要的是,魯肅交遊廣闊。諸葛亮、周瑜、龐統甚至徐庶等一幹大才都與他有著非同一般的友誼!
魯肅怔了怔,點頭道:“卻是如此。在下的好友張紘是孫仲謀大人的從事,隻因事務繁重,分不開身,便委托在下前來。”
“張紘?”李天龍愣了一下,道:“可是徐州廣陵人張紘張子綱?”
“正是。”魯肅答道。
李天龍聞言,眉頭一皺。
張紘是張昭的兄長,一直居於廣陵,年過而立,卻未出仕。前番李天龍將張昭收到了麾下,正準備將他大兄張紘也一網打下來,沒想到在這坎兒上,張紘竟投了孫權。
李天龍略一思量,便大致理清了其中脈絡。想是在張昭出使幽州的這段時間裏,張紘也忍不住了寂寞,便投了孫權。而此時,李天龍給徐州陶謙派遣的信使恐怕才抵達徐州,剛剛錯過了機會!
心中歎了口氣,李天龍便將此事拋諸腦後。既然已經錯過,成了事實,便隻能由他去了。
理了理心思,李天龍又道:“不知那孫仲謀有何說辭?”
卻是將話題轉正,說到了正事上來。
魯肅麵目一肅,道:“孫大人首先請求漁陽王不要為難孫堅和孫策二位大人。”
李天龍嗬嗬一笑,道:“本王與孫文台是舊時,當初也曾一同鎮壓黃巾,討伐董卓,算得上朋友。而今請他父子三人來我幽州做客,怎生也要好生款待不是?又怎會為難他們?”
魯肅聞言,點了點頭,又道:“第二,孫仲謀大人請問漁陽王,如何才能送返孫堅、孫策二位大人?”
“此事易爾!”李天龍大笑:“隻需孫仲謀認本王為主便可!”
魯肅聞之,差點被噎著。
人家孫權手中大軍不在少數,而今又隔斷了袁術與揚州南部的聯係,揚州大部基本就要落入他手中,已成霸業之勢,又怎會心甘情願將剛剛到手,還未捂熱的基業拱手送人?
不過魯肅腦袋一轉,便大致明白了李天龍的意思,心中連道厲害。
漁陽王以孫權父兄妹三人,要換取江東之地。若孫權從之,尚且還能博得一個孝字,但基業卻要拱手讓人。若不從,便是不忠不孝,為了自己竟棄父兄生死於不顧,端魯肅明了此意之後,又再次細細打量起眼前的漁陽王來。
難怪此人年紀輕輕就能威震天下,據大漢半數土地,卻果然不是尋常之人!陰謀陽謀,陰陽結合之道使得是爐火純青!
“這”魯肅語塞,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才好。
李天龍臉上頗有趣味的看著魯肅,也想聽聽他的辯解。
魯肅沉吟半晌,斟酌良久,才道:“王爺世之豪雄,威震天下,非同一般。但以如此手段,便是得了江東,難道不怕天下人恥笑?”
魯肅的話很有意思。首先便著重指出李天龍的聲望和高高在上的地位。既然有如此地位聲望,做的事就該與其匹配,以軟禁人家父兄妹妹的威脅手段,即便得到了江東,恐怕於李天龍的聲望也有所損傷。
李天龍聞言哈哈大笑:“子敬所言不差。”
魯肅頓時露出了笑意。
“不過”李天龍搖搖頭,笑道:“本王的聲望地位何足道哉?若能盡早結束亂世,讓百姓安居樂業,便是讓本王遺臭萬年,本王也毫不後悔!”
魯肅笑意一收,無言以對。同時,一股子敬意,冉冉從心頭升起。
他並不懷疑漁陽王的話。自從兗州度過黃河,進入冀州之後,他耳聞目睹,雖然冀州才剛剛重建,但百姓那發自內心的笑臉,卻讓他感觸頗深。尤其後來進入幽州境內之後,更是讓他看到了繁華盛世!
事實擺在眼前,若漁陽王沒有心懷百姓,這河北之地,又怎會有如此氣象?
“王爺心胸,魯肅佩服!”魯肅起身,長施一禮,正色道:“若天下掌權者都有王爺這般心懷,我大漢千萬子民,又怎會民不聊生?我大漢王朝又怎會衰落凋零?”
“坐下,坐下。”李天龍道:“子敬卻是謬讚了。不過這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粟黍。本王身為幽州之主,大漢之王,若心中不曾懷有天下百姓之生計,本王也幹脆棄官歸鄉算了!”
魯肅心悅臣服,越看李天龍,越有好感。
“那麽,子敬剛才提出了孫仲謀兩點請求,是否還有第三點?”李天龍轉言,又把話題拉了回來。
魯肅精神一振,道:“自然有。第三,孫仲謀大人想向漁陽王購置一些軍備物資,譬如軍器、馬匹等等。若漁陽王應允,價錢不是問題。”
“哦?嗬嗬嗬,看來孫仲謀口袋裏有的是錢呐!”李天龍笑道:“要購置軍備物資,不難。就看他孫仲謀口袋裏的錢多,還是本王庫藏的軍備多。要知道,一萬套軍器,便是百萬金呐!”
魯肅聞言,臉上微微露出難以置信的色彩:“王爺,何種軍器值百金“唉,”李天龍擺擺手,笑道:“本王的軍器,俱是百煉精鋼所打造!不論兵刃,還是盔甲,都是上上成色,百金一套,可以說是極為便宜的價格了!”李天龍一臉‘你大占便宜’的神色,又道:“至於曹孟德和劉景升,嗬嗬,曹孟德與本王相交十數年,乃是至交好友,便宜一些也在情理嘛。而劉景升與本王非但是族親,而且也相識了近十年的朋友,所以,嗬嗬嗬”
魯肅又無語了。
漁陽王說的不錯。前次大減價,卻是因為有這層關係在其中。但你孫仲謀與漁陽王素不相識,人家不狠狠的宰你就算上天恩賜了,還想打折?做夢吧!
而且如果漁陽王未曾誑言,那軍器若真為精鋼打造的話,百金一套,根本就不算貴。要知道,大漢不是沒有精鋼,但每年的產量就那麽丁點,都被豪門大閥以重金所壟斷,打造什麽神兵利器。
要知道,所謂的神兵利器,價值莫不上了千金、萬金!
想到此,魯肅同時也震撼於幽州的實力!
竟以精鋼打造軍器,並普及全軍!這,要多麽強大的財力,才有可能實現?
“唉,”魯肅微微苦笑,歎口氣對李天龍道:“看來魯某完全不是做說客的料啊。”言語間,卻是表明自己無法完成孫權交代的任務,無法說服李天龍了。
李天龍搖頭笑道:“非也非也。並非子敬你口舌不夠利,隻因在這些事情上,本王占據一個理字!”
魯肅微微點點頭,讚同了李天龍的說法。
這兩件事上,李天龍都占據了道理的製高點,底氣十足。不論是拒絕釋放孫堅父子,還是軍備物資的價格上,李天龍都有著充分的,正當的,不可忽視的理由。
正此時,有下人進來,對李天龍道:“王爺,酒菜備好了。”
李天龍點頭揮退下人,對魯肅道:“子敬一路風塵,想必勞累,讓本王為你接風洗塵!”言罷,起身,拉起魯肅就望偏廳而去。
“呃,王爺,這軍備”
魯肅一邊走,一邊道。
“飯要吃,生意也要做。”李天龍邊走邊笑:“軍器百金一套,戰馬五十金一匹,孫仲謀能出多少錢,本王就賣他多少!”
魯肅長呼一口氣,暗道終歸是做成了一件事,雖然算不得圓滿,但也問心無愧了,於是便笑著與李天龍用餐接風去了。
話說此時,徐州。
自張昭出使幽州,已經旬月有餘。陶謙這一月中是睡不安穩吃不香,明顯蒼老了許多。
這天,有人來報,說幽州的使陶謙不敢怠慢,立刻讓人將使者迎了進來。
這幽州使者,年歲忒也年輕,不過二十來歲,渾身上下幽州一股精明的書生氣質,一雙眼睛很是清亮,看似頗具智慧。此人,卻正是幽州學府中畢業的前一屆畢業生。在沮授手下曆練了一兩年,便被派出作為使者,出使徐州。
“在下幽州林雲,拜見陶州牧!”
使者當先拱手拜了一拜,做足了禮儀。
“使者請坐。”陶謙伸手示意林雲坐下。
“不知使者何來?”
陶謙這話,有脫了褲子放屁的嫌疑,純粹是多此一舉。
林雲也不在意,道:“此來是為傳達我主漁陽王的意思。”
陶謙精神一振,麵目有些緊張,道:“使者請說。”
“對於陶州牧的提議,我主基本讚同。”林雲道:“其一,我主讚成聯姻;其二,我主讚成與陶州牧結盟;其三,我主願意與徐州貿易往來。”
這聲音,猶若天籟,讓陶謙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一張老臉上,露出了許久不見的笑意,道:“漁陽王深明大義,老夫甚是感激!”
“我主雖然答應了陶州牧的三項提議,但也有條件。”林雲淡淡道。
陶謙自然知道要議和不是那麽容易,但隻要李天龍應了,其他一切都好辦。
“使者請說。”
“其一,糜家小姐既入幽州為妃,那麽糜家就須得舉家搬遷至幽州,陶州牧不得以這樣那樣的理由進行阻攔。”
“其二,張昭、陳登二人已經投效了我王,為王府從事,陶州牧不得為難兩家人等,並在在下返回幽州時,派人護送這陳、張兩家,舉家遷往幽州。”
“其三,我王應諾,若糜、陳、張三家能平安進入我王下轄範圍之內,便許以陶州牧軍器戰馬各萬,僅需金八十萬。”
“其四,我王釋放徐州大將曹豹,以及四萬俘虜。”
林雲說完,便靜坐不動。
陶謙聽完,臉色瞬息萬變,心中正在思量得失。
此番和親之議,陶謙如願以償的解決了自以為的潛在裏存在的‘隱患’,並得能夠與強大的幽州結盟,還得到了貿易權。
其中收獲不可謂不大。
但是,陶謙卻高興不起來。
李天龍要求糜家舉家搬遷,對徐州的打擊最大。糜家乃天下四大商家之一,可以說整個徐州的商業係統,有**成都是糜家在支撐。若此時糜家頃刻間抽身而走,徐州的經濟必將陷入混亂!其造成的損失,陶謙幾乎可以預見。
但此事說起來對徐州、對百姓極其重要,但對陶謙來說,卻又沒那麽重要了。
糜家所掌握的財富,陶謙的陶家以及其親族一直所以陶謙不高興的理由並不在此。
若說張昭投了幽州,讓陶謙有些惱羞的話,陳登的背叛,就讓陶謙感到憂心。
陳家在徐州的勢力,隻在陶謙之下,掌握著許多機密和資源。現如今那陳登竟然背叛徐州,投了李天龍,這不但是*裸的打臉,還給他陶謙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陶謙有心不答應,但又畏懼於李天龍的實力。
幽州的大將麴義如今正坐鎮青州,若他陶謙違背了幽州方麵的意思,李天龍雷霆震怒,依著那幽州軍的戰力,恐不需兩日,就要打到彭城來!到時候一切都要煙消雲散。
所以陶謙隻能忍氣吞聲。
“嗬嗬,”陶謙勉強笑了笑,道:“林使者,漁陽王的條件,老夫都應了!”
“嗬嗬”林雲笑了,道:“陶州牧果然深明大義!如此,還請陶州牧做好準備,盡快通知這三家,在下便在彭城等候兩日,再行啟程與其同返回幽州。”
在幽州正消化戰爭所得,悶頭搞發展、悶聲賺大錢的時候;在袁紹等諸侯終於從李天龍手中購置到了一批軍備物資的時候。豫州、揚州的亂戰,終歸是到了結尾之時。
曹*如願以償的拿下了豫州全境,將版圖幾乎擴大了一倍,使得實力飆升。但在曹*擊敗袁術,奪下豫州的同時,陳留,卻被袁紹攻破了!
張頜率十萬大軍出汜水關,瘋狂的進攻了陳留城五日,終於,曹純支持不住,棄城而逃,退守外黃。
隨即,張頜兵分兩路,一路仍舊追擊曹純,一路卻繞過外黃,準備攻打濟陰郡!
就在此時,曹*卻親自領兵回到了陳留郡。
曹*擊敗了袁術,使得袁術大軍不敢出而接戰,繼而完全占領了豫州,便一麵招兵買馬,一麵布置禦守。在得到曹純求援之後,曹*一邊下令兗州境內各大太守出兵援助,抵擋張頜,一邊將豫州、揚州防線交給了曹仁,自己則帶了荀攸以及兩萬精銳兵馬,急速回援。
回到陳留,迎頭便撞上了正在撤退的曹純軍,之後兩軍會合反擊,終歸是擋住了袁紹軍的進攻,暫時穩定了陳留南部的局勢。
同時,在兗州各大太守的竭力阻擋下,曹休率大軍出濮陽,終於止住了張頜軍的步伐,將其拒於濟陰郡定陶之外。
目前,兩方仍舊僵持不下。袁紹軍不願撤退,放棄好不容易打下來的陳留郡,而曹*也不後退半步,根本不願意放棄陳留!
此時,劉表大軍經過一番苦戰,占領了廬江一半的領土,在袁術軍死命抵擋之下,便再難寸進。劉表同時,袁術也鬆了口氣。
別看他麾下大軍舍生忘死,竭力抵擋,卻幾乎都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大軍損失慘重,各種軍備物資都快消耗殆盡了。而劉表的罷手,讓他終於贏得了喘息之機。
大江之南,孫權也如願拿下了丹陽、吳郡、豫章等江東沿江之地。將袁術手下鎮守揚州各郡的官員要麽擊殺,要麽便趕至了揚州最南端。
至此,曹*大勝,得一州。劉表卻僅得半郡,還損失頗大。袁術保住了九江和廬江一部份,算是有了喘息之機。孫權則阻斷了袁術對揚州的控製,頃刻間崛起,成了此戰最大的贏家。
在中原諸侯稍稍消停的時候,幽州要舉辦天下學術交流會的消息,則通過這樣那樣的渠道,傳遍了整個大漢朝。
幽州學府中,為數不少的請柬從康成公鄭玄的辦公桌上,發往天下各地有名望的大儒、學者、學問家的手中,邀請他們於五月初一準時到幽州學院,參加第一屆天下學術交流會。
幽州,漁陽。
前日李天龍接見了魯肅之後,為了能將其留在幽州,便將一幹事物能推則推,自己則充作向導,帶著魯肅在漁陽城內逛了一兩天。
對此,魯肅要說不感動,那是假的,但對於留在幽州,卻又有些猶豫。無他,魯肅一家老小如今都在臨淮,與幽州有江河之隔,千裏之遠,而如今中原紛亂,要想北遷,卻是不易。
所以魯肅很是煩憂。
能找到一個明主,而且是十分看重他的明主,魯肅打心眼裏高興,但又要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猶豫,便讓他煩悶異常。
對於魯肅的猶豫,李天龍看在眼中。但他並不著急。一來嘛,魯肅本就已經心動。二者即便魯肅還未心動,但李天龍也有把握熬得他心動。
這天,李天龍因為天下學術交流會的原因,被鄭玄叫去了學院。魯肅一人在王府中,頓覺有些無聊,便獨身入了後院廂房,拜訪了一下孫堅、孫策父子二人,閑聊了半晌,便即告辭,準備自己去漁陽街頭逛逛。
剛要走出王府,迎麵便撞上了兩人。
“咦!魯子敬?!”
張昭驚訝道:“子敬怎生到了幽州?也不通知我等一聲?”
陳登也笑道:“正是,莫不是不認識我們了?”
魯肅大笑,大步上前,道:“哈哈,張子布、陳元龍!在下也是剛到幽州不過兩日啊,再說你二位如今位高權重,事務繁忙,我哪兒能叨擾?”
“你們這是?”
魯肅這才想起這二人來王府,必然有公事。
“嗬,我等擬定“你們來的可真不是時候。”魯肅笑道:“就在不久前,學院康成公把漁陽王叫走了。”
“這樣啊”陳登道:“想必也是因為學術交流會的緣故子布兄,反正此事也不算緊急,主公交代三天之內完成,今天才第二天,稍稍壓一壓想必無事。難得見到子敬兄,不如找個酒肆,咱們敘敘舊?”
張昭略一沉思,點頭應了下來。
三人一同走上街,訓了家幽靜的酒樓,定了包間,叫上酒菜,邊吃邊聊了起來。
“你二位如今可是發達嘍!”魯肅笑道:“能在漁陽王麾下做事,想必很是愉快罷?”
陳登飲了一口,點頭道:“卻是如此。我主帶人寬厚,平易近人,擅於納諫,很是重視我等。說起來,小弟之前還有些不情不願,而今想來,卻是幼稚可笑得緊。”
“不錯。主公文韜武略,豪傑蓋世,我等能為主公做事,卻是萬分榮幸。”張昭感歎連連。李天龍對他們極好,不論招攬之前,還是成為屬下之後,李天龍對他們都始終如一。
不說時不時的賞賜,宴請,單說重視他們的意見,並毫不保留的相信他們,就讓這二人萬分感動。
“對了,子敬。”張昭又道:“你才華橫溢,主公定然十分看重於你,何不就此任職,與我等同僚,豈不妙哉?”
魯肅麵露猶豫。
“唉,我說魯子敬,你擺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讓我很是費解呀。”陳登接道:“我家主公英明神武,天下誰人能比?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啊,你還猶豫什麽?”
張昭道:“子敬莫不是有甚為難之處?難道你已經拜了主公?”
魯肅搖搖頭。
“既如此,那又為何?”陳登也是不解。
既然魯肅尚且無主,豈不正好?還有甚好猶豫的。
“我家眷老小尚且在臨淮,而今中原大地紛亂不斷,要遷來幽州,卻是”
張昭、陳登二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魯子敬啊魯子敬,都說你思維敏捷,怎生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我主是誰?漁陽王!隻要你家眷打出主公的招牌,便是經過戰場,他們也得給你們讓路!你還怕個甚?”
張昭、陳登二人根本就沒想到,魯肅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猶豫。不是他們不夠聰明,想不到。而是根本就沒往這方麵想。也用不著往這方麵想。
魯肅怔住了。
可不是。漁陽王的名頭,中原哪個諸侯敢側目而視?
“這麽說,是我把事情想複雜了?”魯肅道。
二人連連頷首。
“你如果害怕出現意外,也可請求主公派遣一隊陳登深以為然。
“既如此,當如何?”陳登笑道:“是否當有所決斷?”
“自然不能讓你二人專美於前!”魯肅沒了心事,豪邁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