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


    李文的老娘也是個虔誠的道家信徒,自從清風觀成立以來,他就經常帶著老娘來上香禮道,倒是這裏的常客。


    “兩位居士!”


    明生將香遞給老太太,李文去進香油錢。


    “道長,海州城裏最近生了件怪事,您可知道?”


    怪事?


    見葉楓不知道,李文也是來了說興,“海州城裏來了隻會說人話的猴子,別說這猴子還挺通人性,平時穿著一身不合身的長服,也是個知禮的,請人幫忙還會作揖。本來人們還很害怕,不過時間一長,人們見他並不傷害人,除了一副猴身倒是和人沒什麽不一樣的,如今在海州城晃蕩,人們都適應了下來。


    猴子?


    “你說的可是那隻猴子?”


    李文順著葉楓指的方向一看,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可不就是那猴子嗎?老李這嘴也是開過光的啊。


    葉楓倒是沒想到自己這麽快就能見到學道前的大聖,不過現在的大聖可沒後麵那麽神駿,反而配上這一身長袍、大腳鞋看著有些滑稽。


    “道長,就是那猴,他來海州城說是為了尋仙而來,可能是聽聞了道長的聲名,前來拜訪的吧。”


    沒幾下猴哥便來到了葉楓身前,雙手作了個揖。


    “小道長,我是來找觀主的,不知觀主可在啊?”


    可能這人話就是在海州學會的,滿嘴的海州茬子味兒,葉楓看著眼前的猴哥,一身天命算不得,靈身資質更難測,當真是收徒弟的上上之選啊,可惜,有人已經預定了。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隨著猴子來的可不隻是一兩個,那天上光葉楓能感應到的就有六丁六甲,值日神,還有那佛光,唉,這大聖也是幸福的很,出生都這麽久了,還有這麽多奶媽,怪不得能靠著竹筏就漂洋過海來看他呢。


    惹不起啊,看著這身資質是真讓人動心,自己要是能把這猴子收了當徒弟,以後怕是能吹個幾千年,唉,可惜了。


    “居士,貧道就是觀主,不知居士來找我何事?”


    猴哥聽到葉楓說自己就是觀主,眼中不由得有些失望,實在是葉楓的這幅小年輕模樣不符合他那追求的老神仙形象。


    葉楓倒是沒想到世道變得如此快,一個猴子都開始以貌取人了,這不應該是自己幹的事兒嗎?


    “觀主可會長生之法?”


    猴子終究是不死心的問了一句,葉楓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貧道可誦經存神,肉身可衰,而精神永存,隻是不得長生。”


    葉楓的話拐了好大的一個彎兒,拐的猴哥都差點掉溝裏,但是他聽懂了最後的不得長生。


    目露失望之色,猴哥就要作揖離開,葉楓卻是再次喊住了猴哥,“可願聽貧道講一經書於你?”


    經書?猴子本想拒絕,畢竟經書對於長生也沒有什麽用,但是猴子也是個知道好賴的,人家既然是好意,他怎麽好拒絕,是以點了點頭。


    葉楓見狀笑了笑,將猴哥引入後殿中。


    將一蒲團遞給猴哥,葉楓盤坐在上方,猴哥有樣學樣,也是盤腿坐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


    道德經文毫無征兆的被葉楓誦出,隻是原版經文,卻被葉楓用上了元神之力,猴子本來還不在意,慢慢的也聽了進去,覺得這經文中有許多智慧。


    道德經對於葉楓來說可以說是穿越以來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步經文了,葉楓能有今日心性,與每日誦讀道德經是脫不了關係的。


    後麵猴哥拜菩提學的卻是單純的神通法門,無道無佛,蟠桃、金丹、禦酒雖好,增長修為雖快,但是心性其實是跟不上的,在葉楓看來,此後的猴哥心境尚不如今日之猴哥。


    道德經可修身養性,如果以後猴哥能靜心誦讀,應該會有所得,畢竟是前世的崇拜偶像,葉楓遇不到也就罷了,如今既然上天讓他們遇到了,葉楓豈能不做些什麽。


    而且葉楓當真是不覺得那佛門有什麽好的,要是猴子能憑一卷道德經入道,那也不失為一樁美事嘛。


    一卷道德經,朝霞換夕陽。


    葉楓睜開雙眼靜靜的等著猴哥醒來,沒過多久,猴哥也是從沉浸中醒來,此時再看猴哥,竟然是麵有喜色,頗為知禮的對著葉楓又是一揖。


    “道長講的經真好,我明日可還能來聽經?”


    這是聽上癮了啊,其實不說其他,猴哥的好學態度絕對是不可否定的,猴哥來到這傲來國已經是時間不短,竟然能耐得住性子,學習人類的文化,不說別的,這稽首禮,哪隻猴子做的來,聽著猴哥說話,葉楓聞言自無不可,隻要猴哥能耐住性子聽,他可不介意多講幾日。


    其實這個階段的猴哥也是當真好學,其以後的行為習慣和說話方式,其實幾乎都是在這傲來國遊蕩所學,隻是人間渾濁之氣太重,不良習氣猴哥也是沾染了不少。


    請猴哥吃了飯將其送出觀門,卻是沒有留他住的意思,講經是講經,住店那可就是另外的價錢了。


    第二日,猴哥早早來到清風觀裏,像極了早到學校的好學生,對此,葉楓自然是非常欣賞,還是道德經,隻是經文雖是昨日經文,今日再聽卻是頗為不同,葉楓是宣講過後,心中感悟越深,猴哥卻是得天獨厚,靈智不凡,每到精彩之處,都有所悟。


    當然這精彩之處,看似全看猴哥心情,有時起跳歡呼,有時翻滾卷毛,隻是看到葉楓一本正經才似有所覺的停止這怪異動作,擔憂的眼神流露,小心的看看葉楓確實沒有怪罪,才是放下心來,繼續正襟危坐的聽講。


    這般表現,葉楓也是心中暗笑,到底是猴子心性,不過這讓猴子高興的地方,葉楓也是暗暗記下,仔細體悟,卻也有所得,或許在某些方麵,猴子的領悟確實是超過他的。


    不是有句話嗎,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卷道德經,講的卻是比昨日還慢,竟又是朝霞不再,夕陽已垂。


    猴哥戀戀不舍的看著道觀,也許沒有他的猴子猴孫,他也想在這方天地誦經念道吧。


    此後時日,猴哥每日都來聽葉楓講經,葉楓也不講別的,就是道德經,也不加自己的意思,全都是原版,到了後麵,葉楓已經不需要用元神之力,猴哥也能坐穩聽經,顯然也是越來越聽進去了。


    轉眼間就是七七四十九日之後,這一天,葉楓講經完畢,再次靜等猴哥醒來。


    “道長,你是個有道行的,這經講的真好,我覺得我好像學會了很多東西,道長當真不會長生之法?”


    在猴哥心裏,七七四十九日的聽經生涯,已經讓猴哥覺得這道德經博大精深,隻是以這一卷道德經入道卻是沒有,不是與道無緣,而是其心不在道門。


    葉楓暗道可惜,聞言後還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你願意學這誦經打坐的法門嗎?貧道與你有緣,倒是可以教你。”


    猴哥有些意動,但是終究還是搖了搖頭,“我那一山的猴子猴孫還在等著我學成長生之法教他們如何長生呢,誦經雖好,卻不能長生,不學也罷。”


    葉楓點了點頭,這答案也是沒有意外,不過天下沒有不散之宴席,“既然如此,七七四十九日已過,我們緣分已盡,你卻是該離開了。”


    聽到葉楓這話,猴子心裏大急,“道長可是怪我無禮?何故攆我離開,我願再隨道長聽經的。”


    猴哥明顯還想再聽幾日,葉楓卻是堅決搖頭,道德經已經教給了猴哥,以後再有什麽造化都是他自己的,結些善緣就好,再超出這個期限,卻是不美。


    那漫天的神佛終究不是擺設,不管這些神佛扮演的都是什麽角色,但是有一句話卻是沒有說錯的,猴子機緣太大,清風觀太小,隻能是猴子暫居之地,卻不是猴子長留之所。


    想想這四十九日的講經生涯,葉楓不免有些失神,不知自己當初的一念生到底是這猴子氣運影響,還是自己前世的心性影響所致,亦或者二者都有?


    不管是因為什麽,自己都有可能會因為這四十九日之事,進入佛門的眼中,不管葉楓如何瞧不上佛門,他都知道,佛門,他惹不起,穿越以來,深悟苟道的他,按說是不應該如此行事的,當真是鬼迷了心竅,不知何故何謂。


    葉楓暗自笑笑,卻是罕見的沒有後悔,也許直到現在他都連自己的心性都不曾看清,修行修行,修心修心,終究是悟道路漫漫其修遠兮。


    “莫要如此,經文自是極好,但也終究是要自己讀的,總不能讓貧道天天為你讀吧,這道德經你已經學會了,以後大可以自己研讀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從繼承道觀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小狼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小狼狼並收藏聊齋:從繼承道觀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