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守弟子倒也不介意,隻是輕輕解釋道,“老師已經閉關多年,不接受拜訪的,您還是回去吧,或可等老師出關以後再來拜訪。”


    閉關了!


    觀音倒是沒想到自己來的這麽不湊巧,不過此時她已經是基本確定了, 西遊之事變數就生在這元正身上,事關佛門興盛,元正卻是必須見到的,動搖佛門根基,觀音更是基本確定了元正的敵對身份,不管其是有意還是無意, 元正已經是擋住佛門的路了。


    短短幾十年就有此作為, 觀音可不敢再等,先確定元正的身份, 如果真是三清布局,那麽回報回去由聖人去交涉就是了,畢竟西遊之事已經是六聖商討決定了的事情,如今出手搗亂可是有些不地道。


    如果不是三清的手筆,那就對不起了,怕是要請元正地府一遊了。


    微笑的看著值守弟子,“如果老僧今日一定要見貴宮主呢?”


    嗯!


    值守弟子眼神一凝,目光變得銳利起來,聽這意思,這位可不像是來拜訪的,更像是來搗亂的啊。


    “和尚,此乃正氣學宮,不是你的寺廟, 說話可要注意一些,和尚請吧,這裏不歡迎你。”


    學宮這些年所教,從來不是什麽寬仁厚德,而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仁義禮智信乃是基本品德,但不是聖母之德。


    菩薩倒是讓值守弟子給氣笑了,這還是她印象中的讀書人嗎?已經有多長時間沒人敢這麽和她說話了。


    “大膽,你竟敢如此和我師傅說話。”


    木吒也是一步邁出,看樣子竟是要教訓一番值守弟子。


    值守弟子見狀不敢大意,老師可是說過,這世間有幾種人是萬萬不敢小看的,僧道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闖宮,戒備,搖宮鈴,集合禦敵!”


    學宮從不主張單挑,做事隻要結果就好,過程卻是沒有那麽重要,學宮如此多的弟子可不是擺設。


    值守弟子一聲大喝過後,一聲急促的響鈴聲響起,宮門頓時大口,源源不斷的學宮弟子有條不紊的湧出。


    頭前的正是唐太子李承乾,其後更有一眾英才, 學宮建立十年來,學宮弟子對於文道的認識已經不再那麽陌生,雖然學宮從來沒有傳授過弟子們文道修煉之法,但是如此日積月累的學文識字,學宮弟子在文氣滋養下早已是達到了文生的境界。


    一些天才更是已經達到了文士甚至是學士的境界,其中比較亮眼的比如駱賓王、王勃、楊炯、盧照鄰等人更是已經達到了大學士的境界,文道修行更重領悟、天資,大浪淘沙之下,能留在學宮的本就都是適合學習文道的人才。


    也就是時間尚短,如果再給學宮一些時間,或許正氣學宮真能成為一股震驚洪荒的大勢力。


    你以為觀音為何隻是看了一眼就被學宮震住了,不就是因為學宮氣運太盛嗎。


    看到學宮的弟子以後,觀音更是堅定了盡快弄清真相的決心,僅僅是十多年就培養出了這般大勢力,如果再給時間,這大唐真的還需要佛法嗎,這可真的是在斷佛門興盛之機啊。


    想到這裏,觀音竟是不自覺得生出了一些殺意,文道修行她也聽說過,火雲洞中百子文聖皆行此道,但是佛門從未正視過文道,也從來沒有想過文道會有這般威脅,畢竟進了火雲洞,再想參與洪荒大事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貧僧隻是想拜訪一番學宮之主,還請諸位行個方便,不然金剛怒目,怕不是諸位想要看到的。”


    雖然想要動手,但是嘴上還是要占領高地,不得不說佛門做表麵功夫還是有一套的。


    “學宮弟子,有進無退!”


    學宮弟子卻是將觀音的話置若罔聞,直接一句氣勢恢宏的話回應。


    “哼,冥頑不靈!”


    蓮台自生,觀音怒目,身後千手擺動,就要向下拍下,竟是沒有絲毫留手的打算。


    學宮弟子也都不是原來的凡人眼界,自然看得出來觀音的不凡,知道這怕是老師說的那般仙神人物,以前老師都說,遇到打不過的人不要硬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等覺得自己有能力把場子找回來的時候,再去尋他就是。


    以前的他們在外行走也確實是這麽做的,但是那無關於學宮榮譽,如今這老僧卻是堵在學宮門口叫囂,更是要闖宮去打擾老師清修,這可是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允許的。


    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每一個學宮弟子對於學宮的熱愛都是熾烈的,他們以成為學宮弟子為榮,在他們心裏學宮榮譽更勝於自己的生命,不容任何人玷汙,而自家老師元正更是他們心中唯一的神。


    以前一直都是元正在守護著他們呢,也是元正讓他麽認識道人生還能這般精彩,也是因為元正,他們再回到家裏,麵對的都是周圍人的讚譽和羨慕,這一切來之不易,也更要珍惜,更需要他們來守護。


    如今有人竟然試圖破壞這一切,學宮弟子縱使是知道生死難測,又豈敢退後半步。


    “禦!”


    一萬餘學宮弟子一聲大喝,左手持書、右手淩空成字,萬餘禦字匯聚在一起成就萬裏長城,擋在學宮之前,迎向了觀音千手。


    “哼,螳臂當車!”


    萬裏禦字長城在其他人眼裏或許很厲害,但是在觀音眼裏不過是小孩兒手筆罷了,畢竟隻是一些低境界文士的手段罷了,縱使是萬人合力,也不過普通金仙水平。


    而觀音在闡教時便是入了大羅金仙,隨燃燈進了佛門以後,更是修行日益增進,如今修為早已是大羅金仙巔峰,隻差一步就是準聖修為,哪會將如此華而不實的攻擊放在眼裏。


    果然,千手拍下,萬裏禦字長城應聲破碎,萬餘學子受到反噬直接一口逆血噴出,倒在地上,有些更是直接昏迷。


    文士不修肉身,在這一擊之下,盡皆是肉身受損,一聲文服也是都被血液浸透了,模樣看起來太也淒慘,但是不管是癱在地上不能動彈的學子,還是勉強站起身的學子,都是眼神堅定,沒有絲毫的畏懼之色。


    嗯!


    觀音看著萬餘學子的眼神,莫名的有些心裏煩躁,曾幾何時,她剛入闡教的時候也曾擁有過這般眼神,可是事實證明修道的旅途永遠都是孤獨的,如今走到今天,她隻相信自己,也唯有實力才是永恒的,不然也不至於懷著女相直到今天。


    “貧僧再說一句,讓開!”


    萬餘學子強撐著身體站起來,看著觀音的眼神中,似有嘲弄,他們似乎被小瞧了呢。


    “學宮弟子,有進無退!”


    一句大喝之後,似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向萬餘學子灌注而去,腰杆瞬間挺直,左手書本被學子們翻開,隻見那扉頁上寫的赫然正是“正氣歌”三個大字。


    學宮弟子們看著左手捧著的書,目光複雜,正氣歌乃是學宮第一教材,每一位學生都必須掌握的書本,而他們左手中的這本正氣歌,乃是他們入學後親手寫下的第一本正氣歌。


    此後學宮弟子一本正氣歌、一支春秋筆便永不離身,時時以文氣蘊養,時至今日,正氣歌和春秋筆已經成為了學宮弟子的標配文器。


    隻是他們平時就連春秋筆都用的少,正氣歌就更是幾乎沒有用過了,他們本以為這輩子都不用打開正氣歌了,沒想到這一日來的這般早,學宮這麽早就受到了威脅。


    沒有絲毫猶豫,將正氣歌翻開。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一聲既出,萬丈金光天降,文氣自生,一本大號的正氣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出現在了萬餘學子的上空。


    觀音沒想到學宮弟子竟還有如此手段,看著對麵那大號的正氣歌書本,觀音莫名的感受到了一股威脅。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學子們還在用心誦念,看著正氣歌上歪歪扭扭的一行行字,他們似乎看到了自己剛入學時學文寫字時的場景,那是一段溫馨的經曆,同窗之情,師承恩惠,每一個人都在為了心中的堅持而努力。


    一縷縷文氣由萬餘學子身上匯聚到了他們頭頂的正氣歌書本上,一位蓑衣老人漸漸成型,書本正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番冰天雪地的景象。


    “太乙金仙!”


    剛才萬餘學子合力也不過是勉強使出了可以比擬金仙的一擊罷了,可是再次出手的他們竟然弄出了這麽一個怪人,最令觀音震驚的是,這個怪人竟然有太乙金仙的修為。


    而且這還隻是開始,他的氣息在上升。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太乙金仙初期、太乙金仙中期……


    觀音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她覺得自己不能再等了,她毫不懷疑,再過一會兒,那蓑衣老人可能會升到大羅金仙的地步。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隻是一會兒而已,蓑衣老人的氣勢已經是攀升到了太乙金仙巔峰。


    “閉嘴!死!”


    觀音的心境已經太久沒有動搖過了,自從入了佛門以後,她的內心便再也不見波瀾,她也以為這世間再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動搖她的心境了,可是今天她竟然因為一群螻蟻心境產生了裂痕。


    已經有多久沒有產生過這麽強烈的殺意了,此時得到觀音已經是動了嗔念。


    一掌既出,沒有半分留手,由遠及近的遮天巨手就此打向萬餘學子,目標更是直指那蓑衣老人。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大羅金仙!


    嘭!


    草帽應聲而崩裂,萬餘學子聲音一滯,嘴角滲出了一絲血跡,但是此時他們的內息反而沒了波瀾,“擋住了!”


    即使是落於下風,但是他們擋住了,他們有實力守護學宮,有實力守護他們的家。


    觀音看著隻是犧牲一頂草帽便擋住她全力一擊的蓑衣老人,暴怒之餘,竟是產生了一絲懼意,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麽。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人道意誌!”


    輕聲呢喃一句,觀音有些出神,自從商亡之後,人道再無逆天之誌,唯一想要以人道逆天道的秦朝也是二世而亡,從此以後,仙神便再也沒有感受過人道意誌了,可是今天她再次感受到了人道意誌的可怕。


    直至此刻,她才是意識到對麵的不是一群隨手可殺的螻蟻,而是那巫妖之後,一躍成為洪荒主角的人類,他們曾締造過曆史,更以一身之力,締造過六聖,可笑的是他們這些聖人之下的尋道之人,竟然會瞧不上這麽一群能締造聖人的人類。


    越是害怕,殺意越濃,佛門需要的是播撒佛門教義的土壤,土壤不需要有意誌,他們要的隻是肥料,眼前的萬餘學子儼然已經成為了這片土壤之上的害蟲,佛法東傳容不得半分變數,所以,害蟲留不得。


    寒芒一閃,觀音再次出手,玉淨瓶出現在手中,驀然變大,其中放出重水三千,誓要淹殺萬餘學子。


    蓑衣老人突然睜開了眼睛,風雪交加的前路,也是阻擋不了他前行的意誌。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聲音越發急促,萬餘學子似乎也是感受到了死亡意誌的臨近,蓑衣老人受文氣加持,氣勢一步步拔高,轉眼間已經是大羅金仙後期水平,麵對那滔天洪水,蓑衣老人手中蓑衣一甩,化為天幕想要將那滔天洪水一網兜盡。


    此時正氣學宮的異象早已是引起了不遠處的長安城的注意,李世民率領百官站在城頭上看著學宮的方向,心情無比壓抑,似乎正有無邊的陰雲在向著大唐朝壓來。


    “守誠,學宮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兒,為什麽朕會有不好的預感!”


    袁守誠此時也是一臉凝重,李世民看不出來,但他卻是清楚地很,學宮明顯是正在遭受強敵入侵,那般異象恐怕不是普通仙人可以弄出來的,搞不好就是大羅金仙在鬥法啊。


    “皇上,是有人在入侵正氣學宮,而且那人實力至強,臣看不真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從繼承道觀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小狼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小狼狼並收藏聊齋:從繼承道觀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