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功德圓滿
聊齋:從繼承道觀開始 作者:一隻小狼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還要一番寒暄的,隻是此時的如來卻是再也沒有那般好心情了,好好的佛門大興之西遊路,如今已經是斷了大半,隻能小興,卻又怎抵得過那三分之二佛土。
流程走的特別快,很快玄奘便是如願拿到了那大乘佛經。
乃是:《涅槃經》一部,七百四十八卷;《菩薩經》一部,一千二十一卷;《虛空藏經》一部,四百卷;《首愣嚴經》一部,一百一十卷;《恩意經大集》一部,五十卷;《決定經》一部,一百四十卷;《寶藏經》一部,四十五卷;《華嚴經》一部,五百卷;《禮真如經》一部,九十卷;《大般若經》一部,九百一十六卷;《大光明經》一部,三百卷;《未曾有經》一部,一千一百一十卷;《維摩經》一部,一百七十卷;《三論別經》一部,二百七十卷;《金剛經》一部,一百卷;《正法論經》一部,一百二十卷;《佛本行經》一部,八百卷;《五龍經》一部,三十二卷;《菩薩戒經》一部,一百一十六卷;《大集經》一部,一百三十卷;《摩竭經》一部,三百五十卷;《法華經》一部,一百卷;《瑜加經》一部,一百卷;《寶常經》一部,二百二十卷;《西天論經》一部,一百三十卷;《僧祇經》一部,一百五十七卷;《佛國雜經》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起信論經》一部,一千卷;《大智度經》一部,一千八十卷;《寶威經》一部,一千二百八十卷;《本閣經》一部,八百五十卷;《正律文經》一部,二百卷;《大孔雀經》一部,二百二十卷;《維識論經》一部,一百卷;《具舍論經》一部,二百卷。
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不過講經書拿到手還不算是功德圓滿,唯有講經書帶回大唐,讓經書發揮其該有的作用,才能算是功德圓滿。
麵對如此凶殘的孫猢,一切都是大開方便之門,玄奘繼續帶著徒弟返回大唐。
回程比想象中還要容易。
本來老龜麵對忘了幫他問事的玄奘,有心發怒,將玄奘幾人都扔下去,可是,最後還是屈服於孫猢的凶威之下。
又是一年花開時,花香飄滿長安,雖是無風,但是一路上樹枝都是指向了東方,這般異景很快便是引起了長安城內百姓的注意,就連唐皇也是知道了。
而此時玄奘等人已經是回到了大唐的邊境。
這是看著那滿幅武裝的大堂軍隊,把守在邊關,氣勢磅礴,如今的大唐神道當世,怨念早已是無存,經書或許有用,但是對於大唐卻是效果已經不大了。
而唐皇也是已經得到了玄奘返回的消息,如今大唐的探子早已是深入西牛賀洲,甚至就連玄奘一路上所遇到的事情也是一清二楚。
雖然如今唐皇李世民已經不是昔日阿蒙,知道修行之事後,對於天地大劫也是有了了解。
不過皇者氣量,對於佛門,李世民或許有些意見,但是對於玄奘這位一心為道的聖僧,卻是由心的承認,禦弟的身份也是不準備收回。
“聖僧,末將尉遲恭奉命前來迎接聖僧回朝。”
邊關前,尉遲恭駕馬而來。
玄奘離開大唐十餘年,如今看見尉遲恭也是覺得分外親切。
“有勞尉遲將軍了。”
回朝途中,玄奘看著周圍的百姓、城池竟是與離開前迥然不同,走的時候,大唐的百姓雖然不能說是麵黃肌瘦,但也是做不到如今這般紅潤,更是沒有這般歡聲笑語,結合邊關前的大軍,他忽然知道,恐怕是他走了的這十幾年間,大唐怕是發生了了不得的事情。
“尉遲將軍,當真是一別十年,物是人非啊,如今的大唐竟是變化這般大。”
尉遲恭聞言也是一笑,便是將這十餘年裏大唐生出的事情和變化與玄奘講了講。
聞言之後,玄奘默默靜立,是啊,任誰知道取經十餘年,曆盡千辛萬苦,如今回來了,卻是告訴他大唐已經是用不到這大乘佛經了。
想起取經路上的心酸,此時的玄奘竟是不禁潸然淚淚,尉遲恭也可以理解,畢竟這般事實擺在眼前,恐怕是任誰都接受不了。
而尉遲恭又是個大老粗,可勸不了玄奘,隻能在一邊陪著。
“師父,你取經是為了將大乘佛經取回大唐,讓大唐百姓能夠沐浴大乘佛經的佛光,雖然此時的大唐已經是風平浪靜,但是天地大變,誰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生出變化,既然如此,這經文總歸是要用到的。”
孫猢的話,將玄奘說醒了過來,是啊,他取經又不是隻為化解大唐殺戮之氣。
一行人漸漸臨朝,所謂近鄉情怯,玄奘看著宏偉了好多倍的長安城,竟是有些不敢相認。
城門口,唐皇李世民已經是率領百官出來迎接。
雖然大唐已經是有了文武修行之法,可惜李世民不管是文道還是武道天資都不算是出眾,又加上國事纏身,如今雖然有人皇之氣加身,實力在大唐之內數一數二,但是並無長壽之效。
十餘年過去,反而是蒼老了不少。
“貧僧玄奘參見我皇。”
看到唐皇親自出來迎接,玄奘趕忙翻身下熊前來拜見,卻被唐皇一把扶起。
“禦弟不必多禮,為了大唐,禦弟一走就是十三年,當真是辛苦了,朕已經是命人準備了酒宴,禦弟快快入席吧。”
一行人進入城中,享受盛宴,孫猢本來以為能見到元正,不過自從大唐占領整個南瞻部洲之後,元正和元神幾乎就見不到蹤影了,隻是一心修行。
李世民請了幾次,都是沒有請到,便是知道,二人怕是真的不想再沾惹凡俗之事了,修士一個修行就是千百年,後來也就放棄再邀請他們了。
本來李世民後麵還有些埋怨,畢竟看著他們一次修行就可能千百年,而他的壽命竟是撐破天也就是百年而已,這般反差,就算是李世民再英明也是有些接受不了。
好在後麵,元神親自承諾,李世民死後,可以轉修神道,入大唐陰土,依然為皇,雖然比不上人間逍遙,但也不至於淪入地獄。
那次之後,李世民才是想開了,既然無了後顧之憂,反而是將一身精力放在了大唐朝政之上,也不再像原來那般,盡心追求什麽仙道長生。
《最初進化》
之後的日子裏,玄奘在李世民為他修建的天龍寺中開始布道。
共三十五部經書,計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玄奘足足講了三年餘才是完成布道,三年裏,長安城裏匯聚了整個大唐的僧侶,得習大乘佛道,大唐的佛道水平也是徹底提升了一截。
隻是想要達到預想中的國教水平已經是不可能了。
而大乘佛經布完,玄奘也終於是功德圓滿,真靈蘇醒,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乃是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
就在這時,八大金剛再來,金蟬子目色複雜的看了一眼長安城,十世輪回,此時的他竟是有些懷疑,那佛門之道,真的是他想要追求的大道嗎?
大雷音寺裏,玄奘領著孫猢、八戒、沙僧和熊二上前。
八大金剛進言,“弟子前奉金旨,駕送聖僧等,已到唐國,將經交納,今特繳旨。”
八大金剛退下之後,便是玄奘幾人上前,功成圓滿,便是到了受職之時。
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八戒聽到這話,哪能願意,這不是湖弄人嗎,他可是天蓬元帥,就算是沒有佛位,也得撈個菩薩位吧。
不由得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說完也不再理會八戒,對著沙僧說道,“沙悟淨,汝本是卷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自此西遊取經終於是徹底結束,量劫轉化氣運功德落下,隻是如來看著天空中即將落下的功德氣運有些麵色陰沉,這可是比預想中的最少少了五成啊。
想到這裏,竟是貪嗔癡三念再起,如來意識到不好,趕忙將心緒壓製。
隻是就這少了許多的功德氣運也不是盡歸佛門的。
之間天際的功德落下,兩成歸於白雲山,三成歸於佛門,一成歸於眾仙神,一成歸於取經路上的八十一難諸妖,三成落在玄奘五人身上。
玄奘得到最多,足有一成,功德落下,瞬間袈裟在身,禪杖在手,一舉達到了大羅金仙巔峰境界。
孫猢次之,卻也有一成,隻是他沒有吸收功德,而是將其打入腦後慶雲之中,如來見狀,心情更加糟糕,孫猢果真沒有受佛位。
剩下的一成則是由八戒、沙僧、熊二分潤,頓時變了顏色,八戒瞬間修為突破原有的瓶頸,之前為天蓬元帥時,八戒隻是太乙金仙巔峰,一直不得突破,如今取經圓滿,回複真身,功德吸收之後,瞬間突破,達到了大羅金仙。
沙僧也是一般,突破了大羅金仙,二人雖然隻是初期,但也是非常滿足了,佛位什麽的能有最好,沒有的話,實力才是實打實的。
熊二卻也是跟著提升,直到太乙金仙巔峰才是停止。
之後便是氣運,氣運落下,卻是生生被玄門納了一半,佛門付出無數代價,籌謀無數時間,最後卻是被玄門拿走大半,至此玄門佛門之爭或許更加激烈。
孫猢對著如來一禮,又是對著金蟬子一禮。
“如今功德圓滿,老孫就走了,以後若是有緣,或可再見”,說罷便是帶著熊二徑直離去。
金蟬子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問了一句,“悟空可還活著?”
孫猢的腳步一停,也不回頭,“活著。”
金蟬子大喜,急道一聲,“阿彌陀佛”。
之前為玄奘時,金蟬子或許看不出孫猢和六耳獼猴的區別,但是如今覺醒真靈,金蟬子與二猴相處這麽久,怎麽會一無所覺,如今看見孫猢不受佛果,更是知道其中必有變化。
對於孫猢的感情是複雜的,畢竟這後半段,孫猢雖然是不像孫悟空那般恭順,但是對他的態度是可以感覺出來的,並不是單純的利用,隻是到底孫悟空的分量更重,如今得知孫悟空還活著,金蟬子終於放心,他和如來不同。
對於三個徒弟是真的有感情,而不是利用完就毫無關係。
八戒不明所以,沙僧卻是知道實情,心裏有些傷感。
如來看著遠去的孫猢,最終還是沒有出手阻攔,這裏是大雷音寺,是靈山,出手或許可以將孫猢攔下,但是以孫猢的實力,靈山也必將被打砸破爛,到時候丟得是佛門顏麵,而如今的佛門已經是經不起折騰了啊。
西遊結束,洪荒萬靈都是發現,籠罩在洪荒上空的劫氣已經是消散,天清氣明,就連悟道修行都快了幾分。
白雲山上,葉楓將功德氣運收起,望著靈山的方向笑道,“大運已起,大劫也該至了啊。”
流程走的特別快,很快玄奘便是如願拿到了那大乘佛經。
乃是:《涅槃經》一部,七百四十八卷;《菩薩經》一部,一千二十一卷;《虛空藏經》一部,四百卷;《首愣嚴經》一部,一百一十卷;《恩意經大集》一部,五十卷;《決定經》一部,一百四十卷;《寶藏經》一部,四十五卷;《華嚴經》一部,五百卷;《禮真如經》一部,九十卷;《大般若經》一部,九百一十六卷;《大光明經》一部,三百卷;《未曾有經》一部,一千一百一十卷;《維摩經》一部,一百七十卷;《三論別經》一部,二百七十卷;《金剛經》一部,一百卷;《正法論經》一部,一百二十卷;《佛本行經》一部,八百卷;《五龍經》一部,三十二卷;《菩薩戒經》一部,一百一十六卷;《大集經》一部,一百三十卷;《摩竭經》一部,三百五十卷;《法華經》一部,一百卷;《瑜加經》一部,一百卷;《寶常經》一部,二百二十卷;《西天論經》一部,一百三十卷;《僧祇經》一部,一百五十七卷;《佛國雜經》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起信論經》一部,一千卷;《大智度經》一部,一千八十卷;《寶威經》一部,一千二百八十卷;《本閣經》一部,八百五十卷;《正律文經》一部,二百卷;《大孔雀經》一部,二百二十卷;《維識論經》一部,一百卷;《具舍論經》一部,二百卷。
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不過講經書拿到手還不算是功德圓滿,唯有講經書帶回大唐,讓經書發揮其該有的作用,才能算是功德圓滿。
麵對如此凶殘的孫猢,一切都是大開方便之門,玄奘繼續帶著徒弟返回大唐。
回程比想象中還要容易。
本來老龜麵對忘了幫他問事的玄奘,有心發怒,將玄奘幾人都扔下去,可是,最後還是屈服於孫猢的凶威之下。
又是一年花開時,花香飄滿長安,雖是無風,但是一路上樹枝都是指向了東方,這般異景很快便是引起了長安城內百姓的注意,就連唐皇也是知道了。
而此時玄奘等人已經是回到了大唐的邊境。
這是看著那滿幅武裝的大堂軍隊,把守在邊關,氣勢磅礴,如今的大唐神道當世,怨念早已是無存,經書或許有用,但是對於大唐卻是效果已經不大了。
而唐皇也是已經得到了玄奘返回的消息,如今大唐的探子早已是深入西牛賀洲,甚至就連玄奘一路上所遇到的事情也是一清二楚。
雖然如今唐皇李世民已經不是昔日阿蒙,知道修行之事後,對於天地大劫也是有了了解。
不過皇者氣量,對於佛門,李世民或許有些意見,但是對於玄奘這位一心為道的聖僧,卻是由心的承認,禦弟的身份也是不準備收回。
“聖僧,末將尉遲恭奉命前來迎接聖僧回朝。”
邊關前,尉遲恭駕馬而來。
玄奘離開大唐十餘年,如今看見尉遲恭也是覺得分外親切。
“有勞尉遲將軍了。”
回朝途中,玄奘看著周圍的百姓、城池竟是與離開前迥然不同,走的時候,大唐的百姓雖然不能說是麵黃肌瘦,但也是做不到如今這般紅潤,更是沒有這般歡聲笑語,結合邊關前的大軍,他忽然知道,恐怕是他走了的這十幾年間,大唐怕是發生了了不得的事情。
“尉遲將軍,當真是一別十年,物是人非啊,如今的大唐竟是變化這般大。”
尉遲恭聞言也是一笑,便是將這十餘年裏大唐生出的事情和變化與玄奘講了講。
聞言之後,玄奘默默靜立,是啊,任誰知道取經十餘年,曆盡千辛萬苦,如今回來了,卻是告訴他大唐已經是用不到這大乘佛經了。
想起取經路上的心酸,此時的玄奘竟是不禁潸然淚淚,尉遲恭也可以理解,畢竟這般事實擺在眼前,恐怕是任誰都接受不了。
而尉遲恭又是個大老粗,可勸不了玄奘,隻能在一邊陪著。
“師父,你取經是為了將大乘佛經取回大唐,讓大唐百姓能夠沐浴大乘佛經的佛光,雖然此時的大唐已經是風平浪靜,但是天地大變,誰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生出變化,既然如此,這經文總歸是要用到的。”
孫猢的話,將玄奘說醒了過來,是啊,他取經又不是隻為化解大唐殺戮之氣。
一行人漸漸臨朝,所謂近鄉情怯,玄奘看著宏偉了好多倍的長安城,竟是有些不敢相認。
城門口,唐皇李世民已經是率領百官出來迎接。
雖然大唐已經是有了文武修行之法,可惜李世民不管是文道還是武道天資都不算是出眾,又加上國事纏身,如今雖然有人皇之氣加身,實力在大唐之內數一數二,但是並無長壽之效。
十餘年過去,反而是蒼老了不少。
“貧僧玄奘參見我皇。”
看到唐皇親自出來迎接,玄奘趕忙翻身下熊前來拜見,卻被唐皇一把扶起。
“禦弟不必多禮,為了大唐,禦弟一走就是十三年,當真是辛苦了,朕已經是命人準備了酒宴,禦弟快快入席吧。”
一行人進入城中,享受盛宴,孫猢本來以為能見到元正,不過自從大唐占領整個南瞻部洲之後,元正和元神幾乎就見不到蹤影了,隻是一心修行。
李世民請了幾次,都是沒有請到,便是知道,二人怕是真的不想再沾惹凡俗之事了,修士一個修行就是千百年,後來也就放棄再邀請他們了。
本來李世民後麵還有些埋怨,畢竟看著他們一次修行就可能千百年,而他的壽命竟是撐破天也就是百年而已,這般反差,就算是李世民再英明也是有些接受不了。
好在後麵,元神親自承諾,李世民死後,可以轉修神道,入大唐陰土,依然為皇,雖然比不上人間逍遙,但也不至於淪入地獄。
那次之後,李世民才是想開了,既然無了後顧之憂,反而是將一身精力放在了大唐朝政之上,也不再像原來那般,盡心追求什麽仙道長生。
《最初進化》
之後的日子裏,玄奘在李世民為他修建的天龍寺中開始布道。
共三十五部經書,計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玄奘足足講了三年餘才是完成布道,三年裏,長安城裏匯聚了整個大唐的僧侶,得習大乘佛道,大唐的佛道水平也是徹底提升了一截。
隻是想要達到預想中的國教水平已經是不可能了。
而大乘佛經布完,玄奘也終於是功德圓滿,真靈蘇醒,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乃是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
就在這時,八大金剛再來,金蟬子目色複雜的看了一眼長安城,十世輪回,此時的他竟是有些懷疑,那佛門之道,真的是他想要追求的大道嗎?
大雷音寺裏,玄奘領著孫猢、八戒、沙僧和熊二上前。
八大金剛進言,“弟子前奉金旨,駕送聖僧等,已到唐國,將經交納,今特繳旨。”
八大金剛退下之後,便是玄奘幾人上前,功成圓滿,便是到了受職之時。
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八戒聽到這話,哪能願意,這不是湖弄人嗎,他可是天蓬元帥,就算是沒有佛位,也得撈個菩薩位吧。
不由得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說完也不再理會八戒,對著沙僧說道,“沙悟淨,汝本是卷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自此西遊取經終於是徹底結束,量劫轉化氣運功德落下,隻是如來看著天空中即將落下的功德氣運有些麵色陰沉,這可是比預想中的最少少了五成啊。
想到這裏,竟是貪嗔癡三念再起,如來意識到不好,趕忙將心緒壓製。
隻是就這少了許多的功德氣運也不是盡歸佛門的。
之間天際的功德落下,兩成歸於白雲山,三成歸於佛門,一成歸於眾仙神,一成歸於取經路上的八十一難諸妖,三成落在玄奘五人身上。
玄奘得到最多,足有一成,功德落下,瞬間袈裟在身,禪杖在手,一舉達到了大羅金仙巔峰境界。
孫猢次之,卻也有一成,隻是他沒有吸收功德,而是將其打入腦後慶雲之中,如來見狀,心情更加糟糕,孫猢果真沒有受佛位。
剩下的一成則是由八戒、沙僧、熊二分潤,頓時變了顏色,八戒瞬間修為突破原有的瓶頸,之前為天蓬元帥時,八戒隻是太乙金仙巔峰,一直不得突破,如今取經圓滿,回複真身,功德吸收之後,瞬間突破,達到了大羅金仙。
沙僧也是一般,突破了大羅金仙,二人雖然隻是初期,但也是非常滿足了,佛位什麽的能有最好,沒有的話,實力才是實打實的。
熊二卻也是跟著提升,直到太乙金仙巔峰才是停止。
之後便是氣運,氣運落下,卻是生生被玄門納了一半,佛門付出無數代價,籌謀無數時間,最後卻是被玄門拿走大半,至此玄門佛門之爭或許更加激烈。
孫猢對著如來一禮,又是對著金蟬子一禮。
“如今功德圓滿,老孫就走了,以後若是有緣,或可再見”,說罷便是帶著熊二徑直離去。
金蟬子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問了一句,“悟空可還活著?”
孫猢的腳步一停,也不回頭,“活著。”
金蟬子大喜,急道一聲,“阿彌陀佛”。
之前為玄奘時,金蟬子或許看不出孫猢和六耳獼猴的區別,但是如今覺醒真靈,金蟬子與二猴相處這麽久,怎麽會一無所覺,如今看見孫猢不受佛果,更是知道其中必有變化。
對於孫猢的感情是複雜的,畢竟這後半段,孫猢雖然是不像孫悟空那般恭順,但是對他的態度是可以感覺出來的,並不是單純的利用,隻是到底孫悟空的分量更重,如今得知孫悟空還活著,金蟬子終於放心,他和如來不同。
對於三個徒弟是真的有感情,而不是利用完就毫無關係。
八戒不明所以,沙僧卻是知道實情,心裏有些傷感。
如來看著遠去的孫猢,最終還是沒有出手阻攔,這裏是大雷音寺,是靈山,出手或許可以將孫猢攔下,但是以孫猢的實力,靈山也必將被打砸破爛,到時候丟得是佛門顏麵,而如今的佛門已經是經不起折騰了啊。
西遊結束,洪荒萬靈都是發現,籠罩在洪荒上空的劫氣已經是消散,天清氣明,就連悟道修行都快了幾分。
白雲山上,葉楓將功德氣運收起,望著靈山的方向笑道,“大運已起,大劫也該至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