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 ()”!


    第013章對護羌校尉的研究2


    《後漢書·西羌傳》記載:“先零別種滇零與鍾羌諸種大為寇掠,斷隴道。……東犯趙、魏,南入益州,殺漢中太守董炳,遂寇鈔三輔,斷隴道。”


    “號多退走,還斷隴道,與零昌通謀。”


    對於漢廷來說,要控製羌人還必須比較有效地控製隴道。


    顯然保護交通是護羌校尉的重要職責。


    護羌校尉的屯田有獨立的體製,受農都尉管理,直屬中央大司農,但也受屬地領導。


    早在趙充國領軍平羌之初,就注意到在金城屯田的便利。


    屯田在控製、穩定邊境的任務中能起到政治撫綏、軍事征伐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屯田可以保障軍糧供應,減少運輸的開支;可以牢牢控製住當地的經濟命脈,達到排擠羌人牧場、壓迫羌人生存空間、威脅鎮攝羌人的功能。


    所以在趙充國之後,鄧訓、侯霸、韓浩等邊吏都重視在金城屯田。


    屯田成為護羌校尉的一項職責。


    也常調動指揮軍隊駐紮屯田,征發各郡屯田兵配合治羌征羌部署。


    如和帝永元元年(89),護羌校尉鄧訓在降服諸羌後,遣還各郡屯兵,“唯置弛刑徒二千餘人,分以屯田,為貧人耕地,修理城郭塢壁而已。”


    順帝永建六年(131),護羌校尉韓浩為威逼群羌,“轉湟中屯田,置兩河間。”


    護羌校尉為履行職責需要相應級秩,但以往研究多泛泛而論。


    作者以為在邊地複雜的行政運作和軍事調度等級結構中,通過比較可以較準確認識護羌校尉官署組織的級別和地位。


    據《續漢書·百官誌五》億載:“護羌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同秩類似的官職還有使匈奴中郎將、護烏桓校尉。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載:“西域都護加官,宣帝地節二年初置,以騎都尉、諫大夫使護西域三十六國,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馬、候、千人各二人。”


    《後漢書·匈奴傳》中有提到西域都護但未說明品秩。


    《漢官儀》說西域都護“秩二千石”,按西域都護初設為騎都尉、諫大夫的加官,騎都尉為“比二千石”;上述同類官職均為“比二千石”,因此《漢官儀》可能有誤。


    護烏桓校尉在《後漢書·烏桓傳》中載:武帝“始置護烏桓校尉,秩二千石”,但《續漢書·百官誌五》和《漢官儀》均記“秩比二千石”,綜合判斷也應是“比二千石”。


    這四項官職性質都是邊疆民族事務管理機構,均持節。


    但西域都護、使匈奴中郎將在任務上似乎更艱巨,朝廷對西域、匈奴似乎也更為重視,都為之配備了副職“副校尉”,而護羌校尉、護烏桓校尉都沒有副職。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載,西域都護“有副校尉”,這是由漢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都護副職,非都護自聘的幕僚。


    權力很大,有時能發揮重大作用。


    元帝建昭三年(前36),陳湯以副校尉與都護甘延壽出使西域,審度時宜,不顧延壽反對,矯製發兵攻殺在西域暴虐跋扈的北匈奴郅支單於,著於史書。


    殤帝延平元年(106),梁懂任西域副校尉,也是力挽狂瀾建大功。


    安帝元初六年(119)以後,不再設都護,但在敦煌置副校尉領護西域。使匈奴中郎將也有副校尉或副中郎將,在《後漢書·南匈奴傳》中見有副校尉王鬱、副中郎將龐雄。


    設置時間最早的是護烏桓校尉,設於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它為後來設置的類似機構提供了範本。


    具有護羌校尉性質的官職可能在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就出現,正式設置在宣帝神爵二年(前60)。


    西域都護設置也在神爵二年(前60)。


    但地節二年(前68)已始護南道,而官職名稱中真正有“都”字則應該在神爵二年。


    《漢書·宣帝紀》:“匈奴日逐王先賢撣將人眾萬餘來降。使都護西域騎都尉鄭吉迎日逐、破車師,皆封列侯。”


    使匈奴中郎將正式設於東漢光武建武二十六年(50)。


    當然在正式設置前也有一段從武帝天漢元年(前100)起派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的發展曆史。


    《漢書·段會宗傳》載:“竟寧中,以杜陵令五府舉為西域都護、騎都尉光祿大夫,西域敬其威信。三歲,更盡還,拜為沛郡太守。”護羌校尉辛臨眾也是丞相、禦史、車騎將軍、前將軍、後將軍等五府薦舉。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後臨眾病免,五府複舉湯。”


    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比較重要,頗受政府重視的職務。


    與護羌校尉同秩的官吏還有中郎將、騎都尉、中央軍各校尉、地方的郡都尉、部都尉、屬國都尉。


    但通常他們均不持節。


    地方郡守秩二千石,比護羌校尉稍高。但總體上看,太守、校尉、都尉基本上算是同秩,在漢代的履曆中相互之間的調動視為平級的、正常的調動,不算貶職。


    據《漢書·劉歆傳》載,劉歆曆三郡守(河內、五原、涿郡)之後,複為安定屬國都尉,當時來說很尋常。


    東漢許多護羌校尉都是由邊郡郡守直接調任,如傅育由武威太守,張紆由隴西太守,鄧訓由張掖太守,聶尚由蜀郡太守,史充由漢陽太守,侯霸由金城太守調任。


    據《後漢書·獻帝紀》載建安五年詔令:“詔三公舉至孝二人,九卿、校尉、郡國守相各一人。皆上封事,靡有所諱。”


    這裏的“校尉”包括各種稱號的校尉。


    這個次序的排列反映了校尉的地位,其級別雖與郡國守相相同或稍低,排列卻僅次於九卿而位於守相前麵。


    護羌校尉持節,權重尊崇。


    初置時,持節反映任務的臨時性,後來更突出軍事鬥爭中的權變功能,能調動指揮邊郡太守、都尉和屯兵戍卒,是方麵長官,主持對羌軍務。


    護羌校尉領有的軍隊(護羌校尉營)為此職權行使的主要保障...


    ......


    未完待續


    求推薦求訂閱求收藏。


    新人新書,求支持。


    第014章預告對護羌校尉的研究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本警視廳笫四搜查班警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本警視廳笫四搜查班警部並收藏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