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辮攤主說出了一係列非常專業的名詞。


    沈瑜對這些攝影技術,特別是古老的攝影技術的了解並不多,更談不上研究,所以他隻能避開這些問題,用別的角度試圖講價。也許是談論的時間過長,旁邊還有別的顧客在等待。這位攤主把價格降到了2.6萬美刀之後,再也不肯降價。


    沈瑜覺得可能還有商量的餘地,但是權衡利弊,還是決定速戰速決。


    他和攤主交易完成,提著作品離開的時候,已經聽到了遊戲的提示。


    買家購買多蘿西婭·蘭格的攝影作品,遷徙中的母親(有損壞),(1936年原板)。請玩家盡快修複。


    玩家購買古斯塔夫·格雷的攝影作品,離港的船隻(殘損),(1857年原板)。請玩家盡快修複。


    遊戲的提示,確認了這兩件作品都是原版的攝影作品,但具體的價值還要等修複之後才能知道。


    沈瑜感覺踏實了,離開市場,搭乘車輛回到酒店。


    當他把作品收入修複空間之後,才發現缺少數種修複材料。


    他按照修複空間列出的材料種類,多方打聽,找到了幾家特殊攝影器材店,將材料買齊之後,開始修複。


    等了大約數小時之後,多蘿西婭·蘭格的攝影作品完成了修複。


    他點開遊戲頁麵,看到了評估信息提示。


    多蘿西婭·蘭格攝影作品,遷徙中的母親,1936年原板。尺寸:照片——23.5x16厘米。外框——34.3x26.7厘米。價值區間:35萬~40萬美刀。


    沈瑜覺得這個估價很高,但並不意外。緊接著另一副作品也修複完成。


    古斯塔夫·格雷攝影作品,離港的船隻。1857年原板。尺寸:照片——31厘米x40.5厘米,外框——43.5厘米x62.7厘米。價值區間:90萬~100萬美刀。


    沈瑜看到這個價格,十分驚喜。比對購買價格,這就是將近百萬美刀的利潤。


    多蘿西婭·蘭格那幅表現米國大蕭條時期的作品價值高,可以理解為米國人認同自己的曆史。


    可是,古斯塔夫·格雷這位高盧國的攝影師的作品,會有如此高的價值,沈瑜就難以理解了。


    為了弄明白原因,同時也是找想把自己的知識盲點盡快掃除。沈瑜開始研究這位藝術家的資料。


    他的研究從這幅作品開始。


    沈瑜查到,很多人曾經對這張照片做過研究,也給他提供了方便。


    有一位曆史學家肯·雅各布森詳細研究過古斯塔夫·勒·格雷的作品。


    雅各布森在出版物中,確定了照片場景的位置和船隻的特征,解決了早期對帆船的這一研究和其他研究的誤解。


    這張照片是在勒阿弗爾港拍攝的。與之前的假設相反,這些不是軍艦。最靠近鏡頭的兩艘船已經畫了舷窗,但不是真正的炮口舷窗。這種油漆畫窗口,是一種欺騙手段,從遠處看與炮口難以區分,是對海盜的初步威懾。


    雅各布森還列出了已知的古斯塔夫·勒·格雷作品,總共達到四十三件。其中大約一半是表現船隻,特別是1858年8月的係列,展示了高盧國海軍艦隊。


    沈瑜通過這些研究,得出了第一個結論,這些作品數量不多,保存較好的更是罕見。自己修複的作品,因為其主題的動態和構圖以及對逆光的精細渲染。應該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此外,他對於那位馬尾辮攤主,用種種攝影技術名詞來忽悠自己,一直耿耿於懷。


    所以,在研究古斯塔夫·勒·格雷作品的時候,也盡量了解當時的攝影技術。


    古斯塔夫·勒·格雷從小立誌成為一名藝術家。他開始學習繪畫,與夏爾·內格爾、亨利·勒·賽克、羅傑·芬頓一起,師從保羅·德拉羅什,到1847年格雷決定發展攝影事業。


    沈瑜在看這段資料的時候,發現在19世紀40年代,勒·格雷才真正開始接觸攝影這種全新的媒介。讓藝術家由繪畫轉到攝影的原因,是什麽?


    沈瑜根據資料判斷,一方麵因為攝影的技術性逐漸被完善,其比肖像繪畫的優勢更加凸顯;另一方麵則因為繪畫很大程度是個靠天吃飯的行當,想要在眾多才華橫溢的畫家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顯然,勒·格雷已經意識到自己並不具備成為偉大畫家的潛質。他開始全身心投入到攝影當中,不僅對紙基負片充滿了好奇,而且對化學成像的原理機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直接促使他在1849年發明了幹蠟紙工藝,在1850年,他已經利用蛋清使感光乳劑黏附在玻璃板上,蛋清玻璃攝影法(又稱為濕版攝影)拍攝,同年他製作了他的第一批銀版照片。1850年,他在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大膽且正確地斷言“攝影的整個未來都在紙上。


    古斯塔夫格雷在藝術和技術上的真正貢獻是他對卡羅攝影法的改進。他進一步改進了卡羅式攝影法存在的問題,這項技術也被19世紀中期很多重要的攝影師所采用。


    沈瑜記下了這位藝術家有的重要影響,改進了其兩位前輩配方且證明其本人頗具天賦。


    因為勒·格雷除了發明了幹蠟紙工藝,也設計過一套火棉膠濕版工藝,並在1849年及之後的5年時間裏,使用火棉膠工藝在巴厘郊區的楓丹白露拍攝了大量風光作品,包括天空中變化的雲彩、賽特港海邊風光。


    更厲害的是,他掌握的金氯上色法,使得陰影中損失的細節得以重見天日,通過這種方法,他將風光攝影作品升華成了藝術品。這些品質出眾的銀鹽和蛋白印相工藝作品展現了其在運用光線方麵的超群能力,在當時獲得了極高的讚譽,甚至在1855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


    由於對顯影技術的深刻理解,使得他能做出那個時代最漂亮的作品。


    沈瑜在欣賞古斯塔夫·格雷其他作品的時候,發現,藝術家能在攝影史上擁有如此高的地位,不僅僅是他那超越時代的顯影理論和技術。而是其超前的思維,他最先意識到攝影不隻是一個簡單的化學處理和複製的過程,它是一門真正的藝術。


    古斯塔夫格雷最著名的作品可以追溯到1856年至1858年這一時期,很多評論家對他的海景作品十分推崇。


    沈瑜還注意到一個有趣的事情。


    由於當時攝影材料的限製,很難在一張照片中同時捕捉大海和天空。格雷用了兩張底片來解決這個問題,一張用來拍攝海洋,一張用來記錄天空,最終將兩張底片結合實現畫麵的完整性。


    總而言之,古斯塔夫·勒·格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是一位創新攝影技術方法的充滿想法的藝術家。


    沈瑜看完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大概理解了遊戲對這幅作品估價高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東野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東野老並收藏重生之收藏大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