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結束之後,考察團一行人對沈瑜的招待表示感謝,提出告辭。
沈瑜幾人把考察團送到了停車場,看著他們乘車離開。
金部長沒有急著走,他對沈瑜說道:“沈總,咱們單獨聊聊?”
沈瑜找了一間茶室,他等金部長坐下,就把房門關閉。
金部長開門見山:“今天,那個考察團的提議,你是怎麽考慮的?”
沈瑜說道:“他們想用錢買,我是一定不會賣的。不過,如果他們要拿一些比較好的古玩,來跟我交換,倒是可以考慮。”他也沒有想隱瞞自己的目的。
金部長想了想,說道:“你能考慮到事情的影響,我就放心了。另外,你這裏的資金?”
沈瑜說:“放心,我正在努力籌集資金。”
“我們等你的好消息。”金部長說道,“我要趕快回單位,向上級匯報。”
沈瑜送金部長去停車場的時候,說道:“金部長,我估計考察團還會找我。另外,那位石董還要請客,到時候,還要請您幾位出席。”
金部長說:“放心,你這裏有事情,我們一定支持。”
看著幾人乘車離開之後,周經理也趕回博物館。
鹿欣見沈瑜送走了客人,陪著他回到辦公室,問道:“今天沒喝多吧?要不要喝點醒酒湯?”
沈瑜開始泡了茶,同時說道:“酒宴看起來熱鬧,但是所有人在喝酒的時候很克製,誰都沒喝多。金部長他們更是以水代酒。”
鹿欣問道:“我聽說了,你們交流時候的氣氛有點緊張。”
沈瑜嗬嗬一笑:“時代變了,這是我們的主場。”
鹿欣說:“我聽說名庭酒店的石董出麵當中間人,可見,他們也能找到盟友。”
沈瑜倒了兩杯茶,端起一杯,慢慢吹著,緩緩說道:“不管怎麽樣,達不到我滿意的條件,我是不會點頭。他們願意在這裏熬,那就隨意,看誰熬得過誰。”
這時手機響了。他看到是姚老師的號碼,就接起來問道:“姚老師,活動怎麽樣?”
姚老師的聲音有些疲憊:“沈總,活動很順利,我要說的是另一件事。這次參加活動,見到一個老朋友,從他那兒得到了一個消息。
他認識一位藏家,專門收藏老花盆兒,大缸,還有庭院擺設。我記得你當時說,想要我一些陳設,用來裝扮博物館的庭院,你有沒有興趣看一看?”
沈瑜問道:“您這位朋友的眼光怎麽樣?”
姚老師說:“我這位朋友玩郵票和錢幣,不太懂庭院陳設,但是據他說,那位藏家一直玩這類收藏,大概有二十幾年了吧。”
沈瑜說道:“好,麻煩您聯絡朋友,一起去看看。”
姚老師很快約好,明天去那位藏家的家裏。
第二天,沈瑜讓酒店安排了一輛商務車,先接了姚老師,再去接姚老師的朋友。
姚老師對沈瑜說起,他不認識今天要去拜訪的人,要等他朋友給介紹。
車輛來到約定的小區外麵。他們等了一會,一個很胖的老人,從小區裏麵走了出來。老人走路的時候,雙臂擺動幅度較大,看起來有些好笑。
姚老師說了一聲:“沈總,老鄭來了。”
兩人下車,姚老師對胖老人揮了揮手。
老人揮手回應。
沈瑜看到,這位老人雖然胖,但氣色很好,頭發稀疏。
老人走到近前,和姚老師打招呼,兩人明顯很熟。
姚老師又給沈瑜介紹,這位胖胖的老人,名叫鄭玉山,今天要去拜訪的藏家,是他的朋友。
鄭玉山和沈瑜握手寒暄兩句,姚老師說:“二位,咱們在路上再聊。”
三人坐到商務車上,鄭玉山告訴司機地址。
車輛啟動後,鄭玉山看看車子內部。這商務車有七座,後麵還有擺放物品的空間。
他對沈瑜說道:“沈總,您這是做好準備了?”
沈瑜說:“有備無患,萬一碰到合適的藏品呢?鄭老師,這位藏家什麽情況?打交道的時候要注意什麽?”
鄭老師開始介紹朋友的收藏。
這位藏家名叫韓成,做旅店生意發家之後,開始玩兒收藏。
“老韓現在已經退休,在郊外弄了個園子。平日裏就住在那裏,他好養盆景,開始收集相關的花器。後來,又迷上了古代園林。他的園子經過幾次整修之後,已經像模像樣了。”
沈瑜說道:“這可是老玩家,他那些收藏院子出售嗎?”
鄭老師說:“他把生意交給兒女打理,自己過起退休生活,不過,你也知道,玩收藏的花銷大,他的花銷估計少不了。
他這兩年買東西越來越少,話裏話外透露出來的意思,就是錢不太夠用。他的老伴反對他在收藏上花錢太多。
我昨天和他通過電話,他願意接待咱們,就說明可以出售。
當然,你也要看仔細,我不懂這些東西。”
接近目的地的時候,鄭老師提醒沈瑜二人快到了。
沈瑜觀察,這裏雖然距離市區有一段距離,但不是特別偏遠的地方。南麵距離海岸線不遠,北麵有茶園。剛才,還看到一片高檔的別墅區。
鄭老師說:“我經常來這裏,原本這些地方的地價便宜,這兩年發展太快,這地方的地價也慢慢上漲。”
車子離開公路,沿著一條支路行駛,很快來到了一棟莊園圍牆大門外。
姚老師打電話聯絡朋友,一個工作人員打開大門,讓車輛進入。
門後有可以行車的道路。他們在停車場下車,看到一位打扮老舊的老人走過來,遠遠的打招呼。
鄭玉山帶頭走過去。他給沈瑜、姚老師介紹了自己的朋友。
打扮的如同老農一般的老人,就是韓成。
沈瑜和韓成握手,“韓老師你好。您是玩收藏的行家,有幸能來您這裏學習,”
韓成哈哈一笑:“沈總,不用那麽客套,您也是玩收藏的,我老韓就行,不用叫什麽老師,我又不教學生。走吧,咱們先喝茶。”
他領著三人沿著鵝卵石鋪成的道路,走進院子內部,便看到了一棟三層的別墅。
別墅前方的亭子中,擺著竹製的桌椅。建築周邊分布著各種植物和陳設,有種古樸自然的氣韻,看的出來,這裏是經過精心設置。
沈瑜看到庭院的不同位置上,擺著許多盆景,種類豐富,可見韓成是真的喜歡盆景。
韓成請幾人在亭子裏坐下,開始泡茶:“咱們先喝茶,邊喝邊聊。”
沈瑜幾人把考察團送到了停車場,看著他們乘車離開。
金部長沒有急著走,他對沈瑜說道:“沈總,咱們單獨聊聊?”
沈瑜找了一間茶室,他等金部長坐下,就把房門關閉。
金部長開門見山:“今天,那個考察團的提議,你是怎麽考慮的?”
沈瑜說道:“他們想用錢買,我是一定不會賣的。不過,如果他們要拿一些比較好的古玩,來跟我交換,倒是可以考慮。”他也沒有想隱瞞自己的目的。
金部長想了想,說道:“你能考慮到事情的影響,我就放心了。另外,你這裏的資金?”
沈瑜說:“放心,我正在努力籌集資金。”
“我們等你的好消息。”金部長說道,“我要趕快回單位,向上級匯報。”
沈瑜送金部長去停車場的時候,說道:“金部長,我估計考察團還會找我。另外,那位石董還要請客,到時候,還要請您幾位出席。”
金部長說:“放心,你這裏有事情,我們一定支持。”
看著幾人乘車離開之後,周經理也趕回博物館。
鹿欣見沈瑜送走了客人,陪著他回到辦公室,問道:“今天沒喝多吧?要不要喝點醒酒湯?”
沈瑜開始泡了茶,同時說道:“酒宴看起來熱鬧,但是所有人在喝酒的時候很克製,誰都沒喝多。金部長他們更是以水代酒。”
鹿欣問道:“我聽說了,你們交流時候的氣氛有點緊張。”
沈瑜嗬嗬一笑:“時代變了,這是我們的主場。”
鹿欣說:“我聽說名庭酒店的石董出麵當中間人,可見,他們也能找到盟友。”
沈瑜倒了兩杯茶,端起一杯,慢慢吹著,緩緩說道:“不管怎麽樣,達不到我滿意的條件,我是不會點頭。他們願意在這裏熬,那就隨意,看誰熬得過誰。”
這時手機響了。他看到是姚老師的號碼,就接起來問道:“姚老師,活動怎麽樣?”
姚老師的聲音有些疲憊:“沈總,活動很順利,我要說的是另一件事。這次參加活動,見到一個老朋友,從他那兒得到了一個消息。
他認識一位藏家,專門收藏老花盆兒,大缸,還有庭院擺設。我記得你當時說,想要我一些陳設,用來裝扮博物館的庭院,你有沒有興趣看一看?”
沈瑜問道:“您這位朋友的眼光怎麽樣?”
姚老師說:“我這位朋友玩郵票和錢幣,不太懂庭院陳設,但是據他說,那位藏家一直玩這類收藏,大概有二十幾年了吧。”
沈瑜說道:“好,麻煩您聯絡朋友,一起去看看。”
姚老師很快約好,明天去那位藏家的家裏。
第二天,沈瑜讓酒店安排了一輛商務車,先接了姚老師,再去接姚老師的朋友。
姚老師對沈瑜說起,他不認識今天要去拜訪的人,要等他朋友給介紹。
車輛來到約定的小區外麵。他們等了一會,一個很胖的老人,從小區裏麵走了出來。老人走路的時候,雙臂擺動幅度較大,看起來有些好笑。
姚老師說了一聲:“沈總,老鄭來了。”
兩人下車,姚老師對胖老人揮了揮手。
老人揮手回應。
沈瑜看到,這位老人雖然胖,但氣色很好,頭發稀疏。
老人走到近前,和姚老師打招呼,兩人明顯很熟。
姚老師又給沈瑜介紹,這位胖胖的老人,名叫鄭玉山,今天要去拜訪的藏家,是他的朋友。
鄭玉山和沈瑜握手寒暄兩句,姚老師說:“二位,咱們在路上再聊。”
三人坐到商務車上,鄭玉山告訴司機地址。
車輛啟動後,鄭玉山看看車子內部。這商務車有七座,後麵還有擺放物品的空間。
他對沈瑜說道:“沈總,您這是做好準備了?”
沈瑜說:“有備無患,萬一碰到合適的藏品呢?鄭老師,這位藏家什麽情況?打交道的時候要注意什麽?”
鄭老師開始介紹朋友的收藏。
這位藏家名叫韓成,做旅店生意發家之後,開始玩兒收藏。
“老韓現在已經退休,在郊外弄了個園子。平日裏就住在那裏,他好養盆景,開始收集相關的花器。後來,又迷上了古代園林。他的園子經過幾次整修之後,已經像模像樣了。”
沈瑜說道:“這可是老玩家,他那些收藏院子出售嗎?”
鄭老師說:“他把生意交給兒女打理,自己過起退休生活,不過,你也知道,玩收藏的花銷大,他的花銷估計少不了。
他這兩年買東西越來越少,話裏話外透露出來的意思,就是錢不太夠用。他的老伴反對他在收藏上花錢太多。
我昨天和他通過電話,他願意接待咱們,就說明可以出售。
當然,你也要看仔細,我不懂這些東西。”
接近目的地的時候,鄭老師提醒沈瑜二人快到了。
沈瑜觀察,這裏雖然距離市區有一段距離,但不是特別偏遠的地方。南麵距離海岸線不遠,北麵有茶園。剛才,還看到一片高檔的別墅區。
鄭老師說:“我經常來這裏,原本這些地方的地價便宜,這兩年發展太快,這地方的地價也慢慢上漲。”
車子離開公路,沿著一條支路行駛,很快來到了一棟莊園圍牆大門外。
姚老師打電話聯絡朋友,一個工作人員打開大門,讓車輛進入。
門後有可以行車的道路。他們在停車場下車,看到一位打扮老舊的老人走過來,遠遠的打招呼。
鄭玉山帶頭走過去。他給沈瑜、姚老師介紹了自己的朋友。
打扮的如同老農一般的老人,就是韓成。
沈瑜和韓成握手,“韓老師你好。您是玩收藏的行家,有幸能來您這裏學習,”
韓成哈哈一笑:“沈總,不用那麽客套,您也是玩收藏的,我老韓就行,不用叫什麽老師,我又不教學生。走吧,咱們先喝茶。”
他領著三人沿著鵝卵石鋪成的道路,走進院子內部,便看到了一棟三層的別墅。
別墅前方的亭子中,擺著竹製的桌椅。建築周邊分布著各種植物和陳設,有種古樸自然的氣韻,看的出來,這裏是經過精心設置。
沈瑜看到庭院的不同位置上,擺著許多盆景,種類豐富,可見韓成是真的喜歡盆景。
韓成請幾人在亭子裏坐下,開始泡茶:“咱們先喝茶,邊喝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