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與父親圍著銅鏡,看的嘖嘖稱奇。


    銅鏡是用精銅打造,鏡麵打磨的十分光亮。鏡背是銅胎掐絲畫法郎工藝製作。


    沈承雖然判斷不出銅鏡的年代,但也被這種精美的工藝所震懾。


    他向沈瑜詢問:“小瑜,你剛才說這銅鏡是乾隆時期的?


    沈瑜說道:“應該沒問題,清代早期,由於傳教士把“水銀玻璃鏡”帶到中國,銅鏡變成了成禦賞裝飾品。


    如此大的銅鏡造價高昂,極為難得,非一般小銅鏡可比。”


    沈承問道:“你從那裏找到的桌子,想自己收藏銅鏡嗎?”


    沈瑜說道:“從臨海路的老別墅裏收的,應該是某位遜清遺老留下的。這些年銅鏡的價格有些波動,最好還是送拍賣會。”


    沈承問道:“這麽好的東西,還沒藏多久,就送去拍賣,有點舍不得。你估計能有多少錢?”


    沈瑜說:“這麵銅鏡,不適合私人收藏。送拍賣,估計能有幾十萬吧。”


    沈城聽到這個價格,立刻對沈瑜說:“咱們看看這張桌子裏,還有沒有其他東西。”


    父子二人把圓桌拆成一堆碎木頭,沒找到其他文物。


    正在這時,防盜門被打開,朱麗霞提著菜走了回來。


    她一進門兒,就看到屋裏滿地碎木頭。


    “你們爺倆這是把什麽拆了?怎麽弄的這麽多垃圾?”


    夜深人靜。


    因為一麵清代銅鏡,父母二人高興了許久,很晚才休息。


    沈瑜正在查看遊戲進度。


    遊戲任務有了新的變化。


    遊戲任務,老建築中的秘密,完成度50%。


    玩家獲得下一步的線索,請繼續探求。


    玩家獲取抽取獎勵機會一次,是否


    沈瑜按下了抽獎鍵。


    隨著轉盤啟動,指針飛快地掠過一個個寫著成語的格子,最終停了下來。其他格子消失,留下了一個格子,上麵有四個字-----追本溯源。


    他點開詳細說明,想看看技能作用。


    玩家可以消耗經驗值,對指定物品的由來與曆史進行詳細查看。查看時間的長短,取決於玩家消耗經驗值的多少。


    沈瑜猶豫著要不要找東西試試。購買了乾隆銅鏡之後,他的經驗值已經有了少許積累。


    為了試驗這個新技能的作用,他決定豁出去,消耗經驗值。


    點擊使用技能。


    遊戲提示:請玩家選擇物品。


    沈瑜選擇了乾隆銅鏡。


    隨即,遊戲麵板上開始播放無聲的電影。


    影像中的場景與人物,應該是過去的事情,沈瑜仿佛置身於曆史的畫卷中。


    第一幕,在一位老者的監督下,木匠把乾隆銅鏡封進了木桌裏。畫麵中,兩人幾乎沒有交流。


    第二幕,一位穿長袍馬褂的人,將這麵銅鏡交給了幾個人帶走。


    第三幕,一位中年人帶著大批人手,離開了古老的舊居,舟車勞頓,來到了一座新的城市。他在自己的靜室裏打開一隻箱子,裏麵裝滿珍寶,其中就有乾隆銅鏡。


    沈瑜還要繼續往下看,畫麵卻消失了。


    遊戲提示出現:經驗值消耗完畢,技能使用結束。


    沈瑜暗罵了一聲。這技能有點兒坑人,隻有播放了三幕,就把自己現有的經驗值消耗完畢。按照這麽個消耗法,自己有多少經驗值也不夠用。


    不過,好在這三幕畫麵中,畫麵配有文字解釋,隱藏的信息很多。


    沈瑜將其回放了一遍,終於搞明白三幕畫麵的意思。


    畫麵的播放順序是由近及遠,以追溯的順序播放。


    恭親王溥偉來到濱海這座城市居住,舉行了一些秘密活動。他將這麵乾隆時期的銅鏡出售,用來籌集資金。


    可是,中間商還沒來得及將銅鏡轉交給買主,事情就出了變故。為了隱藏銅鏡,這位中間商將銅鏡隱藏在了木桌中。陰差陽錯,這個秘密就這麽被隱藏了下來。


    沈瑜看到銅鏡的部分經曆,也看到了經手過銅鏡一些人,對其出處有了部分了解。等到送拍的時候,就可以編一個合理的故事。


    銀海大廈。


    沈瑜背著一個大號的背包,走進了鑒寶現場。


    彭經理急忙走上前打招呼。


    “沈先生,您這是來送藏品?今天是鑒定的最後一天了。”


    沈瑜說:“彭經理,您好。還好我趕上了。”


    楊老等幾位鑒定師看到沈瑜第四次出現,對視而笑。


    沈瑜將背包打開,小心的拿出一個大號瓦楞紙盒。


    鑒定瓷器的於老師,看到扁平的紙盒,就開口詢問:“沈瑜同學,你這件藏品,是大盤嗎?”


    沈瑜打開紙盒。說道:“是銅鏡。”


    陳老師有些驚訝:“哦,這麽大的銅鏡?”


    沈瑜把直徑四十六厘米的銅鏡擺在了鑒定桌上。


    銅鏡被拿出來的瞬間,現場安靜了。


    沈瑜把鏡子放下的時候,讓鏡背麵朝上。銅胎琺琅彩以及鎏金銅鈕的工藝,瞬間便震撼了所有的人。


    幾位鑒定專家愣了片刻,隨即紛紛站起來,圍攏過去。


    陳老師和專家組的組長一起將銅鏡擺好。


    霎時間,光華耀目,滿室生輝。


    幾個人圍著這麵銅鏡,嘖嘖稱奇。


    他們反複端詳細節,然後開始交流意見。


    “這不是唐宋以前的古鏡,這是銅胎掐絲琺琅的工藝。”


    “是清三代的工藝特點。”


    “這屬於觀賞器,很罕見的。”


    良久之後,幾個專家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楊老問道:“沈瑜同學,你這件東西,是清代的銅鏡。能說說收藏經曆嗎,這類藏品傳世數量很少,在市場上出現的更少。”


    沈瑜可不敢說出實情,萬一被家具的原主發現,再來糾纏可就不好了。他說道:“這麵銅鏡是家藏的物品。之前,我一直猶豫是否拿出來,與家裏長輩商量了一下,決定拿來拍賣。”


    陳老師問道:“你們家是怎麽收藏的?”


    沈瑜早就編好了理由,就是他賣硯箱時編的故事。這故事半真半假,隻不過,主角獲得的物品隨時可以換。


    楊老聽完故事,感慨的說道:“不容易呀,這東西保護的非常好,幾乎沒有損壞。”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幾個鑒定師很快給出了意見,大家都覺得這是清代的禦製觀賞器,至於說是雍正還是乾隆時期的,因為缺少標準器,所以,鑒定師們各持己見。


    陳老師向對沈瑜詢問:“沈瑜同學,這是你的藏品,你看是銅鏡什麽時期的?”


    沈瑜早就有了判斷,略一沉吟,開口說道:“這麵銅鏡的紋飾繁密精致,圓鈕與環紋的搭配又調節了內區滿地纏枝蓮的緊湊布局,形成富於節奏的變化。框做菱花形,滿雕卷草紋。花紋線條細膩雅致,工藝臻熟,流暢自然。


    從銅胎畫琺琅的工藝來看,更像是乾隆時期造辦處承造的物品。


    康熙時期的銅鏡有流傳於世,與這麵銅鏡是有差異的。


    這件物品與雍正時期的工藝、紋飾,也有些區別。再與乾隆時期的工藝對比,幾無二致。


    另外,銅鏡背麵鎏金厚重,氣息富麗華貴,鎏金燦爛,釉彩鮮明。富貴之中又呈現出質樸自然的仿古之風。


    考慮到清代內廷把銅鏡發展成禦賞裝飾品,擺置於宮廷重要場所。這件銅鏡,符合乾隆皇帝的好古思想。所以,這應該是由宮廷造辦處所承造的一件掐絲琺琅重器。”


    “說的好。”楊老與其他鑒定師,聽了沈瑜的一席話,不住讚歎。


    陳老師說:“難怪你能收集到那麽多藏品。看來,你對各類藏品,都下過功夫研究。”


    楊老讓沈瑜稍等,他與幾個鑒定師商議半晌,又把資料傳給博物館的同事,谘詢意見。


    最終,他們決定就按照乾隆禦製銅鏡上拍,以兩百萬的起拍價進行拍賣。


    沈瑜聽到起拍價,心跳瞬間加速。


    他曾經悄悄猜測過銅鏡的價格,但沒想到,拍賣行會給出這麽高的起拍價。如果真按照這個價格來衡量,一麵銅鏡,就相當與他所有藏品的幾倍價值。


    陳老師看出了沈瑜的激動。他對沈瑜解釋:“沈瑜同學,清代禦製觀賞器和普通官窯是不一樣的,造辦處承造的東西種類很多,這類宮廷器皿往往在市場上很歡迎,有很多人追捧。以我的經驗來看,真正的成交價隻會更高。”


    簽訂合同,辦理手續的時候,幾個鑒定師一直守在一旁,反複觀賞銅鏡。


    楊老對彭經理說:“沒想到,在最後一天,收到了這麽一件重器。清代禦製法郎彩銅鏡可是很少見的,尤其還是大型觀賞器,不是尋常的實用器名可以比的。這種藏品,往往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一定能碰得到。這次來濱海還真是大開眼界。”


    陳老師對彭經理說:“這麵銅鏡可以做重點宣傳,有了這件拍品,恐怕會吸引很多藏家的注意。這次拍賣會就更有把握了。”


    彭經理說:“這還得謝謝沈瑜同學的支持和信任。”


    沈瑜說到:“希望以後還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東野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東野老並收藏重生之收藏大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