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木館的二樓。服務生已經填好了之前的單據,側頭聽著老板正在吹噓他的收藏。盡管一家老板說的天花亂墜,可是服務生記得很清楚,這件真的被當做隔斷來用的落地照,已經許久無人問津,上一次有客人詢問,也被價格嚇退了。</p>
“這件乾隆金絲楠木落地罩,選料上乘,是難得的大塊心材。雖然有損壞,但是瑕不掩瑜。</p>
</p>
我記得,明代王煜在《楠樹賦》中也誇讚:“楠之茂也,勢忝岱華,光拍滄溟,上懸三光,下蟠九地。”</p>
楠木為軟木之首,且木性溫和,體輕,不伸不脹,不翹不裂,紋理清晰細膩。宮廷家具往往以楠木製作家具,如楠木羅漢床,冬季睡臥,觸之不涼,此優點為任何硬木所不及。同時也因材質較軟且細膩,可以雕琢更多層次,因此單從雕工紋飾精細上講,楠木所雕的紋飾往往更勝紫檀等硬木。此件落地罩多處用采用鏤雕技法,因此選楠木為材可謂恰當……”</p>
沈瑜趁著老板說的有些累,喝水的時候問道:“及老板,您說有道理,但是你想沒想過,楠木自古以來就是備受重視的珍貴木料,其受重視程度不亞於黃花梨和紫檀。而金絲楠又是楠木中最為稀少珍貴者。曆史上金絲楠木多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古代帝王龍椅寶座也選用優質金絲楠木製作,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會因逾越禮製而獲罪。</p>
從雕工和規格來看,這不像宮廷家具,所以應該不是乾隆時期的,我看,這件東西最多也就是清末明初的,甚至要更晚一些。”</p>
及老板立刻說道:“楠木自清代起就甚為稀有了。”</p>
沈瑜說:“那隻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其實在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還是能找到一些的,之後才逐漸變少。首都的博物館,有落地罩保存下來,所以我說,這不像是乾隆時期的。您也說了,落地罩的有損壞。現在貼有白紙的地方,原本應該有裝飾的,現在已經變成了白紙。您要的這個價格實在太貴了。”</p>
及老板知道自家東西的情況,聽到沈瑜似乎有購買的念頭,就說道:“如果你喜歡,我可以給你讓利,嗯~”</p>
他一副忍痛割愛的模樣:“28萬怎麽樣?”</p>
沈瑜半晌沒有說話,屋裏的幾個人,都看著他,等他的決定。</p>
他的視線在多寶閣上掃過,又看向及老板,說道:“及老板,剛才咱們看的這些東西——”</p>
他指了自己預定的關帝坐像,雲龍紋掛件等,“您算算總價格。如果總價太高,這一件落地罩,我就放棄。”</p>
及老板心中高興:“好說,價格咱們可以商量。”</p>
他早就把價格在心裏琢磨過幾遍,依舊裝出為難的樣子,一個一個念給沈瑜聽。</p>
“關帝坐像58萬。雲龍紋掛件兩萬,象生器和沉香木木雕加起來,給您便宜一些,5.8萬……”他說道:“這是65.8萬港幣。加上這落地罩,給您按照28萬算。總價是93.8萬港幣,您買的東西多,我給您降低價格,93.5萬港幣,您看怎麽樣?”</p>
沈瑜笑了:“老板,您這麽算價格,我可不敢要這幾件東西。我用這個價格把這些木雕買回去,要被朋友們笑話的。”</p>
說罷,視線在幾件東西間掃視,似乎是在考慮著要把哪些東西去掉。</p>
及老板說:“您看這樣好不好,總價93萬,把零頭全磨掉,您看可以吧?這個價格我可不怎麽賺錢了。”</p>
沈瑜依舊猶豫。</p>
張鞠也在旁邊勸他再考慮。</p>
及老板眼看近百萬的生意,就是沒能成交,實在不想放棄。他觀察著沈瑜的表情,勸道:“這樣吧,我說個最低價,92萬港幣,不能再低了。這個價格隻能給你,別人用這個價格來買,我絕對不賣。”</p>
沈瑜仿佛下定了決心說道:“好吧,遇到這幾件東西,也是有緣分,就按這個價格。”</p>
及老板放心了:“這些東西是不可複製和再生的,以後絕對會升值。”</p>
他急忙讓服務員有重新寫單據,等到神沈瑜付賬之後,立刻安排人來把落地罩拆下,把木雕分門別類的裝箱。</p>
等待工人拆卸落地罩的時候,沈瑜一直在旁觀看。</p>
老板邀沈瑜和張鞠坐下喝茶,又給他介紹了一直在喝茶的老人。</p>
那位老人叫做盛力明,擔任過記者,又在幾家報紙擔任過主編,退休之後,便常來老朋友的店裏喝茶。</p>
沈瑜把自己在魔都畫廊的聯係方式留給了二人。</p>
這二人看到沈瑜的名片,反應不同。</p>
及老板說道:“沈總年輕有為,難怪你能這麽大手筆的買古玩。”</p>
盛力明看著名片,想了想說道:“我好像聽朋友說過,和韻畫廊在毆洲辦過畫展。”</p>
他看著沈瑜,說道:“沈總不簡單,年紀輕輕就辦出了一番事業,還能跑到毆洲做藝術品生意。”</p>
沈瑜說:“名片好看而已,營業時間並不久,我也是來港城看看有沒有機會。”</p>
幾人聊了一會兒,搬運工人們將落地罩打包好裝箱。沈瑜和張鞠一起告辭,和運送車輛一起離開。</p>
及老板一直送到店外,看著車輛離開,才回到二樓。</p>
盛力明笑著說:“我今天可算見識了,你可真能說。”</p>
及老板說道:“見笑了。我做生意是為了糊口。你退休了,可以放鬆,我還要給自己掙飯吃。”</p>
盛力明說道:“我記得你說買那個東西的價格很便宜。”</p>
及老板急忙說道:“哎,我可沒說過,你不要亂講,這話傳出去不好。”</p>
盛力明說道:“你做了大生意,是不是請老朋友們吃一頓飯?”</p>
及老板心情不錯:“沒問題,明天咱們一起吃早茶。”</p>
盛力明說道:“我可提醒你,那個沈總雖然年輕,但是能在毆洲用藝術品賺錢,應該不簡單。”</p>
及老板問道:“你剛才說的不是客氣話?”</p>
盛力明說道:“當然不是。而且,他旁邊的女士,不像商人,更像是公職人員。”他用手指了指北麵。</p>
及老板說:“沒事,我那幾件古玩都是真的,就是貴了點。年輕人不好意思找後賬。”</p>
……</p>
張鞠坐在車上,看到沈瑜不時回頭看著,買來的物品,生怕被磕碰,就說道:“恭喜你,買到了喜歡的東西。”</p>
沈瑜悄悄擺了擺手,示意不要多說,避免被人聽到。</p>
回到酒店後,沈瑜請酒店工作人員,幫忙把東西一一全部運進自己的房間,才鬆了一口氣。</p>
“這件乾隆金絲楠木落地罩,選料上乘,是難得的大塊心材。雖然有損壞,但是瑕不掩瑜。</p>
</p>
我記得,明代王煜在《楠樹賦》中也誇讚:“楠之茂也,勢忝岱華,光拍滄溟,上懸三光,下蟠九地。”</p>
楠木為軟木之首,且木性溫和,體輕,不伸不脹,不翹不裂,紋理清晰細膩。宮廷家具往往以楠木製作家具,如楠木羅漢床,冬季睡臥,觸之不涼,此優點為任何硬木所不及。同時也因材質較軟且細膩,可以雕琢更多層次,因此單從雕工紋飾精細上講,楠木所雕的紋飾往往更勝紫檀等硬木。此件落地罩多處用采用鏤雕技法,因此選楠木為材可謂恰當……”</p>
沈瑜趁著老板說的有些累,喝水的時候問道:“及老板,您說有道理,但是你想沒想過,楠木自古以來就是備受重視的珍貴木料,其受重視程度不亞於黃花梨和紫檀。而金絲楠又是楠木中最為稀少珍貴者。曆史上金絲楠木多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古代帝王龍椅寶座也選用優質金絲楠木製作,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會因逾越禮製而獲罪。</p>
從雕工和規格來看,這不像宮廷家具,所以應該不是乾隆時期的,我看,這件東西最多也就是清末明初的,甚至要更晚一些。”</p>
及老板立刻說道:“楠木自清代起就甚為稀有了。”</p>
沈瑜說:“那隻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其實在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還是能找到一些的,之後才逐漸變少。首都的博物館,有落地罩保存下來,所以我說,這不像是乾隆時期的。您也說了,落地罩的有損壞。現在貼有白紙的地方,原本應該有裝飾的,現在已經變成了白紙。您要的這個價格實在太貴了。”</p>
及老板知道自家東西的情況,聽到沈瑜似乎有購買的念頭,就說道:“如果你喜歡,我可以給你讓利,嗯~”</p>
他一副忍痛割愛的模樣:“28萬怎麽樣?”</p>
沈瑜半晌沒有說話,屋裏的幾個人,都看著他,等他的決定。</p>
他的視線在多寶閣上掃過,又看向及老板,說道:“及老板,剛才咱們看的這些東西——”</p>
他指了自己預定的關帝坐像,雲龍紋掛件等,“您算算總價格。如果總價太高,這一件落地罩,我就放棄。”</p>
及老板心中高興:“好說,價格咱們可以商量。”</p>
他早就把價格在心裏琢磨過幾遍,依舊裝出為難的樣子,一個一個念給沈瑜聽。</p>
“關帝坐像58萬。雲龍紋掛件兩萬,象生器和沉香木木雕加起來,給您便宜一些,5.8萬……”他說道:“這是65.8萬港幣。加上這落地罩,給您按照28萬算。總價是93.8萬港幣,您買的東西多,我給您降低價格,93.5萬港幣,您看怎麽樣?”</p>
沈瑜笑了:“老板,您這麽算價格,我可不敢要這幾件東西。我用這個價格把這些木雕買回去,要被朋友們笑話的。”</p>
說罷,視線在幾件東西間掃視,似乎是在考慮著要把哪些東西去掉。</p>
及老板說:“您看這樣好不好,總價93萬,把零頭全磨掉,您看可以吧?這個價格我可不怎麽賺錢了。”</p>
沈瑜依舊猶豫。</p>
張鞠也在旁邊勸他再考慮。</p>
及老板眼看近百萬的生意,就是沒能成交,實在不想放棄。他觀察著沈瑜的表情,勸道:“這樣吧,我說個最低價,92萬港幣,不能再低了。這個價格隻能給你,別人用這個價格來買,我絕對不賣。”</p>
沈瑜仿佛下定了決心說道:“好吧,遇到這幾件東西,也是有緣分,就按這個價格。”</p>
及老板放心了:“這些東西是不可複製和再生的,以後絕對會升值。”</p>
他急忙讓服務員有重新寫單據,等到神沈瑜付賬之後,立刻安排人來把落地罩拆下,把木雕分門別類的裝箱。</p>
等待工人拆卸落地罩的時候,沈瑜一直在旁觀看。</p>
老板邀沈瑜和張鞠坐下喝茶,又給他介紹了一直在喝茶的老人。</p>
那位老人叫做盛力明,擔任過記者,又在幾家報紙擔任過主編,退休之後,便常來老朋友的店裏喝茶。</p>
沈瑜把自己在魔都畫廊的聯係方式留給了二人。</p>
這二人看到沈瑜的名片,反應不同。</p>
及老板說道:“沈總年輕有為,難怪你能這麽大手筆的買古玩。”</p>
盛力明看著名片,想了想說道:“我好像聽朋友說過,和韻畫廊在毆洲辦過畫展。”</p>
他看著沈瑜,說道:“沈總不簡單,年紀輕輕就辦出了一番事業,還能跑到毆洲做藝術品生意。”</p>
沈瑜說:“名片好看而已,營業時間並不久,我也是來港城看看有沒有機會。”</p>
幾人聊了一會兒,搬運工人們將落地罩打包好裝箱。沈瑜和張鞠一起告辭,和運送車輛一起離開。</p>
及老板一直送到店外,看著車輛離開,才回到二樓。</p>
盛力明笑著說:“我今天可算見識了,你可真能說。”</p>
及老板說道:“見笑了。我做生意是為了糊口。你退休了,可以放鬆,我還要給自己掙飯吃。”</p>
盛力明說道:“我記得你說買那個東西的價格很便宜。”</p>
及老板急忙說道:“哎,我可沒說過,你不要亂講,這話傳出去不好。”</p>
盛力明說道:“你做了大生意,是不是請老朋友們吃一頓飯?”</p>
及老板心情不錯:“沒問題,明天咱們一起吃早茶。”</p>
盛力明說道:“我可提醒你,那個沈總雖然年輕,但是能在毆洲用藝術品賺錢,應該不簡單。”</p>
及老板問道:“你剛才說的不是客氣話?”</p>
盛力明說道:“當然不是。而且,他旁邊的女士,不像商人,更像是公職人員。”他用手指了指北麵。</p>
及老板說:“沒事,我那幾件古玩都是真的,就是貴了點。年輕人不好意思找後賬。”</p>
……</p>
張鞠坐在車上,看到沈瑜不時回頭看著,買來的物品,生怕被磕碰,就說道:“恭喜你,買到了喜歡的東西。”</p>
沈瑜悄悄擺了擺手,示意不要多說,避免被人聽到。</p>
回到酒店後,沈瑜請酒店工作人員,幫忙把東西一一全部運進自己的房間,才鬆了一口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