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瑜還沒來得及查看遊戲提示,詹尼特問道:“沉先生,您喜歡的三件古玩已經拍到了,要不要再看其他拍品?”</p>
沉瑜搖頭:“不看了,開始辦理手續,讓他們盡快把東西運過來。”</p>
“明白。”</p>
他趁著詹妮特正在忙碌的時間,悄悄點開了遊戲信息。</p>
玩家購買鐵鋄金夔龍紋腰刀,獎勵:遊戲經驗值增加,獎勵:兵器鑒定技能提升……</p>
玩家購買清乾隆時期的鐵錯金鏤空鏨花馬鞍……</p>
沉瑜購買腰刀和馬鞍以及銀鎏金鏨刻花卉紋奓鬥,遊戲都給出了經驗值和技能獎勵。</p>
讓他高興的是,通過遊戲提示,知道自己隻看圖錄得出的判斷準確。這時,突然接到了曾晴的電話。</p>
沉瑜以為是畫展那邊有事情,按下接聽鍵就問道:“曾姐,是不是展覽那裏有事?”</p>
曾晴說道:“沉總,畫展這裏都很順利。您在畫廊嗎?要辦事情還順利吧。給你打電話,是有件事情不知道該怎麽辦?”</p>
沉瑜一聽就知道,這是比較難辦的事兒,就說道:“趕緊說吧,你要不說我掛電話了。”</p>
曾晴:“別別,之前您跟我說過,魔都這裏的畫廊絕不接觸古玩的業務,但是,您知道我開店的時候,難免會接觸到很多的收藏者和商家。</p>
</p>
有一位老先生,職業是做建築設計的,業餘愛好是收藏。他之前也沒買過什麽東西,退休之後越發癡迷了。他買了一件瓷器,很多人都看不太懂。”</p>
沉瑜心想,看不太懂多半是不看好。</p>
曾晴猶豫的說道:“這老先生不知道怎麽打聽到您,想通過我找您給鑒定。</p>
如果別人,我直接就給拒絕了。但是,這老先生不是賣古玩,而且對我家父親有過幫助,他開口,我實在是很難拒絕,您覺得為難,我就用公司要求拒絕。”</p>
沉瑜的大腦快速轉動,自己要拉住曾晴,所以,這個麵子應該給她。但是,關於古玩的事情,一但開了頭,後麵會很難刹住,誰還沒點關係?</p>
他沉吟片刻,說道:“既然你都開口了,那就下不為例。以後不能再有這樣的事了。另外,你也認識於老師,為什麽不請於老師看?”</p>
曾晴先是一陣感謝,然後說道:“於老師看過了,說這件東西他也拿不準,可是,這老先生非要弄個水落石出。”</p>
沉瑜說:“我這會兒還在畫廊,你約時間吧。”</p>
曾晴說:“這老先生給我打過兩次電話了,想今天就找您鑒定。”</p>
沉瑜:“我知道了,你開車送他來吧。”</p>
“謝謝您的關照。”</p>
沉瑜說:“不用謝,沒有第二次了。這老先生身體怎麽樣?”</p>
曾晴說:“沒什麽大的病。你要是覺得不對,可要悠著點兒說。”</p>
沉瑜說:“我知道了,老先生姓什麽?”</p>
“姓李,李傳建。”</p>
……</p>
沉瑜放下電話,也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給曾晴撐麵子,是為了拉住他,但是也不得不敲打一下。</p>
他點開遊戲頁麵,繼續觀看信息。</p>
剛買的三件古玩雖然還沒拿到手,但是遊戲已經給出價值判斷。</p>
其中,奓鬥的價值與沉瑜判斷不一致。遊戲判斷奓鬥的價值區間為15萬~18萬歐元。雖然高出沉瑜的判斷,但是與其他兩件一平均,這筆生意算是不賠不賺。</p>
好在,他買這三件古玩是為了豐富博物館的藏品。</p>
大約過了40分鍾,沉瑜坐在辦公室品茶的時候,聽到了汽車的聲音,走到窗前,看到曾晴停下車,和一位老人先後下車。</p>
沉瑜來到了畫廊一樓,見曾晴和一位老先生走進大門。</p>
他走過去招呼:“曾姐回來了,您給介紹一下?”</p>
“沉總,這位是李傳建先生,是我的父親的朋友。”曾晴給雙方做了介紹。</p>
“李老先生,您好!”沉瑜笑著打招呼,同時觀察對方。李傳建穿著衣服比較厚,戴著老式的眼睛,臉上已經有了不少老人斑,兩手抱著盒子,非常小心。</p>
李傳建笑著說:“沉總真是年輕有為,我拿著東西,不方便握手,您多包涵。”</p>
沉瑜說:“您太客氣了。咱們邊邊喝茶邊聊。”</p>
他請李傳建到了接待室。</p>
三人坐下之後,曾晴非常有眼力,主動忙著泡茶。</p>
李傳建說的:“今天冒昧拜訪,給您添麻煩了。”</p>
沉瑜說:“您是曾姐的朋友,來這兒裏不算添麻煩。”</p>
李傳建說道:“您可能聽小曾說過,我業餘愛好收藏。退休後,買了一件瓷器,有的朋友看了之後說好,有的朋友說不好,我自己也做了些研究。聽說您對古玩有研究,所以就麻煩小曾開找您。”</p>
沉瑜說:“能看看您的藏品嗎?”</p>
李傳建非常小心的從拿出了一個白釉盤。</p>
這時,曾晴給二人倒茶。</p>
沉瑜讓她和李傳建喝茶,自己開始鑒定過程。</p>
他沒有急著用遊戲地圖判斷,而是憑著眼力去觀察。</p>
盤子的白釉略偏青,盤心澀燒雲龍紋,龍形矯健,神態生動。有大明嘉靖年製的款識。</p>
白釉盤的釉色、形態看起來都對,但是看再看一遍,卻覺得有些不太協調。</p>
他挑不出毛病,隻好打開遊戲頁麵,用於地圖驗證。</p>
沉瑜看到地圖沒有任何顯示,在心裏歎了一口氣。</p>
李傳建一直等著看沉瑜的判斷,及時的開口問道:“沉總,您看這件盤子怎麽樣了?”</p>
沉瑜沒急著說,回憶那些鑒定專家們常用的話術。</p>
“您能說說,怎麽購買這件盤子的嗎。我不是想打聽事情,因為藏品的傳承也對價值有影響。”</p>
李傳健解釋,這件盤子是一個朋友轉給他的,朋友是從海外帶回來的,這件盤子還在鈕約拍賣過,有記錄和圖路。</p>
沉瑜繼續問:“您對這件盤子怎麽看?”</p>
李傳建說道:“我買下盤子,研究了一些相關知識,不知道的對不對。”</p>
他沉吟片刻,理清思路才說道:“盤子的白釉滋潤,應該是嘉靖早期彷前朝正德官窯名品的佳作。</p>
盤心澀燒雲龍紋,其製作需先暗刻紋飾於瓷胎上,再在紋飾外施加白釉高溫燒成白地澀胎品種,這種做法流行於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多為盤類器物。</p>
盤子製作精良,款識字筆跡風格仍帶濃厚的正德韻味。</p>
我查過很多資料,未見與之相同的盤子。今天能見到的相似瓷器,有嘉靖官窯有白釉綠彩刻龍紋盤,但無澀燒。因此,這件瓷器可能是孤品,頗為珍貴。”</p>
沉瑜搖頭:“不看了,開始辦理手續,讓他們盡快把東西運過來。”</p>
“明白。”</p>
他趁著詹妮特正在忙碌的時間,悄悄點開了遊戲信息。</p>
玩家購買鐵鋄金夔龍紋腰刀,獎勵:遊戲經驗值增加,獎勵:兵器鑒定技能提升……</p>
玩家購買清乾隆時期的鐵錯金鏤空鏨花馬鞍……</p>
沉瑜購買腰刀和馬鞍以及銀鎏金鏨刻花卉紋奓鬥,遊戲都給出了經驗值和技能獎勵。</p>
讓他高興的是,通過遊戲提示,知道自己隻看圖錄得出的判斷準確。這時,突然接到了曾晴的電話。</p>
沉瑜以為是畫展那邊有事情,按下接聽鍵就問道:“曾姐,是不是展覽那裏有事?”</p>
曾晴說道:“沉總,畫展這裏都很順利。您在畫廊嗎?要辦事情還順利吧。給你打電話,是有件事情不知道該怎麽辦?”</p>
沉瑜一聽就知道,這是比較難辦的事兒,就說道:“趕緊說吧,你要不說我掛電話了。”</p>
曾晴:“別別,之前您跟我說過,魔都這裏的畫廊絕不接觸古玩的業務,但是,您知道我開店的時候,難免會接觸到很多的收藏者和商家。</p>
</p>
有一位老先生,職業是做建築設計的,業餘愛好是收藏。他之前也沒買過什麽東西,退休之後越發癡迷了。他買了一件瓷器,很多人都看不太懂。”</p>
沉瑜心想,看不太懂多半是不看好。</p>
曾晴猶豫的說道:“這老先生不知道怎麽打聽到您,想通過我找您給鑒定。</p>
如果別人,我直接就給拒絕了。但是,這老先生不是賣古玩,而且對我家父親有過幫助,他開口,我實在是很難拒絕,您覺得為難,我就用公司要求拒絕。”</p>
沉瑜的大腦快速轉動,自己要拉住曾晴,所以,這個麵子應該給她。但是,關於古玩的事情,一但開了頭,後麵會很難刹住,誰還沒點關係?</p>
他沉吟片刻,說道:“既然你都開口了,那就下不為例。以後不能再有這樣的事了。另外,你也認識於老師,為什麽不請於老師看?”</p>
曾晴先是一陣感謝,然後說道:“於老師看過了,說這件東西他也拿不準,可是,這老先生非要弄個水落石出。”</p>
沉瑜說:“我這會兒還在畫廊,你約時間吧。”</p>
曾晴說:“這老先生給我打過兩次電話了,想今天就找您鑒定。”</p>
沉瑜:“我知道了,你開車送他來吧。”</p>
“謝謝您的關照。”</p>
沉瑜說:“不用謝,沒有第二次了。這老先生身體怎麽樣?”</p>
曾晴說:“沒什麽大的病。你要是覺得不對,可要悠著點兒說。”</p>
沉瑜說:“我知道了,老先生姓什麽?”</p>
“姓李,李傳建。”</p>
……</p>
沉瑜放下電話,也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給曾晴撐麵子,是為了拉住他,但是也不得不敲打一下。</p>
他點開遊戲頁麵,繼續觀看信息。</p>
剛買的三件古玩雖然還沒拿到手,但是遊戲已經給出價值判斷。</p>
其中,奓鬥的價值與沉瑜判斷不一致。遊戲判斷奓鬥的價值區間為15萬~18萬歐元。雖然高出沉瑜的判斷,但是與其他兩件一平均,這筆生意算是不賠不賺。</p>
好在,他買這三件古玩是為了豐富博物館的藏品。</p>
大約過了40分鍾,沉瑜坐在辦公室品茶的時候,聽到了汽車的聲音,走到窗前,看到曾晴停下車,和一位老人先後下車。</p>
沉瑜來到了畫廊一樓,見曾晴和一位老先生走進大門。</p>
他走過去招呼:“曾姐回來了,您給介紹一下?”</p>
“沉總,這位是李傳建先生,是我的父親的朋友。”曾晴給雙方做了介紹。</p>
“李老先生,您好!”沉瑜笑著打招呼,同時觀察對方。李傳建穿著衣服比較厚,戴著老式的眼睛,臉上已經有了不少老人斑,兩手抱著盒子,非常小心。</p>
李傳建笑著說:“沉總真是年輕有為,我拿著東西,不方便握手,您多包涵。”</p>
沉瑜說:“您太客氣了。咱們邊邊喝茶邊聊。”</p>
他請李傳建到了接待室。</p>
三人坐下之後,曾晴非常有眼力,主動忙著泡茶。</p>
李傳建說的:“今天冒昧拜訪,給您添麻煩了。”</p>
沉瑜說:“您是曾姐的朋友,來這兒裏不算添麻煩。”</p>
李傳建說道:“您可能聽小曾說過,我業餘愛好收藏。退休後,買了一件瓷器,有的朋友看了之後說好,有的朋友說不好,我自己也做了些研究。聽說您對古玩有研究,所以就麻煩小曾開找您。”</p>
沉瑜說:“能看看您的藏品嗎?”</p>
李傳建非常小心的從拿出了一個白釉盤。</p>
這時,曾晴給二人倒茶。</p>
沉瑜讓她和李傳建喝茶,自己開始鑒定過程。</p>
他沒有急著用遊戲地圖判斷,而是憑著眼力去觀察。</p>
盤子的白釉略偏青,盤心澀燒雲龍紋,龍形矯健,神態生動。有大明嘉靖年製的款識。</p>
白釉盤的釉色、形態看起來都對,但是看再看一遍,卻覺得有些不太協調。</p>
他挑不出毛病,隻好打開遊戲頁麵,用於地圖驗證。</p>
沉瑜看到地圖沒有任何顯示,在心裏歎了一口氣。</p>
李傳建一直等著看沉瑜的判斷,及時的開口問道:“沉總,您看這件盤子怎麽樣了?”</p>
沉瑜沒急著說,回憶那些鑒定專家們常用的話術。</p>
“您能說說,怎麽購買這件盤子的嗎。我不是想打聽事情,因為藏品的傳承也對價值有影響。”</p>
李傳健解釋,這件盤子是一個朋友轉給他的,朋友是從海外帶回來的,這件盤子還在鈕約拍賣過,有記錄和圖路。</p>
沉瑜繼續問:“您對這件盤子怎麽看?”</p>
李傳建說道:“我買下盤子,研究了一些相關知識,不知道的對不對。”</p>
他沉吟片刻,理清思路才說道:“盤子的白釉滋潤,應該是嘉靖早期彷前朝正德官窯名品的佳作。</p>
盤心澀燒雲龍紋,其製作需先暗刻紋飾於瓷胎上,再在紋飾外施加白釉高溫燒成白地澀胎品種,這種做法流行於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多為盤類器物。</p>
盤子製作精良,款識字筆跡風格仍帶濃厚的正德韻味。</p>
我查過很多資料,未見與之相同的盤子。今天能見到的相似瓷器,有嘉靖官窯有白釉綠彩刻龍紋盤,但無澀燒。因此,這件瓷器可能是孤品,頗為珍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