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很重視太子的教育,上次他私自出逃的事情發生以後,朱厚照終於接受了一個正常太子應該完成的課業。
從課業上說,明朝太子讀書是十分辛苦的:上午主要是文化課。分為三項內容:讀書,聽字和寫字。讀書的時候每學一篇新文,必須在三日之內背熟。每三天就要檢測一次。寫字的量也很大,每年的春天、夏天、秋天每天要寫一百個字,而冬天則需要寫五十個字。
學習細節也被做了嚴格的要求,比如說背書,不是背過就完了,而是要求字正腔圓,句讀分明。而寫字,則要求寫的橫平豎直,方正工整。
所有的學習過程,都由侍講官監視著,而這些侍講官選拔的是偶合不僅僅隻看學問,還要求治學嚴謹,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鐵麵無私,品行端正的老學究。
這些人都是敢於隨時批評太子過錯的。
整天由這樣一群老學究看著,朱厚照能不鬱悶嗎?怪不得他要招李淩過來當陪讀!·
李淩本來以為自己是要過來陪太子讀書,哪裏知道到了文華殿中才知道今天準備了一場經筵。
這次皇帝才是主角。而他和太子僅僅隻是兩個看客而已。
所謂的“經筵”,就是一場文史研究會,由皇帝召集群臣,探討研究經史子集的心得體會,這種活動非明朝首創,之前的幾個朝代也都有。可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執政的時候,應該是政府想活動作為頻繁的時期。
明宣宗時期,經筵就以製度的形式確立了下來,以後曆代皇帝對此都是非常的重視。
經筵有著固定的模式,每月三場,分別在當月的初二,十二以及二十二這個三天,講課的講案主要設在皇帝的禦案稍東,早趁先由司禮太監獻上所講的經書。書是《大學》,經是《尚書》。每次講課設立兩名講官。
這次的講官也是兩個李淩的老熟人,他們分別是王華和李東陽。
兩位主講官先給皇帝見禮以後才開始講課。
而李淩和太子則隻可以站在兩位講官的後麵聽著,他們甚至連提問的權利都沒有。
劉謹這家夥也很嚴肅的站在太子的旁邊。
這家夥前一段時間受到了皇帝的懲罰,太子多次給他求情,知道最近才被解除了禁足令。
今次他也是跟隨太子來學習的!這家夥居然搖頭晃腦的在一旁聽著,興致來了居然也跟著連連點頭。
雖然兩位大學士興致昂然,但是李淩和太子兩人依舊是昏昏欲睡。
這一場下來足足講了一個多時辰,李淩是又饑又餓,若不是有皇帝和兩位老大在一旁,他真想就此離開,到宮外好好享受一頓美食。
“噓,李淩,你給我規矩一點,若是讓兩位先生知道你如此不守規矩,可是要吃板子的!”。李淩東張西望,想找一點食物填補一下肚子的時候,太子開始小聲的提醒他。
朱厚照悄悄的將一塊兒饅頭塞到了李淩的手中,想來他也是經常被父親拉來聽經筵,慢慢的就琢磨出了自帶幹糧的方法。
日正中天的時候兩位講官終於停了下來。這時候自有小黃門攙扶著兩位老大人到左順門用飯。
太子也跟隨著皇帝出了文華殿。
李淩此時饑渴的厲害,就想出去到宮外找點吃的,沒有想到他剛一動就被劉謹所發現了。
“李會元,別人可以出去吃飯,但是你我不能!”。李淩剛想離開,卻被劉謹組織,他繼續說道:“我們兩個都是太子的陪讀,雖然經筵結束了,但是李學士下午還要在文華殿教導太子殿下,你我兩人要一直在這裏侯著,直到太子做完功課才能離去!”。
劉謹嘴上說的客氣,心中對李淩卻是痛恨的很,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當初在李家的時候李淩讓他每天挑糞的情景。
如今李淩得罪了太後和皇帝,他怎麽可能不乘機報複?
本來李淩是可以跟著兩位大學士一起去用飯的,但是劉謹這家夥從中使壞,他花錢買通了值得的小黃門,讓對方選擇性的遺忘了李淩。
兩位大臣離開的時候卻把李淩給丟在了文華殿!
李淩實在餓的不行,就在文花殿中隨意的找著能,吃的東西。
他偶然發現兩位講官的桌子上不僅放著各自的講義,而且還有兩盤水果!其中不但有蘋果、梨,還有荔枝、桂圓、龍眼、楊梅等南方水果!
李淩也顧不得客氣,他走上前去端起一隻盤子就開始食用起來。
“哎,我的小祖宗啊,你闖了大禍了,文華殿裏任何一種擺設都是有規定的,絕對不能輕易亂動!”。劉謹大聲失色,他沒有想到李淩居然如此的膽大,竟然連這裏的東西也敢動。
別說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就是太子殿下也不能隨意的動這些東西。
水果都是保存在冰窖當中的,為了儲存這些水果可是花費了皇家不少力氣的!
李淩飛快的將一個盤子裏的水果食用完畢之後,他覺得自己沒有那麽饑餓了,他向劉謹說道:“我們都是老朋友了,不用客氣,另外一盤你先將他吃了墊墊肚子吧,怎麽大的一把年紀還要受如此的折磨!”
劉謹聽了李淩的說辭,腳下卻沒動一步,身在皇宮多年的他自然知道其中的罪過該有多大。
“剛剛得罪了皇帝居然還不知道檢點一些!”。劉謹此時已經把李淩看成了一個死人了!
如此任性胡為,早晚釀成大貨!
“劉兄,你別老繃著一張臉好不,要我說啊,你隻管將太子伺候好就可以了,心裏可別在打小九九,你既不是司禮監和禦馬監的頭目,也不是東廠的大人物,想要出人頭地也不容易,就算做到和王振以及汪直一樣位高權種不也要落個黯然收場?”。李淩一本正經的勸說劉謹還好服侍太子捏動歪心事。
皇帝千秋正盛,隻怕劉謹這老家夥歸天了皇帝都不一定有事。
他若是想借著太子的力量往上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劉謹這個有理想有報複的老太監終於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如何做!
李閣老給太子上課的時候,他一直精神恍惚,忘記了揭發李淩偷吃水果的事情。
“有空的時候多到我府上坐坐!”。李閣老給太子上完課將要離開的時候他突然向李淩說道。
(未完待續。)
從課業上說,明朝太子讀書是十分辛苦的:上午主要是文化課。分為三項內容:讀書,聽字和寫字。讀書的時候每學一篇新文,必須在三日之內背熟。每三天就要檢測一次。寫字的量也很大,每年的春天、夏天、秋天每天要寫一百個字,而冬天則需要寫五十個字。
學習細節也被做了嚴格的要求,比如說背書,不是背過就完了,而是要求字正腔圓,句讀分明。而寫字,則要求寫的橫平豎直,方正工整。
所有的學習過程,都由侍講官監視著,而這些侍講官選拔的是偶合不僅僅隻看學問,還要求治學嚴謹,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鐵麵無私,品行端正的老學究。
這些人都是敢於隨時批評太子過錯的。
整天由這樣一群老學究看著,朱厚照能不鬱悶嗎?怪不得他要招李淩過來當陪讀!·
李淩本來以為自己是要過來陪太子讀書,哪裏知道到了文華殿中才知道今天準備了一場經筵。
這次皇帝才是主角。而他和太子僅僅隻是兩個看客而已。
所謂的“經筵”,就是一場文史研究會,由皇帝召集群臣,探討研究經史子集的心得體會,這種活動非明朝首創,之前的幾個朝代也都有。可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執政的時候,應該是政府想活動作為頻繁的時期。
明宣宗時期,經筵就以製度的形式確立了下來,以後曆代皇帝對此都是非常的重視。
經筵有著固定的模式,每月三場,分別在當月的初二,十二以及二十二這個三天,講課的講案主要設在皇帝的禦案稍東,早趁先由司禮太監獻上所講的經書。書是《大學》,經是《尚書》。每次講課設立兩名講官。
這次的講官也是兩個李淩的老熟人,他們分別是王華和李東陽。
兩位主講官先給皇帝見禮以後才開始講課。
而李淩和太子則隻可以站在兩位講官的後麵聽著,他們甚至連提問的權利都沒有。
劉謹這家夥也很嚴肅的站在太子的旁邊。
這家夥前一段時間受到了皇帝的懲罰,太子多次給他求情,知道最近才被解除了禁足令。
今次他也是跟隨太子來學習的!這家夥居然搖頭晃腦的在一旁聽著,興致來了居然也跟著連連點頭。
雖然兩位大學士興致昂然,但是李淩和太子兩人依舊是昏昏欲睡。
這一場下來足足講了一個多時辰,李淩是又饑又餓,若不是有皇帝和兩位老大在一旁,他真想就此離開,到宮外好好享受一頓美食。
“噓,李淩,你給我規矩一點,若是讓兩位先生知道你如此不守規矩,可是要吃板子的!”。李淩東張西望,想找一點食物填補一下肚子的時候,太子開始小聲的提醒他。
朱厚照悄悄的將一塊兒饅頭塞到了李淩的手中,想來他也是經常被父親拉來聽經筵,慢慢的就琢磨出了自帶幹糧的方法。
日正中天的時候兩位講官終於停了下來。這時候自有小黃門攙扶著兩位老大人到左順門用飯。
太子也跟隨著皇帝出了文華殿。
李淩此時饑渴的厲害,就想出去到宮外找點吃的,沒有想到他剛一動就被劉謹所發現了。
“李會元,別人可以出去吃飯,但是你我不能!”。李淩剛想離開,卻被劉謹組織,他繼續說道:“我們兩個都是太子的陪讀,雖然經筵結束了,但是李學士下午還要在文華殿教導太子殿下,你我兩人要一直在這裏侯著,直到太子做完功課才能離去!”。
劉謹嘴上說的客氣,心中對李淩卻是痛恨的很,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當初在李家的時候李淩讓他每天挑糞的情景。
如今李淩得罪了太後和皇帝,他怎麽可能不乘機報複?
本來李淩是可以跟著兩位大學士一起去用飯的,但是劉謹這家夥從中使壞,他花錢買通了值得的小黃門,讓對方選擇性的遺忘了李淩。
兩位大臣離開的時候卻把李淩給丟在了文華殿!
李淩實在餓的不行,就在文花殿中隨意的找著能,吃的東西。
他偶然發現兩位講官的桌子上不僅放著各自的講義,而且還有兩盤水果!其中不但有蘋果、梨,還有荔枝、桂圓、龍眼、楊梅等南方水果!
李淩也顧不得客氣,他走上前去端起一隻盤子就開始食用起來。
“哎,我的小祖宗啊,你闖了大禍了,文華殿裏任何一種擺設都是有規定的,絕對不能輕易亂動!”。劉謹大聲失色,他沒有想到李淩居然如此的膽大,竟然連這裏的東西也敢動。
別說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就是太子殿下也不能隨意的動這些東西。
水果都是保存在冰窖當中的,為了儲存這些水果可是花費了皇家不少力氣的!
李淩飛快的將一個盤子裏的水果食用完畢之後,他覺得自己沒有那麽饑餓了,他向劉謹說道:“我們都是老朋友了,不用客氣,另外一盤你先將他吃了墊墊肚子吧,怎麽大的一把年紀還要受如此的折磨!”
劉謹聽了李淩的說辭,腳下卻沒動一步,身在皇宮多年的他自然知道其中的罪過該有多大。
“剛剛得罪了皇帝居然還不知道檢點一些!”。劉謹此時已經把李淩看成了一個死人了!
如此任性胡為,早晚釀成大貨!
“劉兄,你別老繃著一張臉好不,要我說啊,你隻管將太子伺候好就可以了,心裏可別在打小九九,你既不是司禮監和禦馬監的頭目,也不是東廠的大人物,想要出人頭地也不容易,就算做到和王振以及汪直一樣位高權種不也要落個黯然收場?”。李淩一本正經的勸說劉謹還好服侍太子捏動歪心事。
皇帝千秋正盛,隻怕劉謹這老家夥歸天了皇帝都不一定有事。
他若是想借著太子的力量往上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劉謹這個有理想有報複的老太監終於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如何做!
李閣老給太子上課的時候,他一直精神恍惚,忘記了揭發李淩偷吃水果的事情。
“有空的時候多到我府上坐坐!”。李閣老給太子上完課將要離開的時候他突然向李淩說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