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實際是是對會試的確認和履行天子取士的形式。其結果是將中式舉人分為進士三等並確定一甲三名的名次。期間的人為因素頗大。


    明朝的一甲進士,特別是狀元,絕大部分學行可稱,多以名臣、諍臣見諸史冊。


    殿試之日,貢士們經過士兵檢查以後進入奉天殿,考場就在兩廡之內。


    殿試是科舉的最後一站,也是考生最有把握的一次考核,最不濟也會落個三甲賜同進士。


    正因為如此,考生們一般不會作弊的,而負責檢測的士兵也很隨意。


    殿試不像以前的考試,它的試題一般隻有策論一道而已,考試時間不過兩個時辰。


    考生不必帶幹糧、飲水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他們甚至不需要帶任何的考試用品。


    考生孑然而來,自然不可能帶有作弊用具!


    皇帝臨軒策士,舉行隆重的開考儀式。文武百官如常朝侍立內外,皇帝升殿,鞭炮齊鳴,執事官舉策題放置案上,貢士朝案行五拜三口禮,而後,百官依次退出,貢士就位考試。


    由於是皇帝親自主考,所以不設主、副考官,隻設讀卷官和執事官。


    能在考場是進行巡視的隻有皇帝和監視官。


    由專職的士兵引領著,李淩終於到了屬於自己的考桌前麵,核對過信息無誤以後,士兵退了出去。


    考桌上不隻有試卷和答卷,而且筆墨紙硯以及草稿等全部齊備。


    眾人坐下之後就開始翻閱試卷,各人臉上的表情不一,有的竊喜,有的沮喪。人生百態,在此刻盡顯。


    李淩也打開了試卷,發現是一道和錄取官員相關的製策:


    朕稽古名事者而畏神,人趨事以曆知,日運不息,歲運無已,雖在寢食,未嚐忘其所以。


    由是大輔人君,福臻黎庶。所以名世者為此也。朕自登基以來,官遵古製,律仿舊章,孜孜求賢,數用不當。有能者委以腹心,或麵從而誌異;有德者授以祿位,或無所建明;中材下士寡廉鮮恥,不能克己。


    若此無已,奈何為治。爾諸文士當進學之秋,既承朕命,悉乃心力,立身揚名,在斯始舉。其條陳之。


    朝廷最關心的是要錄取德才兼備的官員。


    製策中就突出地提出了這一問題,明確強調了此前選官中存在的弊端:即能力強的人中有和朝廷不一心的;品德好的人,在工作上卻無建樹;能力與品德都一般的人,則多“寡廉鮮恥,不能克己”者。


    讓貢士們圍繞這一主題,從理論上回答應對,並就所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建議、對策。


    這種策論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其實曆界會試甚至是鄉試偶爾都會出現這樣的命題。幾乎所有的考生以前都做過類似的命題,大家在文字修飾上都下過一翻功夫,至於能不能入得皇帝法眼,就看各自的觀點是否合乎閱卷人的心意了。


    大凡皇帝一般都喜歡任用賢良,考生所有做的就是羅列出具體鑒別人才的方法,幫助朝廷選舉出真正有賢德的人。


    李淩做為穿越者,畢竟比其他考生多了幾百年的“遠見”,正所謂沒有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他對各種選舉方式以及其利弊還是有所耳聞的。


    但是李淩卻沒有立即動筆做答,而是先打了草稿,將自己的觀點逐一列出,在心中反複思考了數次這次動手。


    為的就是做到一氣嗬成,保持卷麵整潔。


    大家對殿試滿懷希望,沒有想到皇帝竟然出了一個常見的題目,有些考生搖頭歎息,有人卻是歡喜之色躍然臉上。


    許多考生一見是自己拿手的題目,他們異常速度的開始答題。


    隻是做事情急噪了未免就會出現差池,一個考生心花怒放的進行答卷的時候卻出現了意外。


    “糟糕,多了一個墨點!”。一個考生突然喊了起來,聲音比平時不隻高了幾個分貝。


    他書寫的時候速度過快了,不小心在後麵多了一個墨點。


    明朝是沒有標點符號,整個卷子上多出這麽顯眼的墨點,讀卷官也許根本就不會看,很大的可能就是直接將名單扔進三甲之列。


    這張卷子皇帝或許根本就看不到。考試剛剛開始,他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這位仁兄的經曆給了大家很大的啟示,殿試是皇帝親策,而且不存在黜落的問題,所以對策比鄉試、會試相對要寬鬆一點,氣氛較溫和,諸事亦有可通融。


    但是若有出格的舉動,還是會影響到考試名次的,而這場考試的結果,直接影響考生一生的前程。


    考生們不得不重視。


    眾人從其中吸取了教訓,答題的時候開始小心。


    考生們一心一意的答題,考場上立即安靜了下來。


    十幾名監視官不斷來往於考場上,將大殿內的所有人舉動都看的清楚,三百來人全部在他們的視野之內。


    殿試的時候要想作弊是十分困難的,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


    監視官的注意力都在考生的卷子上,遇到合乎自己胃口的考生,監視官總要駐足觀摩一番,暗中對這人的答卷做一番評論。


    雖然這些人沒有參加閱卷的資格,但是他們的眼裏還是有的,考生一般都可以從監視官的臉色上看出自己的答卷究竟質量如何。


    先後有七位監視管驗看過李淩的卷子,之所以有這麽多人駐足,大概是因為他是會元的緣故。


    連中三元是所有讀書人最高的榮耀,朝廷也極其重視,往往將大元看成是一種瑞兆。


    李淩已經連中兩元,皇帝很可能順水推舟順勢讓李淩做狀元。


    監視官也想看看他的文章到底是不是真的配的上狀元這個稱謂。


    幾個監視官看完以後都是含笑的駐足在他的身邊,很久之後才離去。


    李淩知道自己的答卷一定不差,即便是當不成狀元也在一甲之列。


    眾考生心中歎息了一聲,看來今科的狀元非會元公莫屬了。


    時辰一到,考生們相繼出了考場,他們要做的都已經做完了,隻需要等著皇帝裁決就行了。


    李淩剛一出皇宮就有一個白衣老者攔住了他:“這位書生,我看你天庭飽滿是個有福氣的人,你想不想中狀元,我老人家是皇親,要不要我給你疏通一下?”。


    “哈哈,老家夥你可真有眼力,一眼就選中了李會元,你不給他疏通李會元也能做狀元,要不您給我疏通一下,讓我做狀元吧!”。


    李淩還沒有說話,就有無數考生過來嘲笑這老者!


    本書起/點首發,書名《官居超品》,書號:1002225579歡迎大家前來支持。鞠躬拜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居超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蝦就雞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蝦就雞蛋並收藏官居超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