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被人害死,劉家的大半資產被馬大師騙走。劉都督徹底被刺激到了,他做事更加偏激起來。
劉都督將所有的罪過全部都推到了李淩身上,似乎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隱約和這位新晉的翰林有關。
他手下士兵還打聽到有人在劉光遇害不久曾經見到綠綺曾經和李淩一起出城。
可能就是他放走了殺人凶手。
劉都督發誓要殺了李淩為兒子報仇。
隻是在京城處處有人護著這小子,上有皇帝與太子,下有李東陽、謝遷等一幹重臣,再加上大昌錢莊財大氣粗又善於收買人心,他要想動李淩真實是不容易。
劉都督開始動起了腦筋,若是能夠將李淩流放到外地就好辦多了,到時候護著他的人鞭長莫及,自己想搞小動作就很容易。
由此他想到了吏部上書馬文升,他們同朝為官多年,想必馬大人為賣他這個麵子。
劉都督讓人備了禮物以後徑直到了劉家,隻要掌管吏部的馬大人同意了,將李淩外放的事情基本上就定了下來,一般情況下,皇帝是不會隨意幹涉臣下份內之事的!
馬大人聞聽劉都督過來拜訪自己,他很是詫異,自古文武殊途,劉都督這人文化水平不高,又依仗著自己戰功卓著,一向是眼高於頂的,這老小子到自己府上究竟又有何事?
馬大人不敢怠慢,收拾了一下急忙向客廳而去。
果然和家丁所講的一樣,老小子在正襟危坐,正在等候著他呢。
“劉大人一向十分忙碌,今日怎麽有閑來我府上做客啊?”。馬文升隻是正二品官員,雖然明知道劉都督這次是有求於自己,但是他依然不敢怠慢。
“這個......”。劉都督急忙站起身來和馬文升見了禮,他沉吟了片刻說道:“我此次過來是想向馬大人詢問一下,最近朝廷可有何官位是空缺的?”。
殿試剛剛結束不久,新科進士剛剛外放了許多,這時候哪有那麽多的空位?馬文升想了許久才想起兩個來:“要說起空缺還真是不多,我所熟悉的隻有兩個,一個是本官的禮部尚缺一個五品的郎中,另一個就是應天府還缺一個五品的知州,至於其他品級低的位子我還要再回去查看下資料才能給你明確的答複,不知道劉都督問這些所謂何事?”。
“五品的郎中和知州?這兩個官位都不太好!”劉都督搖了搖頭說道:“勞煩馬大人再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官位?我有一個侄子也中了今科進士,現在翰林院任職,年輕人好動,想到偏遠的地方鍛煉一下,還望馬兄成全!”。
“偏遠的地方?我想起來了,左天的邸報上說蘭州府知府馮大人在指揮對敵做戰的時候不幸身亡,朝廷剛剛接到報告,還沒有安排新的知府人選,不過雖然知府是正四品官吏,但是蘭州處於和蒙古人交鋒的前線,隻怕是......”。馬大人偶然想起了做天的邸報,雖然正四品官員很誘/人,但是蘭州實在是太偏僻了,而且還經常發生戰亂,他可不以為劉都督會讓他的侄子到那裏做官。
“蘭州,正四品?這實在是太好了,就那裏了,由一個從五品的侍讀學士一躍成為正四品大員,我想他對這個官職一定會很滿意的!”。劉都督喃喃自語道。
他以前也在西北軍中待過,雖然已經過了十幾年,但是他多少還是有些影響力的,隻要上了戰場,想將一個人置於死地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新科進士,從五品侍讀學士?劉都督所指的不會是李探花吧,李探花乃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讓他去偏遠地方任職絕對是不行的!”。
馬大人立即明白了過來,李探花是李閣老的未來女婿,李閣老怎麽會舍得讓他前去冒險。
隻是劉都督堅持要請他幫這個忙,馬文升實在是沒有辦法,最後隻得將這個責任給推了出來:“蘭州乃是軍事重地,知府的任命一向都是由吏部和兵部共同決定,明天早朝的時候我就將你的建議說出來,請皇帝和各位大臣共同裁決吧!”。
劉都督無奈點頭答應了,他自己也清楚這麽大的事情一定不能在私下裏解決,皇帝過問是必然的。
早朝的時候吏部尚書馬文升向皇帝上了一本,蘭州乃是軍事重鎮,知府的位置一定不能長時間懸空,他建議由翰林院的李探花填補這個空缺。
“由從五品升遷到正四品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提升,隻是李淩是否能夠勝任呢?兵部怎麽看這件事情?”。皇帝聽到事情和李淩有關係他就立即謹慎了起來。
李淩為朝廷做了太多的事情,皇帝自然有責任保護他的安全。
兵部尚書劉大夏出班回答道:“陛下,李探花先前在海上剿滅過海盜和倭寇,他確實是知兵之人,而且李探花所率領的三千部卒各個驍勇善戰,若是去了西北,對整個戰局都是大有裨益的,臣認為這蘭州李淩去的!”。
劉大夏卻不是故意針對李淩。他相信對方的能力,眼饞李淩所統轄的三千驍勇。
“皇上,李淩僅僅隻有十六歲而已,要他一個少年去統領偌大的蘭州府,隻怕是有些不妥吧!”。李閣老聞聽要將李淩送到邊關,他大驚失色,邊關雖然好立功,但是也很危險。
固原、大同是蒙古小王子部時常入侵的地方,兩地戰亂不斷,李淩若是去了那裏為官,他還不得擔心啊!
李閣老的話也非常有道理,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到前線為官,實在是有些不通情理。
皇帝有些躊躇了!
“皇帝三思啊,有誌不在年高,李淩帶兵有方,現在國家有難,他怎麽能不站出來?”。內閣大臣劉吉眼見皇帝開始動搖,他立即就站出來了。
這老家夥隻所以要這麽做其實完全是出於私心。
他將自己的孫女兒嫁給了林三卻惹怒了林三的妹妹和巧兒。
兩女當初離開林三的喜宴以後卻想要去尋找李淩的,但是不知道是何原因兩女卻改變了路線。
幾天之後劉家家丁竟然再也追蹤不到兩女了!
以著劉吉的想法,自然是要將李淩打發的遠遠的,一來他不會再過問林三的事情,二來李淩不在,他也好提升林三的官職,免得其他人老拿李淩和林三比較。
“劉閣老說的正確,現在也隻有李淩能夠擔當此任了,朝廷中知兵事的文官本來就不多,難道皇上要我們這些老家夥去蘭州不成?”。
劉都督見事情差不多已經成定局了,他這才出班向皇帝建議。
皇帝也認為李淩有能力做好知府的差事,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聖旨傳到李家的時候,所有的人不敢相信李淩竟然被外放到了如此偏僻的地方。(未完待續。)
劉都督將所有的罪過全部都推到了李淩身上,似乎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隱約和這位新晉的翰林有關。
他手下士兵還打聽到有人在劉光遇害不久曾經見到綠綺曾經和李淩一起出城。
可能就是他放走了殺人凶手。
劉都督發誓要殺了李淩為兒子報仇。
隻是在京城處處有人護著這小子,上有皇帝與太子,下有李東陽、謝遷等一幹重臣,再加上大昌錢莊財大氣粗又善於收買人心,他要想動李淩真實是不容易。
劉都督開始動起了腦筋,若是能夠將李淩流放到外地就好辦多了,到時候護著他的人鞭長莫及,自己想搞小動作就很容易。
由此他想到了吏部上書馬文升,他們同朝為官多年,想必馬大人為賣他這個麵子。
劉都督讓人備了禮物以後徑直到了劉家,隻要掌管吏部的馬大人同意了,將李淩外放的事情基本上就定了下來,一般情況下,皇帝是不會隨意幹涉臣下份內之事的!
馬大人聞聽劉都督過來拜訪自己,他很是詫異,自古文武殊途,劉都督這人文化水平不高,又依仗著自己戰功卓著,一向是眼高於頂的,這老小子到自己府上究竟又有何事?
馬大人不敢怠慢,收拾了一下急忙向客廳而去。
果然和家丁所講的一樣,老小子在正襟危坐,正在等候著他呢。
“劉大人一向十分忙碌,今日怎麽有閑來我府上做客啊?”。馬文升隻是正二品官員,雖然明知道劉都督這次是有求於自己,但是他依然不敢怠慢。
“這個......”。劉都督急忙站起身來和馬文升見了禮,他沉吟了片刻說道:“我此次過來是想向馬大人詢問一下,最近朝廷可有何官位是空缺的?”。
殿試剛剛結束不久,新科進士剛剛外放了許多,這時候哪有那麽多的空位?馬文升想了許久才想起兩個來:“要說起空缺還真是不多,我所熟悉的隻有兩個,一個是本官的禮部尚缺一個五品的郎中,另一個就是應天府還缺一個五品的知州,至於其他品級低的位子我還要再回去查看下資料才能給你明確的答複,不知道劉都督問這些所謂何事?”。
“五品的郎中和知州?這兩個官位都不太好!”劉都督搖了搖頭說道:“勞煩馬大人再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官位?我有一個侄子也中了今科進士,現在翰林院任職,年輕人好動,想到偏遠的地方鍛煉一下,還望馬兄成全!”。
“偏遠的地方?我想起來了,左天的邸報上說蘭州府知府馮大人在指揮對敵做戰的時候不幸身亡,朝廷剛剛接到報告,還沒有安排新的知府人選,不過雖然知府是正四品官吏,但是蘭州處於和蒙古人交鋒的前線,隻怕是......”。馬大人偶然想起了做天的邸報,雖然正四品官員很誘/人,但是蘭州實在是太偏僻了,而且還經常發生戰亂,他可不以為劉都督會讓他的侄子到那裏做官。
“蘭州,正四品?這實在是太好了,就那裏了,由一個從五品的侍讀學士一躍成為正四品大員,我想他對這個官職一定會很滿意的!”。劉都督喃喃自語道。
他以前也在西北軍中待過,雖然已經過了十幾年,但是他多少還是有些影響力的,隻要上了戰場,想將一個人置於死地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新科進士,從五品侍讀學士?劉都督所指的不會是李探花吧,李探花乃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讓他去偏遠地方任職絕對是不行的!”。
馬大人立即明白了過來,李探花是李閣老的未來女婿,李閣老怎麽會舍得讓他前去冒險。
隻是劉都督堅持要請他幫這個忙,馬文升實在是沒有辦法,最後隻得將這個責任給推了出來:“蘭州乃是軍事重地,知府的任命一向都是由吏部和兵部共同決定,明天早朝的時候我就將你的建議說出來,請皇帝和各位大臣共同裁決吧!”。
劉都督無奈點頭答應了,他自己也清楚這麽大的事情一定不能在私下裏解決,皇帝過問是必然的。
早朝的時候吏部尚書馬文升向皇帝上了一本,蘭州乃是軍事重鎮,知府的位置一定不能長時間懸空,他建議由翰林院的李探花填補這個空缺。
“由從五品升遷到正四品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提升,隻是李淩是否能夠勝任呢?兵部怎麽看這件事情?”。皇帝聽到事情和李淩有關係他就立即謹慎了起來。
李淩為朝廷做了太多的事情,皇帝自然有責任保護他的安全。
兵部尚書劉大夏出班回答道:“陛下,李探花先前在海上剿滅過海盜和倭寇,他確實是知兵之人,而且李探花所率領的三千部卒各個驍勇善戰,若是去了西北,對整個戰局都是大有裨益的,臣認為這蘭州李淩去的!”。
劉大夏卻不是故意針對李淩。他相信對方的能力,眼饞李淩所統轄的三千驍勇。
“皇上,李淩僅僅隻有十六歲而已,要他一個少年去統領偌大的蘭州府,隻怕是有些不妥吧!”。李閣老聞聽要將李淩送到邊關,他大驚失色,邊關雖然好立功,但是也很危險。
固原、大同是蒙古小王子部時常入侵的地方,兩地戰亂不斷,李淩若是去了那裏為官,他還不得擔心啊!
李閣老的話也非常有道理,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到前線為官,實在是有些不通情理。
皇帝有些躊躇了!
“皇帝三思啊,有誌不在年高,李淩帶兵有方,現在國家有難,他怎麽能不站出來?”。內閣大臣劉吉眼見皇帝開始動搖,他立即就站出來了。
這老家夥隻所以要這麽做其實完全是出於私心。
他將自己的孫女兒嫁給了林三卻惹怒了林三的妹妹和巧兒。
兩女當初離開林三的喜宴以後卻想要去尋找李淩的,但是不知道是何原因兩女卻改變了路線。
幾天之後劉家家丁竟然再也追蹤不到兩女了!
以著劉吉的想法,自然是要將李淩打發的遠遠的,一來他不會再過問林三的事情,二來李淩不在,他也好提升林三的官職,免得其他人老拿李淩和林三比較。
“劉閣老說的正確,現在也隻有李淩能夠擔當此任了,朝廷中知兵事的文官本來就不多,難道皇上要我們這些老家夥去蘭州不成?”。
劉都督見事情差不多已經成定局了,他這才出班向皇帝建議。
皇帝也認為李淩有能力做好知府的差事,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聖旨傳到李家的時候,所有的人不敢相信李淩竟然被外放到了如此偏僻的地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