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赦免劉宇,但他最終還是死在了法場上,為的就是維護李家軍的軍規,讓朝廷和百姓不再質疑軍規的權威。
李淩知道這件事情以後深深的歎息了一聲,他讓人到王家送了一百兩的銀票和城外五十畝的地契。
若是王氏真的懷了劉宇的骨肉,就用這筆錢將它養大!
經過這件事情,滿朝文武和城中百姓徹底息聲,不管劉宇以前有何過錯,一死百了,他們都沒有必要再深究下去。
周氏到了京城以後就住在一家客棧當中,因為來的匆忙,南方人不習慣北方的嚴寒氣候,沒幾天就病倒了!
李明和王金桂這下可亂了手腳,他們到醫館當中尋來了大夫,想趁著疾病剛剛發作的時候給母親醫治。
“這位小兄弟,你還是做好準備,老夫人的疾病已深入肌體之中,想要救治隻怕非一日之功!”。大夫不敢隱瞞,將周氏的情況告訴了李明。
周氏在江南的時候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隻是她十分的要強,勉強支撐著而已。
李明這下為難了,他們這次進京本來就是為了投奔李淩,身上所帶的銀子並不是很多,現下李淩在西北未歸,如何支撐母親所需的龐大醫藥費?
無奈之下李明隻得去李府周了表妹,周詩語二話沒說就將自己的繼續貢獻了出來。
一年多來周家母女就靠替別人漿洗衣裳為生,所得並不是太多。
李明哪裏知道這些錢財來的如此不易?他拿著這些錢去給母親治病。
俗話說並來如山倒,病去入抽絲,周氏的病哪那麽容易好?李明來來去去花了幾十兩銀子,母親的病卻依舊沒有好轉。
店家見周氏大概是大限已到,掌櫃自然不敢再收留他們,若是這婦人當真死在自己店中,隻怕於今後的生意有礙!
店家決定委婉的勸說李明一家離開。
正當此時,李淩凱旋的消息傳了出來,太子親迎於城外,整個京城都在傳李淩封爵的消息。
這是何等的榮耀!
百姓們紛紛誇讚李淩,蒙古人徹底的被打垮,大明百姓從此可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了!
李明聽聞客棧裏的酒客談論此事,他決定事情有了轉機,若是李淩能夠相助,隻怕自己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掌櫃的,我就李明,李淩李大人是我的哥哥,病榻上的婦人是我母親,還請您寬限幾日,我找大哥商量一下,房錢不會少給您,我們也會盡快搬離此地!”。
李明向掌櫃說盡了好話,一家人終於還是留在了客棧。
李淩雖然到了京城,但是他要處理的事情太多,每次他出門身邊都帶著大批的護衛,李明見到那些殺氣騰騰的護衛,他自然不會敢和李淩照麵。
周氏在客棧中慢慢將養,身體已經有所好轉,她聽說李淩被封為威遠爵之後妒性大發,又動了肝火,一連吞了幾口鮮血就人事不醒了!
昏迷後的周氏已到了油盡燈枯之境,所有的大夫看過都說沒有救了!
“這位兄弟,令母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回天乏術了,你還是節哀順便吧!”。
所有的大夫都不肯再開方子,甚至有人連診金都不要就離開了客棧。
李明這才意識到周氏已經不行了!
“李大官人,既然你是李大人的兄弟,還是快一點找大人商議一下吧,他總不能連自己的母親也不管吧!”。
客棧掌櫃以為周氏是李淩的母親,他這次對李明另眼相開,若非如此,他早就將李明趕出客棧了!
“我這就去,這就去......。”。
李明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到了李府。
李淩沒有想到周氏三口竟然來到了京城,江南李家現在豈不是隻剩下了父親一人?
李淩雖想埋怨,但是周氏大限已至,責備的話他也說不出口。
“要不這樣吧,大昌錢莊還有一處房產就在你所住客棧附近,你們暫且先搬到那裏去住吧,至於你母親的醫藥費也由我來出!”。
李淩將周氏安排到其他的宅院,他大婚將近,卻是不方便讓生死邊緣的周氏住進來!
“謝謝大哥,謝謝大哥!”。李明真心有些感激,此前周氏曾經百般刁難李淩,沒有想到到了這個時候他還能伸出援手。
李明雖然也和周家母子來到京師,不過是想來另謀生計而已。
在江南,父親放周氏離開的時候隻怕對他已經沒有多少情分了。可憐她還想借著李父的勢來京城叨擾李淩。
李淩其實也知道父親對周氏越來越厭倦,至少是在和他的通信之中已經不再提起對方。
李淩和周氏並無深仇大恨,接濟一下她也無妨,畢竟連對周同的恨意他都已經放下了!
李明得到李淩的允許以後,在錢莊夥計的帶領下搬進了客棧附近的一處宅院。
這座院子很大,比起李府也不差多少,隻是曠廢已久,需要重新打掃。
錢莊的人知道李明和李淩之間的關係,自然安排的很周到,在周氏三人搬進去之前,他們就派了幾個小廝反複將客棧打掃過一遍,並且添置了不少新家具。
李淩不計前嫌的幫助周氏,可是有些人依然不是很滿足。
大昌錢莊的掌櫃給了李明一些錢財讓他給1周氏治病,王金桂恰恰就看上了這筆錢。
她從李明手中要了十餘兩銀子,每天依舊到客棧當中吃喝。
這還不算,她不斷在客棧中訴說李淩沒孝心,不讓他婆婆到李家居住。
慢慢的她說的多了,客棧的人也就相信了。
李家軍中也有一部分士兵是在西北加入的,他們都是一些土生土長的人,以前根本就沒有來過京師。
這次能夠到這等繁華之地,他們自然想到處逛逛。
幾個西北的士兵在京師裏轉了一圈之後就來到這家客棧吃飯。
沒有想到他們剛剛坐下就聽到了鄰桌有人在埋怨李淩。
“李淩身為我丈夫的哥哥,我本不願意指責他,可是他身居高位居然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我真是忍不住啊!”。
一個年月三十多歲的女子在客棧中大吵大鬧,將所有客人的目光全部都吸引了過來.
大家都很好奇,這女子分明比李大人大上好多,怎麽就成了他弟弟的妻子?
“真是的,李淩坐擁整個大昌錢莊,有錢倒是有錢了。不過怎麽可能將母親獨自一人放在一個院子裏呢?我聽說他最近還想成親?真是太不孝順了!”。
掌櫃的耳濡目染,全部都是王金桂那套說辭,他自然也認同了李淩不孝這種說法。
客人們見掌櫃也對這件事情做出了左證,大家對王金桂所說的話也就相信了幾分。
大明朝以仁孝治國,提倡的就是尊老愛幼。可是李淩不但忤逆母親,而且對待自己兄弟也不太友好!
這可是大新聞,沒有想到文武冠絕天下的01還有這樣不為人知的一麵。
在客棧門口處有一個四十許歲的老太監,他剛剛叫了一桌子豐盛的酒席,還沒有動筷子就聽到了如此勁暴的消息。
他可是皇後的親信,出來為她采買胭脂水粉的,他從口袋中掏出了一錠十兩重的銀子放在桌上離開了!
李淩居然有忤逆母親的行為!
這個消息要及早讓皇後娘娘知道!
“這李淩道貌昂然,他隻會在外麵下功夫......”王金桂見眾人開始關注自己,她更得意了,開始不要命的往李淩身上潑髒水!
“你,這是太過分!”。
一個李家軍突然站了起來對這王金桂說道:“你不要誣陷我家大人,若不然的話就別怪我對你不客氣!”。
李淩在這些軍人當中是完美無暇的,他們怎麽容許一個女子說李大人的壞話?
“怎麽,他做了這樣的事情還不允許我說了?”。王金桂故意表現出一種怒氣衝衝的樣子。
其實她也很心虛,若不是看著這幾個人真是士兵的打扮,她根本不敢說這些話。
若是被李淩知道有人在他背後造謠,隻怕他真會將幾人趕出別院。
這幾個士兵都來自西北,他們自然不知道李家的底細,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王金桂。
食客們見幾個李家軍無言以對,更加坐實了李淩忤逆長輩的罪名。
大堂中許多人都開始懷疑李淩的,甚至有人小聲的指責他。
王金桂見這幾個小兵並不知情,而大家都很相信他所說的話,她更加得意了!
“王金桂,就你也配做李大人的弟媳?別說你隻是一個鄉下土財主的女兒,就是李明也隻是一個小妾生的兒子,周氏隻是李老爺的一個小妾而已,她當的起大少爺的尊敬嗎?”。
客棧整吵鬧的時候,錢莊掌櫃從外麵過來了,他直接講出了實情,給了王金桂致命一擊。
李淩親自交代要給周氏挑選一個好一點的院子,錢莊掌櫃自然是不敢怠慢,他這才親自過來,沒有想到剛走到客棧外麵就聽到王金桂在大肆詆毀李淩。
原來這女子所嫁的隻是一個小妾的兒子!
食客們突然都明了了,所謂的周氏隻是李淩父親的小妾。
既然身份卑微,李淩能夠給他們一個容身之所就不錯了,何苦要在此構陷李大人。
幾個士兵長出一口氣,看來李大人並沒有這女子所說的那樣不堪,還是回到軍中再找相熟的人問問周氏的事情吧!
這個女子並不靠譜!
“你,你究竟是什麽人,憑什麽無端指責我?”。王金桂還是有些不想相信剛進來的這位掌櫃能夠知道李家的家事。
天下這麽大,怎麽可能有有人都知道李家的內幕?
“我是京師大昌錢莊分號的掌櫃,出身江南李家,以前我就是李家鹽鋪的掌櫃,李明到王家莊提前的時候我也跟去了?難道你這麽快就將所有事情都忘記了不成?”。李掌櫃冷笑了一聲說道:“看來大少爺還是有點心軟了,像你們這樣忘恩負義的人就不該收留!”。
王金桂腦子“嗡”的響了一聲,她確實是記得當時帶到王家莊提親的確實是有幾個掌櫃模樣的人,她又怎麽記得這位老先生是哪個?
她們的盤纏早已用盡,現在全都靠著李淩的接近,若是掌櫃的真要重新收回幾人居住的院子,她們就真的隻能睡大街了!
“這位大人,方才是我多嘴,你高台貴手千萬別趕我們出去!”。
王金桂被人當場揭穿,她不得以向掌櫃的低了頭!
“我本來是想巡查一下夥計們是否照顧的周到,如今我看也不必前去了!”。
李掌櫃冷哼了一聲離開了客棧,他根本不想再去看周氏卑鄙嘴臉,隻盼著幾人離開以後收回院子了!
“掌櫃的結帳!”一個李家軍偷出一塊散碎的銀子放在桌子上,他突然站了起來對著前來收銀子的夥計和其他食客說道:“事情的真相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以後若是再讓我們知道有人在外麵說我家將軍的壞話,別怪我等不客氣!”。
眾人目送幾個軍汗離開客棧,所有人同時打了個冷戰,李家軍沒有怕死之輩,他們說到做到,今後還是要小心一些才是。
食客們紛紛付帳離開,大堂上便冷清起來。
王金桂也起身離去,不過這件事情太過重大,他不敢告訴周氏母子!
周氏這次得病太重,雖然錢莊的人請了京師最好的大夫給他醫治,但是依然沒有好轉!
周氏離世隻是時間問題了!
她眼見著自己日漸消瘦而大夫卻無能為力便知道大限已到了。
臨了她想到了李明的婚姻大事,周氏決心將這件事情給辦了。
她將李明叫到身邊說道:“明兒,在我死之前想看著你成親,大家現在都在京師,不若將你的婚事給辦了!”。
王金桂聽到周氏如此說,她有些激動,終於可以出嫁了!
“母親,我們當初不是都說好了嗎。大哥成親之後才能輪到我,他的婚期訂在了一個月後,我怎麽能......”。
李明卻不想現在成親,都等了一年多了,怎麽可以半途而廢?
“你這個時候不成親,難道要等三年以後不成?”。周氏喘了幾口大氣對兒子說道:“你就了結我這個心願吧!”。
若是周氏去世了,李明必須要守孝三年之後才可以成親,待到那時王金桂隻怕已經三十多。
李明以為自己要和王金桂成親,哪裏知道母親心中的兒媳婦並不是她。(未完待續。)
李淩知道這件事情以後深深的歎息了一聲,他讓人到王家送了一百兩的銀票和城外五十畝的地契。
若是王氏真的懷了劉宇的骨肉,就用這筆錢將它養大!
經過這件事情,滿朝文武和城中百姓徹底息聲,不管劉宇以前有何過錯,一死百了,他們都沒有必要再深究下去。
周氏到了京城以後就住在一家客棧當中,因為來的匆忙,南方人不習慣北方的嚴寒氣候,沒幾天就病倒了!
李明和王金桂這下可亂了手腳,他們到醫館當中尋來了大夫,想趁著疾病剛剛發作的時候給母親醫治。
“這位小兄弟,你還是做好準備,老夫人的疾病已深入肌體之中,想要救治隻怕非一日之功!”。大夫不敢隱瞞,將周氏的情況告訴了李明。
周氏在江南的時候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隻是她十分的要強,勉強支撐著而已。
李明這下為難了,他們這次進京本來就是為了投奔李淩,身上所帶的銀子並不是很多,現下李淩在西北未歸,如何支撐母親所需的龐大醫藥費?
無奈之下李明隻得去李府周了表妹,周詩語二話沒說就將自己的繼續貢獻了出來。
一年多來周家母女就靠替別人漿洗衣裳為生,所得並不是太多。
李明哪裏知道這些錢財來的如此不易?他拿著這些錢去給母親治病。
俗話說並來如山倒,病去入抽絲,周氏的病哪那麽容易好?李明來來去去花了幾十兩銀子,母親的病卻依舊沒有好轉。
店家見周氏大概是大限已到,掌櫃自然不敢再收留他們,若是這婦人當真死在自己店中,隻怕於今後的生意有礙!
店家決定委婉的勸說李明一家離開。
正當此時,李淩凱旋的消息傳了出來,太子親迎於城外,整個京城都在傳李淩封爵的消息。
這是何等的榮耀!
百姓們紛紛誇讚李淩,蒙古人徹底的被打垮,大明百姓從此可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了!
李明聽聞客棧裏的酒客談論此事,他決定事情有了轉機,若是李淩能夠相助,隻怕自己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掌櫃的,我就李明,李淩李大人是我的哥哥,病榻上的婦人是我母親,還請您寬限幾日,我找大哥商量一下,房錢不會少給您,我們也會盡快搬離此地!”。
李明向掌櫃說盡了好話,一家人終於還是留在了客棧。
李淩雖然到了京城,但是他要處理的事情太多,每次他出門身邊都帶著大批的護衛,李明見到那些殺氣騰騰的護衛,他自然不會敢和李淩照麵。
周氏在客棧中慢慢將養,身體已經有所好轉,她聽說李淩被封為威遠爵之後妒性大發,又動了肝火,一連吞了幾口鮮血就人事不醒了!
昏迷後的周氏已到了油盡燈枯之境,所有的大夫看過都說沒有救了!
“這位兄弟,令母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回天乏術了,你還是節哀順便吧!”。
所有的大夫都不肯再開方子,甚至有人連診金都不要就離開了客棧。
李明這才意識到周氏已經不行了!
“李大官人,既然你是李大人的兄弟,還是快一點找大人商議一下吧,他總不能連自己的母親也不管吧!”。
客棧掌櫃以為周氏是李淩的母親,他這次對李明另眼相開,若非如此,他早就將李明趕出客棧了!
“我這就去,這就去......。”。
李明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到了李府。
李淩沒有想到周氏三口竟然來到了京城,江南李家現在豈不是隻剩下了父親一人?
李淩雖想埋怨,但是周氏大限已至,責備的話他也說不出口。
“要不這樣吧,大昌錢莊還有一處房產就在你所住客棧附近,你們暫且先搬到那裏去住吧,至於你母親的醫藥費也由我來出!”。
李淩將周氏安排到其他的宅院,他大婚將近,卻是不方便讓生死邊緣的周氏住進來!
“謝謝大哥,謝謝大哥!”。李明真心有些感激,此前周氏曾經百般刁難李淩,沒有想到到了這個時候他還能伸出援手。
李明雖然也和周家母子來到京師,不過是想來另謀生計而已。
在江南,父親放周氏離開的時候隻怕對他已經沒有多少情分了。可憐她還想借著李父的勢來京城叨擾李淩。
李淩其實也知道父親對周氏越來越厭倦,至少是在和他的通信之中已經不再提起對方。
李淩和周氏並無深仇大恨,接濟一下她也無妨,畢竟連對周同的恨意他都已經放下了!
李明得到李淩的允許以後,在錢莊夥計的帶領下搬進了客棧附近的一處宅院。
這座院子很大,比起李府也不差多少,隻是曠廢已久,需要重新打掃。
錢莊的人知道李明和李淩之間的關係,自然安排的很周到,在周氏三人搬進去之前,他們就派了幾個小廝反複將客棧打掃過一遍,並且添置了不少新家具。
李淩不計前嫌的幫助周氏,可是有些人依然不是很滿足。
大昌錢莊的掌櫃給了李明一些錢財讓他給1周氏治病,王金桂恰恰就看上了這筆錢。
她從李明手中要了十餘兩銀子,每天依舊到客棧當中吃喝。
這還不算,她不斷在客棧中訴說李淩沒孝心,不讓他婆婆到李家居住。
慢慢的她說的多了,客棧的人也就相信了。
李家軍中也有一部分士兵是在西北加入的,他們都是一些土生土長的人,以前根本就沒有來過京師。
這次能夠到這等繁華之地,他們自然想到處逛逛。
幾個西北的士兵在京師裏轉了一圈之後就來到這家客棧吃飯。
沒有想到他們剛剛坐下就聽到了鄰桌有人在埋怨李淩。
“李淩身為我丈夫的哥哥,我本不願意指責他,可是他身居高位居然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我真是忍不住啊!”。
一個年月三十多歲的女子在客棧中大吵大鬧,將所有客人的目光全部都吸引了過來.
大家都很好奇,這女子分明比李大人大上好多,怎麽就成了他弟弟的妻子?
“真是的,李淩坐擁整個大昌錢莊,有錢倒是有錢了。不過怎麽可能將母親獨自一人放在一個院子裏呢?我聽說他最近還想成親?真是太不孝順了!”。
掌櫃的耳濡目染,全部都是王金桂那套說辭,他自然也認同了李淩不孝這種說法。
客人們見掌櫃也對這件事情做出了左證,大家對王金桂所說的話也就相信了幾分。
大明朝以仁孝治國,提倡的就是尊老愛幼。可是李淩不但忤逆母親,而且對待自己兄弟也不太友好!
這可是大新聞,沒有想到文武冠絕天下的01還有這樣不為人知的一麵。
在客棧門口處有一個四十許歲的老太監,他剛剛叫了一桌子豐盛的酒席,還沒有動筷子就聽到了如此勁暴的消息。
他可是皇後的親信,出來為她采買胭脂水粉的,他從口袋中掏出了一錠十兩重的銀子放在桌上離開了!
李淩居然有忤逆母親的行為!
這個消息要及早讓皇後娘娘知道!
“這李淩道貌昂然,他隻會在外麵下功夫......”王金桂見眾人開始關注自己,她更得意了,開始不要命的往李淩身上潑髒水!
“你,這是太過分!”。
一個李家軍突然站了起來對這王金桂說道:“你不要誣陷我家大人,若不然的話就別怪我對你不客氣!”。
李淩在這些軍人當中是完美無暇的,他們怎麽容許一個女子說李大人的壞話?
“怎麽,他做了這樣的事情還不允許我說了?”。王金桂故意表現出一種怒氣衝衝的樣子。
其實她也很心虛,若不是看著這幾個人真是士兵的打扮,她根本不敢說這些話。
若是被李淩知道有人在他背後造謠,隻怕他真會將幾人趕出別院。
這幾個士兵都來自西北,他們自然不知道李家的底細,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王金桂。
食客們見幾個李家軍無言以對,更加坐實了李淩忤逆長輩的罪名。
大堂中許多人都開始懷疑李淩的,甚至有人小聲的指責他。
王金桂見這幾個小兵並不知情,而大家都很相信他所說的話,她更加得意了!
“王金桂,就你也配做李大人的弟媳?別說你隻是一個鄉下土財主的女兒,就是李明也隻是一個小妾生的兒子,周氏隻是李老爺的一個小妾而已,她當的起大少爺的尊敬嗎?”。
客棧整吵鬧的時候,錢莊掌櫃從外麵過來了,他直接講出了實情,給了王金桂致命一擊。
李淩親自交代要給周氏挑選一個好一點的院子,錢莊掌櫃自然是不敢怠慢,他這才親自過來,沒有想到剛走到客棧外麵就聽到王金桂在大肆詆毀李淩。
原來這女子所嫁的隻是一個小妾的兒子!
食客們突然都明了了,所謂的周氏隻是李淩父親的小妾。
既然身份卑微,李淩能夠給他們一個容身之所就不錯了,何苦要在此構陷李大人。
幾個士兵長出一口氣,看來李大人並沒有這女子所說的那樣不堪,還是回到軍中再找相熟的人問問周氏的事情吧!
這個女子並不靠譜!
“你,你究竟是什麽人,憑什麽無端指責我?”。王金桂還是有些不想相信剛進來的這位掌櫃能夠知道李家的家事。
天下這麽大,怎麽可能有有人都知道李家的內幕?
“我是京師大昌錢莊分號的掌櫃,出身江南李家,以前我就是李家鹽鋪的掌櫃,李明到王家莊提前的時候我也跟去了?難道你這麽快就將所有事情都忘記了不成?”。李掌櫃冷笑了一聲說道:“看來大少爺還是有點心軟了,像你們這樣忘恩負義的人就不該收留!”。
王金桂腦子“嗡”的響了一聲,她確實是記得當時帶到王家莊提親的確實是有幾個掌櫃模樣的人,她又怎麽記得這位老先生是哪個?
她們的盤纏早已用盡,現在全都靠著李淩的接近,若是掌櫃的真要重新收回幾人居住的院子,她們就真的隻能睡大街了!
“這位大人,方才是我多嘴,你高台貴手千萬別趕我們出去!”。
王金桂被人當場揭穿,她不得以向掌櫃的低了頭!
“我本來是想巡查一下夥計們是否照顧的周到,如今我看也不必前去了!”。
李掌櫃冷哼了一聲離開了客棧,他根本不想再去看周氏卑鄙嘴臉,隻盼著幾人離開以後收回院子了!
“掌櫃的結帳!”一個李家軍偷出一塊散碎的銀子放在桌子上,他突然站了起來對著前來收銀子的夥計和其他食客說道:“事情的真相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以後若是再讓我們知道有人在外麵說我家將軍的壞話,別怪我等不客氣!”。
眾人目送幾個軍汗離開客棧,所有人同時打了個冷戰,李家軍沒有怕死之輩,他們說到做到,今後還是要小心一些才是。
食客們紛紛付帳離開,大堂上便冷清起來。
王金桂也起身離去,不過這件事情太過重大,他不敢告訴周氏母子!
周氏這次得病太重,雖然錢莊的人請了京師最好的大夫給他醫治,但是依然沒有好轉!
周氏離世隻是時間問題了!
她眼見著自己日漸消瘦而大夫卻無能為力便知道大限已到了。
臨了她想到了李明的婚姻大事,周氏決心將這件事情給辦了。
她將李明叫到身邊說道:“明兒,在我死之前想看著你成親,大家現在都在京師,不若將你的婚事給辦了!”。
王金桂聽到周氏如此說,她有些激動,終於可以出嫁了!
“母親,我們當初不是都說好了嗎。大哥成親之後才能輪到我,他的婚期訂在了一個月後,我怎麽能......”。
李明卻不想現在成親,都等了一年多了,怎麽可以半途而廢?
“你這個時候不成親,難道要等三年以後不成?”。周氏喘了幾口大氣對兒子說道:“你就了結我這個心願吧!”。
若是周氏去世了,李明必須要守孝三年之後才可以成親,待到那時王金桂隻怕已經三十多。
李明以為自己要和王金桂成親,哪裏知道母親心中的兒媳婦並不是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