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這些東西在村子裏就是爛大路的貨色,雖然能換錢,但中間有太多的製約因素,遠沒有自家菜園子裏的菜來得金貴。平常自己吃用,碰到關係好,隨手就送給人家。
現在江信北忽然要這些東西,江信山和石順東心裏馬上泛起異樣的感覺。三人是發小,都是聰明人,江信北屁股一抬,石順東和江信山就知道江信北要拉什麽顏色的屎尿。自小,一起玩得好的六七個人當中,就數江信北損人的鬼主意多。
這些東西,江家也有,江信北沒有想法,打死石順東和江信山,兩人都不相信。
“幹脆些,就說有還是沒有,我又不是奶子大的妹子,盯著我,算什麽事?”
對於眼前兩人捉摸不定的眼神,江信北為掩飾心虛,聲音中帶有些惡趣味。吃點,用點,送點,沒關係,可說是拿去換錢,就有點那個了。
兩人沒把江信北的氣惱當回事情,幾乎齊聲道:“有,有,怎麽會沒有?”
石順東道:“那你總得告訴我們,你家這些東西也不少,你拿來幹什麽,透露點給我們總行吧。”
江信山接口道:“你真要的話,家裏不夠,可以發動全家上山去找,可你拿來做什麽?總不會是拿來換錢吧,是那樣就好了,我現在,一想到錢,心裏就發慌。”
沒有理由解釋,也懶得解釋,江信北脫口道:“還真叫你說對了,我正是想拿去換錢,怎麽樣,有,還是沒有,給句話就行。”
“嗤,誰相信?”
“不想說,就算了,騙人幹什麽。”
說真話,石順東和江信山反而不相信了。這東西拿出去換錢,兩頭趕黑,就算順利,耽擱家裏的事情不說,工錢都撈不著。要是不順利,還得挑回來,就算閑得發慌,也不帶這樣折騰自己的,上山砍柴打獵就強得不知多少。江信北會這麽傻不拉幾地做這個事情?
江信北不忿是假,鬱悶卻是真的。自己說的話,這兩人竟然不信,這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愛信不信……”
話一出口,鬱悶心情馬上一掃而空,有些竊喜,這事情的確不是一時半會能讓人相信的,自己不妨先來個真戲假作。
見江信北不高興,石順東道:“我家的女人沒幾個,這東西不多,你要得多的話,還得到女人多的人家問問,隻有她們愛沒事上山撈這些。”
江信北不想事情還沒眉目就鬧得天下皆知,橫了石順東眼,“你當我是豬,拿來當豬食?”
這句話還有點可信度,江信山和石順東嘿嘿傻笑幾聲,算是默認。
江信山道:“你什麽時候要,是你到家裏來拿,還是我送到你家?”
江信北站起來,拍拍屁屁,“你們自己看著辦就行。最好是不讓家裏人知道,免得問上問下的。”
這倒不是難事,年輕人要幹什麽,家裏大人哪能樣樣清楚。反正從小到大,跟著江信北屁股後麵跑也沒吃過虧。
天色黑下來不算快,三人見不斷有人扛著柴火回來,各自散去,該是回家的時候了,早吃點晚飯,年輕人約約伴,走村串戶,唱唱情歌,幽會哪個妹子,要的是時間準備。
江信北走進灶屋,火塘隻剩下燒過的柴頭餘燼不時紅光閃現。大嫂石鶯正給吊在飯桌與火坑之間鐵絲燈火架添加樅膏。石鶯手一拿開,灶屋內光亮起來。
江信北見坐在火坑邊上的江敬林橫來一眼,心裏不禁打起鼓來,不知道自己哪裏惹來父親的不滿。
江信楠落在江信北後麵,此時興衝衝地跑進屋來。不小心,前腳踢在門檻上,差點摔個狗吃屎。
江敬林眉頭一鄒,本想說江信北兩句的,忽而噴向江信楠:“搞什麽名堂,鬼攆著了?……”
不等江敬林話說下去,楊卯幾連珠炮開響了:“死老頭子,你那根經不對?……”
江敬林不耐煩女人的羅嗦,但對楊卯幾又無從反駁,“哼,”的一聲,閉口不言。
剛一會兒,江敬林又道:“信楠,去,去把石建哥叫來。”
江信楠嘀咕一聲:“怎麽跑腿叫人的事總是我呀。”
聲音落完,人已經飆出大門。他實在有點怕老爹再來個迎頭爆喝,自己可沒三哥那樣的福氣,總是有救星。
飯菜都弄好了,隻等江信楠把石建叫來。
江敬林本想好好臭罵江信北一頓,想想還是算了。或許不是兒子的錯,年輕人若沒點脾氣不是什麽好事,看了坐在邊上的老二江信忠一眼,江敬林輕輕歎了口氣。
好一會兒,江敬林問江信北前段時間,在長塘鎮上是怎麽回事,江信北便把事情說了個大概,對楊友程和蒙永亮頗為不屑,言辭當中,似乎還在為沒能出盡那口惡氣不爽。
江敬林聽了,對兒子的心態不置可否,很多時候,該硬氣的還得硬氣。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男人行走在外,臉麵,有時候的確比什麽都重要,這關係到今後能不能在眾人麵前抬得起頭的問題。
在這件事情上,如果慫了,做了縮頭烏龜,不說以後難有人請你做工,有人三不兩地拿這事來惡心你,煩都煩死了。
有些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不愁第二次。關鍵時候心裏存了退縮心思,以後每當碰上事,隻怕還會做個縮頭烏龜,那就一輩子不用做人了。
江信忠心裏另有乾坤,插嘴道:“爹,我看,三弟以後還是少程強鬥狠的好,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有些虧吃一次,就夠記住一輩子。”
江敬林看江信北順眼,那就怎麽看就怎麽都是個好,對江信忠道:“老二,你就是吃了太老實的虧,說話不響亮,前怕老虎後怕狼的,以後還怎麽當家作主,你應該向弟弟學著點。有些虧是必須吃的,吃了虧,才會明白一些道理,才會知道自己的路該怎麽走。你說的不錯,有些虧,吃一次就要記住一輩子,就是怕吃同樣的虧。”
江信忠從來就和父親說不上道,便閉口不言。
江敬林早年沒母喪父,年輕時,靠父親傳授的武技和肯吃苦,舍得賣力氣,積攢下點家當,自己給自己成了家。但有了江信友後再有女兒江信紅,負擔忽然重了起來。
為了撐起江家的門麵,好使兒女長大了成為幫手,把全身的本領教給了江信友和江信紅,等兒女長大點能幫上幫了,家裏的事情便放心交給江信友打理,自己一門心思外出打獵,做木工,這才置下如今的家當,富裕談不上,但也算不上拮據。
這樣一來,江敬林對江信忠自然就沒對江信友和江信紅那麽用心。
江信東忠大了,能幫上忙了,卻又得不到江敬林特別的關注,性子就顯得低沉了些,凡事都很小心,很怕父親不高興。久了,這種老實怕事的性格形成了。
在情感上,江信忠與大哥江信友更親近,與江敬林變得生疏。
其實江信忠是十分渴望父親江敬林對自己多關注,哪怕開口罵罵都行,偏巧江敬林自覺有些虧欠江信忠,對江信忠又是和氣時候多,盡量不對他說重話,這更加重江信忠心中的鬱悶。
而江信北漸漸長大,江信友,江信紅和江信忠三姊妹都能幫上江敬林的忙,江敬林鬆活下來,又把本該花在江信忠身上的精力成倍地花到江信北身上。江信北上有父親垂愛,下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寵著,在幾弟兄中就顧忌很少,敢作敢為,甚至可以說是無法無天。
江敬林那會料到由於自己的原因會造成子女性格上的這些巨大差異,見江信忠沒做聲,還真當是江信忠老實過分,心中不覺有些替兒子擔心。
江信忠不由看看弟弟江信北,心中泛起羨慕,不知道四弟江信楠有沒有三弟的福分,爹是老了,還有沒有精力對江信楠這麽好。想著,江信忠竟然有些心酸,想哭。
有時候,能被親長臭罵一頓也是種福分。
現在江信北忽然要這些東西,江信山和石順東心裏馬上泛起異樣的感覺。三人是發小,都是聰明人,江信北屁股一抬,石順東和江信山就知道江信北要拉什麽顏色的屎尿。自小,一起玩得好的六七個人當中,就數江信北損人的鬼主意多。
這些東西,江家也有,江信北沒有想法,打死石順東和江信山,兩人都不相信。
“幹脆些,就說有還是沒有,我又不是奶子大的妹子,盯著我,算什麽事?”
對於眼前兩人捉摸不定的眼神,江信北為掩飾心虛,聲音中帶有些惡趣味。吃點,用點,送點,沒關係,可說是拿去換錢,就有點那個了。
兩人沒把江信北的氣惱當回事情,幾乎齊聲道:“有,有,怎麽會沒有?”
石順東道:“那你總得告訴我們,你家這些東西也不少,你拿來幹什麽,透露點給我們總行吧。”
江信山接口道:“你真要的話,家裏不夠,可以發動全家上山去找,可你拿來做什麽?總不會是拿來換錢吧,是那樣就好了,我現在,一想到錢,心裏就發慌。”
沒有理由解釋,也懶得解釋,江信北脫口道:“還真叫你說對了,我正是想拿去換錢,怎麽樣,有,還是沒有,給句話就行。”
“嗤,誰相信?”
“不想說,就算了,騙人幹什麽。”
說真話,石順東和江信山反而不相信了。這東西拿出去換錢,兩頭趕黑,就算順利,耽擱家裏的事情不說,工錢都撈不著。要是不順利,還得挑回來,就算閑得發慌,也不帶這樣折騰自己的,上山砍柴打獵就強得不知多少。江信北會這麽傻不拉幾地做這個事情?
江信北不忿是假,鬱悶卻是真的。自己說的話,這兩人竟然不信,這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愛信不信……”
話一出口,鬱悶心情馬上一掃而空,有些竊喜,這事情的確不是一時半會能讓人相信的,自己不妨先來個真戲假作。
見江信北不高興,石順東道:“我家的女人沒幾個,這東西不多,你要得多的話,還得到女人多的人家問問,隻有她們愛沒事上山撈這些。”
江信北不想事情還沒眉目就鬧得天下皆知,橫了石順東眼,“你當我是豬,拿來當豬食?”
這句話還有點可信度,江信山和石順東嘿嘿傻笑幾聲,算是默認。
江信山道:“你什麽時候要,是你到家裏來拿,還是我送到你家?”
江信北站起來,拍拍屁屁,“你們自己看著辦就行。最好是不讓家裏人知道,免得問上問下的。”
這倒不是難事,年輕人要幹什麽,家裏大人哪能樣樣清楚。反正從小到大,跟著江信北屁股後麵跑也沒吃過虧。
天色黑下來不算快,三人見不斷有人扛著柴火回來,各自散去,該是回家的時候了,早吃點晚飯,年輕人約約伴,走村串戶,唱唱情歌,幽會哪個妹子,要的是時間準備。
江信北走進灶屋,火塘隻剩下燒過的柴頭餘燼不時紅光閃現。大嫂石鶯正給吊在飯桌與火坑之間鐵絲燈火架添加樅膏。石鶯手一拿開,灶屋內光亮起來。
江信北見坐在火坑邊上的江敬林橫來一眼,心裏不禁打起鼓來,不知道自己哪裏惹來父親的不滿。
江信楠落在江信北後麵,此時興衝衝地跑進屋來。不小心,前腳踢在門檻上,差點摔個狗吃屎。
江敬林眉頭一鄒,本想說江信北兩句的,忽而噴向江信楠:“搞什麽名堂,鬼攆著了?……”
不等江敬林話說下去,楊卯幾連珠炮開響了:“死老頭子,你那根經不對?……”
江敬林不耐煩女人的羅嗦,但對楊卯幾又無從反駁,“哼,”的一聲,閉口不言。
剛一會兒,江敬林又道:“信楠,去,去把石建哥叫來。”
江信楠嘀咕一聲:“怎麽跑腿叫人的事總是我呀。”
聲音落完,人已經飆出大門。他實在有點怕老爹再來個迎頭爆喝,自己可沒三哥那樣的福氣,總是有救星。
飯菜都弄好了,隻等江信楠把石建叫來。
江敬林本想好好臭罵江信北一頓,想想還是算了。或許不是兒子的錯,年輕人若沒點脾氣不是什麽好事,看了坐在邊上的老二江信忠一眼,江敬林輕輕歎了口氣。
好一會兒,江敬林問江信北前段時間,在長塘鎮上是怎麽回事,江信北便把事情說了個大概,對楊友程和蒙永亮頗為不屑,言辭當中,似乎還在為沒能出盡那口惡氣不爽。
江敬林聽了,對兒子的心態不置可否,很多時候,該硬氣的還得硬氣。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男人行走在外,臉麵,有時候的確比什麽都重要,這關係到今後能不能在眾人麵前抬得起頭的問題。
在這件事情上,如果慫了,做了縮頭烏龜,不說以後難有人請你做工,有人三不兩地拿這事來惡心你,煩都煩死了。
有些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不愁第二次。關鍵時候心裏存了退縮心思,以後每當碰上事,隻怕還會做個縮頭烏龜,那就一輩子不用做人了。
江信忠心裏另有乾坤,插嘴道:“爹,我看,三弟以後還是少程強鬥狠的好,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有些虧吃一次,就夠記住一輩子。”
江敬林看江信北順眼,那就怎麽看就怎麽都是個好,對江信忠道:“老二,你就是吃了太老實的虧,說話不響亮,前怕老虎後怕狼的,以後還怎麽當家作主,你應該向弟弟學著點。有些虧是必須吃的,吃了虧,才會明白一些道理,才會知道自己的路該怎麽走。你說的不錯,有些虧,吃一次就要記住一輩子,就是怕吃同樣的虧。”
江信忠從來就和父親說不上道,便閉口不言。
江敬林早年沒母喪父,年輕時,靠父親傳授的武技和肯吃苦,舍得賣力氣,積攢下點家當,自己給自己成了家。但有了江信友後再有女兒江信紅,負擔忽然重了起來。
為了撐起江家的門麵,好使兒女長大了成為幫手,把全身的本領教給了江信友和江信紅,等兒女長大點能幫上幫了,家裏的事情便放心交給江信友打理,自己一門心思外出打獵,做木工,這才置下如今的家當,富裕談不上,但也算不上拮據。
這樣一來,江敬林對江信忠自然就沒對江信友和江信紅那麽用心。
江信東忠大了,能幫上忙了,卻又得不到江敬林特別的關注,性子就顯得低沉了些,凡事都很小心,很怕父親不高興。久了,這種老實怕事的性格形成了。
在情感上,江信忠與大哥江信友更親近,與江敬林變得生疏。
其實江信忠是十分渴望父親江敬林對自己多關注,哪怕開口罵罵都行,偏巧江敬林自覺有些虧欠江信忠,對江信忠又是和氣時候多,盡量不對他說重話,這更加重江信忠心中的鬱悶。
而江信北漸漸長大,江信友,江信紅和江信忠三姊妹都能幫上江敬林的忙,江敬林鬆活下來,又把本該花在江信忠身上的精力成倍地花到江信北身上。江信北上有父親垂愛,下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寵著,在幾弟兄中就顧忌很少,敢作敢為,甚至可以說是無法無天。
江敬林那會料到由於自己的原因會造成子女性格上的這些巨大差異,見江信忠沒做聲,還真當是江信忠老實過分,心中不覺有些替兒子擔心。
江信忠不由看看弟弟江信北,心中泛起羨慕,不知道四弟江信楠有沒有三弟的福分,爹是老了,還有沒有精力對江信楠這麽好。想著,江信忠竟然有些心酸,想哭。
有時候,能被親長臭罵一頓也是種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