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傑受命而來,代表廖家利益,著眼長遠,不著急,但目的很明確,楊再彬不受首,剿匪就不算成功。<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所以,李安傑采取穩紮穩打的法子,在剪除楊再彬的探子後,突然集中兵力,給楊再彬一個下馬威,打死十多個土匪,迫使楊再彬收縮,而令剿匪官兵也見好就收,首先選取各個要衝之地設營駐守,而不是急功急利的地派兵進山找楊再彬以求攻克楊再彬的土匪窩。
保安營做不到長期圍困,當然與李安傑也不怎麽信任保安營的戰鬥力有關。
李安傑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是金莉媛帶來的十二人別動隊和溶洞灘的人。文順剛石旭東帶的兩個中隊八十餘人,其中就有蘇虎那十個手下弟兄。這十人原本就是受不了楊再彬親近之人的歧視和排擠,在蘇虎的帶領下,勾結梁靖反出牛塔溝的。有這十來個熟悉牛塔溝地理形勢的土匪,加上一仗下來,即便不算保安營的人,實力上也對楊再彬形成壓倒性優勢。
保安營駐守,後防穩固,溶洞灘和別動隊進山襲擾,這樣的戰術七八天下來,楊再彬匪眾如驚弓之鳥,四處尋求突圍之路,這正中李安傑下懷。零星中,又擊斃十幾個土匪,還生俘幾個。
從俘虜口中知道楊再彬的確切人數,一計算下來,楊再彬最多最多還有二十人,李安傑迅速調整部署,來一招驅狼入窩,一邊放出探子監視鴿山方向,一邊外鬆內緊地把重點壓在楊村方向,其他方向卻虛張聲勢,讓保安營不斷換防。
一場大雪下來,給李安傑提供功成名就的機會。
楊再彬把身邊二十三人分成四組。以求縮小目標,利於突圍。有十個熟悉楊再彬習性的叛徒引導,四個組雖然目標小。但反擊的威脅就更小,兩天工夫。幾乎全體覆滅。
清點人數後,也就六人脫網,第二天,恰好一場大雪,李安傑大喜,隻要楊再彬等人敢在白天行動,蹤跡就無可遁形。
白天,別動隊擊斃一人。生擒兩人,僅剩楊再彬張韶和孟海三人。從被生擒之人口中問出這兩天楊再彬的大體活動位置,更得知楊再彬他們其實已經彈盡糧絕,李安傑做出微調,知曉楊再彬的大略位置,兩三百人的隊伍張網以待,無論楊再彬想走向那個村寨,都會有一個陷阱在等待著他。
能稱為慣匪,悍匪的,總有幾把刷子。擦形聽音。依據靈敏的感覺判斷,閃轉騰挪,隱跡藏形。楊再彬帶著孟海和張韶悄無聲息地繞過保安營的營地,朝村中摸去。
土匪就是土匪,不同於江洋大盜,土匪需要地盤,需要實力,不像江洋大盜,行蹤漂浮,居無定所。如果不是舍不得地盤,舍不得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實力。楊再彬隻身逃亡,很難說不能逃出李安傑精心布下的天羅地網。
……………………………………………………………………………………………
剿匪是大事。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彰顯國家保境安民的承諾重若千鈞。這不僅是保安團的功勞。更是縣府的政績。當龍塘村以楊村一片之名要求縣府準許成立民團,又在李安傑通過廖家從上而下通融,龍塘民團順利成立,雖然成立才半個月多一點,人數也僅僅三十人不到,但團員都是和牛塔溝土匪有仇怨的人家子弟,同仇敵愾,士氣高昂。
白天聽保安營的人說,牛塔溝土匪基本消滅,現在隻須抓住楊再彬等幾個人就大功告成,而楊再彬很有可能會朝龍塘方向逃逸,這讓民團人眾彷如打了雞血似的亢奮不已,恨不得代替保安營士兵駐守要衝。[起舞電子書]
甲午是廖席凱收養的一個孤兒,沒名沒姓,廖席凱隨口給他取名為甲午。後來廖席凱送甲午接受軍事訓練,在受訓中,甲午接受了一整套中國近代曆史教育,建立起軍人保家衛國的理念。至此而後,甲午常回想廖席凱給自己取的名,揣度廖席凱的用心,漸漸將報恩與報國集於一體。
廖席凱不想自己的死士有過多的社會關係牽扯,收養不少孤兒,一旦這些孤兒年紀稍大,便送去受訓,並做跟進考察,以便錄用。對甲午的表現,廖席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甲午因而深得廖席凱的信任,被指派擔負保證金莉媛安全的任務和配合李安傑的計劃實施。
甲午不知道李安傑的全盤計劃,但不妨礙他對李安傑所做安排的理解。
甲午依據各地具體兵力或以民團人為主,或以溶洞灘的人為主,把別動隊分作六組,分派到各個駐守點,主持誘捕楊再彬。
看看保安營休息的時辰快到了,甲午把上半夜休息的民團眾人叫起來,集合在院子裏。
看著彎彎曲曲排列著的民團,甲午開口道:“弟兄們家裏或多或少和楊再彬都有仇怨,今晚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我要說的還是那句現話:大家小心點。如果楊再彬真的進入我們村,又萬一不走我們設定的那幾家,大家見機行事,不要驚動他,要想法子將他引進附近人家,我們再來一個關門打狗。法子幾天下午講了好幾種,請大家照此執行,千萬不能報仇心切,既禍害了自己,又有可能讓楊再彬產生警覺。黑燈瞎火的,一旦他跑脫,躲進山林,我們還得多費功夫,甚至為以後留下禍患。大家明白沒有?”
眾人麵麵相覷,沒有甲午想象中的齊聲做出肯定回答。
要大家小心,眾民團當然能夠理解。下午,甲午雖然是說楊再彬進村,八成是要食物,讓大家想法把楊再彬往家裏引,眾人頗有微詞,並不樂意接受,同時也不怎麽相信楊再彬會真的進入龍塘,所以答應起來心不在焉。此時,眾人見甲午煞有介事。還真當有這麽回事,一時默不作聲。萬一楊再彬進屋,凶性發作。豈不是讓一家子老小陷入險境?就算是進別人家,事後。說不定還得跟人家結仇。如果真那樣,還不如自己鋌而走險,把楊再彬攔下,這麽多人還圍不住他?即便自己遭遇危險,總好過讓家裏人陷入危難,或者事後讓人嫉恨。
甲午多少知道這些民團心裏有顧忌,但現在不是做思想工作的時候,反正一切都需要見機行事。也說不定楊再彬不走這條路,不進龍塘村,機會一半對一半。
正當甲午進行人手分派時候,別動隊的戰友曾佑航前來匯報,楊再彬進村了,不多不少,和白天的情報一模一樣,正好三人。
屋內氣氛驟然緊張起來,甲午把人手調配權交給曾佑航,最能結合實際情況而做出最合理安排的非夥伴不行。
安排好人手。甲午曾佑航一起來到留下觀察的人所在位置,剛聽幾句匯報,卻聽到不遠處的一戶人家傳來小孩“啊”地一聲尖叫。便沒了聲響。
不用多說,各組人手便一起朝那方向圍攏過去。
說巧也巧,說不巧也行。
白天傳說的消息在村裏早就不是秘密,因為家裏有人參與民團防匪剿匪,家裏人不放心,睡遲些理所當然。夜深人靜,這家的小孩要撒尿,雖有大人陪著,但剛一出門。小孩便被楊再彬逮個正著,小孩驚叫一聲。旋即被楊再彬勒住脖子,掐斷聲音。大人被張韶用槍抵住,不敢發聲,孟海進屋控製家裏的其他人。
楊再彬暗叫僥幸,不用破門而入,不用多費手腳,逼人就範拿出食物,省去許多麻煩。
甲午和曾佑航兩人用力握了握手,便大步朝這家人大門走去。
情報說楊再彬彈盡糧絕,是真是假無法證實,但就算有也不會多。擺在眼前的是楊再彬如果在這家人家裏行凶,這麽多人圍住,還讓這家人受害,作為軍人,甲午和曾佑航覺得是軍人的恥辱。這事情,如何化解,作為軍人必須有自己的擔當。
甲午和曾佑航在前,後麵一個年輕人跟著要往裏闖,甲午伸手一攔,道:“這個時候,人越多,越容易出意外,你們在外麵等著。”
那人道:“不行,這是我家,我一定得進去。”
曾佑航:“那行,不要輕舉妄動,那樣會害了你的家人的,知道不?”
甲午對屋外道:“你們把這給我團團圍住,把火把點起來,看清楚了。”
三人的槍支其實早就是空炮,比不上一截燒火棍,楊再彬聽到外麵的說話聲,知道今天很難幸免,幸好有人質在手,可以談條件。
甲午三人進屋,楊再彬反而坦然起來,說道:“落入你們手中我無話可說,但我手中有人質,我還有本錢,你們覺得我說的還有些道理的話,那我們就坐下來好好談談。”
不等甲午和曾佑航作答,跟進的年輕人急不可耐,說道:“好,隻要你先放了我弟弟,什麽話都好商量。”
楊再彬嗤地一聲,道:“你?你說的不算。”說著,目光轉向甲午和曾佑航:“怎麽樣?”
甲午道:“可以,但請先放了這屋子裏的人。”
楊再彬:“不行,放了他們,我憑什麽相信你們?”
甲午道:“這是前提,不放也由不得你。黑燈瞎火的,你覺得你們帶著幾個人,能走出多遠?況且,我們又憑什麽相信你會遵守信用,我們滿足你的條件,你就會放了這家子人?”
楊再彬嘿嘿一笑,手上用勁,火光下,那小孩憋得滿臉通紅,胸脯急劇起伏。
那年輕人拉住甲午手臂晃動,說道:“長官,求你了……”
甲午手槍掏出,指向楊再彬,道:“那你試試看,是你手快,還是我的子彈快。我們進屋,你們沒有動槍,說明你們彈盡糧絕,我們沒有動槍,確實是因為你手中有人質。”
楊再彬露出一絲猶豫,道:“我還有籌碼,我在牛塔溝經營多年,還收藏一些珠寶,隻要放了我們,我一並告訴你。這,總可以了吧?”
甲午道:“我說了。前提是先放了這家人,再說條件。”
孟海很想插嘴,勸楊再彬先放了小孩再說。他不相信保安團的人不貪錢。
楊再彬在牛塔溝一帶惡名貫通南河上下,而他孟海隻是一個小頭目。無名小卒。甲午堅持放開這家人是談條件的前提,直覺告訴孟海,甲午和曾佑航是奔著楊再彬來的,自己和張韶無足輕重。如果楊再彬堅持己見,根本就無法將談判進行下去,那麽自己和張韶就要成為楊再彬的陪葬品。
楊再彬放鬆勒住小孩的手臂,但和甲午各不相讓,僵持一會兒。楊再彬忽然道:“先弄點吃的給我們,這個可以吧?”
甲午毫不猶豫地點頭道:“可以,你不會抱著小孩吃東西吧?”
楊再彬忽然笑道:“當然不會,不過,你們得離遠點。”說著,楊再彬指示張韶把小孩一家子趕到屋子角落。
吃完飯,楊再彬從身上摸出一把匕首,拿在手中拍了拍,說道:“現在,我們可以繼續談談。為了顯示我的誠意,我可以先告訴你們藏寶的地址,你派人去查驗一下。再送我們出去,隻要我們出村,就放了小孩。”
曾佑航道:“還是那句話,我們憑什麽相信你會放了小孩?……”
楊再彬和曾這樣低聲下氣過?顯得有些不耐煩,打斷曾佑航話頭,說道:“藏寶地我告訴你們了,我們逃亡,帶著一個小孩,很方便麽?你認為我該怎樣才算有誠意?”
甲午道:“你是慣匪。惡名太盛,你不放小孩。我們很難相信你。”
楊再彬心頭火起,忽然起身。一轉,提著匕首走到屋角,一把抓住小孩,轉身朝著甲午,說道:“那就魚死網破,先拉兩個墊底。”
事起突然,甲午和曾佑航提槍不及,又擔心誤傷,“慢”子才到嘴邊,硬生生地咽回喉嚨。隻因在這緊要關頭,孟海突然出手,匕首劃過楊再彬手臂,楊再彬手中匕首落地,順手一拳向孟海擊出。孟海在倒下的瞬間,匕首遞出,插入楊再彬腹部。楊再彬捂住腹部,蹲下身來。看樣子,匕首應該已經深入楊再彬腹部。
張韶見事發突然,趕緊上前扶住楊再彬,問道:“大哥,你怎麽啦?”
楊再彬慢慢站起,指著孟海,手臂顫抖,卻發不出一言。
孟海道:“大哥,是你不顧弟兄生死在先,隻要放了這家人,我們還有機會……”
張韶指著孟海罵道:“畜生,你住嘴……”
於此同時,甲午,曾佑航和那年輕人迅速上前,隔在楊再彬三人和這家子老小之間。
暫時保住這家人的安全,甲午朝門外喊道:“都進來。”
楊再彬沒有再做無謂的反抗,隻是心裏不甘,不甘在最後時刻被人出賣,而且還出賣得這麽徹底,這麽沒有價值。
屋內裝不下多少人,屋外僅僅進來五個,其他人圍在大門口,但已經足夠。
雖然化解眼前的危機全靠孟海的突然發難,但甲午卻對孟海痛恨之極,指著孟海,對眾人下令道:“把這個人押出去,火燒,還是浸豬籠,請村中長老主持。快,馬上。”
楊再彬似乎看懂了甲午痛恨的眼神。是啊,甲午是軍人,怎麽會不痛恨出賣戰友那樣的畜生?試想,在對敵當中,隻有把自己的後背交給戰友,自己才心無旁騖,放心殺敵,如果最危險卻來自身邊人,那豈不叫人不寒而栗?
楊再彬在張韶耳邊嘀咕幾句,忽然摁住腹部的匕首,又使勁一拔,朝著甲午哈哈大笑,道:“好,好……”
幾聲“好”後,隨著上腹部血水湧噴而出,楊再彬聲音漸漸低弱,沒多久倒在地上,抽搐幾下,沒了動靜。
孟海被押出,一泡尿沒憋住,沿著庫管自流而下,嘴中不停喊叫著:“別殺我,藏寶地,我知道,我知道呀……”
張韶咬咬牙,對甲午道:“我也知道。”
那年輕人欲言又止,畢竟家人是被孟海所救,於心不忍。(未完待續)
所以,李安傑采取穩紮穩打的法子,在剪除楊再彬的探子後,突然集中兵力,給楊再彬一個下馬威,打死十多個土匪,迫使楊再彬收縮,而令剿匪官兵也見好就收,首先選取各個要衝之地設營駐守,而不是急功急利的地派兵進山找楊再彬以求攻克楊再彬的土匪窩。
保安營做不到長期圍困,當然與李安傑也不怎麽信任保安營的戰鬥力有關。
李安傑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是金莉媛帶來的十二人別動隊和溶洞灘的人。文順剛石旭東帶的兩個中隊八十餘人,其中就有蘇虎那十個手下弟兄。這十人原本就是受不了楊再彬親近之人的歧視和排擠,在蘇虎的帶領下,勾結梁靖反出牛塔溝的。有這十來個熟悉牛塔溝地理形勢的土匪,加上一仗下來,即便不算保安營的人,實力上也對楊再彬形成壓倒性優勢。
保安營駐守,後防穩固,溶洞灘和別動隊進山襲擾,這樣的戰術七八天下來,楊再彬匪眾如驚弓之鳥,四處尋求突圍之路,這正中李安傑下懷。零星中,又擊斃十幾個土匪,還生俘幾個。
從俘虜口中知道楊再彬的確切人數,一計算下來,楊再彬最多最多還有二十人,李安傑迅速調整部署,來一招驅狼入窩,一邊放出探子監視鴿山方向,一邊外鬆內緊地把重點壓在楊村方向,其他方向卻虛張聲勢,讓保安營不斷換防。
一場大雪下來,給李安傑提供功成名就的機會。
楊再彬把身邊二十三人分成四組。以求縮小目標,利於突圍。有十個熟悉楊再彬習性的叛徒引導,四個組雖然目標小。但反擊的威脅就更小,兩天工夫。幾乎全體覆滅。
清點人數後,也就六人脫網,第二天,恰好一場大雪,李安傑大喜,隻要楊再彬等人敢在白天行動,蹤跡就無可遁形。
白天,別動隊擊斃一人。生擒兩人,僅剩楊再彬張韶和孟海三人。從被生擒之人口中問出這兩天楊再彬的大體活動位置,更得知楊再彬他們其實已經彈盡糧絕,李安傑做出微調,知曉楊再彬的大略位置,兩三百人的隊伍張網以待,無論楊再彬想走向那個村寨,都會有一個陷阱在等待著他。
能稱為慣匪,悍匪的,總有幾把刷子。擦形聽音。依據靈敏的感覺判斷,閃轉騰挪,隱跡藏形。楊再彬帶著孟海和張韶悄無聲息地繞過保安營的營地,朝村中摸去。
土匪就是土匪,不同於江洋大盜,土匪需要地盤,需要實力,不像江洋大盜,行蹤漂浮,居無定所。如果不是舍不得地盤,舍不得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實力。楊再彬隻身逃亡,很難說不能逃出李安傑精心布下的天羅地網。
……………………………………………………………………………………………
剿匪是大事。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彰顯國家保境安民的承諾重若千鈞。這不僅是保安團的功勞。更是縣府的政績。當龍塘村以楊村一片之名要求縣府準許成立民團,又在李安傑通過廖家從上而下通融,龍塘民團順利成立,雖然成立才半個月多一點,人數也僅僅三十人不到,但團員都是和牛塔溝土匪有仇怨的人家子弟,同仇敵愾,士氣高昂。
白天聽保安營的人說,牛塔溝土匪基本消滅,現在隻須抓住楊再彬等幾個人就大功告成,而楊再彬很有可能會朝龍塘方向逃逸,這讓民團人眾彷如打了雞血似的亢奮不已,恨不得代替保安營士兵駐守要衝。[起舞電子書]
甲午是廖席凱收養的一個孤兒,沒名沒姓,廖席凱隨口給他取名為甲午。後來廖席凱送甲午接受軍事訓練,在受訓中,甲午接受了一整套中國近代曆史教育,建立起軍人保家衛國的理念。至此而後,甲午常回想廖席凱給自己取的名,揣度廖席凱的用心,漸漸將報恩與報國集於一體。
廖席凱不想自己的死士有過多的社會關係牽扯,收養不少孤兒,一旦這些孤兒年紀稍大,便送去受訓,並做跟進考察,以便錄用。對甲午的表現,廖席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甲午因而深得廖席凱的信任,被指派擔負保證金莉媛安全的任務和配合李安傑的計劃實施。
甲午不知道李安傑的全盤計劃,但不妨礙他對李安傑所做安排的理解。
甲午依據各地具體兵力或以民團人為主,或以溶洞灘的人為主,把別動隊分作六組,分派到各個駐守點,主持誘捕楊再彬。
看看保安營休息的時辰快到了,甲午把上半夜休息的民團眾人叫起來,集合在院子裏。
看著彎彎曲曲排列著的民團,甲午開口道:“弟兄們家裏或多或少和楊再彬都有仇怨,今晚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我要說的還是那句現話:大家小心點。如果楊再彬真的進入我們村,又萬一不走我們設定的那幾家,大家見機行事,不要驚動他,要想法子將他引進附近人家,我們再來一個關門打狗。法子幾天下午講了好幾種,請大家照此執行,千萬不能報仇心切,既禍害了自己,又有可能讓楊再彬產生警覺。黑燈瞎火的,一旦他跑脫,躲進山林,我們還得多費功夫,甚至為以後留下禍患。大家明白沒有?”
眾人麵麵相覷,沒有甲午想象中的齊聲做出肯定回答。
要大家小心,眾民團當然能夠理解。下午,甲午雖然是說楊再彬進村,八成是要食物,讓大家想法把楊再彬往家裏引,眾人頗有微詞,並不樂意接受,同時也不怎麽相信楊再彬會真的進入龍塘,所以答應起來心不在焉。此時,眾人見甲午煞有介事。還真當有這麽回事,一時默不作聲。萬一楊再彬進屋,凶性發作。豈不是讓一家子老小陷入險境?就算是進別人家,事後。說不定還得跟人家結仇。如果真那樣,還不如自己鋌而走險,把楊再彬攔下,這麽多人還圍不住他?即便自己遭遇危險,總好過讓家裏人陷入危難,或者事後讓人嫉恨。
甲午多少知道這些民團心裏有顧忌,但現在不是做思想工作的時候,反正一切都需要見機行事。也說不定楊再彬不走這條路,不進龍塘村,機會一半對一半。
正當甲午進行人手分派時候,別動隊的戰友曾佑航前來匯報,楊再彬進村了,不多不少,和白天的情報一模一樣,正好三人。
屋內氣氛驟然緊張起來,甲午把人手調配權交給曾佑航,最能結合實際情況而做出最合理安排的非夥伴不行。
安排好人手。甲午曾佑航一起來到留下觀察的人所在位置,剛聽幾句匯報,卻聽到不遠處的一戶人家傳來小孩“啊”地一聲尖叫。便沒了聲響。
不用多說,各組人手便一起朝那方向圍攏過去。
說巧也巧,說不巧也行。
白天傳說的消息在村裏早就不是秘密,因為家裏有人參與民團防匪剿匪,家裏人不放心,睡遲些理所當然。夜深人靜,這家的小孩要撒尿,雖有大人陪著,但剛一出門。小孩便被楊再彬逮個正著,小孩驚叫一聲。旋即被楊再彬勒住脖子,掐斷聲音。大人被張韶用槍抵住,不敢發聲,孟海進屋控製家裏的其他人。
楊再彬暗叫僥幸,不用破門而入,不用多費手腳,逼人就範拿出食物,省去許多麻煩。
甲午和曾佑航兩人用力握了握手,便大步朝這家人大門走去。
情報說楊再彬彈盡糧絕,是真是假無法證實,但就算有也不會多。擺在眼前的是楊再彬如果在這家人家裏行凶,這麽多人圍住,還讓這家人受害,作為軍人,甲午和曾佑航覺得是軍人的恥辱。這事情,如何化解,作為軍人必須有自己的擔當。
甲午和曾佑航在前,後麵一個年輕人跟著要往裏闖,甲午伸手一攔,道:“這個時候,人越多,越容易出意外,你們在外麵等著。”
那人道:“不行,這是我家,我一定得進去。”
曾佑航:“那行,不要輕舉妄動,那樣會害了你的家人的,知道不?”
甲午對屋外道:“你們把這給我團團圍住,把火把點起來,看清楚了。”
三人的槍支其實早就是空炮,比不上一截燒火棍,楊再彬聽到外麵的說話聲,知道今天很難幸免,幸好有人質在手,可以談條件。
甲午三人進屋,楊再彬反而坦然起來,說道:“落入你們手中我無話可說,但我手中有人質,我還有本錢,你們覺得我說的還有些道理的話,那我們就坐下來好好談談。”
不等甲午和曾佑航作答,跟進的年輕人急不可耐,說道:“好,隻要你先放了我弟弟,什麽話都好商量。”
楊再彬嗤地一聲,道:“你?你說的不算。”說著,目光轉向甲午和曾佑航:“怎麽樣?”
甲午道:“可以,但請先放了這屋子裏的人。”
楊再彬:“不行,放了他們,我憑什麽相信你們?”
甲午道:“這是前提,不放也由不得你。黑燈瞎火的,你覺得你們帶著幾個人,能走出多遠?況且,我們又憑什麽相信你會遵守信用,我們滿足你的條件,你就會放了這家子人?”
楊再彬嘿嘿一笑,手上用勁,火光下,那小孩憋得滿臉通紅,胸脯急劇起伏。
那年輕人拉住甲午手臂晃動,說道:“長官,求你了……”
甲午手槍掏出,指向楊再彬,道:“那你試試看,是你手快,還是我的子彈快。我們進屋,你們沒有動槍,說明你們彈盡糧絕,我們沒有動槍,確實是因為你手中有人質。”
楊再彬露出一絲猶豫,道:“我還有籌碼,我在牛塔溝經營多年,還收藏一些珠寶,隻要放了我們,我一並告訴你。這,總可以了吧?”
甲午道:“我說了。前提是先放了這家人,再說條件。”
孟海很想插嘴,勸楊再彬先放了小孩再說。他不相信保安團的人不貪錢。
楊再彬在牛塔溝一帶惡名貫通南河上下,而他孟海隻是一個小頭目。無名小卒。甲午堅持放開這家人是談條件的前提,直覺告訴孟海,甲午和曾佑航是奔著楊再彬來的,自己和張韶無足輕重。如果楊再彬堅持己見,根本就無法將談判進行下去,那麽自己和張韶就要成為楊再彬的陪葬品。
楊再彬放鬆勒住小孩的手臂,但和甲午各不相讓,僵持一會兒。楊再彬忽然道:“先弄點吃的給我們,這個可以吧?”
甲午毫不猶豫地點頭道:“可以,你不會抱著小孩吃東西吧?”
楊再彬忽然笑道:“當然不會,不過,你們得離遠點。”說著,楊再彬指示張韶把小孩一家子趕到屋子角落。
吃完飯,楊再彬從身上摸出一把匕首,拿在手中拍了拍,說道:“現在,我們可以繼續談談。為了顯示我的誠意,我可以先告訴你們藏寶的地址,你派人去查驗一下。再送我們出去,隻要我們出村,就放了小孩。”
曾佑航道:“還是那句話,我們憑什麽相信你會放了小孩?……”
楊再彬和曾這樣低聲下氣過?顯得有些不耐煩,打斷曾佑航話頭,說道:“藏寶地我告訴你們了,我們逃亡,帶著一個小孩,很方便麽?你認為我該怎樣才算有誠意?”
甲午道:“你是慣匪。惡名太盛,你不放小孩。我們很難相信你。”
楊再彬心頭火起,忽然起身。一轉,提著匕首走到屋角,一把抓住小孩,轉身朝著甲午,說道:“那就魚死網破,先拉兩個墊底。”
事起突然,甲午和曾佑航提槍不及,又擔心誤傷,“慢”子才到嘴邊,硬生生地咽回喉嚨。隻因在這緊要關頭,孟海突然出手,匕首劃過楊再彬手臂,楊再彬手中匕首落地,順手一拳向孟海擊出。孟海在倒下的瞬間,匕首遞出,插入楊再彬腹部。楊再彬捂住腹部,蹲下身來。看樣子,匕首應該已經深入楊再彬腹部。
張韶見事發突然,趕緊上前扶住楊再彬,問道:“大哥,你怎麽啦?”
楊再彬慢慢站起,指著孟海,手臂顫抖,卻發不出一言。
孟海道:“大哥,是你不顧弟兄生死在先,隻要放了這家人,我們還有機會……”
張韶指著孟海罵道:“畜生,你住嘴……”
於此同時,甲午,曾佑航和那年輕人迅速上前,隔在楊再彬三人和這家子老小之間。
暫時保住這家人的安全,甲午朝門外喊道:“都進來。”
楊再彬沒有再做無謂的反抗,隻是心裏不甘,不甘在最後時刻被人出賣,而且還出賣得這麽徹底,這麽沒有價值。
屋內裝不下多少人,屋外僅僅進來五個,其他人圍在大門口,但已經足夠。
雖然化解眼前的危機全靠孟海的突然發難,但甲午卻對孟海痛恨之極,指著孟海,對眾人下令道:“把這個人押出去,火燒,還是浸豬籠,請村中長老主持。快,馬上。”
楊再彬似乎看懂了甲午痛恨的眼神。是啊,甲午是軍人,怎麽會不痛恨出賣戰友那樣的畜生?試想,在對敵當中,隻有把自己的後背交給戰友,自己才心無旁騖,放心殺敵,如果最危險卻來自身邊人,那豈不叫人不寒而栗?
楊再彬在張韶耳邊嘀咕幾句,忽然摁住腹部的匕首,又使勁一拔,朝著甲午哈哈大笑,道:“好,好……”
幾聲“好”後,隨著上腹部血水湧噴而出,楊再彬聲音漸漸低弱,沒多久倒在地上,抽搐幾下,沒了動靜。
孟海被押出,一泡尿沒憋住,沿著庫管自流而下,嘴中不停喊叫著:“別殺我,藏寶地,我知道,我知道呀……”
張韶咬咬牙,對甲午道:“我也知道。”
那年輕人欲言又止,畢竟家人是被孟海所救,於心不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