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不過年,對三岔坪的姚夢欣陳大奎和耿秋生來說都一樣,擺在麵前的依舊是生存才能發展,發展才能生存的問題。[.超多好看小說]
組建了黨支部,把耿秋生調回來,三岔坪的局麵卻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
年前,姚夢欣從家裏回來後,隨即和陳大奎耿秋生商量,進行了為期數天的調研,了解戰士,了解問題症結,問計於戰士。
初五,陳大奎,耿秋生和姚夢欣再次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心得。
姚夢欣開場便道:“自去年進入臘月以來,我們重建了三岔坪黨支部,以此決策遊擊隊行動方向,結束三岔坪遊擊隊一直不能確定發展方向的亂象。但是,將近一個月了,我們的工作似乎沒有取得實質的進展,我們的思路肯定是有問題的,老陳和老耿,你倆最近有什麽想法?”
耿秋生斟酌一會兒,說道:“我一直在想,三岔坪對於南河來說是很偏遠,但對於艮口縣來說,不算,因為有條公路距離三岔坪僅僅十裏不到。
以前,艮口對三岔坪的封鎖嚴密,艮口保安團時不時地對三岔坪來一次圍剿,雖然沒有什麽實質的意義,但對於我當時所帶的十多人的遊擊隊也是不可承受之重。歸結起來,還是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活動區域,活動區域過大,那十多人的隊伍顯得太弱小,疲於奔命,於事無補。
這段時間,我和戰士們交談不少,我覺得吧,我們可能再兩個方麵存在問題。一個是發展方向,是不是應該以艮口為主要發展方向,第二個是。我們三個的分工可能有些錯位,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
耿秋生在艮口出了名,和組織斷了聯係好幾年。靠著一股信念苦苦堅持。
陳大奎和姚夢欣帶隊上了三岔坪,兩支遊擊隊合編後。耿秋生欣然接受陳大奎和姚夢欣的安排到南河聯係黨組織,但南河黨組織已經悉遭破壞,耿秋生李丁虎和劉斌商定後便在南河以拉黃包車為掩護,盡可能地收集消息,外麵的消息對山上的遊擊隊太重要了。
耿秋生三人有幾年在山林和敵人捉迷藏的經驗,但進入城鎮便猶如虎落平川,為掩飾身份,處處受製。黃包車夫終究是層次太低。<strong></strong>耿秋生三人能夠獲取的情報,有價值的幾乎沒有,多是一些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
不過有黃孝淮和秦洪普兩個跑交通的甄別,還是能從小道消息中推測出不少有用的信息,但沒有上級確切的消息和指令,陳大奎和姚夢欣遲遲不能確定三岔坪遊擊區的建設,這段時間也是三岔坪最為混亂的日子。
耿秋生於城裏主持情報工作,乏善可陳,原本跟著耿秋生堅持下來的隊員情緒卻有些消極,畢竟這塊遊擊區本來就是耿秋生帶著大家保留下來的。陳大奎和姚夢欣一來,就把耿秋生踢開,眾人不知道耿秋生從事什麽工作。由此在遊擊隊裏有點抵觸情緒。
姚夢欣把耿秋生調回來,並且進入三岔坪遊擊隊的決策領導層,對原有遊擊隊員氣的鼓舞是不可估量的。
但三岔坪遊擊區建設工作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耿秋生有了幾個月的城裏生活,思路大開,結合回山這段時間了解和整理的一些情況,覺得是三人的分工出現錯位的問題。
陳大奎道:“我倒是讚成黨代表的意見,我們離南河遠一些,敵人的力量相對薄弱。如果朝艮口發展,各個方麵的條件是比南河好。但以我們的力量,敵人的力量也更強大。對我們的發展更為不利。所以,我認為朝艮口方向采取守勢,朝南河方向采取發展態勢,比較符合我們的現狀。至於分工問題,我覺得不是問題,無論怎麽調整,還是我們三人商量著辦,每項指令下達,基本都是我們三人的統一意見,關鍵可能是我們的工作方式方法上不對路。”
耿秋生道:“我承認你說的道理,不過,我是這麽想的。我們的主要精力可定是要花在我們自己負責的工作上麵,就拿我來說,對於我負責情報工作,自然要花主要精力和時間在情報工作上,對於其他事情就沒有深入思考。同樣的道理,比如你老陳,你花的心思自然在如何帶出一支打硬仗,靈活多變的隊伍,而恰恰我對情報工作不熟悉,我再怎麽用心,思路可能都會牛頭不對馬嘴,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第二,再來說發展方向問題。二九年,這裏還是蘇區遊擊區,往艮口方向,最近距離艮口縣城隻有十來裏路,但到貓衝,所裏,溶洞灘,平壩一線卻難發展過去,原因很多,但土匪武裝和村寨聯防自衛武裝,是跨不過去的坎,我們的力量還不足以剿匪,更不可能對村寨的自衛武裝作戰,那會讓我們所有的發展變得毫無意義。”
陳大奎道:“土匪武裝和村寨自衛武裝,在艮口方向同樣存在,這不是理由,相反,艮口方向,因為道路方便一些,保安團的機動性比我們強得太多,做好如登,破壞如崩,我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遊擊區,結果隻要敵人來一次圍剿,就前功盡棄,反而使得以後的發展更難開展,而且,一個應對不好,還很容易讓我們陷入包圍……”
陳大奎軍事理論,軍事素質都比耿秋生強,畢竟是正規軍隊出來的軍人,但耿秋生也有自己的強項,帶著十多人的遊擊隊能在保安團民團的圍剿下,堅持三年多,應對險惡環境的經驗又不是陳大奎所能比的。
哚哚兩聲桌響,陳大奎和耿秋生停嘴,一齊看向姚夢欣。
兩人的爭論顯然有點脫離主題,姚夢欣敲敲桌子,道:“我看,這個問題還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發展應該是我們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要求,但我覺得我們還不具備向外發展的力量條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放在以後慢慢求證。”
現在爭論這個問題,確實有點脫離實際。
姚夢欣對陳大奎和耿秋生笑笑,接著說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有多大力量就該做多大的事情。發展,肯定是要發展,我們做好規劃,可以慢慢求證,還可以修改,調整,暫時不急。我想,我們還是考慮一下,老耿才說的分工問題,著實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局麵打開了,我們再來討論發展方向問題,那就水到渠成了。
我覺得老耿說得不錯,我們可能分工確實存在問題,另外,我們也可能犯了急躁病,沒有紮實解決遊擊隊武裝割據,群眾工作和物資積累這三大任務的主攻方向問題。全麵撒網,全麵開花,造成三項工作有脫節現象,結果是哪一項工作都不得力。”
三人停下,都沒有說話。
陳大奎確實感到自己的事情有心卻不得力,關鍵問題在哪,這段時間沉到戰士當中,充分了解他們的想法,擴大隊伍是有必要,但就目前三岔坪的給養來源,根本不足以支撐隊伍的擴充,而沒有隊伍的擴充,很多想法隻能是畫餅充饑。
姚夢欣這幾天考慮更多的是遊擊隊三大任務的關係,三者應該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目前,三人雖然有各自的分工,側重點不同,但卻不能隻顧著自己工作的開展,三個任務,三個中心,那就是沒有中心。三岔坪力量本來弱小,再加以分散,自然就會更加不得力。究竟以哪個為當前工作的中心來開展,還得依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耿秋生此前帶著十多人,稱為遊擊隊,也確實是遊擊隊,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等同於在水裏丟下一個石子,石子沒入水中後,一切化歸無形,一點作用沒起到倒還罷了,關鍵還在於暴露行藏,引得白軍的圍剿,弄得自己居無定所。陳大奎和姚夢欣來了之後,情況稍有改觀,但負責情報工作這段時間,苦於業務不熟悉,有心卻無力。自己在這方土地堅持了三年,風土人情,地理形勢在三人中是最熟悉的優勢卻得不到發揮,又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難受。
良久,姚夢欣開口道:“還是老耿先說說你的想法吧。”
耿秋生道:“情報工作很重要,我覺得,黃孝淮和秦洪普倆負責比較好,因為他倆原本就是幹這行,辦法肯定比我們多,而且有效。我在山溝溝裏鑽慣了,對外麵的事情沒有足夠的了解,這幾個月沒有起到什麽作用。而我在此地鑽山穿林三年多,風土人情,地理形勢比較熟悉的優勢又得不到發揮,所以我覺得,我應該來做群眾工作或者負責籌集物資,保證遊擊隊的給養為好。”
姚夢欣道:“老陳,你呢?”
陳大奎道:“老耿這樣說,也有道理。隻要對遊擊隊有好處,我覺得調整一下分工是好事。”
姚夢欣點點頭,說道:“既然大家意見統一,那這樣,老陳還是你的老本行,老耿負責物資籌措,協助我做群眾工作,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組織工作上,情報工作,成立一個小組,由秦洪普負責,隨時向我們匯報,怎麽樣,還有什麽補充的嗎?
如果沒有要補充的,那我們接下來討論一下,三大任務的關係,確定一下以後工作的重點方向。”(未完待續)
組建了黨支部,把耿秋生調回來,三岔坪的局麵卻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
年前,姚夢欣從家裏回來後,隨即和陳大奎耿秋生商量,進行了為期數天的調研,了解戰士,了解問題症結,問計於戰士。
初五,陳大奎,耿秋生和姚夢欣再次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心得。
姚夢欣開場便道:“自去年進入臘月以來,我們重建了三岔坪黨支部,以此決策遊擊隊行動方向,結束三岔坪遊擊隊一直不能確定發展方向的亂象。但是,將近一個月了,我們的工作似乎沒有取得實質的進展,我們的思路肯定是有問題的,老陳和老耿,你倆最近有什麽想法?”
耿秋生斟酌一會兒,說道:“我一直在想,三岔坪對於南河來說是很偏遠,但對於艮口縣來說,不算,因為有條公路距離三岔坪僅僅十裏不到。
以前,艮口對三岔坪的封鎖嚴密,艮口保安團時不時地對三岔坪來一次圍剿,雖然沒有什麽實質的意義,但對於我當時所帶的十多人的遊擊隊也是不可承受之重。歸結起來,還是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活動區域,活動區域過大,那十多人的隊伍顯得太弱小,疲於奔命,於事無補。
這段時間,我和戰士們交談不少,我覺得吧,我們可能再兩個方麵存在問題。一個是發展方向,是不是應該以艮口為主要發展方向,第二個是。我們三個的分工可能有些錯位,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
耿秋生在艮口出了名,和組織斷了聯係好幾年。靠著一股信念苦苦堅持。
陳大奎和姚夢欣帶隊上了三岔坪,兩支遊擊隊合編後。耿秋生欣然接受陳大奎和姚夢欣的安排到南河聯係黨組織,但南河黨組織已經悉遭破壞,耿秋生李丁虎和劉斌商定後便在南河以拉黃包車為掩護,盡可能地收集消息,外麵的消息對山上的遊擊隊太重要了。
耿秋生三人有幾年在山林和敵人捉迷藏的經驗,但進入城鎮便猶如虎落平川,為掩飾身份,處處受製。黃包車夫終究是層次太低。<strong></strong>耿秋生三人能夠獲取的情報,有價值的幾乎沒有,多是一些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
不過有黃孝淮和秦洪普兩個跑交通的甄別,還是能從小道消息中推測出不少有用的信息,但沒有上級確切的消息和指令,陳大奎和姚夢欣遲遲不能確定三岔坪遊擊區的建設,這段時間也是三岔坪最為混亂的日子。
耿秋生於城裏主持情報工作,乏善可陳,原本跟著耿秋生堅持下來的隊員情緒卻有些消極,畢竟這塊遊擊區本來就是耿秋生帶著大家保留下來的。陳大奎和姚夢欣一來,就把耿秋生踢開,眾人不知道耿秋生從事什麽工作。由此在遊擊隊裏有點抵觸情緒。
姚夢欣把耿秋生調回來,並且進入三岔坪遊擊隊的決策領導層,對原有遊擊隊員氣的鼓舞是不可估量的。
但三岔坪遊擊區建設工作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耿秋生有了幾個月的城裏生活,思路大開,結合回山這段時間了解和整理的一些情況,覺得是三人的分工出現錯位的問題。
陳大奎道:“我倒是讚成黨代表的意見,我們離南河遠一些,敵人的力量相對薄弱。如果朝艮口發展,各個方麵的條件是比南河好。但以我們的力量,敵人的力量也更強大。對我們的發展更為不利。所以,我認為朝艮口方向采取守勢,朝南河方向采取發展態勢,比較符合我們的現狀。至於分工問題,我覺得不是問題,無論怎麽調整,還是我們三人商量著辦,每項指令下達,基本都是我們三人的統一意見,關鍵可能是我們的工作方式方法上不對路。”
耿秋生道:“我承認你說的道理,不過,我是這麽想的。我們的主要精力可定是要花在我們自己負責的工作上麵,就拿我來說,對於我負責情報工作,自然要花主要精力和時間在情報工作上,對於其他事情就沒有深入思考。同樣的道理,比如你老陳,你花的心思自然在如何帶出一支打硬仗,靈活多變的隊伍,而恰恰我對情報工作不熟悉,我再怎麽用心,思路可能都會牛頭不對馬嘴,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第二,再來說發展方向問題。二九年,這裏還是蘇區遊擊區,往艮口方向,最近距離艮口縣城隻有十來裏路,但到貓衝,所裏,溶洞灘,平壩一線卻難發展過去,原因很多,但土匪武裝和村寨聯防自衛武裝,是跨不過去的坎,我們的力量還不足以剿匪,更不可能對村寨的自衛武裝作戰,那會讓我們所有的發展變得毫無意義。”
陳大奎道:“土匪武裝和村寨自衛武裝,在艮口方向同樣存在,這不是理由,相反,艮口方向,因為道路方便一些,保安團的機動性比我們強得太多,做好如登,破壞如崩,我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遊擊區,結果隻要敵人來一次圍剿,就前功盡棄,反而使得以後的發展更難開展,而且,一個應對不好,還很容易讓我們陷入包圍……”
陳大奎軍事理論,軍事素質都比耿秋生強,畢竟是正規軍隊出來的軍人,但耿秋生也有自己的強項,帶著十多人的遊擊隊能在保安團民團的圍剿下,堅持三年多,應對險惡環境的經驗又不是陳大奎所能比的。
哚哚兩聲桌響,陳大奎和耿秋生停嘴,一齊看向姚夢欣。
兩人的爭論顯然有點脫離主題,姚夢欣敲敲桌子,道:“我看,這個問題還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發展應該是我們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要求,但我覺得我們還不具備向外發展的力量條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放在以後慢慢求證。”
現在爭論這個問題,確實有點脫離實際。
姚夢欣對陳大奎和耿秋生笑笑,接著說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有多大力量就該做多大的事情。發展,肯定是要發展,我們做好規劃,可以慢慢求證,還可以修改,調整,暫時不急。我想,我們還是考慮一下,老耿才說的分工問題,著實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局麵打開了,我們再來討論發展方向問題,那就水到渠成了。
我覺得老耿說得不錯,我們可能分工確實存在問題,另外,我們也可能犯了急躁病,沒有紮實解決遊擊隊武裝割據,群眾工作和物資積累這三大任務的主攻方向問題。全麵撒網,全麵開花,造成三項工作有脫節現象,結果是哪一項工作都不得力。”
三人停下,都沒有說話。
陳大奎確實感到自己的事情有心卻不得力,關鍵問題在哪,這段時間沉到戰士當中,充分了解他們的想法,擴大隊伍是有必要,但就目前三岔坪的給養來源,根本不足以支撐隊伍的擴充,而沒有隊伍的擴充,很多想法隻能是畫餅充饑。
姚夢欣這幾天考慮更多的是遊擊隊三大任務的關係,三者應該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目前,三人雖然有各自的分工,側重點不同,但卻不能隻顧著自己工作的開展,三個任務,三個中心,那就是沒有中心。三岔坪力量本來弱小,再加以分散,自然就會更加不得力。究竟以哪個為當前工作的中心來開展,還得依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耿秋生此前帶著十多人,稱為遊擊隊,也確實是遊擊隊,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等同於在水裏丟下一個石子,石子沒入水中後,一切化歸無形,一點作用沒起到倒還罷了,關鍵還在於暴露行藏,引得白軍的圍剿,弄得自己居無定所。陳大奎和姚夢欣來了之後,情況稍有改觀,但負責情報工作這段時間,苦於業務不熟悉,有心卻無力。自己在這方土地堅持了三年,風土人情,地理形勢在三人中是最熟悉的優勢卻得不到發揮,又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難受。
良久,姚夢欣開口道:“還是老耿先說說你的想法吧。”
耿秋生道:“情報工作很重要,我覺得,黃孝淮和秦洪普倆負責比較好,因為他倆原本就是幹這行,辦法肯定比我們多,而且有效。我在山溝溝裏鑽慣了,對外麵的事情沒有足夠的了解,這幾個月沒有起到什麽作用。而我在此地鑽山穿林三年多,風土人情,地理形勢比較熟悉的優勢又得不到發揮,所以我覺得,我應該來做群眾工作或者負責籌集物資,保證遊擊隊的給養為好。”
姚夢欣道:“老陳,你呢?”
陳大奎道:“老耿這樣說,也有道理。隻要對遊擊隊有好處,我覺得調整一下分工是好事。”
姚夢欣點點頭,說道:“既然大家意見統一,那這樣,老陳還是你的老本行,老耿負責物資籌措,協助我做群眾工作,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組織工作上,情報工作,成立一個小組,由秦洪普負責,隨時向我們匯報,怎麽樣,還有什麽補充的嗎?
如果沒有要補充的,那我們接下來討論一下,三大任務的關係,確定一下以後工作的重點方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