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驚蟄烏鴉叫,春分滴水幹。清明忙種粟,穀雨種大田。
種田並無定例,全靠看節氣。錯過節氣,也就錯過一年的收成。
清明臨近,陽春三月尾隨而來,河水見漲,山體朗潤,田壟墒情,塞田堵漏釀水,割青挑糞下肥,培植秧田,新年農事逐漸忙碌起來。
山村農田,產量畝產也就二百多三百斤不到,隻能靠開墾農田,多種田畝。田畝遠的離村有七八裏,離村三四裏地內的,還算是屋邊田。
挑牛糞豬糞下田,割草燒肥,一樣接一樣,有序進行,亂來不開工,耽擱陽春。離村七八裏地,早早起來割田草,割青,割牛草,常常是清早起來出門,要到中午才能回家吃早飯。下午,看牛水,喂牛草,一天兩氣工,雷打不動。
慢工出細活,江家有三個大勞力都不在家,十來畝農田的農事早早做了準備。農田三犁三耙,要的是工日,江信楠得跟著江敬林下田拿牛,楊卯幾自從江信友和江信紅成人後就少有參與農活,現在卻不得不重新充當家裏的主要勞動力。
江信北和姚夢蘭回到家裏,家裏除了江玉致在瓜棚坪子裏一個人在撿石子玩外,再無他人。
江家的田都集中在大宛衝,三裏地上下,江信北估摸一下時辰,大約出早工的人也該回來了,沒打算再去田壟湊熱鬧,還是先把家裏的飯菜弄好。家裏的事情反正要人做,免得娘和嫂子做事回來,還得忙活一陣家務。
姚夢蘭對家務不陌生,把屋子前後打掃幹淨。看看豬食鼎罐,溫熱。想必是楊卯幾趕在大家出門前,先起床弄好的。
江信北不需要姚夢蘭幫忙,姚夢蘭轉而走向江玉致。蹲在一邊,道:“妹妹。姐姐陪你玩,好不好?”
江玉致見三叔回來,沒人陪自己玩,一個人撿石子,玩得有些索然。一聽有人陪自己玩,江玉致興趣高漲,不過抬頭望著姚夢蘭,做沉思狀。說道:“不對,你是三嬸子,不是姐姐。”
難得過了幾個月,江玉致還記得,姚夢蘭捏捏江玉致兩臉蛋,道:“妹妹好聰明,嬸子就嬸子,不過,我們一起玩的時候,就叫姐姐好不好?”
江玉致想想。[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求書小說網.qiushu]弄不清楚好還是不好,避而不答,說道:“你會撿子嗎?”
姚夢蘭笑道:“你教我。我不是會了?”
能教大人撿石子,江玉致頗為自豪,一副先生狀,教姚夢蘭撿石子的花樣。
江玉致手中的七個晶石,大小相差不多,形狀差別也不大,略帶色彩,方方圓圓,滑潤美觀。顯然是從河灘或者溪流裏特意挑選出來。
這種撿石子的遊戲,姚夢蘭小時候也玩過不少。看江玉致小手靈巧地變著花樣撿子。姚夢蘭心境不由進入小時候和夥伴撿石子的樂趣,真正用心和江玉致撿子比輸贏。
江玉致不過四歲多一些。小孩子手巧,怎麽也比不過青春少女的手指靈巧,幾局下來,江玉致似乎忘記了自己教姚夢蘭這回事,反倒是姚夢蘭教了不少手法給江玉致。
江玉致對姚夢蘭高拋接子進洞,撿子換手,拋多撿一,逐次增加的手法最為崇拜,姚夢蘭從玩伴,徹底升格為先生,指導江玉致練習。
江玉致頗為認真,學得這些手法,等會和小夥伴們撿子玩,肯定能收獲夥伴們崇拜的目光,那一幕成為此時江玉致最大的夢想。
楊卯幾和石鶯割草挑著,放進牛圈,便扛著柴火先回家做家務,江信楠和江敬林犁田還得一會兒,每天都得盡量多犁一些田。堆放在田裏的青草之類的圊肥得趁早犁田,泥土翻壓之下,青草樹枝才能更快地腐爛,變成肥料,耽擱了時日,肥效發揮不出來,別過了肥頭,隻催苗杆,不長稻。
石鶯到門口,些許響動,江玉致感應最靈敏,丟下石子,跑向柴門,交道:“娘,娘,三嬸子來了。”
石鶯把柴火放靠在柴堆上,轉身抱起江玉致,笑笑地道:“妹妹,三嬸在哪,我怎麽沒見著。”
姚夢蘭見江玉致跑出去迎接石鶯,自顧進灶屋拿臉盆打水給石鶯洗臉,打水出來時,楊卯幾也扛著一把柴火進來。姚夢蘭本來是給石鶯打來洗臉水,隻好轉而向著楊卯幾,道:“娘,洗抹臉,吃飯了。”
楊卯幾接過臉盆後,姚夢蘭再次轉身打水給石鶯,雖是未過門的新媳婦進屋,該表現的還得表現,姚夢蘭在家從沒服侍過人,但走進江家門,身份地位變了,起碼的姿態得拿出來,博得家裏得認同。
姚夢蘭表現乖巧,楊卯幾洗臉後,拉著姚夢蘭坐在大門邊上的木枋凳子上說話。姚夢蘭是富家妹子,楊卯幾倒不在乎姚夢蘭能做什麽,江信北在外忙賺錢,姚家出人出力出錢,姚夢蘭還能能如此表現,楊卯幾心裏說不出的喜歡和滿足。
石鶯洗好臉,抱著江玉致也坐到邊上,江玉致扭捏兩下,石鶯放開女兒,江玉致跑到姚夢蘭邊上坐下,一副大人模樣,雙肘撐在把腿上,雙掌托著下顎,眼光在三個大人之間流轉。
江信友當兵已經去了一年,石鶯過了最初的躁動和不適應,到現在江信友生不見人,死無消息。聽不到丈夫的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心裏總還留存一份念想,石鶯甚或有些怕聽到丈夫的消息,隻怕聽到那萬一的噩耗,徒增哀傷和愁緒。
江信北弄好飯菜已經一會兒,有心坐到姚夢蘭身邊,卻怕老娘怪自己太黏老婆沒出息,隻好坐在堂屋裏,靠著牆壁閉目暢想,接下來的事情該怎麽做。
等江敬林和江信楠回來,已經進入午時。
吃過早飯,稍稍休息,楊卯幾便叫著眾人上山刨肥土。山上樹林子裏樹葉腐爛後的泥土肥分充足,刨下來挑到田裏,就是很好的肥料,江家每年春上給稻田上基肥,都得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做這事。
姚夢蘭看出江信北的猶豫,說道:“娘,信北還有很多事情要忙,耽擱一天就是一天的錢,弄不好,就會血本無歸。我來,就是想替信北幫幫家裏,你老還是讓信北先把外麵的事情處理好,好不好?”
楊卯幾想想,便答應江信北不用跟著,江敬林也沒說什麽。
江信北的事情確實耽擱不起,去年稻田收成算最好的年份,畝產也不過三百出頭,刨除曬幹水分,剩下三千斤不到,上繳皇糧國稅,剩下也就二千多斤穀物,全家八人,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僅僅三百斤穀子,起碼還有三四個月的糧食沒有著落,即便今年信北和信忠兩口子出門在外,給家裏留出口糧,但,去年冬天給江信忠辦喜事,用掉不少,剩下的糧食得參合著紅薯,板栗,車木子等雜糧混合著吃,才有可能接到今年新糧出來。如果江信北再虧損,今年的打算又要落空,更別說給江信北接親,給江信楠說親了。
全家出動,連江玉致也跑出去找小夥伴們去了,家中僅剩江信北。
江信北有心想拍馬直奔瓜坪,但又不忍心讓家裏幾個女人挑土挑糞,幹這些重體力活,猶猶豫豫中,伍澤獵來串門。
伍雪芳似乎不想在家裏多呆,去年冬天有人上門提親,不等伍澤獵發話,倒是伍雪芳先答應下來。
那家人家就在隔壁的所裏村,不過七八裏路,不遠。親家家境雖然一般,但女兒所嫁之人,人還實誠,伍澤獵不願多說而拂了女兒的意。
過年後,還沒出正月,伍郎雄也到縣裏租了個門店,專事經營家裏的中藥材,伍澤獵忽然覺得心裏空落很多,不知道原因出在哪裏。要說,一對兒女反對自己再娶吳曉萌,但倆兄妹似乎對潘玉清潘玉秀倆姐弟也沒有特別的不滿,對吳曉萌更沒有多話,完全當做娘來對待,伍澤獵看不出什麽不妥。
但伍澤獵卻滋味自知,自打娶了吳曉萌,表麵看起來,全家的日子過得有滋味多了,仔細反省,滋味卻在不知不覺中有了變化,家裏又好像誰都沒有做錯什麽。
江敬林不在家,江信北動問,伍澤獵跟江信北說了幾句有關伍郎雄的話題便離開江家。
伍雪芳的事情,江信北聽說過,伍郎雄的事情倒是第一次聽說。
江信北從伍澤獵話語裏聽出些許不是滋味的滋味,伍澤獵離開稍顯落寞的身影,江信北忽然感覺到為人父母真不容易。
還小的時候吧,伍澤獵既當爹有當娘把伍郎雄伍雪芳兄妹拉扯大,現在一雙兒女大了,兒女卻不斷地遠離。雖然有吳曉萌陪伴著伍澤獵,但此心情不同彼心情,個中感受恐怕隻有伍澤獵自己最清楚。
江信北想著,打消前往瓜坪的念頭,背上柴刀,挑著糞筐,走向大宛衝。
此後白天越來越長,早些收工,旁晚再去瓜坪,快馬加鞭,不過是晚到一些,天黑一些。現在出發,早到瓜坪一些時候,也幹不了什麽事情。留在家裏,哪怕能多幫家裏一時半會,那也是好的,強過此去瓜坪五心不定多多。(未完待續)
種田並無定例,全靠看節氣。錯過節氣,也就錯過一年的收成。
清明臨近,陽春三月尾隨而來,河水見漲,山體朗潤,田壟墒情,塞田堵漏釀水,割青挑糞下肥,培植秧田,新年農事逐漸忙碌起來。
山村農田,產量畝產也就二百多三百斤不到,隻能靠開墾農田,多種田畝。田畝遠的離村有七八裏,離村三四裏地內的,還算是屋邊田。
挑牛糞豬糞下田,割草燒肥,一樣接一樣,有序進行,亂來不開工,耽擱陽春。離村七八裏地,早早起來割田草,割青,割牛草,常常是清早起來出門,要到中午才能回家吃早飯。下午,看牛水,喂牛草,一天兩氣工,雷打不動。
慢工出細活,江家有三個大勞力都不在家,十來畝農田的農事早早做了準備。農田三犁三耙,要的是工日,江信楠得跟著江敬林下田拿牛,楊卯幾自從江信友和江信紅成人後就少有參與農活,現在卻不得不重新充當家裏的主要勞動力。
江信北和姚夢蘭回到家裏,家裏除了江玉致在瓜棚坪子裏一個人在撿石子玩外,再無他人。
江家的田都集中在大宛衝,三裏地上下,江信北估摸一下時辰,大約出早工的人也該回來了,沒打算再去田壟湊熱鬧,還是先把家裏的飯菜弄好。家裏的事情反正要人做,免得娘和嫂子做事回來,還得忙活一陣家務。
姚夢蘭對家務不陌生,把屋子前後打掃幹淨。看看豬食鼎罐,溫熱。想必是楊卯幾趕在大家出門前,先起床弄好的。
江信北不需要姚夢蘭幫忙,姚夢蘭轉而走向江玉致。蹲在一邊,道:“妹妹。姐姐陪你玩,好不好?”
江玉致見三叔回來,沒人陪自己玩,一個人撿石子,玩得有些索然。一聽有人陪自己玩,江玉致興趣高漲,不過抬頭望著姚夢蘭,做沉思狀。說道:“不對,你是三嬸子,不是姐姐。”
難得過了幾個月,江玉致還記得,姚夢蘭捏捏江玉致兩臉蛋,道:“妹妹好聰明,嬸子就嬸子,不過,我們一起玩的時候,就叫姐姐好不好?”
江玉致想想。[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求書小說網.qiushu]弄不清楚好還是不好,避而不答,說道:“你會撿子嗎?”
姚夢蘭笑道:“你教我。我不是會了?”
能教大人撿石子,江玉致頗為自豪,一副先生狀,教姚夢蘭撿石子的花樣。
江玉致手中的七個晶石,大小相差不多,形狀差別也不大,略帶色彩,方方圓圓,滑潤美觀。顯然是從河灘或者溪流裏特意挑選出來。
這種撿石子的遊戲,姚夢蘭小時候也玩過不少。看江玉致小手靈巧地變著花樣撿子。姚夢蘭心境不由進入小時候和夥伴撿石子的樂趣,真正用心和江玉致撿子比輸贏。
江玉致不過四歲多一些。小孩子手巧,怎麽也比不過青春少女的手指靈巧,幾局下來,江玉致似乎忘記了自己教姚夢蘭這回事,反倒是姚夢蘭教了不少手法給江玉致。
江玉致對姚夢蘭高拋接子進洞,撿子換手,拋多撿一,逐次增加的手法最為崇拜,姚夢蘭從玩伴,徹底升格為先生,指導江玉致練習。
江玉致頗為認真,學得這些手法,等會和小夥伴們撿子玩,肯定能收獲夥伴們崇拜的目光,那一幕成為此時江玉致最大的夢想。
楊卯幾和石鶯割草挑著,放進牛圈,便扛著柴火先回家做家務,江信楠和江敬林犁田還得一會兒,每天都得盡量多犁一些田。堆放在田裏的青草之類的圊肥得趁早犁田,泥土翻壓之下,青草樹枝才能更快地腐爛,變成肥料,耽擱了時日,肥效發揮不出來,別過了肥頭,隻催苗杆,不長稻。
石鶯到門口,些許響動,江玉致感應最靈敏,丟下石子,跑向柴門,交道:“娘,娘,三嬸子來了。”
石鶯把柴火放靠在柴堆上,轉身抱起江玉致,笑笑地道:“妹妹,三嬸在哪,我怎麽沒見著。”
姚夢蘭見江玉致跑出去迎接石鶯,自顧進灶屋拿臉盆打水給石鶯洗臉,打水出來時,楊卯幾也扛著一把柴火進來。姚夢蘭本來是給石鶯打來洗臉水,隻好轉而向著楊卯幾,道:“娘,洗抹臉,吃飯了。”
楊卯幾接過臉盆後,姚夢蘭再次轉身打水給石鶯,雖是未過門的新媳婦進屋,該表現的還得表現,姚夢蘭在家從沒服侍過人,但走進江家門,身份地位變了,起碼的姿態得拿出來,博得家裏得認同。
姚夢蘭表現乖巧,楊卯幾洗臉後,拉著姚夢蘭坐在大門邊上的木枋凳子上說話。姚夢蘭是富家妹子,楊卯幾倒不在乎姚夢蘭能做什麽,江信北在外忙賺錢,姚家出人出力出錢,姚夢蘭還能能如此表現,楊卯幾心裏說不出的喜歡和滿足。
石鶯洗好臉,抱著江玉致也坐到邊上,江玉致扭捏兩下,石鶯放開女兒,江玉致跑到姚夢蘭邊上坐下,一副大人模樣,雙肘撐在把腿上,雙掌托著下顎,眼光在三個大人之間流轉。
江信友當兵已經去了一年,石鶯過了最初的躁動和不適應,到現在江信友生不見人,死無消息。聽不到丈夫的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心裏總還留存一份念想,石鶯甚或有些怕聽到丈夫的消息,隻怕聽到那萬一的噩耗,徒增哀傷和愁緒。
江信北弄好飯菜已經一會兒,有心坐到姚夢蘭身邊,卻怕老娘怪自己太黏老婆沒出息,隻好坐在堂屋裏,靠著牆壁閉目暢想,接下來的事情該怎麽做。
等江敬林和江信楠回來,已經進入午時。
吃過早飯,稍稍休息,楊卯幾便叫著眾人上山刨肥土。山上樹林子裏樹葉腐爛後的泥土肥分充足,刨下來挑到田裏,就是很好的肥料,江家每年春上給稻田上基肥,都得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做這事。
姚夢蘭看出江信北的猶豫,說道:“娘,信北還有很多事情要忙,耽擱一天就是一天的錢,弄不好,就會血本無歸。我來,就是想替信北幫幫家裏,你老還是讓信北先把外麵的事情處理好,好不好?”
楊卯幾想想,便答應江信北不用跟著,江敬林也沒說什麽。
江信北的事情確實耽擱不起,去年稻田收成算最好的年份,畝產也不過三百出頭,刨除曬幹水分,剩下三千斤不到,上繳皇糧國稅,剩下也就二千多斤穀物,全家八人,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僅僅三百斤穀子,起碼還有三四個月的糧食沒有著落,即便今年信北和信忠兩口子出門在外,給家裏留出口糧,但,去年冬天給江信忠辦喜事,用掉不少,剩下的糧食得參合著紅薯,板栗,車木子等雜糧混合著吃,才有可能接到今年新糧出來。如果江信北再虧損,今年的打算又要落空,更別說給江信北接親,給江信楠說親了。
全家出動,連江玉致也跑出去找小夥伴們去了,家中僅剩江信北。
江信北有心想拍馬直奔瓜坪,但又不忍心讓家裏幾個女人挑土挑糞,幹這些重體力活,猶猶豫豫中,伍澤獵來串門。
伍雪芳似乎不想在家裏多呆,去年冬天有人上門提親,不等伍澤獵發話,倒是伍雪芳先答應下來。
那家人家就在隔壁的所裏村,不過七八裏路,不遠。親家家境雖然一般,但女兒所嫁之人,人還實誠,伍澤獵不願多說而拂了女兒的意。
過年後,還沒出正月,伍郎雄也到縣裏租了個門店,專事經營家裏的中藥材,伍澤獵忽然覺得心裏空落很多,不知道原因出在哪裏。要說,一對兒女反對自己再娶吳曉萌,但倆兄妹似乎對潘玉清潘玉秀倆姐弟也沒有特別的不滿,對吳曉萌更沒有多話,完全當做娘來對待,伍澤獵看不出什麽不妥。
但伍澤獵卻滋味自知,自打娶了吳曉萌,表麵看起來,全家的日子過得有滋味多了,仔細反省,滋味卻在不知不覺中有了變化,家裏又好像誰都沒有做錯什麽。
江敬林不在家,江信北動問,伍澤獵跟江信北說了幾句有關伍郎雄的話題便離開江家。
伍雪芳的事情,江信北聽說過,伍郎雄的事情倒是第一次聽說。
江信北從伍澤獵話語裏聽出些許不是滋味的滋味,伍澤獵離開稍顯落寞的身影,江信北忽然感覺到為人父母真不容易。
還小的時候吧,伍澤獵既當爹有當娘把伍郎雄伍雪芳兄妹拉扯大,現在一雙兒女大了,兒女卻不斷地遠離。雖然有吳曉萌陪伴著伍澤獵,但此心情不同彼心情,個中感受恐怕隻有伍澤獵自己最清楚。
江信北想著,打消前往瓜坪的念頭,背上柴刀,挑著糞筐,走向大宛衝。
此後白天越來越長,早些收工,旁晚再去瓜坪,快馬加鞭,不過是晚到一些,天黑一些。現在出發,早到瓜坪一些時候,也幹不了什麽事情。留在家裏,哪怕能多幫家裏一時半會,那也是好的,強過此去瓜坪五心不定多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