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中國社會的方方麵麵都適用。(.無彈窗廣告)
中國人講究傳承幫帶,家世與師徒淵源看得非常重。如果沒有這兩項,想要進入某個體係,除非有非正常的變故所造成的機會。而且,這個也僅僅隻是入門的第一步,熟門熟套後,才能有以後的發展,這得看本人的品性,與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否則很難獲得認同,結局隻能是漸漸淡出。
若單憑江信北上門聯係業務,沒人知道江信北是誰,也就沒人相信江信北所說的真假,受到冷遇是必然的結果。姚季宗答應幫助江信北,卻沒有告訴江信北去那些船幫和船廠,而是一邊讓江信北在姚家莊住幾天,一邊安排人聯係船廠和船幫。
因為南河縣城裏山貨運送,結賬,木器廠等事宜需要處理,接著想到黃孝淮的身份,江信北決定在黃孝淮身上試試,碰碰運氣,在姚家莊呆了一天,便呆不下去。
臨別姚家莊,江信北告訴姚夢蘭,如果姚季宗有了確切的消息,姚夢蘭再到南河縣裏來,兩人一起隨同長輩去聯係業務。
南河水運發達,相伴而行的是木製河船的製造。船體常年浸泡在水中,木質浸水,發脹,腐爛,漏水是必須克服的問題,桐油是解決此類問題的一種必不可缺的材料。船隻的小修補,船幫自己可以進行,但輪到大的檢修,還得靠更專業的船廠,因而船廠的桐油需求,無論是船幫還是船廠都是必備之物。
諸事妥帖,兩天後,陳偉良和姚季宗回到姚家莊。
對江信北沒在家裏等候自己,姚季宗沒做多想,這一切都很正常,陳偉良卻對江信北生出極好的印象,更熱心幫助江信北。江信北這個樣子。才是做事的做派,什麽事情都不能靠等,任何事情需要旁人幫襯的同時,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所謂打鐵還需本身硬。
這是回報江敬林的一次機會,雖然江敬林根本就忘記了那回事,但陳偉良卻不會忘記,一個人一生中,被人拯救性命的好運氣不會太多。想忘很難。
從姚夢蘭嘴裏了解到江信北的想法,姚季宗和陳偉良不著急,第二天,三人才趕到縣裏。
周凡真心幫助江信北,也知道船幫和船廠對桐油的需求,但周凡與船幫的生意來往僅限貨物運送,交情遠沒達到向船幫引薦江信北的程度,地位就更不用說。
春水漲起來了,船幫開運,但因為船幫的一場混亂。不少船隻還在船廠返修,特別是一類大型河船,這嚴重影響了長途水運能力,周凡的貨物分好幾批次才全部運出。
周凡跟隨最後一批次貨物,帶上自己加工廠的產品,前去長沙老客戶推銷,順便幫幫江信北問問桐油的銷路,如果能把握到機會,八珍薈萃和江信北可以相互支撐,互為幫襯。<strong>.</strong>對兩家的生意擴大都有好處。
江信北得姚季宗提示,也曾打算找周凡,但想想,隨即打消這個念頭。周凡之前沒有提這一嘴。很可能是他沒把握幫到自己,自己再次前去,顯然是讓周凡為難。就算周凡勉為其難,帶自己前往船幫聯係業務,萬一遭到冷遇,反而會影響到姚季宗的安排。
江信北到南河縣城三天。其實幹不了什麽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不過,事情總是在人力推動下,在潛移默化中,有一個醞釀,發酵,形成氛圍,開花結果的過程。至於結的果是個什麽樣,誰也不清楚,但總歸是有成果就成。
木器廠人事格局大致穩定下來,江信北抓住財務,喬清寧為總管,主抓營銷,方定高為副總,主要負責式樣設計和木具體的木工活。
喬清寧被姚季宗派來給房子返修做監工,自己要開辦木器廠,姚季宗又派他來,喬清寧對姚家的忠誠自然沒話說,但和江信北還屬於交淺言深階段,江信北需要的是對自己的忠誠,對姚家的忠誠畢竟隔了一層。
喬清寧不算年輕,也不算年長,大江信北十來歲,但老於世故,對江信北這點心事看得明白。不過,在喬清寧看來,姚家遲早要交給江信北和姚夢蘭,隻須在姚夢蘭和江信北鬧矛盾的時候,站在姚夢蘭一邊就成,其他的與對待姚家並沒有什麽區別,作為主人,江信北如果不抓財權,那這個家主是不合格的,趁早別做生意。
堅守多久,才是執著;付出多少,才是癡情,誰也說不清楚。但男女相處,時日長了,心理總會發生微妙變化,繼而會產生情感上的糾葛,這是不爭的事實。
即便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因為仇殺,都會衍生出愛恨交加,哀怨難消的情懷,日思夜繞的柔腸,黃孝淮和龔玥,年相仿,三個月的朝夕相處,衍生出來一些微妙的曖昧很自然。這種微妙的情感變化,黃孝淮感覺到了,這幾天躲著龔玥,江信北前來找了幾次,都沒遇著。
龔玥其實比黃孝淮更敏感,隻能設法克製這種瘋狂的想法。
江信北來找,龔玥不認識江信北,本著警惕,沒有跟江信北多說什麽。
龔玥所在村子位於艮口境內,三年多以前作為初期紅軍的蘇區一部分,在紅軍主力撤離後,立即陷入還鄉團的瘋狂報複。龔玥家人逃的逃,死的死,龔玥在逃亡中找到耿秋生的遊擊隊,便在三岔坪安定下來。
男人跟紅軍走了,也不知道死活,丈夫沒能給自己留下一男半女,龔玥隻能將滿腔的怨恨發泄到為家人報仇當中。在三岔坪三年堅持下來,龔玥脫胎換骨,鍛變成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但革命者也是人,也會有七情六欲。之前在三岔坪沒有機會顧及自己作為女人情感方麵的考慮,但跟隨黃孝淮來到南河這幾個月,清閑下來,各種念頭不斷湧出。
如果能給自己的男人懷上一男半女,龔玥也就認命了,守著自己的子女,哪怕日子過得再艱難,總還有個期盼丈夫回家的念頭。但沒能給丈夫懷上骨血。龔玥總覺得心裏有些空落落的,如果不是革命的需要,龔玥不知道自己還能挺多久,也許早就迫不得已。被人把自己嫁了。
前來南河,之前龔玥還堅持和黃孝淮以兄妹相稱,沒幾天,發現這兩人不論是外貌還是從說話口音上,都根本不像一對兄妹。這麽顯著的體貌和言語上的差異,以兄妹相稱,無疑隨時都會暴露身份,兩人隻得改以夫妻身份相稱。
有意的疏遠和克製並不能消除已經滋生的情愫,而工作上的緊密關聯也不允許兩人這麽做,龔玥望著江信北離去的身影一陣發愣。
這種狀態必須得到調整,龔玥俏然收回有些拋錨的思維,隻要對工作有幫助,龔玥決定好好跟黃孝淮談談,把事情敞開了。公歸公,私歸私,也許以後就不會因為情感問題,影響工作。
江信北回到木器廠,姚季宗,陳偉良和姚夢蘭已等候多時。
姚季宗對船幫和船廠的情況知道得和清楚,但涉及到具體的人事物卻不熟悉,陳偉良作為江信北的長輩帶著江信北和姚夢蘭前往南河船廠。
南河船廠位於南河碼頭下遊不到兩裏路的一處彎道的河灘。河灘逐次抬升,後麵靠山,山體不高。
船廠碼頭上停靠著幾艘船。其中一條正在進行返修,江信北和姚夢蘭跟著陳偉良沿著碼頭石板路,走進廠區。
陳偉良讓江信北和姚夢蘭在外麵候著,自己朝船廠辦公屋走去。
看到船廠木工活。有些活計和平常木工的活差不多,江信北不禁打量起來。
江信北本身木工手藝不錯,和木工閑扯,有模有樣,特別是一些細節上的技術,頗有行道見解。木工認定江信北是來船廠找事做的。有長輩帶著,江信北很可能會成為自己的同事,也就沒避諱江信北,一邊做活,一邊回應江信北的問話。
江信北了解到一些大型河船上什物配件都是船廠自己在做,江信北似乎法相新大陸似的,心思活泛起來。
其實,大型河船船體上方有很多物件裝備不一定要在船廠自己做,完全可以采用分包的形式,讓木工散戶來做,船廠隻須要求承包的散戶木工按照船廠所設定好的式樣和尺寸來做,船廠則隻須在收購這些配件的時候,嚴格按照事先所擬定的式樣和尺寸來驗收就成了。
這樣以來,江信北的木器廠便有了固定的事情可做,也便意味著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而船廠不僅可以集中人力財力做好河船的主體,而且造船成本可以降低不少,效率又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船廠廠長叫杜崇彪,實質上也是為人打工的,相當於掌櫃類型高級打工仔。財務和人事由船廠上麵的股東決定,下麵的具體事務才是廠長的工作範疇。
陳偉良和杜崇彪不認識,陳偉良拿著齊家幫的拜帖前來拜會。
齊家幫是南河船廠的大客戶,杜崇彪不敢怠慢,聊一些船廠與齊家幫的淵源後,兩人很快就和杜崇彪達成協議。
齊家幫知根知底,購進桐油跟誰購進都是買。供貨商家多了,船廠選擇的餘地大,主動權隨之增大,杜崇彪求之不得。對陳偉良介紹江信北為南河船廠提供桐油的事宜,杜崇彪犯不上和陳偉良做多餘的試探和討價還價,一切質量和價格上的要求,得跟供貨商家商談。
陳偉良出來叫江信北和姚夢蘭,江信北正和木工在說笑,姚夢蘭陪在江信北身邊。
杜崇彪見跟著陳偉良進來的是倆年輕人,不到二十歲,不禁狐疑,看向陳偉良。
陳偉良道:“不瞞你說,這倆年輕人是我侄子輩,和齊家船幫有頗有淵源,他們是一對璧人,難得他們願意吃苦。年輕人就需要有這份吃苦在先的品質,不妨讓他們自己闖一闖。生意上的事情,你按你的規矩來,別讓他們以為這生意是這麽好做的。”
杜崇彪笑笑,說道:“這個自然,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嗯,年輕人叫什麽名字?”
江信北報上姓名,杜崇彪問道:“你的桐油有多少?有什麽要求?”
江信北道:“我也是初次做這項生意,具體行情我不懂,具體有多少桐油,我也說不準杜廠長說怎麽辦就怎麽辦,還盼杜廠長多多指點。”
哪有這麽做生意的?杜崇彪再次疑惑地望向陳偉良,陳偉良道:“確實是這樣,杜兄看著辦,順便腳教年輕人,我在這裏先行謝過了。”
江信北接口道:“杜廠長,我有一件事情想向你請教一下。”
杜崇彪對江信北不由產生了興趣,笑道:“一回生二回熟,有什麽,你直說就是。”
江信北道:“剛才,我在外麵跟木工聊了一會兒,我發現,你們船廠有些工夫完全可以分包出去,這樣既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提高工效,還能給船廠騰出更富餘的場地,為返修船隻進行檢修……”(未完待續。)
中國人講究傳承幫帶,家世與師徒淵源看得非常重。如果沒有這兩項,想要進入某個體係,除非有非正常的變故所造成的機會。而且,這個也僅僅隻是入門的第一步,熟門熟套後,才能有以後的發展,這得看本人的品性,與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否則很難獲得認同,結局隻能是漸漸淡出。
若單憑江信北上門聯係業務,沒人知道江信北是誰,也就沒人相信江信北所說的真假,受到冷遇是必然的結果。姚季宗答應幫助江信北,卻沒有告訴江信北去那些船幫和船廠,而是一邊讓江信北在姚家莊住幾天,一邊安排人聯係船廠和船幫。
因為南河縣城裏山貨運送,結賬,木器廠等事宜需要處理,接著想到黃孝淮的身份,江信北決定在黃孝淮身上試試,碰碰運氣,在姚家莊呆了一天,便呆不下去。
臨別姚家莊,江信北告訴姚夢蘭,如果姚季宗有了確切的消息,姚夢蘭再到南河縣裏來,兩人一起隨同長輩去聯係業務。
南河水運發達,相伴而行的是木製河船的製造。船體常年浸泡在水中,木質浸水,發脹,腐爛,漏水是必須克服的問題,桐油是解決此類問題的一種必不可缺的材料。船隻的小修補,船幫自己可以進行,但輪到大的檢修,還得靠更專業的船廠,因而船廠的桐油需求,無論是船幫還是船廠都是必備之物。
諸事妥帖,兩天後,陳偉良和姚季宗回到姚家莊。
對江信北沒在家裏等候自己,姚季宗沒做多想,這一切都很正常,陳偉良卻對江信北生出極好的印象,更熱心幫助江信北。江信北這個樣子。才是做事的做派,什麽事情都不能靠等,任何事情需要旁人幫襯的同時,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所謂打鐵還需本身硬。
這是回報江敬林的一次機會,雖然江敬林根本就忘記了那回事,但陳偉良卻不會忘記,一個人一生中,被人拯救性命的好運氣不會太多。想忘很難。
從姚夢蘭嘴裏了解到江信北的想法,姚季宗和陳偉良不著急,第二天,三人才趕到縣裏。
周凡真心幫助江信北,也知道船幫和船廠對桐油的需求,但周凡與船幫的生意來往僅限貨物運送,交情遠沒達到向船幫引薦江信北的程度,地位就更不用說。
春水漲起來了,船幫開運,但因為船幫的一場混亂。不少船隻還在船廠返修,特別是一類大型河船,這嚴重影響了長途水運能力,周凡的貨物分好幾批次才全部運出。
周凡跟隨最後一批次貨物,帶上自己加工廠的產品,前去長沙老客戶推銷,順便幫幫江信北問問桐油的銷路,如果能把握到機會,八珍薈萃和江信北可以相互支撐,互為幫襯。<strong>.</strong>對兩家的生意擴大都有好處。
江信北得姚季宗提示,也曾打算找周凡,但想想,隨即打消這個念頭。周凡之前沒有提這一嘴。很可能是他沒把握幫到自己,自己再次前去,顯然是讓周凡為難。就算周凡勉為其難,帶自己前往船幫聯係業務,萬一遭到冷遇,反而會影響到姚季宗的安排。
江信北到南河縣城三天。其實幹不了什麽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不過,事情總是在人力推動下,在潛移默化中,有一個醞釀,發酵,形成氛圍,開花結果的過程。至於結的果是個什麽樣,誰也不清楚,但總歸是有成果就成。
木器廠人事格局大致穩定下來,江信北抓住財務,喬清寧為總管,主抓營銷,方定高為副總,主要負責式樣設計和木具體的木工活。
喬清寧被姚季宗派來給房子返修做監工,自己要開辦木器廠,姚季宗又派他來,喬清寧對姚家的忠誠自然沒話說,但和江信北還屬於交淺言深階段,江信北需要的是對自己的忠誠,對姚家的忠誠畢竟隔了一層。
喬清寧不算年輕,也不算年長,大江信北十來歲,但老於世故,對江信北這點心事看得明白。不過,在喬清寧看來,姚家遲早要交給江信北和姚夢蘭,隻須在姚夢蘭和江信北鬧矛盾的時候,站在姚夢蘭一邊就成,其他的與對待姚家並沒有什麽區別,作為主人,江信北如果不抓財權,那這個家主是不合格的,趁早別做生意。
堅守多久,才是執著;付出多少,才是癡情,誰也說不清楚。但男女相處,時日長了,心理總會發生微妙變化,繼而會產生情感上的糾葛,這是不爭的事實。
即便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因為仇殺,都會衍生出愛恨交加,哀怨難消的情懷,日思夜繞的柔腸,黃孝淮和龔玥,年相仿,三個月的朝夕相處,衍生出來一些微妙的曖昧很自然。這種微妙的情感變化,黃孝淮感覺到了,這幾天躲著龔玥,江信北前來找了幾次,都沒遇著。
龔玥其實比黃孝淮更敏感,隻能設法克製這種瘋狂的想法。
江信北來找,龔玥不認識江信北,本著警惕,沒有跟江信北多說什麽。
龔玥所在村子位於艮口境內,三年多以前作為初期紅軍的蘇區一部分,在紅軍主力撤離後,立即陷入還鄉團的瘋狂報複。龔玥家人逃的逃,死的死,龔玥在逃亡中找到耿秋生的遊擊隊,便在三岔坪安定下來。
男人跟紅軍走了,也不知道死活,丈夫沒能給自己留下一男半女,龔玥隻能將滿腔的怨恨發泄到為家人報仇當中。在三岔坪三年堅持下來,龔玥脫胎換骨,鍛變成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但革命者也是人,也會有七情六欲。之前在三岔坪沒有機會顧及自己作為女人情感方麵的考慮,但跟隨黃孝淮來到南河這幾個月,清閑下來,各種念頭不斷湧出。
如果能給自己的男人懷上一男半女,龔玥也就認命了,守著自己的子女,哪怕日子過得再艱難,總還有個期盼丈夫回家的念頭。但沒能給丈夫懷上骨血。龔玥總覺得心裏有些空落落的,如果不是革命的需要,龔玥不知道自己還能挺多久,也許早就迫不得已。被人把自己嫁了。
前來南河,之前龔玥還堅持和黃孝淮以兄妹相稱,沒幾天,發現這兩人不論是外貌還是從說話口音上,都根本不像一對兄妹。這麽顯著的體貌和言語上的差異,以兄妹相稱,無疑隨時都會暴露身份,兩人隻得改以夫妻身份相稱。
有意的疏遠和克製並不能消除已經滋生的情愫,而工作上的緊密關聯也不允許兩人這麽做,龔玥望著江信北離去的身影一陣發愣。
這種狀態必須得到調整,龔玥俏然收回有些拋錨的思維,隻要對工作有幫助,龔玥決定好好跟黃孝淮談談,把事情敞開了。公歸公,私歸私,也許以後就不會因為情感問題,影響工作。
江信北回到木器廠,姚季宗,陳偉良和姚夢蘭已等候多時。
姚季宗對船幫和船廠的情況知道得和清楚,但涉及到具體的人事物卻不熟悉,陳偉良作為江信北的長輩帶著江信北和姚夢蘭前往南河船廠。
南河船廠位於南河碼頭下遊不到兩裏路的一處彎道的河灘。河灘逐次抬升,後麵靠山,山體不高。
船廠碼頭上停靠著幾艘船。其中一條正在進行返修,江信北和姚夢蘭跟著陳偉良沿著碼頭石板路,走進廠區。
陳偉良讓江信北和姚夢蘭在外麵候著,自己朝船廠辦公屋走去。
看到船廠木工活。有些活計和平常木工的活差不多,江信北不禁打量起來。
江信北本身木工手藝不錯,和木工閑扯,有模有樣,特別是一些細節上的技術,頗有行道見解。木工認定江信北是來船廠找事做的。有長輩帶著,江信北很可能會成為自己的同事,也就沒避諱江信北,一邊做活,一邊回應江信北的問話。
江信北了解到一些大型河船上什物配件都是船廠自己在做,江信北似乎法相新大陸似的,心思活泛起來。
其實,大型河船船體上方有很多物件裝備不一定要在船廠自己做,完全可以采用分包的形式,讓木工散戶來做,船廠隻須要求承包的散戶木工按照船廠所設定好的式樣和尺寸來做,船廠則隻須在收購這些配件的時候,嚴格按照事先所擬定的式樣和尺寸來驗收就成了。
這樣以來,江信北的木器廠便有了固定的事情可做,也便意味著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而船廠不僅可以集中人力財力做好河船的主體,而且造船成本可以降低不少,效率又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船廠廠長叫杜崇彪,實質上也是為人打工的,相當於掌櫃類型高級打工仔。財務和人事由船廠上麵的股東決定,下麵的具體事務才是廠長的工作範疇。
陳偉良和杜崇彪不認識,陳偉良拿著齊家幫的拜帖前來拜會。
齊家幫是南河船廠的大客戶,杜崇彪不敢怠慢,聊一些船廠與齊家幫的淵源後,兩人很快就和杜崇彪達成協議。
齊家幫知根知底,購進桐油跟誰購進都是買。供貨商家多了,船廠選擇的餘地大,主動權隨之增大,杜崇彪求之不得。對陳偉良介紹江信北為南河船廠提供桐油的事宜,杜崇彪犯不上和陳偉良做多餘的試探和討價還價,一切質量和價格上的要求,得跟供貨商家商談。
陳偉良出來叫江信北和姚夢蘭,江信北正和木工在說笑,姚夢蘭陪在江信北身邊。
杜崇彪見跟著陳偉良進來的是倆年輕人,不到二十歲,不禁狐疑,看向陳偉良。
陳偉良道:“不瞞你說,這倆年輕人是我侄子輩,和齊家船幫有頗有淵源,他們是一對璧人,難得他們願意吃苦。年輕人就需要有這份吃苦在先的品質,不妨讓他們自己闖一闖。生意上的事情,你按你的規矩來,別讓他們以為這生意是這麽好做的。”
杜崇彪笑笑,說道:“這個自然,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嗯,年輕人叫什麽名字?”
江信北報上姓名,杜崇彪問道:“你的桐油有多少?有什麽要求?”
江信北道:“我也是初次做這項生意,具體行情我不懂,具體有多少桐油,我也說不準杜廠長說怎麽辦就怎麽辦,還盼杜廠長多多指點。”
哪有這麽做生意的?杜崇彪再次疑惑地望向陳偉良,陳偉良道:“確實是這樣,杜兄看著辦,順便腳教年輕人,我在這裏先行謝過了。”
江信北接口道:“杜廠長,我有一件事情想向你請教一下。”
杜崇彪對江信北不由產生了興趣,笑道:“一回生二回熟,有什麽,你直說就是。”
江信北道:“剛才,我在外麵跟木工聊了一會兒,我發現,你們船廠有些工夫完全可以分包出去,這樣既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提高工效,還能給船廠騰出更富餘的場地,為返修船隻進行檢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