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昨天的事前來道謝,我隨便附和了兩句。”邵白羽不想讓君如過多介入,編了句謊話,“沈飛呢,他回來了嗎?”


    “還沒有,不知道瘋哪去了。”


    “可能是去找雲師叔了。”


    “有可能,他兩人近來走的很近。”


    “是啊,從樊村開始沈飛和雲師叔就很投緣。”


    “我估計老頭子肯定後悔收我為徒了。”


    “山上講究尊師重道,以後不許再這樣沒大沒小地說話。”


    “知道啦,羽哥哥。”


    朝華峰眾、紫露峰眾、白鳥峰眾、末日峰眾、碧池峰眾陸續趕來,他們大多利用昨日的西山之行,回峰上與師傅稟告近日動態,直到此時才陸續趕來。除了尹朝華之外,邵白羽分別向鳩山鳴、雷縱橫、方蟬翠、楚方打了招呼,對方也微笑回應。


    直到上課的時間臨近,朝思暮想的凜冽“寒意”才出現在玄青殿正上方,冷宮月習慣了最後出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對她而言就像是無聊地品味一盞茶。鳩山鳴對著她孤高的身影冷笑,笑容被尹朝華看到,默默地記在心裏。


    這幾日間,他一直在暗中觀察鳩山鳴,總感覺心裏對這個人充滿提防,卻又說不出為什麽。他有些沉默寡言,總是目光幽深的望著虛空中某一個點,像是在盤算什麽,或者在回憶什麽。


    眾人的目光隨著冷宮月到了第一排的座位上,所有人都以為這將是最後一位到來者,然而沈飛卻似乎有意將這一習慣打破。在所有人都轉身的時候,一道勁影在登山梯上出現,一躍三丈、三丈一躍,不過一時半刻,已到了觀雲台前,看到了唯一一個沒有坐回位子上的人——邵白羽。


    仿佛回到了三年前,沈飛看著邵白羽,低聲地問:“你怎麽知道我會這個時間出現。”


    “直覺。”邵白羽回答,一如三年之前。


    兩人麵對麵傻傻的笑,三年時間,對其他人而言或許算不了什麽,但對這兩人,則代表了太多太多。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兩人肩並肩走入學堂。


    經曆了天之峽下馬之威,玄青殿困獸之鬥,劍崕求劍險路,在兩人又一次站在玄青主殿上的時候,已經沒有人再敢輕視他們了,沒有人,包括六峰高徒在內。


    他們的成長就像在飛翔,他們二人身上的變化以天計,以時計。此時此刻,幾乎所有人的心裏都隻剩下了一個想法——這是受到上天眷顧的人類。


    兩人回到位子後,掌教一步邁入玄青殿,“縮地成寸”在他使來從容而實用,他緩緩抬手,所有人同時站起。再緩緩下壓,所有人同時坐回位子。


    人們恍然有所悟,似乎整座蜀山就是這師徒三人之間的一場大戲。


    “好,開始今天的課程。”掌教一如以往的開場,“上課之前,在坐的有哪位願意將昨日的收獲展示一下。”


    眾人紛紛附和,有的展示了會說話的鳥、有的展示了身軀巨大的犀牛,最稀奇的一個人,展示出了一隻獨角獸。


    “非常不錯。”掌教將六峰高徒的沉默看在眼裏,“大家對於封印術的掌握都非常好,我很滿意。那麽《道經》呢,我已將《道經》第一卷傳授於你們有一段時間,大家對其中的哪些地方有疑惑,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分享。”


    “有有有……”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說了一堆,掌教一一解答,頗有仙師風範。


    連續回顧了兩項主要學習的內容,掌教看時候差不多了,終於進入到今天的正題:“你們吃過填鴨沒有。”


    “填鴨?”眾人聽都未聽過。


    “鴨子在食物豐盛,休息充足的情況下,骨骼和肉質都生長得很快,從孵化出來一直到長大,用不了四十天。為此,有些商人便想出了每日硬往鴨子嘴裏塞食物的方法,來幫助它成長。不管鴨子是否吃飽了,是否消化的了,都繼續往嘴裏不斷地塞食物,以此達到縮短飼養成本,快速出欄的目的。


    我現在對你們進行的就是填鴨式教育,一股腦地將海量的知識傳授與你們,至於能掌握多少,掌握到什麽程度,全要看你們課後的努力了。換句話說,究竟是盛開還是萎蔫都要看你們自己。”


    掌教這番話說的突兀,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聽懂其中的意思。


    但聽他繼續道:“魔教的大軍已然跨過了九幽山,滲透到九州各地,我需要你們快速成才,就像那些鴨子一樣,能夠在關鍵的時刻獨當一麵。”


    眾人唏噓,這才明白掌教所指為何。


    “所以,我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會將許多許多知識一股腦地傳授給你們,能接受多少,全要看你們自身的努力了,明白嗎。”


    “是,我等一定不會辜負師尊的希望。”


    “光嘴說是不夠的,我要看到的是行動。”


    “師尊請放心,我們一定會很努力的。”


    “努力?嗬嗬,昨日的北山之行,有多少人貪圖享樂,夜裏沒有返山,有多少人,整日閑晃,去做些無聊的事情,你們就是這樣努力修行的嗎!”


    直到此時,學生們才終於明白掌教是在拐彎抹角的怪罪他們昨天沒有回到主峰休息。


    心裏害怕,紛紛低下頭去。


    掌教的目光在每個人身上掃過:“要讓我看到你們的努力,努力,明白嗎!”


    “我們知道了師尊,請您放心。”


    掌教這番話,其實是說給六峰高徒們聽的,因為新上山的人沒地方可去,隻能在主峰四座山頭上活動,而六峰高徒們仍然沒有將這裏當做自己的家,所以才會趁著外出的機會返回峰上。掌教這樣說,就是再一次提醒他們,你們是蜀山的人,不是六峰的。


    一而再,再而三做出這樣的安排,掌教的目的很明顯。六峰高徒絕頂聰明,也都明白,雖然心裏反感,可都不敢做聲,畢竟現在正是學本領的大好時機。


    就這樣各個忍氣吞聲,被掌教罵了一頓,今日的課程才總算開始。


    掌教有一點沒有說錯,那就是魔教侵入九州,直逼蜀山,現在正道方麵急需可靠的人員來對抗魔教,為此,需要以填鴨式的方法促進他們成長,能夠成長到何等樣子,除了要看每個人的資質,更主要的,是努力的程度。


    掌教今天講的是陣法,即仙陣。


    仙陣的曆史源遠流長,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混沌初開的時候,後來經蜀山創始人無涯道祖翻新、青山道祖改良,演變成了今日成型而且實用的幾座仙陣。


    仙陣的應用有很多種,多是出於封印或者放大自身實力的目的,從布陣的角度來說,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實物搭配天時地利人和形成陣圖,以布陣者為陣眼,構建出的仙陣,也叫做一人陣;一類是由仙人之間互相配合,輔之以法器而成的陣法,也叫多人陣。


    似樊村山崖下,封印九龍的仙陣就是一人陣,陣眼是藥人的一縷神識;似莫府大寨內對抗炎天傾的三人組陣,就是多人陣,沒有固定的陣眼,卻能將三人的力量有效地結合為一個整體,並適當放大,三名普通仙人聚合起來的威力甚至連炎天傾都感到棘手,可想而知陣法的作用有多的的強。


    一人陣要求布陣者,必須熟知五行八卦,天文地理,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掌握的,所以掌教在此處略過;他主要講的,是多人陣,是隻需要以特定的步法,排成特定的陣型,便可以發動的陣勢。


    從無涯道祖到青山道祖,蜀山劍派的多人陣經過無數載的進化,演化出了琳琅滿目的種類,和千變萬化的陣勢。其中以三者最為出名,即三人陣、五人陣和千人陣。


    千人陣就是傳說中的“戮神陣”了,一千年來,共有兩位魔教教主死在此陣的苦熬之下,以至於,蜀山七峰成為了魔教教主的禁地,除非有了十足把握,或者蜀山掌教不在山上,否則絕不敢踏入七峰的範圍。五人陣是“人字陣”,即以五位仙人為基礎組成人字形,達到將彼此力量融匯合一,三倍釋放的目的。三人陣是“山字陣”,即以三位仙人為基礎組成“山字形”,達到將彼此力量融匯合一,雙倍釋放的目的。


    “山字陣”和“人字陣”都要求布陣者腳踩七星,不斷變換身位而不改變陣型的輪廓,對於互相的配合有著很高的要求。眾人學習這兩種陣法,先要從“腳踩七星”開始。


    七星,實際上指的是七個方位,對應於天空中的北鬥七星,每一步,踩在哪裏都充滿講究,且非常繁複。以三人陣打比方,簡單來說,如果將勺子狀的七顆星辰用數字代表成“一二三四五六七”的話。離位者左腳踩一,乾位者左腳便要踩四,震位者左腳要踩七,對應於此時的右腳,便是右三、右四、右六。若離位者左腳踩二,乾位者左腳便要踩三,震位者左腳踩五;再對應於相應的右腳,即是右一、右二、右四;總之非常繁複,記清楚一個人的步伐已屬不易,更不要說三人之間親密配合了。


    三人陣和五人陣的組陣人,臨敵之時彼此位置會不斷發生變化,但無論怎樣變,都必須維持山或人的形狀,保持腳踩七星的移動規律,隻有這樣,陣法才能存在並發揮威力。此外,在腳踩七星的同時,組陣的人還必須在不同的位置上,變化出不同的手印,以達到威力的提升,這就更加複雜了,也有更多的對應規則,這裏就不一一闡述了。總之,上午的課結束以後,眾人聽得雲裏霧裏,迷迷糊糊,似懂非懂。這點連六峰的高徒們也是一樣的,六峰之中有著不成文的規矩,年齡輕的時候以學習仙法奧義,提升本身修為為主,因為這關乎到切身利益,以及未來的發展,等修為提升到一定境界,天文地理,人間五味的各種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才開始學習基礎陣型,這樣彼此之間互相配合,在下山對敵的時候會有諸多助益。


    所以六峰高徒們實際上是沒有學習過陣法的,被掌教一股腦地灌輸了這許多的知識,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尚未到開飯的時間,學生們三三、五五,互相演練陣型步法,百學堂裏的學生,男多女少,於是女生們無論美醜,都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引來無聊的男生搭訕組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凡世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妖方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妖方狄並收藏凡世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