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十年秋,尚未入冬,外間明明還掛著日頭,慕夕瑤卻已然覺得冰寒刺骨。縮在建安帝懷裏,肩上是他細心替她收攏的狐裘。男人手掌煨著她小手,輕拍小女人背心,哄著眼眶紅紅的女人,聲音異常柔和。
“莫再難過。慕大人離去,慕家一門朕會代為看顧,莫非嬌嬌信不過朕?”
今日慕謹之扶靈回青州。建安帝禦駕攜皇貴妃特來送別。才離了碼頭,方才見了父親靈牌,又勾她得眼淚汪汪,皇帝看著實在心疼。這會兒正坐在回程暖轎中,這般大的體麵,看在外人眼裏,羨豔非常。
“母親也是難受的。”不過幾日於氏便消減下去,可見人後沒少躲著傷心。“臣妾心裏也舍不得。”
自她來到大魏,最先給了她寵愛,非是麵前男人,而是家中父母。去年除夕還接了人進宮,一家子團團圓圓,眼看又是一年佳節,便在這當口上沒了人,叫她如何寬得了心。
懷中小身子壓抑著悄然戰栗,便是難受,也乖乖巧巧,越發惹得宗政霖心憐。
莫看她平日張牙舞爪,真遇見叫她難受的事兒,這女人從不背著他一個人抹眼淚。便是她不好過,哪回都是拉了他靜靜陪著。
偏就如她這般落在旁人眼裏“不體諒”,很是合了他心意,叫皇帝心裏十分受用。
永慶八年那會兒,還差五日滿周歲的誠詹出了水痘。玉姑親來開了單方,她也陪著兩宿沒閉眼。那會兒這女人也是靜默靠在他懷裏,小手揪緊他衣袍,強撐著不肯閉眼。
“乖些,聽話。歇息片刻,回宮若是叫幾個小的瞧見,又得圍在嬌嬌身旁跟著憂心。尤其榮慧,怕是要哭鼻子。”小丫頭比她母妃性情更要嬌氣,照著小女人說法,都怪他慣得厲害。而最大的誠佑,如今虛歲已滿十六。
永慶十年十月初四,當今告太廟,奉先殿,行祀禮,下詔冊立皇長子宗政德儲君之位。一並晉封的,還有二皇子總政民,尊“泰王”。
聽他提及宮裏幾個小的,皇貴妃娘娘就著萬歲爺衣襟蹭了蹭臉。再抬頭,鼻尖通紅,頗有些難為情。“您莫說與那幾個知曉。”
“應你便是。”知她到底還顧著做母妃的顏麵,宗政霖抽出她襟口掖著的錦帕,展開來細細替她收拾妥當。
便這般抱著嬌軟女人,皇帝目中若有所思。
陰了一冬的天兒好容易過去,到了永慶十一年,闔宮上下總算雨過天晴,禦書房門外顧公公也跟著長長舒了口氣。
萬歲爺賞了榮慧公主西邊兒送來一對兒翎鳥,見著七歲女童撅嘴兒與那扁毛畜生慪氣,皇貴主子終於展露笑顏。這幾日毓秀宮中又恢複了往昔熱鬧,連帶禦書房裏,今上也跟著緩了麵色。
“皇上,皇貴主子給您送了紅棗銀耳羹來。吩咐老奴務必瞅著您趁熱用了。”
擱下湖筆,建安帝執起湯匙,不過小半碗已覺飽腹。放下瓷碗,無意間瞥見顧長德收拾的雙手,手背青筋凸顯,瘦削生了斑紋,皺紋密布。
“明年也該輪著你榮養。朕身邊得用之人又少一個。”罕見生出些感概,卻引得顧長德惶恐跪下,叩首表了衷心。
罷了,到底是懼怕他的。這時候尤其懷念小女人在他跟前諸般放肆。
“到時記得提醒朕,多些賞了你。多年主仆情分,莫叫朕虧待了才好。”揮手叫人退下,皇帝向後靠躺錦榻,緩緩閉上眼眸。
顧公公將食盒遞與毓秀宮小宮女,自個兒把著拂塵,腦子裏慢慢回想,總覺萬歲爺近些日子以來像是有了變化。可到底哪處與往日不同,卻又琢磨不透。怕是宮裏也就皇貴主子能摸清一二?
如顧長德所料,慕夕瑤確實發覺boss大人這段日子,往毓秀宮來得更勤了!
那男人起初還是怕她又偷偷想起慕大人,搬了折子過來,陪著一處,逗她說話。之後她忙著管教榮慧與誠詹,哪個都不是聽話的主。Boss大人又怕她操勞累壞了身子,更是得空便過來與她分擔一二。
自然,宗政霖更樂意抱著榮慧,驕傲得那小姑娘就愛挑了誠佑跟前各種顯擺。
至於誠詹小包子,性情與兩個兄長又是另一番模樣。小豆丁機靈得很,人小鬼大,主意還忒多。仗著宗政霖對幼子稍有寬和,依舊一副寵溺做派。整好合了他野性子,後宮裏連著鏡湖養的錦鯉,也被他撒網捕了好幾次。氣得慕夕瑤頭一回拿了雞毛毯子,高高挽起衣袖,作勢要湊人。
奈何才三歲的孩童,長得結識,瘋跑起來哪裏是她能逮得住人。惹火了皇貴妃,這位也不是有耐性的主。一狀告到建安帝跟前,先頭還活蹦亂跳的潑猴,見了父皇瞬間沒了氣焰。揪住衣擺,睜著與宗政霖像極的眸子,父子倆對視一眼,那小家夥便低低垂著腦袋,學著她母妃無賴樣子,也不怕他說教,撲上去抱著他大腿使勁兒討饒。
便是被慕夕瑤最是瞧不上眼“小馬屁精”榮慧長公主,自見了幼弟如何討好父皇,也大是讚賞,誇了句弟弟“很是長進”!
這話傳到皇貴妃耳中,得,倆小一並外間誦書。大的念《魏史十二卷》,小的抱著本《韻律》,結結巴巴含糊其辭。沒法子,人太小,字兒認不全。
到了最後還是趙嬤嬤著急皇貴主子對小殿下太是較真兒,偷偷使了人往禦書房報信兒。若非萬歲爺過來親自哄著,叫娘娘軟了脾氣,兩位殿下還得再罰半個時辰。
如此這般,建安帝於政事上日漸犀利果決。餘下時候多有待在皇貴妃宮中,哄著大的,再教養小的,日子倒也過得和美。
隻苦了前朝眾臣,眼巴巴瞅著後宮主位空缺,又怕萬歲爺早朝上應了大選,轉眼待得秀女入宮,再是撂一旁隻稀罕毓秀宮那位。
依照曆朝規矩,皇帝若是玉露不均,總有些旁的牽製。譬如朝政,太後,或是帝王自小一身教養。
可惜偏就遇上這麽位爺!性子強得已是叫人莫敢違逆,還一力平了兩晉,聯姻東烏昭達。順勢整治世家門閥,借著劃分郡縣之利,大刀闊斧重組內閣,鞏固皇權。
建安帝於政事上曆來能聽進諫言。可真到了決斷時候,方才明白先帝爺手腕何其溫和。之於太後……不說也罷。
有了不受寵的賢妃九嬪跟前擺著,眾人無可奈何,隻得將目光往太子爺身上瞅。好容易有了盼頭,偏偏皇貴主子發了話。太子殿下再兩年選妃不遲。
得,盛京裏頭多少世家又沒了指望。自家姑娘過了年歲,選秀哪裏還輪得上!皇貴妃您倒是有萬歲爺撐腰,不怕再多壞了規矩!(未完待續)
“莫再難過。慕大人離去,慕家一門朕會代為看顧,莫非嬌嬌信不過朕?”
今日慕謹之扶靈回青州。建安帝禦駕攜皇貴妃特來送別。才離了碼頭,方才見了父親靈牌,又勾她得眼淚汪汪,皇帝看著實在心疼。這會兒正坐在回程暖轎中,這般大的體麵,看在外人眼裏,羨豔非常。
“母親也是難受的。”不過幾日於氏便消減下去,可見人後沒少躲著傷心。“臣妾心裏也舍不得。”
自她來到大魏,最先給了她寵愛,非是麵前男人,而是家中父母。去年除夕還接了人進宮,一家子團團圓圓,眼看又是一年佳節,便在這當口上沒了人,叫她如何寬得了心。
懷中小身子壓抑著悄然戰栗,便是難受,也乖乖巧巧,越發惹得宗政霖心憐。
莫看她平日張牙舞爪,真遇見叫她難受的事兒,這女人從不背著他一個人抹眼淚。便是她不好過,哪回都是拉了他靜靜陪著。
偏就如她這般落在旁人眼裏“不體諒”,很是合了他心意,叫皇帝心裏十分受用。
永慶八年那會兒,還差五日滿周歲的誠詹出了水痘。玉姑親來開了單方,她也陪著兩宿沒閉眼。那會兒這女人也是靜默靠在他懷裏,小手揪緊他衣袍,強撐著不肯閉眼。
“乖些,聽話。歇息片刻,回宮若是叫幾個小的瞧見,又得圍在嬌嬌身旁跟著憂心。尤其榮慧,怕是要哭鼻子。”小丫頭比她母妃性情更要嬌氣,照著小女人說法,都怪他慣得厲害。而最大的誠佑,如今虛歲已滿十六。
永慶十年十月初四,當今告太廟,奉先殿,行祀禮,下詔冊立皇長子宗政德儲君之位。一並晉封的,還有二皇子總政民,尊“泰王”。
聽他提及宮裏幾個小的,皇貴妃娘娘就著萬歲爺衣襟蹭了蹭臉。再抬頭,鼻尖通紅,頗有些難為情。“您莫說與那幾個知曉。”
“應你便是。”知她到底還顧著做母妃的顏麵,宗政霖抽出她襟口掖著的錦帕,展開來細細替她收拾妥當。
便這般抱著嬌軟女人,皇帝目中若有所思。
陰了一冬的天兒好容易過去,到了永慶十一年,闔宮上下總算雨過天晴,禦書房門外顧公公也跟著長長舒了口氣。
萬歲爺賞了榮慧公主西邊兒送來一對兒翎鳥,見著七歲女童撅嘴兒與那扁毛畜生慪氣,皇貴主子終於展露笑顏。這幾日毓秀宮中又恢複了往昔熱鬧,連帶禦書房裏,今上也跟著緩了麵色。
“皇上,皇貴主子給您送了紅棗銀耳羹來。吩咐老奴務必瞅著您趁熱用了。”
擱下湖筆,建安帝執起湯匙,不過小半碗已覺飽腹。放下瓷碗,無意間瞥見顧長德收拾的雙手,手背青筋凸顯,瘦削生了斑紋,皺紋密布。
“明年也該輪著你榮養。朕身邊得用之人又少一個。”罕見生出些感概,卻引得顧長德惶恐跪下,叩首表了衷心。
罷了,到底是懼怕他的。這時候尤其懷念小女人在他跟前諸般放肆。
“到時記得提醒朕,多些賞了你。多年主仆情分,莫叫朕虧待了才好。”揮手叫人退下,皇帝向後靠躺錦榻,緩緩閉上眼眸。
顧公公將食盒遞與毓秀宮小宮女,自個兒把著拂塵,腦子裏慢慢回想,總覺萬歲爺近些日子以來像是有了變化。可到底哪處與往日不同,卻又琢磨不透。怕是宮裏也就皇貴主子能摸清一二?
如顧長德所料,慕夕瑤確實發覺boss大人這段日子,往毓秀宮來得更勤了!
那男人起初還是怕她又偷偷想起慕大人,搬了折子過來,陪著一處,逗她說話。之後她忙著管教榮慧與誠詹,哪個都不是聽話的主。Boss大人又怕她操勞累壞了身子,更是得空便過來與她分擔一二。
自然,宗政霖更樂意抱著榮慧,驕傲得那小姑娘就愛挑了誠佑跟前各種顯擺。
至於誠詹小包子,性情與兩個兄長又是另一番模樣。小豆丁機靈得很,人小鬼大,主意還忒多。仗著宗政霖對幼子稍有寬和,依舊一副寵溺做派。整好合了他野性子,後宮裏連著鏡湖養的錦鯉,也被他撒網捕了好幾次。氣得慕夕瑤頭一回拿了雞毛毯子,高高挽起衣袖,作勢要湊人。
奈何才三歲的孩童,長得結識,瘋跑起來哪裏是她能逮得住人。惹火了皇貴妃,這位也不是有耐性的主。一狀告到建安帝跟前,先頭還活蹦亂跳的潑猴,見了父皇瞬間沒了氣焰。揪住衣擺,睜著與宗政霖像極的眸子,父子倆對視一眼,那小家夥便低低垂著腦袋,學著她母妃無賴樣子,也不怕他說教,撲上去抱著他大腿使勁兒討饒。
便是被慕夕瑤最是瞧不上眼“小馬屁精”榮慧長公主,自見了幼弟如何討好父皇,也大是讚賞,誇了句弟弟“很是長進”!
這話傳到皇貴妃耳中,得,倆小一並外間誦書。大的念《魏史十二卷》,小的抱著本《韻律》,結結巴巴含糊其辭。沒法子,人太小,字兒認不全。
到了最後還是趙嬤嬤著急皇貴主子對小殿下太是較真兒,偷偷使了人往禦書房報信兒。若非萬歲爺過來親自哄著,叫娘娘軟了脾氣,兩位殿下還得再罰半個時辰。
如此這般,建安帝於政事上日漸犀利果決。餘下時候多有待在皇貴妃宮中,哄著大的,再教養小的,日子倒也過得和美。
隻苦了前朝眾臣,眼巴巴瞅著後宮主位空缺,又怕萬歲爺早朝上應了大選,轉眼待得秀女入宮,再是撂一旁隻稀罕毓秀宮那位。
依照曆朝規矩,皇帝若是玉露不均,總有些旁的牽製。譬如朝政,太後,或是帝王自小一身教養。
可惜偏就遇上這麽位爺!性子強得已是叫人莫敢違逆,還一力平了兩晉,聯姻東烏昭達。順勢整治世家門閥,借著劃分郡縣之利,大刀闊斧重組內閣,鞏固皇權。
建安帝於政事上曆來能聽進諫言。可真到了決斷時候,方才明白先帝爺手腕何其溫和。之於太後……不說也罷。
有了不受寵的賢妃九嬪跟前擺著,眾人無可奈何,隻得將目光往太子爺身上瞅。好容易有了盼頭,偏偏皇貴主子發了話。太子殿下再兩年選妃不遲。
得,盛京裏頭多少世家又沒了指望。自家姑娘過了年歲,選秀哪裏還輪得上!皇貴妃您倒是有萬歲爺撐腰,不怕再多壞了規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