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鮮血為墨,刀光為筆(第三更)
開局獲得金剛不壞天賦 作者:四月心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見這話,再看看門外仍然沒有動靜,楊廷一顆心漸漸往下沉。
府中那麽多護衛,剛剛的動靜足以驚動很多人。
而現在沒有反應,說明這些護衛恐怕已經凶多吉少了。
他悄然的向著窗戶的位置挪動,同時口中說道:“我並不認識你,我們之間一定是有什麽誤會。”
“誤會?”
孫玨嘴角一扯,露出了一個嘲諷的笑容。
“郡守大人竟然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果然還是挺怕死的嘛!”
一道漆黑的刀光升起,所到之處,微弱的光線似乎都被吞噬。
楊廷渾身一震,注視著跟隨自己多年的管家,從身體中間浮現一條血線,然後驟然裂開成兩半。
鮮血、髒器似是不要錢的一般,散落了一地。
“三絕堂的六滅魔刀,你是三絕堂的人?我與三絕堂無冤無仇,為何要如此做?”
楊廷隻感覺喉嚨有些幹澀,但他知道,他現在要保持鎮靜,不能慌,不能亂。
“我可是朝廷命官,你可知道,若是殺了我,三絕堂也保不住你!”
孫玨瞥了一眼躲在牆角的一個下人,然後說道:“這就不是你要擔心的了,朝廷綱紀敗壞已久,連你這種人渣都能夠坐在郡守的位置上,主宰一郡百姓命運。”
“今日就算我殺了你,朝廷難道會為了一個死人,而與我三絕堂為難?”
楊廷自己也不確定,自己死了之後,朝廷會怎麽做。
但是他必須說得肯定,尋求一線生機:“朝廷若是不為我複仇,威信何在?若是開了此先例,那殺官之事將頻發,到時候情況會更加糟糕。”
“朝堂上袞袞諸公,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你這倒是提醒我了,放心,等下我會用你的血,將你做的惡都寫在這地板上,我這是替天行道。”
孫玨咧嘴一笑,“相信有了這些個借口,朝廷就不會勞師動眾了,再不濟,誰能夠知道是我殺了你呢?這裏可是一個證人都沒有!”
聽到這話,楊廷麵色驟變:“你不是……”
就在這時,孫玨踏前一步,漆黑的刀光再度出現,帶起一顆鬥大的人頭。
人頭飛起,落在桌案上。
鮮血噴湧而出的鮮血與漆黑的墨跡融為一體。
“鮮血為墨,書寫罪責,刀光為筆,判罰惡業。”
沒有理會縮在牆角瑟瑟發抖的下人,孫玨在寫完一大串的罪名之後,轉身消失在雨夜之中。
就在孫玨走後不久,這個下人跌跌撞撞的爬起來,然後扯開嗓子大喊:“郡守大人遇刺了!”
郡守府內還殘存的人很快聚集起來。
望著一具具屍體,還有滿地的血水,大部分人都是心中慌亂,不知道該怎麽辦。
但也有比較鎮定的,提出去報官。
“老爺就是這濯陽城最大的的官,去報什麽官?”
立刻就有人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當然是濯陽城的縣令,還有郡尉大人,此時隻有他們能夠主持公道了。”
很快,就有幾個人被派去報官。
過了半柱香的時間。
在風雨中,仍然可以清晰的聽到駿馬奔騰的馬蹄聲,還有甲胄碰撞的聲音。
眾多士卒分成兩隊進入了郡守府。
隨後一位身著黑色甲胄的中年人從戰馬上下來,沿著兩隊人馬組成的通道,走進了郡守府內。
經過一番檢查,郡尉鄭宣麵色凝重的從書房走了出來。
他凝視著麵前的下人,不怒自威:“就是你看到了凶手?”
“是,大人,小人無意間看到的,若不是小人機靈,恐怕也會被殺掉。”
“詳細說說,你是在什麽地方,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
鄭宣沉聲說道。
這次的事情無疑是極為惡劣的,恐怕會對他造成極大的影響。
誰讓他的職責就是保境安民,維護郡內安寧呢。
如今他的頂頭上司被刺殺身亡,除非他能夠抓到凶手,將功贖罪,不然以後的日子可就不好受了。
說不定還要被問罪。
“小人本是起夜出恭,但是卻看到一道黑色的人影,將守衛們一個個殺死。”
“我害怕極了,躲在暗處不敢出聲,之後我看到那條人影往這邊來了,我想到老爺正是在這裏,於是冒險跟了上來。”
“之後就看到那人將管家劈成兩半,最後更是將老爺一刀梟首。”
“我隱隱約約聽到老爺臨死之前,似乎說這人是三絕堂的,並且和他說了殺害朝廷命官會有什麽後果之類的雲雲。”
這個下人有些顛三倒四的將事情敘述了一個大概。
“從這些人的傷口,還有殘留下來的氣息來看,確實是三絕堂的六滅魔刀,但是,這人是否太肆無忌憚了?竟然一點掩蓋自己身份的意思都沒有?”
腦海之中閃過種種念頭,鄭宣朗聲說道:“這件事情我將盡快上報給刺史大人,並且上書朝廷。”
“來人,先將他帶回去,一定要保護好他,這是重要的證人。”
“是!”
在沒有其他線索的情況下,縱然這件事情還有許多疑點。
但是對於鄭宣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確定凶手,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
……
昨夜秋雨方過,蒼穹碧空如洗,空氣清新。
道旁的堆煙楊柳,枝葉上雨露滾動,越發顯得蕭瑟。
而郡守府上的飛甍碧瓦,甚至門前的兩對石獅子,都在雨水的清洗下,顯得格外的幹淨。
本來是一個尋常的早晨,但是此時郡守府已經被一眾士卒圍得水泄不通。
但似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郡守楊廷被刺殺身亡的消息很快就被傳了出去。
甚至連凶手是三絕堂的人,還有楊廷被殺的時候的場景,都傳得有板有眼的。
這樣一件大事,自然迅速的在濯陽城傳播開來。
並且在以極快的速度,以濯陽城為中心擴散。
所有得知了這件事情的人,都在關注著後續的發展。
朝廷究竟會不會對三絕堂動手,成為了一個爭相討論的話題。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早就遠離了濯陽城這個即將形成風暴的中心,沿著商定好的路線,一路朝著霸州行去。
府中那麽多護衛,剛剛的動靜足以驚動很多人。
而現在沒有反應,說明這些護衛恐怕已經凶多吉少了。
他悄然的向著窗戶的位置挪動,同時口中說道:“我並不認識你,我們之間一定是有什麽誤會。”
“誤會?”
孫玨嘴角一扯,露出了一個嘲諷的笑容。
“郡守大人竟然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果然還是挺怕死的嘛!”
一道漆黑的刀光升起,所到之處,微弱的光線似乎都被吞噬。
楊廷渾身一震,注視著跟隨自己多年的管家,從身體中間浮現一條血線,然後驟然裂開成兩半。
鮮血、髒器似是不要錢的一般,散落了一地。
“三絕堂的六滅魔刀,你是三絕堂的人?我與三絕堂無冤無仇,為何要如此做?”
楊廷隻感覺喉嚨有些幹澀,但他知道,他現在要保持鎮靜,不能慌,不能亂。
“我可是朝廷命官,你可知道,若是殺了我,三絕堂也保不住你!”
孫玨瞥了一眼躲在牆角的一個下人,然後說道:“這就不是你要擔心的了,朝廷綱紀敗壞已久,連你這種人渣都能夠坐在郡守的位置上,主宰一郡百姓命運。”
“今日就算我殺了你,朝廷難道會為了一個死人,而與我三絕堂為難?”
楊廷自己也不確定,自己死了之後,朝廷會怎麽做。
但是他必須說得肯定,尋求一線生機:“朝廷若是不為我複仇,威信何在?若是開了此先例,那殺官之事將頻發,到時候情況會更加糟糕。”
“朝堂上袞袞諸公,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你這倒是提醒我了,放心,等下我會用你的血,將你做的惡都寫在這地板上,我這是替天行道。”
孫玨咧嘴一笑,“相信有了這些個借口,朝廷就不會勞師動眾了,再不濟,誰能夠知道是我殺了你呢?這裏可是一個證人都沒有!”
聽到這話,楊廷麵色驟變:“你不是……”
就在這時,孫玨踏前一步,漆黑的刀光再度出現,帶起一顆鬥大的人頭。
人頭飛起,落在桌案上。
鮮血噴湧而出的鮮血與漆黑的墨跡融為一體。
“鮮血為墨,書寫罪責,刀光為筆,判罰惡業。”
沒有理會縮在牆角瑟瑟發抖的下人,孫玨在寫完一大串的罪名之後,轉身消失在雨夜之中。
就在孫玨走後不久,這個下人跌跌撞撞的爬起來,然後扯開嗓子大喊:“郡守大人遇刺了!”
郡守府內還殘存的人很快聚集起來。
望著一具具屍體,還有滿地的血水,大部分人都是心中慌亂,不知道該怎麽辦。
但也有比較鎮定的,提出去報官。
“老爺就是這濯陽城最大的的官,去報什麽官?”
立刻就有人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當然是濯陽城的縣令,還有郡尉大人,此時隻有他們能夠主持公道了。”
很快,就有幾個人被派去報官。
過了半柱香的時間。
在風雨中,仍然可以清晰的聽到駿馬奔騰的馬蹄聲,還有甲胄碰撞的聲音。
眾多士卒分成兩隊進入了郡守府。
隨後一位身著黑色甲胄的中年人從戰馬上下來,沿著兩隊人馬組成的通道,走進了郡守府內。
經過一番檢查,郡尉鄭宣麵色凝重的從書房走了出來。
他凝視著麵前的下人,不怒自威:“就是你看到了凶手?”
“是,大人,小人無意間看到的,若不是小人機靈,恐怕也會被殺掉。”
“詳細說說,你是在什麽地方,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
鄭宣沉聲說道。
這次的事情無疑是極為惡劣的,恐怕會對他造成極大的影響。
誰讓他的職責就是保境安民,維護郡內安寧呢。
如今他的頂頭上司被刺殺身亡,除非他能夠抓到凶手,將功贖罪,不然以後的日子可就不好受了。
說不定還要被問罪。
“小人本是起夜出恭,但是卻看到一道黑色的人影,將守衛們一個個殺死。”
“我害怕極了,躲在暗處不敢出聲,之後我看到那條人影往這邊來了,我想到老爺正是在這裏,於是冒險跟了上來。”
“之後就看到那人將管家劈成兩半,最後更是將老爺一刀梟首。”
“我隱隱約約聽到老爺臨死之前,似乎說這人是三絕堂的,並且和他說了殺害朝廷命官會有什麽後果之類的雲雲。”
這個下人有些顛三倒四的將事情敘述了一個大概。
“從這些人的傷口,還有殘留下來的氣息來看,確實是三絕堂的六滅魔刀,但是,這人是否太肆無忌憚了?竟然一點掩蓋自己身份的意思都沒有?”
腦海之中閃過種種念頭,鄭宣朗聲說道:“這件事情我將盡快上報給刺史大人,並且上書朝廷。”
“來人,先將他帶回去,一定要保護好他,這是重要的證人。”
“是!”
在沒有其他線索的情況下,縱然這件事情還有許多疑點。
但是對於鄭宣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確定凶手,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
……
昨夜秋雨方過,蒼穹碧空如洗,空氣清新。
道旁的堆煙楊柳,枝葉上雨露滾動,越發顯得蕭瑟。
而郡守府上的飛甍碧瓦,甚至門前的兩對石獅子,都在雨水的清洗下,顯得格外的幹淨。
本來是一個尋常的早晨,但是此時郡守府已經被一眾士卒圍得水泄不通。
但似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郡守楊廷被刺殺身亡的消息很快就被傳了出去。
甚至連凶手是三絕堂的人,還有楊廷被殺的時候的場景,都傳得有板有眼的。
這樣一件大事,自然迅速的在濯陽城傳播開來。
並且在以極快的速度,以濯陽城為中心擴散。
所有得知了這件事情的人,都在關注著後續的發展。
朝廷究竟會不會對三絕堂動手,成為了一個爭相討論的話題。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早就遠離了濯陽城這個即將形成風暴的中心,沿著商定好的路線,一路朝著霸州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