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特拉罕位於伏爾加河口三角洲處,這裏河道縱橫,風景秀麗,大片的濕地上棲息著美麗的白鶴,生長著漂亮的海蓮花。
數百年的開墾,阿斯特拉罕城外阡陌縱橫,一處處俄羅斯農莊點綴著綠色的大地。作為俄國人在裏海的重心城市,阿斯特拉罕的人口足足有七萬人,附帶上周邊村鎮人口,總數量不下二十萬人。他們在這裏耕種、放牧、捕魚,在商業逐漸發展的同時,農牧漁持續走高,給阿斯特拉罕這座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戰火的燃燒,讓生活在這兒的俄國人不得不遠離了故鄉。
成千上萬的俄羅斯人在陳漢騎兵的刀槍逼迫下離開了自己的家園,悲泣把整個伏爾加三角洲的土地都給浸濕了,但男女老幼的哭泣打動不了鐵石心腸的中國人。他們隻能盡可能的帶上自己的器具財物,離開了家園。
當然,也有上千俄羅斯青壯騎上了戰馬,拿起了刀槍,組織起來反抗陳漢大軍的入侵,期望著能夠配合著要塞裏的守軍,抵擋住中方大軍。可是在防守要塞的俄波克羅夫少將陣亡之前,他們就已經被敵人的鐵騎絞殺的一個不剩了。
在俄軍趕赴阿斯特拉罕的路上,他們在好多處路口都能看到吊死的和綁在木杆上的俄國人屍骸。這讓俄軍上下都怒火炙熱,稍後的亞曆山大一世聽到消息後特意傳令巴格拉季昂,要他妥善安置遇害俄國義士的遺體。
這並沒有給俄軍的行程增添多少麻煩,因為後者的基數很小。但這讓俄軍上下的鬥誌和勇氣更上了一個新台階,亞曆山大相當有效的凝聚了俄軍的軍心。
整個阿斯特拉罕戰場上,俄軍一共動用了300門大炮,他們靠著寬廣的伏爾加河口,建立可一個牢固的陣地。河麵上船隻穿梭,疏通後的伏爾加河水道是俄軍後勤補給的最佳幫手。
土木結構是陣地的主體,寥寥幾個混凝土堡壘點綴其中,作為防線的戰術支撐點,這當然不能比阿斯特拉罕,可比起圖林斯克卻超了過。而且俄軍正從後方向這兒轉運越來越多的鋼筋水泥。
陳漢方隻已經露出的火力就也超過了300門大炮,雙方在阿斯特拉罕的外沿防禦圈處展開了一場狂風暴雨似的炮擊戰。俄軍投入戰場的士兵超過5萬人,陳漢方麵布置在外圍陣地上的軍隊也有快三個旅【三萬人】的兵力,雙方廝殺慘烈,彼此陣亡都不小。
巴格拉季昂灰頭土臉的回到後方陣地,看著正當麵的國防軍堡壘是恨得牙齒癢癢的。如果他的記憶沒有出錯,原本的阿斯特拉罕防禦體係中是沒有這個堡壘的,很顯然,這是中國人拿下阿斯特拉罕後迅速加築的——代號015堡壘,這塊陣地就叫015陣地。因為測得這兒的地勢就15米的相對高度。
對這個堡壘俄軍已經發起了多次進攻,但都被守軍給擊退。
但巴格拉季昂不管這個,不就是兩次進攻都沒成嗎?那就來第三次。巴格拉季昂是一定要拿下對麵的堡壘的,拿下了這裏,他就能分割中國人最外圍的防禦線了。
將之南北斬為兩段,橫向裏配合正麵的進攻,可以說這一圈就算拿下了。
奉總指揮陳威的命令巡視戰場,鼓舞軍隊士氣的潘昶行經到這個堡壘後方時,立刻意識到了形勢的嚴重性。他馬上調集離那裏最近的和碩特汗國禁衛一團向堡壘緊急增援。阿斯特拉罕十四五萬大軍中有六七萬人是七汗國的步騎軍隊!
和碩特汗國是以清海和涼州北部的蒙古部族為主體的一個汗國,人口比土爾扈特還要少,因為清海蒙古在羅卜藏丹津之亂中被滿清殺得元氣大傷,戰後隻剩下了兩萬來人。等到陳漢崛起的時候,清海又經戰亂,等到和碩特汗國建立時候清海蒙古的人口還不足五萬。
所以別看和碩特汗國是清海和涼州北部蒙古的結合體,人口數量卻還要落後於土爾扈特人。
整個和碩特汗國就沒有常備的師旅級軍事單位,一個禁衛軍囊括了一切,其中千人規模的禁衛步兵團總共才三個,他們的主力是騎兵。
俄軍的攻勢很猛,巴格拉季昂雖然沒再次領兵,可是俄軍的進攻部隊鬥誌昂揚,就是之前被打散的一些獵兵、步兵、甚至是輕傷員也群情激昂,跟著進攻部隊投入了戰鬥。
而和碩特的禁衛一團趕到時,守軍打的也很堅決。潘昶帶著自己的警衛親自上了第一線。一場血腥到極點的拚殺從淩晨四點一直持續到天亮。
天亮的時候,從天空上俯視地麵,屍橫遍野,鮮血橫流。幾個胸牆處的屍體都堆積像小山一樣,戰壕都恨不得被填滿。
“弟兄們!這座堡壘就是祖國,我們要用胸膛來捍衛它!”
葉爾莫洛夫高聲的叫喊著。
俄軍士兵們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拿下了這座堡壘。他們的攻勢是那樣猛烈,他們的態度是那麽堅定,完全是不惜代價。
可就俄軍的這些力量,他們怎麽敢做出這麽大的犧牲呢?
陳威托著下巴看著地圖,同時在思考著。
另外,他還在等待潘昶的好消息,他認為,潘昶的反撲一定能取得勝利。經曆了昨夜的血腥廝殺後,俄國人的神經就算是鋼鐵做的,也會顫抖。
而且這次潘昶的進攻也不是要等到落日後才發起,而是已經發起。就在早上的十點鍾!
陳漢是從015陣地上撤退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陳漢防禦的阿斯特拉罕的外沿陣地就全丟失了。不管是現在的陳漢,還是之前的俄國人,阿斯特拉罕的防禦都是一個寬幅縱深很大的空間,隻是西麵的陣地就足以裝得下兩個圖林斯克戰場綽綽有餘。
這裏可是兩邊二三十萬大軍角力的所在,可不是圖林斯克這種五萬人的小戰場。
陳威並不知道,就在俄軍大兵猛攻阿斯特拉罕的時候,成千上萬的俄國人已經將伏爾加河道一點點的疏通開了,俄羅斯裏海艦隊的戰船已經行至圖林斯克,戰船的威力正迅速改善著伏爾加水運的安全。中方派去的騎兵部隊,還有偵察兵,固然可以繼續搞破壞,比如放冷槍放水雷埋地雷什麽的,可這都不能掩蓋一個事實,俄軍對伏爾加河的利用已經走上了軌道。
俄國人的裏海海軍戰船都有可能在不久後的某天出現在伏爾加河口,而陳漢的運輸補給雖然也能通過海運,從裏海東岸直穿到阿斯特拉罕,節省了大大的精力。但中國的軍需物資被運抵到裏海的西岸,這本身就是一個耗費巨大的事情。
兩軍的形式比起圖林斯克之戰時,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了。
阿斯特拉罕戰場上因為潘昶的反擊而拉開了一場白日大戰。
時近晌午,遠遠望去,戰場上煙塵蔽日。大批的士兵在戰場上蠕動,時而能看到細線一般的縱隊,不久又變成滿天星一樣的散兵;然後,陣腳變得大亂,人們一窩蜂似地往回逃竄,死傷者一個個撲倒在地上,失去主人的戰馬在狂奔;再過一會兒,又有新的縱隊、方陣向前移動,人流如潮,一漲一落,往複不已。被擊潰的團隊在向後退卻,新的團隊又補充上來,投入白刃戰,然後又被擊潰,接著又是一場激烈的炮戰。
這場戰鬥好像在無休止地進行著,重複著,誰也不知道何時能結束。
因為兩邊都有一個堅實的大後方作為依靠,這樣的廝殺,不惜把大量軍隊暴露在霰彈和火箭彈的覆蓋射程下的衝殺,那是很難徹底的擊敗某一方的。因為他們在軍勢後頹的時候,還有一個堅固的‘堡壘’可以依靠。而且兩邊的指揮官手中都握著大量的預備隊!
這跟拿破侖那樣的野外對戰是很不一樣的。
大炮的轟鳴聲傳到方圓數十裏開外,連空氣都在炮聲中顫動。巨大的回聲在二十公裏寬的伏爾加入海口上蕩漾。無數無家可歸的俄國平民坐立不安地傾聽著遠方傳來的炮聲,他們知道,這場戰鬥將決定著俄國的命運,也決定著他們的命運。
中國人要是贏下了這場戰鬥,伏爾加河這條母親河的下遊就不輸於俄羅斯了。他們的家園,他們的田地也再也拿不回來了。
亞曆山大一世這時正坐在遠離阿斯特拉罕二三十裏處的指揮所裏,默默無言,悶悶不樂。他很少過問戰鬥進行的情況,他的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這是怎麽了。
在指揮所的東方,巴格拉季昂這個時候也坐在自己的指揮所裏,如果不是他在抖著手裏的馬鞭,如果不是他不時地用馬鞭在地圖上比畫著什麽,他周圍的人還以為他睡著了。
巴格拉季昂身體很消瘦,跟肥胖的庫圖佐夫完全是兩個極端。後者的衣服估計能裝得下兩個巴格拉季昂。
以俄軍少壯派代表而名揚歐洲的巴格拉季昂實際上已經不再年輕了,他已經四十八歲了。巴格拉季昂唯一還如年輕人一樣‘年輕’的就是他的鬥誌。
所以他的兩鬢已經生出了斑斑白發,戴著一頂扁平的軍帽。他沉穩地坐在大方凳上,鎮定自若,默默無言,但仍顯得很有氣勢。
此時此刻正兩軍的統帥之間的較量,一場激烈的較量。
隻要看看戰場上的情形,再想想這場交戰的意義和整個戰爭的曆史,就會明白,陳威和巴格拉季昂表麵上的冷漠正是為了掩飾著他們內心的緊張。
戰場上的兩支軍隊勢均力敵,彼此的指揮官也談不上什麽天才的指揮,英明的決斷,他們唯一要的是保證自己範下最少的錯誤。
誰犯的錯誤最少,誰就能贏得先機。抓住對方的錯誤,給對方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誰的力量就會顯得大一些,就更有可能奪取勝利。
他們都知道,即使在015陣地上投入再多的兵力,自己也不會立刻得到勝利。
而一旦在某些要害地方多抽動了一點兵力實施機動,那就有可能會使自己受到削弱,其結果不是在機動成功之前就被擊敗,就是由於機動失敗招致無可挽回的災難。
所以這場戰鬥,很關鍵很關鍵。這就仿佛是一個節點,誰贏得了勝利,誰就掌握了節點;誰掌握住了戰爭的節點,誰就有更大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數百年的開墾,阿斯特拉罕城外阡陌縱橫,一處處俄羅斯農莊點綴著綠色的大地。作為俄國人在裏海的重心城市,阿斯特拉罕的人口足足有七萬人,附帶上周邊村鎮人口,總數量不下二十萬人。他們在這裏耕種、放牧、捕魚,在商業逐漸發展的同時,農牧漁持續走高,給阿斯特拉罕這座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戰火的燃燒,讓生活在這兒的俄國人不得不遠離了故鄉。
成千上萬的俄羅斯人在陳漢騎兵的刀槍逼迫下離開了自己的家園,悲泣把整個伏爾加三角洲的土地都給浸濕了,但男女老幼的哭泣打動不了鐵石心腸的中國人。他們隻能盡可能的帶上自己的器具財物,離開了家園。
當然,也有上千俄羅斯青壯騎上了戰馬,拿起了刀槍,組織起來反抗陳漢大軍的入侵,期望著能夠配合著要塞裏的守軍,抵擋住中方大軍。可是在防守要塞的俄波克羅夫少將陣亡之前,他們就已經被敵人的鐵騎絞殺的一個不剩了。
在俄軍趕赴阿斯特拉罕的路上,他們在好多處路口都能看到吊死的和綁在木杆上的俄國人屍骸。這讓俄軍上下都怒火炙熱,稍後的亞曆山大一世聽到消息後特意傳令巴格拉季昂,要他妥善安置遇害俄國義士的遺體。
這並沒有給俄軍的行程增添多少麻煩,因為後者的基數很小。但這讓俄軍上下的鬥誌和勇氣更上了一個新台階,亞曆山大相當有效的凝聚了俄軍的軍心。
整個阿斯特拉罕戰場上,俄軍一共動用了300門大炮,他們靠著寬廣的伏爾加河口,建立可一個牢固的陣地。河麵上船隻穿梭,疏通後的伏爾加河水道是俄軍後勤補給的最佳幫手。
土木結構是陣地的主體,寥寥幾個混凝土堡壘點綴其中,作為防線的戰術支撐點,這當然不能比阿斯特拉罕,可比起圖林斯克卻超了過。而且俄軍正從後方向這兒轉運越來越多的鋼筋水泥。
陳漢方隻已經露出的火力就也超過了300門大炮,雙方在阿斯特拉罕的外沿防禦圈處展開了一場狂風暴雨似的炮擊戰。俄軍投入戰場的士兵超過5萬人,陳漢方麵布置在外圍陣地上的軍隊也有快三個旅【三萬人】的兵力,雙方廝殺慘烈,彼此陣亡都不小。
巴格拉季昂灰頭土臉的回到後方陣地,看著正當麵的國防軍堡壘是恨得牙齒癢癢的。如果他的記憶沒有出錯,原本的阿斯特拉罕防禦體係中是沒有這個堡壘的,很顯然,這是中國人拿下阿斯特拉罕後迅速加築的——代號015堡壘,這塊陣地就叫015陣地。因為測得這兒的地勢就15米的相對高度。
對這個堡壘俄軍已經發起了多次進攻,但都被守軍給擊退。
但巴格拉季昂不管這個,不就是兩次進攻都沒成嗎?那就來第三次。巴格拉季昂是一定要拿下對麵的堡壘的,拿下了這裏,他就能分割中國人最外圍的防禦線了。
將之南北斬為兩段,橫向裏配合正麵的進攻,可以說這一圈就算拿下了。
奉總指揮陳威的命令巡視戰場,鼓舞軍隊士氣的潘昶行經到這個堡壘後方時,立刻意識到了形勢的嚴重性。他馬上調集離那裏最近的和碩特汗國禁衛一團向堡壘緊急增援。阿斯特拉罕十四五萬大軍中有六七萬人是七汗國的步騎軍隊!
和碩特汗國是以清海和涼州北部的蒙古部族為主體的一個汗國,人口比土爾扈特還要少,因為清海蒙古在羅卜藏丹津之亂中被滿清殺得元氣大傷,戰後隻剩下了兩萬來人。等到陳漢崛起的時候,清海又經戰亂,等到和碩特汗國建立時候清海蒙古的人口還不足五萬。
所以別看和碩特汗國是清海和涼州北部蒙古的結合體,人口數量卻還要落後於土爾扈特人。
整個和碩特汗國就沒有常備的師旅級軍事單位,一個禁衛軍囊括了一切,其中千人規模的禁衛步兵團總共才三個,他們的主力是騎兵。
俄軍的攻勢很猛,巴格拉季昂雖然沒再次領兵,可是俄軍的進攻部隊鬥誌昂揚,就是之前被打散的一些獵兵、步兵、甚至是輕傷員也群情激昂,跟著進攻部隊投入了戰鬥。
而和碩特的禁衛一團趕到時,守軍打的也很堅決。潘昶帶著自己的警衛親自上了第一線。一場血腥到極點的拚殺從淩晨四點一直持續到天亮。
天亮的時候,從天空上俯視地麵,屍橫遍野,鮮血橫流。幾個胸牆處的屍體都堆積像小山一樣,戰壕都恨不得被填滿。
“弟兄們!這座堡壘就是祖國,我們要用胸膛來捍衛它!”
葉爾莫洛夫高聲的叫喊著。
俄軍士兵們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拿下了這座堡壘。他們的攻勢是那樣猛烈,他們的態度是那麽堅定,完全是不惜代價。
可就俄軍的這些力量,他們怎麽敢做出這麽大的犧牲呢?
陳威托著下巴看著地圖,同時在思考著。
另外,他還在等待潘昶的好消息,他認為,潘昶的反撲一定能取得勝利。經曆了昨夜的血腥廝殺後,俄國人的神經就算是鋼鐵做的,也會顫抖。
而且這次潘昶的進攻也不是要等到落日後才發起,而是已經發起。就在早上的十點鍾!
陳漢是從015陣地上撤退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陳漢防禦的阿斯特拉罕的外沿陣地就全丟失了。不管是現在的陳漢,還是之前的俄國人,阿斯特拉罕的防禦都是一個寬幅縱深很大的空間,隻是西麵的陣地就足以裝得下兩個圖林斯克戰場綽綽有餘。
這裏可是兩邊二三十萬大軍角力的所在,可不是圖林斯克這種五萬人的小戰場。
陳威並不知道,就在俄軍大兵猛攻阿斯特拉罕的時候,成千上萬的俄國人已經將伏爾加河道一點點的疏通開了,俄羅斯裏海艦隊的戰船已經行至圖林斯克,戰船的威力正迅速改善著伏爾加水運的安全。中方派去的騎兵部隊,還有偵察兵,固然可以繼續搞破壞,比如放冷槍放水雷埋地雷什麽的,可這都不能掩蓋一個事實,俄軍對伏爾加河的利用已經走上了軌道。
俄國人的裏海海軍戰船都有可能在不久後的某天出現在伏爾加河口,而陳漢的運輸補給雖然也能通過海運,從裏海東岸直穿到阿斯特拉罕,節省了大大的精力。但中國的軍需物資被運抵到裏海的西岸,這本身就是一個耗費巨大的事情。
兩軍的形式比起圖林斯克之戰時,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了。
阿斯特拉罕戰場上因為潘昶的反擊而拉開了一場白日大戰。
時近晌午,遠遠望去,戰場上煙塵蔽日。大批的士兵在戰場上蠕動,時而能看到細線一般的縱隊,不久又變成滿天星一樣的散兵;然後,陣腳變得大亂,人們一窩蜂似地往回逃竄,死傷者一個個撲倒在地上,失去主人的戰馬在狂奔;再過一會兒,又有新的縱隊、方陣向前移動,人流如潮,一漲一落,往複不已。被擊潰的團隊在向後退卻,新的團隊又補充上來,投入白刃戰,然後又被擊潰,接著又是一場激烈的炮戰。
這場戰鬥好像在無休止地進行著,重複著,誰也不知道何時能結束。
因為兩邊都有一個堅實的大後方作為依靠,這樣的廝殺,不惜把大量軍隊暴露在霰彈和火箭彈的覆蓋射程下的衝殺,那是很難徹底的擊敗某一方的。因為他們在軍勢後頹的時候,還有一個堅固的‘堡壘’可以依靠。而且兩邊的指揮官手中都握著大量的預備隊!
這跟拿破侖那樣的野外對戰是很不一樣的。
大炮的轟鳴聲傳到方圓數十裏開外,連空氣都在炮聲中顫動。巨大的回聲在二十公裏寬的伏爾加入海口上蕩漾。無數無家可歸的俄國平民坐立不安地傾聽著遠方傳來的炮聲,他們知道,這場戰鬥將決定著俄國的命運,也決定著他們的命運。
中國人要是贏下了這場戰鬥,伏爾加河這條母親河的下遊就不輸於俄羅斯了。他們的家園,他們的田地也再也拿不回來了。
亞曆山大一世這時正坐在遠離阿斯特拉罕二三十裏處的指揮所裏,默默無言,悶悶不樂。他很少過問戰鬥進行的情況,他的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這是怎麽了。
在指揮所的東方,巴格拉季昂這個時候也坐在自己的指揮所裏,如果不是他在抖著手裏的馬鞭,如果不是他不時地用馬鞭在地圖上比畫著什麽,他周圍的人還以為他睡著了。
巴格拉季昂身體很消瘦,跟肥胖的庫圖佐夫完全是兩個極端。後者的衣服估計能裝得下兩個巴格拉季昂。
以俄軍少壯派代表而名揚歐洲的巴格拉季昂實際上已經不再年輕了,他已經四十八歲了。巴格拉季昂唯一還如年輕人一樣‘年輕’的就是他的鬥誌。
所以他的兩鬢已經生出了斑斑白發,戴著一頂扁平的軍帽。他沉穩地坐在大方凳上,鎮定自若,默默無言,但仍顯得很有氣勢。
此時此刻正兩軍的統帥之間的較量,一場激烈的較量。
隻要看看戰場上的情形,再想想這場交戰的意義和整個戰爭的曆史,就會明白,陳威和巴格拉季昂表麵上的冷漠正是為了掩飾著他們內心的緊張。
戰場上的兩支軍隊勢均力敵,彼此的指揮官也談不上什麽天才的指揮,英明的決斷,他們唯一要的是保證自己範下最少的錯誤。
誰犯的錯誤最少,誰就能贏得先機。抓住對方的錯誤,給對方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誰的力量就會顯得大一些,就更有可能奪取勝利。
他們都知道,即使在015陣地上投入再多的兵力,自己也不會立刻得到勝利。
而一旦在某些要害地方多抽動了一點兵力實施機動,那就有可能會使自己受到削弱,其結果不是在機動成功之前就被擊敗,就是由於機動失敗招致無可挽回的災難。
所以這場戰鬥,很關鍵很關鍵。這就仿佛是一個節點,誰贏得了勝利,誰就掌握了節點;誰掌握住了戰爭的節點,誰就有更大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