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艮大帝以自己的強大修為壓迫寧道,卻無意中逼出了寧道所修功法自動護身,而這門功法反而將他生生震住!
“太清神光!你竟然會太清神光!你的師尊是誰?”
此時少艮大帝的神情異常激動,目光灼灼地盯著寧道,那氣勢不自覺地又強了幾分。
寧道死死頂著他帶給自己的強大壓迫力,硬挺著脊背,咬牙道:“師尊名諱,不可外傳!”
少艮大帝眉頭一皺,整個人緩緩地冷靜下來,身上的氣勢也隨之斂去,寧道這才長出一口氣。
“你的師尊,可是三葉先生?”沉默片刻後,少艮大帝突然問道。
三葉先生,正是易守道的稱號,少艮大帝又是如何得知的?
寧道眼中閃過一抹愕然,剛想否認時,卻已被少艮大帝看在眼裏。
“你果真是三葉先生的弟子!”少艮大帝長歎一聲,而後問道:“不知先生他現在可好?”
這個時候,寧道自然不會再去辯解,默然說道:“師尊他一切安好!”
聞言,少艮大帝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良久之後,方才輕歎道:“既然你是先生的弟子,我便不強求於你了。”
說完之後,他一揮手,誅神劍連同一團光球落入寧道手中,道:“你走吧!”
寧道愕然,連忙行禮退去。(.)
那團光球中,包裹著五隻神靈,正是寧道修煉七魄所缺的那五魄。
回到駐紮的地方後,寧道用了三天時間將這五魄神煉化,至此陽魄境修成!
接下來,他要做的便是將完全修成的三魂七魄歸一,凝煉元神。
對所有修士來說,凝煉元神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也是最艱難的一步,不知有多少修士止步於此。元神不成,就無法進行下一個境界的修煉。
對於寧道來說,凝煉元神這一步卻是水到渠成之事,他的神魂之力早已蛻變成元神之力,所修的三魂七魄又是極盡圓滿,隻要時機一到,他就能輕易邁過這道難關。
由於出了天外邪魔再度複活這件大事,因此原計劃將要進行一年之久的艮州天才爭霸戰被壓縮到短短月餘時間,一月之後,就會將所有鱗選出來的修士遣往中州。
中州,才是真正的風雲之地,才是真正強者的熔爐!
又是大半月時間過去,此次艮州天才之戰終於落幕,一千名優勝者被選出,不日就將前往中州進行曆煉。
這期間,寧道去了靈境山數次,卻一直都沒等到柯雲仙醒來,最終他不得不帶著滿心的惆悵與眾人一同踏上了前往中州的路途。
而就在他出發後不久,卻突然接到靈境山傳來的一封信箋。
這封信出自柯雲仙之手,此時她已清醒過來,並沒有來尋找寧道,而是獨自離開靈境山入世曆練。她在信中告訴寧道,讓他不要心懷愧疚,自己現已無恙,而且還因禍得福,從那隻玉佩中傳承了一門絕世功法。
然後又告訴寧道,不要刻意來尋找自己,當機緣一到,二人自會見麵,她希望那個時候的寧道,已成為傲嘯九州的人物。
帶著複雜莫名的心情,寧道輕歎著將這封信貼身收好,重振精神踏上了新的征途。
艮州在中州東北,隕仙高原距離中州邊界並不遠,一行數萬人在一些長老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向中州而去。
之所以會有數萬人,是因為很多未能進入前一千名的修士也想到中州去曆練一番,經過鬼婁這次襲擊的刺激,很多修士的觀念都徹底改變,不再沉迷於以前那種安逸的修行態度。
他們去中州自然是沒有問題的,隻是不能代表艮州參加九州修士的生死曆煉罷了。
天下九州,各州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依靠,艮州與中州交界處便是一道萬仞山脈。
這是一座很奇怪的山,高達萬丈,兩側都是寸草不生的絕壁,綿延數萬裏將中州與艮州隔開,但是其寬度卻隻有五裏,如果從萬裏高空看下去,就如同一條石牆橫亙在兩州之間。
這座山,名為兩界山,任何人想要通行兩州,就得翻過此山。
山石堅硬如金剛,完全沒有上下山的道路,因此修士想要通過,就隻能憑著自己的修為攀越過去,在那山頂上,罡風凜冽,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罡風刮下山去,修為不足的絕對落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眾人來到兩界山下,抬頭望著這座城牆般的奇異大山,心中充斥著萬丈豪情,有俗語說,不到兩界非好漢,不登兩界非強者。所以每一名艮州修士都渴望能征服這座兩界山。
稍微休整一下後,所有人都不再拖延,紛紛向兩界山上攀去。
對寧道等征服過九重飛瀑的修士來說,兩界山這點考驗並不算多艱難,眾人三五成群地結隊登山,一路有說有笑也不覺得多無聊。
這座兩界山,也是對眾修士的一道考驗,如果你連這座山都翻不過去,那麽也就別想去中州混了,那樣很容易丟了小命。
這數萬人中,很快就有人止步於此,帶著一臉的遺憾默默地踏上了回程之路。
費了幾日功夫,寧道等人便成功登臨兩界山之頂,罡風呼嘯,不過都被他們身上的護身罡氣擋住。
站在這裏,向後一看,盡是連綿不絕的巍峨大山,根本就看不到盡頭,這是艮州。
向前方看去,那是一片平原之地,偶有起伏的山脈卻顯得很是溫和,沒有陡峭的風光。
山頂上也有不少建築,供人休息觀賞之用。寧道等人在上麵休整一夜後,第二天便將目光落到中州大地上。
對修士來說,下山確實要比上山容易得多,各人駕起風雲,八仙過海般從兩界山上躍下,僅僅一個時辰不到就落到地上。
中州給人的感覺又不一樣。在艮州,處處都有著磅礴、粗獷、自然的氣息,而中州卻透著一股厚重、踏實、安穩的氣息。
又等了兩日,基本上再沒人下來時,眾人方才繼續趕路。此時數萬人已縮減到一萬餘人,其他那些人都被兩界山給擋下。
前進不久,路途兩旁就能見到許多人煙,這裏不比處處都是崇山峻嶺的艮州,人煙稠密,來往不絕,而且這些人盡是修士,凡俗之人極少見。
前行數萬裏,眾人來到一座城池前,這座城,名為艮城,是艮州修士在中州的大本營。
艮城中同樣人口密集,城外道路上來來往往的盡是強大的修士,這些人,都來自艮州,或者是艮州修士的後裔。
“太清神光!你竟然會太清神光!你的師尊是誰?”
此時少艮大帝的神情異常激動,目光灼灼地盯著寧道,那氣勢不自覺地又強了幾分。
寧道死死頂著他帶給自己的強大壓迫力,硬挺著脊背,咬牙道:“師尊名諱,不可外傳!”
少艮大帝眉頭一皺,整個人緩緩地冷靜下來,身上的氣勢也隨之斂去,寧道這才長出一口氣。
“你的師尊,可是三葉先生?”沉默片刻後,少艮大帝突然問道。
三葉先生,正是易守道的稱號,少艮大帝又是如何得知的?
寧道眼中閃過一抹愕然,剛想否認時,卻已被少艮大帝看在眼裏。
“你果真是三葉先生的弟子!”少艮大帝長歎一聲,而後問道:“不知先生他現在可好?”
這個時候,寧道自然不會再去辯解,默然說道:“師尊他一切安好!”
聞言,少艮大帝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良久之後,方才輕歎道:“既然你是先生的弟子,我便不強求於你了。”
說完之後,他一揮手,誅神劍連同一團光球落入寧道手中,道:“你走吧!”
寧道愕然,連忙行禮退去。(.)
那團光球中,包裹著五隻神靈,正是寧道修煉七魄所缺的那五魄。
回到駐紮的地方後,寧道用了三天時間將這五魄神煉化,至此陽魄境修成!
接下來,他要做的便是將完全修成的三魂七魄歸一,凝煉元神。
對所有修士來說,凝煉元神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也是最艱難的一步,不知有多少修士止步於此。元神不成,就無法進行下一個境界的修煉。
對於寧道來說,凝煉元神這一步卻是水到渠成之事,他的神魂之力早已蛻變成元神之力,所修的三魂七魄又是極盡圓滿,隻要時機一到,他就能輕易邁過這道難關。
由於出了天外邪魔再度複活這件大事,因此原計劃將要進行一年之久的艮州天才爭霸戰被壓縮到短短月餘時間,一月之後,就會將所有鱗選出來的修士遣往中州。
中州,才是真正的風雲之地,才是真正強者的熔爐!
又是大半月時間過去,此次艮州天才之戰終於落幕,一千名優勝者被選出,不日就將前往中州進行曆煉。
這期間,寧道去了靈境山數次,卻一直都沒等到柯雲仙醒來,最終他不得不帶著滿心的惆悵與眾人一同踏上了前往中州的路途。
而就在他出發後不久,卻突然接到靈境山傳來的一封信箋。
這封信出自柯雲仙之手,此時她已清醒過來,並沒有來尋找寧道,而是獨自離開靈境山入世曆練。她在信中告訴寧道,讓他不要心懷愧疚,自己現已無恙,而且還因禍得福,從那隻玉佩中傳承了一門絕世功法。
然後又告訴寧道,不要刻意來尋找自己,當機緣一到,二人自會見麵,她希望那個時候的寧道,已成為傲嘯九州的人物。
帶著複雜莫名的心情,寧道輕歎著將這封信貼身收好,重振精神踏上了新的征途。
艮州在中州東北,隕仙高原距離中州邊界並不遠,一行數萬人在一些長老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向中州而去。
之所以會有數萬人,是因為很多未能進入前一千名的修士也想到中州去曆練一番,經過鬼婁這次襲擊的刺激,很多修士的觀念都徹底改變,不再沉迷於以前那種安逸的修行態度。
他們去中州自然是沒有問題的,隻是不能代表艮州參加九州修士的生死曆煉罷了。
天下九州,各州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依靠,艮州與中州交界處便是一道萬仞山脈。
這是一座很奇怪的山,高達萬丈,兩側都是寸草不生的絕壁,綿延數萬裏將中州與艮州隔開,但是其寬度卻隻有五裏,如果從萬裏高空看下去,就如同一條石牆橫亙在兩州之間。
這座山,名為兩界山,任何人想要通行兩州,就得翻過此山。
山石堅硬如金剛,完全沒有上下山的道路,因此修士想要通過,就隻能憑著自己的修為攀越過去,在那山頂上,罡風凜冽,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罡風刮下山去,修為不足的絕對落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眾人來到兩界山下,抬頭望著這座城牆般的奇異大山,心中充斥著萬丈豪情,有俗語說,不到兩界非好漢,不登兩界非強者。所以每一名艮州修士都渴望能征服這座兩界山。
稍微休整一下後,所有人都不再拖延,紛紛向兩界山上攀去。
對寧道等征服過九重飛瀑的修士來說,兩界山這點考驗並不算多艱難,眾人三五成群地結隊登山,一路有說有笑也不覺得多無聊。
這座兩界山,也是對眾修士的一道考驗,如果你連這座山都翻不過去,那麽也就別想去中州混了,那樣很容易丟了小命。
這數萬人中,很快就有人止步於此,帶著一臉的遺憾默默地踏上了回程之路。
費了幾日功夫,寧道等人便成功登臨兩界山之頂,罡風呼嘯,不過都被他們身上的護身罡氣擋住。
站在這裏,向後一看,盡是連綿不絕的巍峨大山,根本就看不到盡頭,這是艮州。
向前方看去,那是一片平原之地,偶有起伏的山脈卻顯得很是溫和,沒有陡峭的風光。
山頂上也有不少建築,供人休息觀賞之用。寧道等人在上麵休整一夜後,第二天便將目光落到中州大地上。
對修士來說,下山確實要比上山容易得多,各人駕起風雲,八仙過海般從兩界山上躍下,僅僅一個時辰不到就落到地上。
中州給人的感覺又不一樣。在艮州,處處都有著磅礴、粗獷、自然的氣息,而中州卻透著一股厚重、踏實、安穩的氣息。
又等了兩日,基本上再沒人下來時,眾人方才繼續趕路。此時數萬人已縮減到一萬餘人,其他那些人都被兩界山給擋下。
前進不久,路途兩旁就能見到許多人煙,這裏不比處處都是崇山峻嶺的艮州,人煙稠密,來往不絕,而且這些人盡是修士,凡俗之人極少見。
前行數萬裏,眾人來到一座城池前,這座城,名為艮城,是艮州修士在中州的大本營。
艮城中同樣人口密集,城外道路上來來往往的盡是強大的修士,這些人,都來自艮州,或者是艮州修士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