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就怕認真,自從打算‘倒鬥’的一天起,我們就對潭州周邊的古墓,產生了興趣,不研究不要緊,原來潭州這地方,遍地都是寶貝,曾經震驚中外的‘馬王堆漢墓’,不過是長沙國相‘利蒼夫婦’的墓地,但也挖出無數珍寶。於是乎,從80年代開始,潭州這地方,一直都是令‘摸金校尉’眼紅的寶地,其中尤以‘馬天山’‘風篷嶺’為主的那一片區域,更是重中之重。
因為人們說,馬王堆隻是長沙國臣子的墓地,馬天山等地,才是真正的長沙王家族墓地,裏麵埋著無數珍寶!
不過這些地方莫說是盜墓賊,就連國家機關和附近的村民百姓,也都清楚那下麵埋著寶貝,早已掛號備案,就是倒貼我十萬塊錢,我也不會去碰。因為就憑我們三個人,根本就不可能挖開這些大墓,光是土渣清運和處理等工序,我們三個就不可能做的天衣無縫,不被人察覺。
事後證明,我們這樣選擇是對的,比如‘風蓬嶺’墓群,在後來,被一夥20多人盜墓集團,用炸藥才搞開,這些人被捕後,有五個人被判處死刑……光憑我們三個,根本就不可能挖的開。
喇嘛也說,這事不能急,趕死也不是這麽個趕法。‘倒鬥’這活可不像小報上寫的那麽逍遙,什麽‘搬山、摸金、發丘’這些手藝,他都沒見過,現在的盜墓賊,所使用的都是‘卸嶺力士’那一套,仗著人多勢眾,使用蠻力將大塚挖掘開,非常危險。
聽了他的講解,我開始在《本行經》尋找關於盜墓的記載,我記得有。
結果還真有,上麵說――在古時,所謂的‘卸嶺力士’,其實就是些綠林強盜,嘯聚山林,缺衣少穿,老大們便會頒下‘卸嶺甲牌’,意思說――給老子出去挖,不行,把這山頭給老子鏟平了!
能耐僅此而已,一點都不神秘,跟群土匪差不多,如若挖不開大塚,如此勞師動眾,人吃馬嚼不可能白白耗費,怎麽辦?
那就去村裏搶!
所以‘卸嶺力士’大多一邊搶劫,一邊盜墓,挖到寶貝算大家運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用大秤分金子,美其名曰替天行道,能吸引來更多的歹人嘯聚山林……我越看越覺得像是山梁那夥子人幹的事情,也不知道宋江等人,有沒有盜過墓。(.無彈窗廣告)
若是挖不到東西,也隻能窮著,繼續禍害老百姓。
古時的律法,對掘塚賊的處罰極其嚴格,所以太平年間,一般人不敢盜墓,尤其是‘卸嶺力士’不可能出現,隻有在戰亂年間,盜墓才會盛行,比如曹操為籌集軍資討伐天下諸侯,就發布過‘摸金令’,讓手下的將軍們出去盜墓。
但如此大規模的盜墓行為,又怎麽可能會像小說中描寫的一樣,認認真真的挖坑,鬼鬼祟祟地掏洞,全都是仗著人多勢眾,無法無天,使用蠻力硬幹。
卸嶺力士和摸金校尉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官辦,一個民營……
而且曹操也不是盜墓賊的祖宗,雖然‘摸金令’是他頒布的,但早在他之前的兩漢年間,王莽篡權,天下盜賊便已蜂起,綠林、赤眉的各部首領,都頒下過‘卸嶺甲牌’,一邊造反,一邊挖墓。
聽說還挖開了劉邦老婆呂椎的墓地,見那呂椎麵貌如初,與生前無異,便有強人心生邪念,侮辱了呂椎的屍身……但這事我不信,呂椎死的時候已經六十歲,再麵貌如初,也是個老太婆,能好看到哪去?
所以不管是‘摸金校尉’還是‘卸嶺力士’,包括‘發丘天官’在內,其來曆都不算神秘,不過是某些大人物為了一己私欲,籌措錢財所幹下的見不得人的勾當,總歸是想盡一切辦法,能挖開大塚便可。
唯獨有一個行當,在盜墓賊中,可稱神秘,那便是‘搬山道士’!
俗話講,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發丘、摸金、卸嶺這三門,所依仗的都是外物,要當時的大人物首肯,頒下‘印令符甲’,類似的營業執照,才能名正言順的去盜墓。
唯獨‘搬山道士’所使用的是自家手藝,術數中的一種,堪稱手藝人。
為什麽叫他們‘搬山道士’?
這是因為,‘搬山道士’平日的打扮與普通道士想象,讓人覺得他們很神秘。可其實,他們這樣穿戴是有原因的,因為古人起‘陰宅’,多尋風水寶地,就好像起家宅,要請梓人木匠,沒手藝的人幹不了這活兒。
而‘搬山道士’所行的勾當,無非監守自盜,他們既會尋風望水,分金定穴的道門數術,又會梓人泥瓦之功,多團夥作案,從主家請他們來建墓伊始,就已經被他們算計了進去。
搬山道士會在自己所建的墓地中留下暗門,完了再找個合適的時機,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墓穴搬空。
古時,墓穴又稱大丘,指山,所以這些人被稱作‘搬山道士’。
而且這些的人手藝秘而不宣,寧可死,也不會對外人講清楚,自己所留的暗門到底藏在哪裏,要如何進,如何出。
久而久之,人們便開始謠傳,這些神神秘秘的假道士,會使用茅山秘術――搬山分甲術!能在一夜之間,將巨大的墳丘搬空搗毀,有神仙手段,山填海之能!
其實,搬山道士都是些有本事的手藝人,所做的營生,要比摸金校尉危險得多,可以說,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性命求富貴。尤其是發展到後來,某些家主、王族,為了保護自家墓地的安全,在墓地建起來後,多會將工匠們偷偷殺死,或是幹脆將他們封死在墓地裏,做人牲!
如此惡性循環,到如今,搬山這一門手藝早已失傳。
書中講,在古時,很多的搬山道士,一生兩代人,隻搬一座山,老一輩兒抱著必死的訣心,去為富貴人家建造墓地,埋下暗門,再偷偷將秘密留給自己的後人,為子孫後代博一場天大的富貴。
而得了富貴的後人,自然也不可能子承父業,再繼續這賣命受苦的營生,這也是搬山道士一脈,徹底消亡的原因。
據說,到了唐宋年間,‘搬山道士’的手段達到了極致,變得更加狠戾決然,世人沒有傻子,不管你用什麽手段算計人家,人家也會有辦法防範。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了給子孫後代永絕後患,這時的搬山道士,在埋暗樁的時候,多會留下‘塌天井’!
就好像搭建積木多米諾骨牌一樣,東西到手後,深悉竅門的搬山道士的後人,便會啟動機關,將所有一切證據掩埋!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搬山道士名聲大噪,徹底被世人神話,站在了盜墓這一行當的最高峰。
有民謠雲――摸金發丘,不如搬山一擲。
說摸金校尉等人的一次收獲,也許還不如搬山道士,隨便扔在地上的破爛值錢。
畢竟,能舍下命去搬山的,一般的墓穴,自然看不上眼。
而這些東西,全都是佟先生的書中的講述,他的這一套書,涉及的東西非常繁雜,不但有修煉法門,樁功氣訣;還有醫理病案,占卜之術。但他不建議自己的弟子學醫,他說西洋醫術有其獨到之處,更利民生造化……這個賣國賊!
當然其中也包括尋風望水,分金定穴的手藝。因為這些東西,都是道門修士的謀生之術。修道講求‘天材地寶,缺一不可’,沒錢是萬萬不行的。
佟先生還說什麽,沒錢修道,那是討飯,有錢修道,才可成就大聖……
我還變猴子呢!
好在他的這套書通俗易懂,舉例說明也與後世生活非常貼近,沾染了不少現代觀念,否則,我還真看不太明白。
喇嘛在著手準備東西的這段時間,我一直都在看書,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也許到時候能用的上。阿古拉則變得更加抑鬱,像是提早進入了更年期,見了誰都沉著一張臉。
但你還別說,齊家三兄弟敢對我和喇嘛瞪眼亂吼,唯獨不敢得罪阿古拉,因為阿古拉身上帶著刀,早就想殺人!
所謂民風、族風,這小蒙古發起狠來,確實怕人。
我都有心思讓他去找齊家三兄弟談談,看看能不能把錢要回來……
至於悅瑾,一直都在幫我尋找著合適動手的陰宅,對我們幹的事兒,犯不犯法,她根本就不操心,她是跟著出來玩,瞧新鮮地,隻要有熱鬧,她從不擔心事大。
不過還是先前我說的那個問題,埋著寶貝的陰宅遍地都有,明清十三陵裏埋的全是寶貝,你去挖吧!但可能嗎?
孫大帥那麽牛x的人物,掘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寢,不一樣被人世人罵的狗血噴頭,逃脫了軍事法庭的審判,但也逃不過人民的清算。
隨便頒布摸金令,是要付出代價的,‘卸嶺力士’的活兒也不好幹,很多墓地就是拿炸藥都炸不開,更不要說,我們這一僧、一道、一俗,三個草包混蛋了……
‘倒鬥’這事兒說起來容易,辦起來難。
直至一個月多後的某天,悅瑾興奮的出現在我麵前,告訴我:“我找到地方了!”
瞧她那高興的神情,我就知道,好日子要到頭了。
因為人們說,馬王堆隻是長沙國臣子的墓地,馬天山等地,才是真正的長沙王家族墓地,裏麵埋著無數珍寶!
不過這些地方莫說是盜墓賊,就連國家機關和附近的村民百姓,也都清楚那下麵埋著寶貝,早已掛號備案,就是倒貼我十萬塊錢,我也不會去碰。因為就憑我們三個人,根本就不可能挖開這些大墓,光是土渣清運和處理等工序,我們三個就不可能做的天衣無縫,不被人察覺。
事後證明,我們這樣選擇是對的,比如‘風蓬嶺’墓群,在後來,被一夥20多人盜墓集團,用炸藥才搞開,這些人被捕後,有五個人被判處死刑……光憑我們三個,根本就不可能挖的開。
喇嘛也說,這事不能急,趕死也不是這麽個趕法。‘倒鬥’這活可不像小報上寫的那麽逍遙,什麽‘搬山、摸金、發丘’這些手藝,他都沒見過,現在的盜墓賊,所使用的都是‘卸嶺力士’那一套,仗著人多勢眾,使用蠻力將大塚挖掘開,非常危險。
聽了他的講解,我開始在《本行經》尋找關於盜墓的記載,我記得有。
結果還真有,上麵說――在古時,所謂的‘卸嶺力士’,其實就是些綠林強盜,嘯聚山林,缺衣少穿,老大們便會頒下‘卸嶺甲牌’,意思說――給老子出去挖,不行,把這山頭給老子鏟平了!
能耐僅此而已,一點都不神秘,跟群土匪差不多,如若挖不開大塚,如此勞師動眾,人吃馬嚼不可能白白耗費,怎麽辦?
那就去村裏搶!
所以‘卸嶺力士’大多一邊搶劫,一邊盜墓,挖到寶貝算大家運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用大秤分金子,美其名曰替天行道,能吸引來更多的歹人嘯聚山林……我越看越覺得像是山梁那夥子人幹的事情,也不知道宋江等人,有沒有盜過墓。(.無彈窗廣告)
若是挖不到東西,也隻能窮著,繼續禍害老百姓。
古時的律法,對掘塚賊的處罰極其嚴格,所以太平年間,一般人不敢盜墓,尤其是‘卸嶺力士’不可能出現,隻有在戰亂年間,盜墓才會盛行,比如曹操為籌集軍資討伐天下諸侯,就發布過‘摸金令’,讓手下的將軍們出去盜墓。
但如此大規模的盜墓行為,又怎麽可能會像小說中描寫的一樣,認認真真的挖坑,鬼鬼祟祟地掏洞,全都是仗著人多勢眾,無法無天,使用蠻力硬幹。
卸嶺力士和摸金校尉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官辦,一個民營……
而且曹操也不是盜墓賊的祖宗,雖然‘摸金令’是他頒布的,但早在他之前的兩漢年間,王莽篡權,天下盜賊便已蜂起,綠林、赤眉的各部首領,都頒下過‘卸嶺甲牌’,一邊造反,一邊挖墓。
聽說還挖開了劉邦老婆呂椎的墓地,見那呂椎麵貌如初,與生前無異,便有強人心生邪念,侮辱了呂椎的屍身……但這事我不信,呂椎死的時候已經六十歲,再麵貌如初,也是個老太婆,能好看到哪去?
所以不管是‘摸金校尉’還是‘卸嶺力士’,包括‘發丘天官’在內,其來曆都不算神秘,不過是某些大人物為了一己私欲,籌措錢財所幹下的見不得人的勾當,總歸是想盡一切辦法,能挖開大塚便可。
唯獨有一個行當,在盜墓賊中,可稱神秘,那便是‘搬山道士’!
俗話講,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發丘、摸金、卸嶺這三門,所依仗的都是外物,要當時的大人物首肯,頒下‘印令符甲’,類似的營業執照,才能名正言順的去盜墓。
唯獨‘搬山道士’所使用的是自家手藝,術數中的一種,堪稱手藝人。
為什麽叫他們‘搬山道士’?
這是因為,‘搬山道士’平日的打扮與普通道士想象,讓人覺得他們很神秘。可其實,他們這樣穿戴是有原因的,因為古人起‘陰宅’,多尋風水寶地,就好像起家宅,要請梓人木匠,沒手藝的人幹不了這活兒。
而‘搬山道士’所行的勾當,無非監守自盜,他們既會尋風望水,分金定穴的道門數術,又會梓人泥瓦之功,多團夥作案,從主家請他們來建墓伊始,就已經被他們算計了進去。
搬山道士會在自己所建的墓地中留下暗門,完了再找個合適的時機,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墓穴搬空。
古時,墓穴又稱大丘,指山,所以這些人被稱作‘搬山道士’。
而且這些的人手藝秘而不宣,寧可死,也不會對外人講清楚,自己所留的暗門到底藏在哪裏,要如何進,如何出。
久而久之,人們便開始謠傳,這些神神秘秘的假道士,會使用茅山秘術――搬山分甲術!能在一夜之間,將巨大的墳丘搬空搗毀,有神仙手段,山填海之能!
其實,搬山道士都是些有本事的手藝人,所做的營生,要比摸金校尉危險得多,可以說,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性命求富貴。尤其是發展到後來,某些家主、王族,為了保護自家墓地的安全,在墓地建起來後,多會將工匠們偷偷殺死,或是幹脆將他們封死在墓地裏,做人牲!
如此惡性循環,到如今,搬山這一門手藝早已失傳。
書中講,在古時,很多的搬山道士,一生兩代人,隻搬一座山,老一輩兒抱著必死的訣心,去為富貴人家建造墓地,埋下暗門,再偷偷將秘密留給自己的後人,為子孫後代博一場天大的富貴。
而得了富貴的後人,自然也不可能子承父業,再繼續這賣命受苦的營生,這也是搬山道士一脈,徹底消亡的原因。
據說,到了唐宋年間,‘搬山道士’的手段達到了極致,變得更加狠戾決然,世人沒有傻子,不管你用什麽手段算計人家,人家也會有辦法防範。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了給子孫後代永絕後患,這時的搬山道士,在埋暗樁的時候,多會留下‘塌天井’!
就好像搭建積木多米諾骨牌一樣,東西到手後,深悉竅門的搬山道士的後人,便會啟動機關,將所有一切證據掩埋!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搬山道士名聲大噪,徹底被世人神話,站在了盜墓這一行當的最高峰。
有民謠雲――摸金發丘,不如搬山一擲。
說摸金校尉等人的一次收獲,也許還不如搬山道士,隨便扔在地上的破爛值錢。
畢竟,能舍下命去搬山的,一般的墓穴,自然看不上眼。
而這些東西,全都是佟先生的書中的講述,他的這一套書,涉及的東西非常繁雜,不但有修煉法門,樁功氣訣;還有醫理病案,占卜之術。但他不建議自己的弟子學醫,他說西洋醫術有其獨到之處,更利民生造化……這個賣國賊!
當然其中也包括尋風望水,分金定穴的手藝。因為這些東西,都是道門修士的謀生之術。修道講求‘天材地寶,缺一不可’,沒錢是萬萬不行的。
佟先生還說什麽,沒錢修道,那是討飯,有錢修道,才可成就大聖……
我還變猴子呢!
好在他的這套書通俗易懂,舉例說明也與後世生活非常貼近,沾染了不少現代觀念,否則,我還真看不太明白。
喇嘛在著手準備東西的這段時間,我一直都在看書,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也許到時候能用的上。阿古拉則變得更加抑鬱,像是提早進入了更年期,見了誰都沉著一張臉。
但你還別說,齊家三兄弟敢對我和喇嘛瞪眼亂吼,唯獨不敢得罪阿古拉,因為阿古拉身上帶著刀,早就想殺人!
所謂民風、族風,這小蒙古發起狠來,確實怕人。
我都有心思讓他去找齊家三兄弟談談,看看能不能把錢要回來……
至於悅瑾,一直都在幫我尋找著合適動手的陰宅,對我們幹的事兒,犯不犯法,她根本就不操心,她是跟著出來玩,瞧新鮮地,隻要有熱鬧,她從不擔心事大。
不過還是先前我說的那個問題,埋著寶貝的陰宅遍地都有,明清十三陵裏埋的全是寶貝,你去挖吧!但可能嗎?
孫大帥那麽牛x的人物,掘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寢,不一樣被人世人罵的狗血噴頭,逃脫了軍事法庭的審判,但也逃不過人民的清算。
隨便頒布摸金令,是要付出代價的,‘卸嶺力士’的活兒也不好幹,很多墓地就是拿炸藥都炸不開,更不要說,我們這一僧、一道、一俗,三個草包混蛋了……
‘倒鬥’這事兒說起來容易,辦起來難。
直至一個月多後的某天,悅瑾興奮的出現在我麵前,告訴我:“我找到地方了!”
瞧她那高興的神情,我就知道,好日子要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