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立刻說道:“好,那我們再討論討論,你先帶龍吉離開,好不好?”</p>


    “不是,”莫奇移動著身形,坐到了天帝的椅子上,“我是說我們大家一起,再討論討論。”</p>


    天帝和群臣目瞪口呆地看著莫奇,敢怒而不敢言。</p>


    龍吉走上前去,揪住莫奇的耳朵,直接把他揪了下來:“小子,你翅膀硬了,想翻天了是吧?”</p>


    “疼疼疼……”莫奇叫喊著,隨著龍吉走下寶座。</p>


    龍吉放開莫奇:“走了,我們該回去了。”</p>


    說著話,當先向殿外走去。</p>


    莫奇立刻跟了出去:“等等我,我不認識路。”</p>


    群臣看著他們的背影,搖頭:“一物降一物啊!”</p>


    天帝擦了擦汗水:“還好我兒能降得住他。”</p>


    路上,龍吉見莫奇不言不語,似乎有點鬱悶,便說道:“其實,我可以不做天神的,沒必要刻意去修改天條。”</p>


    莫奇笑了一下:“你有點自作多情了吧,誰說了修改天條是為了你。”</p>


    “你……”龍吉柳眉輕挑,向著莫奇追過去,“你找死。”</p>


    莫奇大笑著跑開了。</p>


    萬眾期待的天劫終於來臨!</p>


    萬雷齊下!萬火焚身!</p>


    不過它們隻針對天神!</p>


    龍吉雖然下界,卻並沒有去除神骨,所以天劫還是會找她。</p>


    莫奇早有準備,在她周圍布置了結界陣法,莫奇布置的結界陣法還算結實,擋住了天劫的攻擊。</p>


    但天雷巨火持續降下,水滴石穿,最後結界陣法也被打碎,龍吉不得不催持法力,以肉身相抗,不過好在結界幫助拖延了時間,天劫很快就結束了。</p>


    但即便如此,龍吉的修為已經被削了一部分,原來是金仙修為,現在隻是玄仙了!</p>


    做了如此充分準備,尚且被削了修為,可想而知,天界其他天神在這場浩劫麵前會是什麽狀況,大多數人還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即便使用了各種防護措施,最後也是或死或傷,沒有全身而退者。</p>


    </p>


    之後,各方勢力突然從四麵八方,如雨後春筍一般冒起來,向著天庭進發了。</p>


    天空之城距離天庭很近,而且這些年水萬城一直在悄悄運作,秘密開通了一條通道,直通天庭。</p>


    天庭這時傷兵滿營,哪有力量應對?於是水萬城很快占領了天庭,廢了天帝,將其軟禁起來。</p>


    四海龍王打著勤王的旗號,聚在一起,從不周山附近直登天界,去攻打水萬城。</p>


    土皇被莫奇震懾,不敢妄動。</p>


    阿修羅大軍不知道從哪裏鑽出來,直撲階梯。</p>


    三教仍在靜觀其變。</p>


    而此時,莫奇卻在遊曆四海,到處收集隕石靈石。而靈都教其他人則分布四海,到處分發靈石,治病救人。</p>


    北境某處,一個不知名的山村,一種未知的恐怖的力量悄然入侵,這種東西會悄然進入人的身體,然後過段時間就會侵蝕人的靈魂,變成一個殺人狂魔,到處殺人。</p>


    此時,村裏一個年輕力壯的人就變成了那種怪物,通體透黑,全身上下沒有一點生氣,嗜血氣息無盡彌漫。</p>


    他咆哮著到處殺人,無論男女老少,無論美醜善惡,一律殺死。</p>


    一時血流成河屍橫遍野。</p>


    村民無助地哭喊嘶嚎,到處奔逃。</p>


    村外有一座破廟,之前供奉了不知什麽神,感覺不怎麽靈驗,後來村民換成了尋聲救苦好吃懶做丹藥天尊,最近聽說這尊大神挺經驗的,於是每日上香叩拜,極盡殷勤。</p>


    亂世之下,普通群眾麵對天災人禍,總是顯得渺小無助,他們隻能寄希望於那些無所不能的大神來拯救自己。</p>


    這時村民全都往破廟湧去,而後麵那惡魔也毫不停歇地追來,麵露猙獰,叫人膽寒。</p>


    人們驚叫著,對著神像叩拜:“大神啊,你不是尋聲救苦嗎?我們每日祈禱,每日求救,你都沒有聽到嗎?還是說你聽到了也置之不理,我們這些人的死活都無足輕重?”</p>


    這時惡魔飛馳而來,很快就要進殿門了,隻要他進來,隻要一個呼吸之間,就可以把這裏所有人全部滅殺。</p>


    人們都絕望了,也覺得這尊神像根本就是擺設,什麽大神,根本不可能出來救人的。</p>


    他們隻會在需要裝逼的時候出現在天空中,接受萬人膜拜,而在人們吃苦受難的時候,他們視而不見。</p>


    人們開始咒罵,開始嘶吼,開始絕望地哭喊。</p>


    這時一團輕霧在空氣中憑空而生,逐漸凝聚成人影:“無需悲傷,無需絕望,你看不見我,但我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戰鬥著,隻要你發聲,我必然會回應。”</p>


    外麵那惡魔正好撲進來,整個身影化作一團牛毛細蟲交織的黑霧,向著人們飛撲而來。</p>


    而殿內的人影尚未成形,便炫出滿天星光,呼嘯而出,打在那團黑霧上,一瞬間將那團黑霧撕裂、吞噬、消融。</p>


    整個世界恢複安寧!</p>


    人們尚且驚魂未定,去看那團人影。</p>


    殿內竟然多出了兩個人,一個少年,十六七歲的模樣,身形高大,長相稚嫩,卻流露出一種成熟的氣質和讓人不可逼視的威嚴。</p>


    在他身旁是一個妙齡女子,穿一身雪白的裙子,雪白的頭發,白皙的臉蛋,仿佛雪中精靈。</p>


    任誰看在眼裏,都不由得暗自感歎造物之神奇,緣分之奇妙。</p>


    人們一開始有點迷茫,但結合剛才他說的話“隻要你發聲,我必然會回應”,還有後麵神像的麵容,人們不禁在猜測:“你是無上尋聲救苦好吃懶做丹藥天尊?”</p>


    莫奇點點頭:“是我,是我,雜事太多,來得有些晚了,抱歉啊抱歉!”</p>


    人們立刻歡呼起來:“這是活神仙啊,神仙顯靈了啊!”</p>


    然後盡皆叩首拜謝,感激涕零。</p>


    別看他們剛才咒罵得厲害,但大神真的顯靈了,他們便隻剩下感激,而心中沒有半分抱怨。</p>


    因為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抱太大希望的,之所以會罵人,也隻是宣泄而已。</p>


    莫奇讓他們站起來,然後一一檢查他們哪些人中了禁製,對中了禁製的人,用隕石靈石將他們的禁製去除。</p>


    遠近的村落都聞訊而來,莫奇都為中了禁製的人一一解除禁製。人們感激涕零,競相膜拜。感覺大神庇佑,安全感爆棚。</p>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莫奇與雪女終究要離開。</p>


    他之所以將雪女帶在身邊,是因為雪女現在修為是太乙金仙大圓滿,很接近大羅金仙了。</p>


    他有心助她一臂之力,隻有讓她跟著自己,才能隨時將煉製的丹藥和得到的資源與她分享。</p>


    而雪女卻不這麽想,靈都教裏麵的美人已經足夠多了,什麽慕容嫣然、盧小月、令狐小仙、龍吉……他都沒有讓她們同行,唯獨選擇自己,這是什麽意思?這就很明顯了吧!</p>


    她跟在身邊也很知趣,在莫奇與人接觸的時候,從不搶他風頭,但是她站在人群裏總是閃閃發光,人們總是忍不住問莫奇:“天尊,你下來尋聲救苦,為什麽還要帶上家眷?”</p>


    你管得著嗎?</p>


    但莫奇很平易近人,他總是神秘兮兮地小聲說道:“像這種妖孽放在家裏,我能放心嗎?”</p>


    人們恍然大悟:“理解,理解,如果是我,我也不放心。”</p>


    雪女在一旁沒聽清楚他們說什麽,隻是覺得不是什麽好話,不知不覺紅霞滿天。</p>


    這時,封神榜閃動,顯示有人已經進了封神台了。</p>


    仔細一看,是冷瀟、獨孤雋、第五次、晁熙雲、慕容嫣然和幾個不認識的人。</p>


    前段時間,莫奇找到一些隕石靈石,就讓冷瀟、獨孤雋、慕容嫣然等人出去分發,以拯救四方中了禁製的人。</p>


    他們應該是在分發靈石的過程中,遇到了魅,被打死了。</p>


    而晁熙雲和第五次等人,應該是在與阿修羅的對戰中犧牲了。</p>


    被封神台鎖定的人,會第一時間進入封神台,而不容易被打得魂飛魄散。</p>


    進入封神台,就意味著有成為天神的可能了。</p>


    隻要薑夏老師完成封神儀式,以打神鞭賜予神骨,他們就直接飛升成神。</p>


    像冷瀟和獨孤雋這種,絕對是前世的造化。</p>


    至於慕容嫣然,多少有些可惜,原本,以她現在的修為和自己的幫助,她完全有機會快速突破到大羅金仙的。</p>


    成為天神之後,受神骨所限,修為增長非常緩慢,甚至不增長。</p>


    她成為天神是一個偶然!也是一個必然!</p>


    莫奇本不想讓她出去的,但又擔心別人說閑話,大家都可以出去,憑什麽她就可以是例外?而且她本人也極力爭取要出去救人,勸都勸不動。</p>


    所以,她不是為了自己,她的死亡,是為了天下蒼生。</p>


    現在魂魄進入封神台,還要麵臨一個風險,那就是封神台不能被毀,所以,莫奇除了在周圍布置結界,還將殷老祖、馨兒(已經是大羅金仙修為了)等高手安置在教中鎮守,還布置了隕石靈石,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意外。</p>


    “你哥哥以身殉職了。”莫奇歎息一聲,對雪女說道。</p>


    仿若晴天霹靂,雪女眼淚撲簌簌而落,身體立足不穩,差點栽倒在地,莫奇趕忙上前扶住她。</p>


    “你也不用傷心,他上了封神榜,過段時間就是天神了,或許是個大造化呢。”莫奇安慰她說道。</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上丹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生並收藏無上丹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