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即便崔玄與崔素皆已年過四旬,在家有尊長的情況下,也是小輩,這等關乎家國天下的大事,他們是頂不住的,得稟過尊長。零點看書
二人一路朝廷尉府疾馳。
崔廷尉,崔氏族長,崔玄與崔素的堂伯父。
一碰到麵。話不多說,崔玄奉上那張供認狀,崔廷尉接過一看,頓時麵色煞白。他也想到楊為哉帶著金吾衛出京去了,這絕不可能是一個巧合!他身在九卿,知道的比崔玄還多一點,楊為哉帶出去的金吾衛足有一萬,而護駕的羽林軍,將將五千!
楊為哉還會用兵,到時再埋伏,皇帝危矣!
崔廷尉心慌隻是片刻,於堂上來回踱步,很快他便鎮定下來,高聲道:“備馬!”
仆役飛快地奔了出去。
崔廷尉回過頭來與崔玄、崔素道:“此事幹係重大,非你我可承擔,你們隨我一同,去尋高相做主!”
此刻天已黑了,城門緊閉,想要出城,還得高相手令。再則高宣成奉聖命主理朝政,於情於理,都繞不開他去。
無需多言,三人又往丞相府去。
問明前因後果,高丞相當機立斷,他去湯泉行宮,崔廷尉主持明日朝會,崔玄崔素二人持他手令,往虎賁調兵護駕。
崔玄道:“楊為哉既然要反,此去行宮的路定已封了,高相此去,必然涉險。”
高宣成一皺眉,道:“顧不得了!”
時間緊迫,虎賁與湯泉一個在洛陽東北,一個位於洛陽西北,無事時沒什麽,真趕起來,萬分急迫。就算不能趕到行宮,好歹也能拖著點時間。
崔玄便不再說什麽。
京中的兵早被楊為哉調光了,高宣成帶著相府那一百甲士,策馬而去,崔玄與崔素緊跟其後。
萬萬沒想到的是,連城門,都出不去!
楊為哉果然周到。守門將軍一口咬定,必須皇帝手令方可開城門。
幾番交涉未果。高宣成走上一步,道:“聖人走前,將朝政皆托於吾,爾等欲反乎?”
領頭的將軍神色一僵,仍舊堅持,連語氣都未曾軟下一分:“吾負聖恩,唯聖人之命是從,曾有明詔,入夜,非天子之命,不可開城門,下官不敢違詔!”
城下百來人高舉火把,城上將軍與守軍巋然不動,仿若兩軍對峙。
高宣成向來沉得住氣,此時卻陡然發起怒來,指著守門將軍,怒斥道:“縱不開門,你為何居高而視?吾為丞相,汝守門人,四品耳,天壤之別,安敢高居城樓而不拜?汝果欲反乎?”
那將軍愣了一愣,為高宣成的驟然發難而無措。
高宣成仍舊怒,怒目而視,看著兵卒,再問:“見上官而無動於衷,爾等亦從逆?”
兵卒們自不如將軍有底氣,本就是奉命行事,樓下這個,官還大些,都惶惶不安起來。將軍怕手下兵卒被策反,便想,下去又何妨,隻要他不開城門,至多讓高老頭罵一通也就是。他點了兩名心腹,跑下樓去。到高宣成跟前長揖。
高宣成火氣越發大,又上前一步,手指都指到將軍的眼窩裏去了:“我隻問你,這門,你開是不開?”
將軍直起身來,笑了一笑,歉然道:“唯有聖人……”
話還沒說完,他驚恐地睜大了眼,隨即,麵目猙獰,一縷鮮血,從嘴角溢出。他的腹中,高宣成一把匕首毫不猶豫地捅了進去。
他老當益壯,殺起人來跟年輕時在戰場上一樣幹淨利落,準頭也是一絲不差,將軍須臾間便斷了氣。高宣成拔出匕首,眼中死寂一般的平靜看得人心顫。
“開門!”高宣成沉聲道。
愣住的守兵們終於回過神來,陷入一片恐慌中。沒過一會兒,副將戰戰兢兢地開了城門。
高宣成翻身上馬,帶著崔玄崔素兩個飛奔出去。
崔玄與崔素也是讓高宣成臨危不懼的風采折服了。到岔道口,三人分道揚鑣,高宣成往行宮,崔玄崔素往虎賁大營。
算這時辰,天亮前可到大營,找到中郎將,說明情況,點齊兵馬,少不得逗留,而後再折返,趕往行宮,到達時,少說也得明日傍晚,隻盼高相一路順利,否則,就危險了。
高宣成終究沒有到行宮,半路便給攔了下來。
楊為哉做到這個程度,已是難以回頭了,自然做好了萬全準備。收買北門守將是一樣,在去往行宮的必經之路上布下防線是另一件。高宣成唯有百來名甲士,而楊為哉,手下有萬人,便是站著不動任砍,也能砍得力乏。
楊為哉輕而易舉地便將高宣成攔下了。
對高宣成,他倒是不敢動粗,十分恪守禮儀。先將高宣成從馬上請下來,而後一揖到地,很是禮待。
高宣成始終不見憂色,平鋪直敘道:“公欲反?”
楊為哉大笑:“吾正在反!”
高宣成繼續道:“羽林軍雖隻五千,也能抵一陣,關鍵時刻,必然護聖人突圍,二十年前,聖人也是赫赫有名的猛將,公憑甚保證必能將聖人留在此處?”
楊為哉矜持一笑:“我自有機謀。”他自然不會將一萬人都放在一處,用兵,就用在神上。
高宣成繼續道:“退一萬步說,公事成,護鄭王回京,克承大統,晉王與秦王皆在外,誰手上的兵都不少,若兩處合兵,加上魏師處,百萬有餘,公憑甚抵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徒為他人鋪路耳。”
楊為哉仍舊不以為然:“等鄭王正位,天下之大,自有能人異士前仆後繼,奉承天命,晉王與秦王敢起兵,便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高宣成淡然一笑,道:“我在這,你還以為鄭王回得了城嗎?”
楊為哉適才還雲淡風輕的笑斂了下來,他盯著高宣成,目光陰險而鋒利:“你說什麽?”
算著時間,他不可能有功夫在京中布局,若能如此充裕,他也不必單槍匹馬就衝過來。高老頭向來詭計多端,定是又在耍心眼,楊為哉又笑起來:“都到這時候了,高相還掙紮什麽呢?你聽我說,鄭王為帝,也需臂膀,晉王與秦王在外,蘇充,崔質道、秦勃他們是不能用的,恐有二心,而您,賢名聞達於海內,天下士庶之楷模,必能受用於新帝,到時,您仍是丞相,高氏也受您庇護,更為煊赫。”
高宣成頗覺好笑:“莫非你忙上忙下的,是為我忙?我若仍舊做這丞相,你做什麽?哦,不對不對,還有那把龍椅,鄭王何德何能,能受天命,怕隻是暫為你占著那位吧?”
楊為哉的臉色這時才真正陰沉下來,他盯著高宣成,眼珠子一動不動,陰冷如蛇,牙縫間涼颼颼地擠出四字:“高相慎言。”
高宣成淡淡一笑,不為所動。
楊為哉生氣了,但他仍舊不想殺高宣成,高宣成聞名海內,受萬民景仰,新帝突然登基,必有閑言碎語,還需他來正名。至於他肯不肯?他現在冷硬,不過因為皇帝尚在,猶存僥幸,等皇帝死了,高宣成這般通達機敏的人,還能死硬到底嗎?哪怕退一步說,就算他不肯為新帝效命,到時再殺也不遲。
楊為哉一揮手,便命人將高宣成緊密看守起來,他那一百甲士便沒有這般好運了,皆死於利刃之下。
隔日一早,皇帝回京。
他坐於鑾駕中,太子另有一車,鄭王則騎了馬。
山中雅靜,湯泉細膩生煙,每日都去泡上一個時辰,直教人樂不思蜀。這裏好啊,沒有成堆成堆的奏疏,沒有一樁樁的煩心事。隻是這種日子,也隻適合淺嚐輒止,若是日日如此,便乏味無趣了。
皇帝登車,也無什麽不舍,一出山林,他便閉目沉思,想起江南的戰事來。
眼下的情形,楚國幾無還手之力,連守都守不住,若無意外,至多明年春日,便能攻陷楚京了。到了那時,他的天下,才算完整。
去年夏侯沛上了一道密折,奏請每下一城,便與將士銀錢以作鼓舞,夏侯沛並未直言,隻於字裏行間稍加透露,若百姓懼夏人如虎,南北之隔何止一江?若能約束好將士,不擾民,乃至必要時開倉放糧,百姓感受到朝廷善意,自不會無動於衷,到時,再無楚民,天下皆我大夏之民。
皇帝一眼就看出夏侯沛所陳之事的益處,不但表揚了她,更是下詔,令夏侯衷與魏師麾下,一並如此行事,萬不可擾民。
這樣下去,楚民就會忘了楚國的皇帝吧?天下背棄,楚國皇帝便是孤家寡人了,而他,則是受人愛戴的天下之主。
十二郎說得好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百姓的愛戴,有輝煌的政績,將來,誰還會揪著他得位不正這一點不放呢?
想得正美呢,車外突然傳來一聲馬的長嘶,緊接而來便是一陣驚呼:“有刺客!護駕!”
鑾駕猛地停下,皇第一把握住窗欄,借了把力,坐穩了,一片混亂之中有人高聲在問:“聖人可有受傷?”
“朕無事。”皇帝回了一句,屏住氣,凝神在聽,車外有一陣陣細微的風呼嘯的聲音,這是箭矢!慘叫聲連綿不絕,不斷有人中箭!
鑾駕又動了起來,想是欲強行突圍,然而箭矢太密,根本走不得!
皇帝擰緊了眉,掀開門簾,走出馬車。
太子與鄭王都靠了過來。
四麵群山,喊殺聲四起,仿佛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太子大急,高聲道:“阿爹,不如突圍?”
那箭仿佛憑空而來,不斷有人中箭倒下,羽林軍中郎將好不容易站穩了腳,組織反擊,兩邊山上突然衝出無數人,皆持刀呐喊,悍不畏死地衝了過來,與羽林廝殺起來。羽林受驚,又叫箭矢射死了不少,竟沒什麽戰鬥力,一片片地倒下。
“阿爹,突圍吧!”太子急了,又喊了一聲。
鄭王也急喊道:“阿爹!”
羽林軍中郎將牽了馬來,跑到皇帝跟前,跪地請道:“請聖人上馬!”敵方人多勢眾,羽林抵不了多久,最要緊的是,皇帝千萬不能有失!
趁眼下還能抵擋得住,趕緊護送皇帝突圍。
皇帝看著突然冒出來的這諸多人馬,腦海中閃過什麽,卻怎麽也抓不住。終歸是惜命的,皇帝上馬,太子與鄭王也上了馬,三人在數百騎兵護送下朝前突圍!
一番殘酷廝殺,又折損了一半兵力,總算是殺了出去,身後刀槍喊殺越發遙遠,一行人拚命往京城狂奔。
奔出二十裏,皇帝突然喊道:“不好!”他猛地拉住韁繩,馬抬前蹄,嘶鳴著停了下來。
眾人見此,亦紛紛停下。
太子額上冒著汗,急道:“阿爹?”
皇帝看了他一眼,又環視四周,下令道:“往回跑!”方才經過一條小徑,不知通往何處。
鄭王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忙道:“往回,定要叫人拿住!阿爹,在跑上兩個時辰,便可到京城了!”
皇帝道:“若是我,必在此路上再設一埋伏,如此,便是插翅難飛!”
眾人驟然反應過來,鄭王急了,又急又怕,顫著聲道:“怎會?他們哪兒來那麽多兵?阿爹多……”
他說不下去,因為皇帝冷冷地盯著他,鄭王方知自己失言,太過急切了!
眾人調轉馬頭,往回跑,欲從那條小徑取道。
鄭王急得很,若是讓皇帝逃了,這一番都白費了!
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一陣喊殺,原來是楊為哉算著時間,見皇帝久不至,幹脆殺了過來。
這邊隻有兩三百如驚弓之鳥一般的小兵,而那邊卻足有五千人馬!
兵力懸殊!
身後的追兵密密麻麻,越來越近。
皇帝終於惶懼起來,莫非真要命喪於此?
羽林軍中郎將見此,一咬牙,率人回頭迎戰,借此拖延,好讓皇帝快走。
能拖延得了多久,中郎將斬首三十餘級,被人砍下馬,片刻間,砍成了肉泥!
今日之況,已是在劫難逃,皇帝萬萬沒想到,楊為哉竟然會反!
不,他一外臣,坐不穩皇位的,定然是有哪個皇子與他狼狽為奸。
是鄭王!
皇帝馬上就反應過來,這畜牲!
跑是跑不了了,追兵重新追上來,就要到腳後跟,皇帝瞥見緊緊跟住他的鄭王幾乎忍不住嘴角的笑意。他冷笑一聲,稍稍降下馬速,鄭王來不及反應,便比皇帝稍快了一點,他正不解,要回頭去看,便被皇帝從背後一把掀下了馬,皇帝緊接著亦從馬上跳下,將刀抵在了鄭王的脖子上。
這一變故來得及快,仿佛電閃雷鳴。太子驚懼的小心髒又被驚了一回。
追兵就在身後,奈何皇帝停下了,太子不得不也停了下來,讓他拋棄父親,自己逃命,這是萬萬做不到的。
鄭王嚇得話都說不利索:“阿、阿爹,這是做、做什麽?”
皇帝懶得與他說話,抬頭,看著已經追上來的楊為哉,道:“卿好生風光!”
鄭王在他刀下,楊為哉也不敢亂動,隻道:“臣是來迎駕,聖人何匆匆而走?”
就算落到這個境地,皇帝也仍是皇帝,一身帝王霸氣,絲毫不減,他高聲斥道:“速速退下,不然,便讓他人頭落地!”
楊為哉半步都不肯退,笑道:“臣與聖人,君臣相得,臨到頭,何必兵戎相見?有什麽話,不能心平氣和地好好說?”
不是他想管鄭王,而是沒了鄭王,他就回不了京,更別說竊取大位,他遲早死無葬身之地!
京城裏,還有四位皇子呢!
太子這才知道鄭王今日危機,竟是鄭王造反。
他沒有厲聲斥罵,亦未害怕痛哭,手中持刀,站在皇帝身旁,保持著他太子的威儀與尊嚴。
皇帝身邊已隻剩十來個士卒了,龍困淺灘,狼狽不堪,聽楊為哉如此言語,他真是氣樂了:“既是君臣相得,卿不妨棄械,朕保你無恙。”
楊為哉仍是保持著笑意:“臣若手中無劍,如何保護陛下?”
皇帝瞬間轉了顏色,厲聲嗬斥道:“立即棄械!”他手下一用力,鄭王白白嫩嫩的脖子上劃出了一道血痕,鮮血汩汩溢出,看得人毛骨悚然。
鄭王頓時大聲驚叫,隻怕自己沒命。
楊為哉是不可能退後,也不可能棄械的,退一步,便是萬劫不複。皇帝自然知道,他不過是在拖延時間,期望與有人救駕。
然而,誰會知鄭王這唯唯諾諾的畜牲居然反了,又有誰能及時發現前來救駕。皇帝鎮定不變,他與太子都走不了了,鄭王自然也別想活著,至於之後,三郎與十二郎手中有兵,天下倒脫不出夏侯氏之手。
隻可恨,他之霸業,隻差一步,就差一步,他便是千古難遇的明君聖主!
皇帝恨得欲將鄭王與楊為哉撕碎了,生啖其肉,痛飲其血!
光明總在夜幕降臨之後,絕處逢生,便是眼前這一境況。
官道上突然想起馬蹄聲,一陣一陣,由遠及近,其聲勢浩大,如洶湧洪水嘶吼著湧來。
皇帝眼睛一亮,楊為哉頓時黑了臉。
地上躺著的鄭王還在嗷嗷叫,想要壓自己的傷口,又不敢,怕皇帝割得再深一點。太子還穩得住,也忍不住顯出喜色來。
皇帝看著楊為哉,沉聲道:“放下兵械,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反賊畢竟心虛,雖馬蹄聲越來越近,不免麵麵相覷。援兵一到,他們定然活不成。然而,放下兵械,果真能既往不咎嗎?
楊為哉急道:“皇帝哪有這般氣度!諸位不要為他迷惑!”
現在是進退之路皆堵,形勢逆轉,不過須臾之間。楊為哉咬一咬牙,他不再看地上的鄭王,聽著皇帝再度揚聲:“朕以天下起誓,凡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他的尾音還未落下,身後便傳來高聲呐喊“虎賁軍前來護駕!”
楊為哉大急:“大家休為他所騙,造反的事哪有可能不追究!與我拿住他,拿住太子,作為人質!”
士兵們皆麵麵相覷,拿住皇帝就能活了嗎?就算他們活下來,留在京中的滿門老少呢?
有一士兵棄械,長刀扔在地上,隨之而來的事一大片士兵倒戈。無人聽從號令。
楊為哉已知不可逆轉,他是活不過今日了,既然活不過,殺了皇帝,殺了太子,有這二位作陪,他也不算虧!
想罷,楊為哉策馬上前,衝殺過去!
即便崔玄與崔素皆已年過四旬,在家有尊長的情況下,也是小輩,這等關乎家國天下的大事,他們是頂不住的,得稟過尊長。零點看書
二人一路朝廷尉府疾馳。
崔廷尉,崔氏族長,崔玄與崔素的堂伯父。
一碰到麵。話不多說,崔玄奉上那張供認狀,崔廷尉接過一看,頓時麵色煞白。他也想到楊為哉帶著金吾衛出京去了,這絕不可能是一個巧合!他身在九卿,知道的比崔玄還多一點,楊為哉帶出去的金吾衛足有一萬,而護駕的羽林軍,將將五千!
楊為哉還會用兵,到時再埋伏,皇帝危矣!
崔廷尉心慌隻是片刻,於堂上來回踱步,很快他便鎮定下來,高聲道:“備馬!”
仆役飛快地奔了出去。
崔廷尉回過頭來與崔玄、崔素道:“此事幹係重大,非你我可承擔,你們隨我一同,去尋高相做主!”
此刻天已黑了,城門緊閉,想要出城,還得高相手令。再則高宣成奉聖命主理朝政,於情於理,都繞不開他去。
無需多言,三人又往丞相府去。
問明前因後果,高丞相當機立斷,他去湯泉行宮,崔廷尉主持明日朝會,崔玄崔素二人持他手令,往虎賁調兵護駕。
崔玄道:“楊為哉既然要反,此去行宮的路定已封了,高相此去,必然涉險。”
高宣成一皺眉,道:“顧不得了!”
時間緊迫,虎賁與湯泉一個在洛陽東北,一個位於洛陽西北,無事時沒什麽,真趕起來,萬分急迫。就算不能趕到行宮,好歹也能拖著點時間。
崔玄便不再說什麽。
京中的兵早被楊為哉調光了,高宣成帶著相府那一百甲士,策馬而去,崔玄與崔素緊跟其後。
萬萬沒想到的是,連城門,都出不去!
楊為哉果然周到。守門將軍一口咬定,必須皇帝手令方可開城門。
幾番交涉未果。高宣成走上一步,道:“聖人走前,將朝政皆托於吾,爾等欲反乎?”
領頭的將軍神色一僵,仍舊堅持,連語氣都未曾軟下一分:“吾負聖恩,唯聖人之命是從,曾有明詔,入夜,非天子之命,不可開城門,下官不敢違詔!”
城下百來人高舉火把,城上將軍與守軍巋然不動,仿若兩軍對峙。
高宣成向來沉得住氣,此時卻陡然發起怒來,指著守門將軍,怒斥道:“縱不開門,你為何居高而視?吾為丞相,汝守門人,四品耳,天壤之別,安敢高居城樓而不拜?汝果欲反乎?”
那將軍愣了一愣,為高宣成的驟然發難而無措。
高宣成仍舊怒,怒目而視,看著兵卒,再問:“見上官而無動於衷,爾等亦從逆?”
兵卒們自不如將軍有底氣,本就是奉命行事,樓下這個,官還大些,都惶惶不安起來。將軍怕手下兵卒被策反,便想,下去又何妨,隻要他不開城門,至多讓高老頭罵一通也就是。他點了兩名心腹,跑下樓去。到高宣成跟前長揖。
高宣成火氣越發大,又上前一步,手指都指到將軍的眼窩裏去了:“我隻問你,這門,你開是不開?”
將軍直起身來,笑了一笑,歉然道:“唯有聖人……”
話還沒說完,他驚恐地睜大了眼,隨即,麵目猙獰,一縷鮮血,從嘴角溢出。他的腹中,高宣成一把匕首毫不猶豫地捅了進去。
他老當益壯,殺起人來跟年輕時在戰場上一樣幹淨利落,準頭也是一絲不差,將軍須臾間便斷了氣。高宣成拔出匕首,眼中死寂一般的平靜看得人心顫。
“開門!”高宣成沉聲道。
愣住的守兵們終於回過神來,陷入一片恐慌中。沒過一會兒,副將戰戰兢兢地開了城門。
高宣成翻身上馬,帶著崔玄崔素兩個飛奔出去。
崔玄與崔素也是讓高宣成臨危不懼的風采折服了。到岔道口,三人分道揚鑣,高宣成往行宮,崔玄崔素往虎賁大營。
算這時辰,天亮前可到大營,找到中郎將,說明情況,點齊兵馬,少不得逗留,而後再折返,趕往行宮,到達時,少說也得明日傍晚,隻盼高相一路順利,否則,就危險了。
高宣成終究沒有到行宮,半路便給攔了下來。
楊為哉做到這個程度,已是難以回頭了,自然做好了萬全準備。收買北門守將是一樣,在去往行宮的必經之路上布下防線是另一件。高宣成唯有百來名甲士,而楊為哉,手下有萬人,便是站著不動任砍,也能砍得力乏。
楊為哉輕而易舉地便將高宣成攔下了。
對高宣成,他倒是不敢動粗,十分恪守禮儀。先將高宣成從馬上請下來,而後一揖到地,很是禮待。
高宣成始終不見憂色,平鋪直敘道:“公欲反?”
楊為哉大笑:“吾正在反!”
高宣成繼續道:“羽林軍雖隻五千,也能抵一陣,關鍵時刻,必然護聖人突圍,二十年前,聖人也是赫赫有名的猛將,公憑甚保證必能將聖人留在此處?”
楊為哉矜持一笑:“我自有機謀。”他自然不會將一萬人都放在一處,用兵,就用在神上。
高宣成繼續道:“退一萬步說,公事成,護鄭王回京,克承大統,晉王與秦王皆在外,誰手上的兵都不少,若兩處合兵,加上魏師處,百萬有餘,公憑甚抵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徒為他人鋪路耳。”
楊為哉仍舊不以為然:“等鄭王正位,天下之大,自有能人異士前仆後繼,奉承天命,晉王與秦王敢起兵,便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高宣成淡然一笑,道:“我在這,你還以為鄭王回得了城嗎?”
楊為哉適才還雲淡風輕的笑斂了下來,他盯著高宣成,目光陰險而鋒利:“你說什麽?”
算著時間,他不可能有功夫在京中布局,若能如此充裕,他也不必單槍匹馬就衝過來。高老頭向來詭計多端,定是又在耍心眼,楊為哉又笑起來:“都到這時候了,高相還掙紮什麽呢?你聽我說,鄭王為帝,也需臂膀,晉王與秦王在外,蘇充,崔質道、秦勃他們是不能用的,恐有二心,而您,賢名聞達於海內,天下士庶之楷模,必能受用於新帝,到時,您仍是丞相,高氏也受您庇護,更為煊赫。”
高宣成頗覺好笑:“莫非你忙上忙下的,是為我忙?我若仍舊做這丞相,你做什麽?哦,不對不對,還有那把龍椅,鄭王何德何能,能受天命,怕隻是暫為你占著那位吧?”
楊為哉的臉色這時才真正陰沉下來,他盯著高宣成,眼珠子一動不動,陰冷如蛇,牙縫間涼颼颼地擠出四字:“高相慎言。”
高宣成淡淡一笑,不為所動。
楊為哉生氣了,但他仍舊不想殺高宣成,高宣成聞名海內,受萬民景仰,新帝突然登基,必有閑言碎語,還需他來正名。至於他肯不肯?他現在冷硬,不過因為皇帝尚在,猶存僥幸,等皇帝死了,高宣成這般通達機敏的人,還能死硬到底嗎?哪怕退一步說,就算他不肯為新帝效命,到時再殺也不遲。
楊為哉一揮手,便命人將高宣成緊密看守起來,他那一百甲士便沒有這般好運了,皆死於利刃之下。
隔日一早,皇帝回京。
他坐於鑾駕中,太子另有一車,鄭王則騎了馬。
山中雅靜,湯泉細膩生煙,每日都去泡上一個時辰,直教人樂不思蜀。這裏好啊,沒有成堆成堆的奏疏,沒有一樁樁的煩心事。隻是這種日子,也隻適合淺嚐輒止,若是日日如此,便乏味無趣了。
皇帝登車,也無什麽不舍,一出山林,他便閉目沉思,想起江南的戰事來。
眼下的情形,楚國幾無還手之力,連守都守不住,若無意外,至多明年春日,便能攻陷楚京了。到了那時,他的天下,才算完整。
去年夏侯沛上了一道密折,奏請每下一城,便與將士銀錢以作鼓舞,夏侯沛並未直言,隻於字裏行間稍加透露,若百姓懼夏人如虎,南北之隔何止一江?若能約束好將士,不擾民,乃至必要時開倉放糧,百姓感受到朝廷善意,自不會無動於衷,到時,再無楚民,天下皆我大夏之民。
皇帝一眼就看出夏侯沛所陳之事的益處,不但表揚了她,更是下詔,令夏侯衷與魏師麾下,一並如此行事,萬不可擾民。
這樣下去,楚民就會忘了楚國的皇帝吧?天下背棄,楚國皇帝便是孤家寡人了,而他,則是受人愛戴的天下之主。
十二郎說得好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百姓的愛戴,有輝煌的政績,將來,誰還會揪著他得位不正這一點不放呢?
想得正美呢,車外突然傳來一聲馬的長嘶,緊接而來便是一陣驚呼:“有刺客!護駕!”
鑾駕猛地停下,皇第一把握住窗欄,借了把力,坐穩了,一片混亂之中有人高聲在問:“聖人可有受傷?”
“朕無事。”皇帝回了一句,屏住氣,凝神在聽,車外有一陣陣細微的風呼嘯的聲音,這是箭矢!慘叫聲連綿不絕,不斷有人中箭!
鑾駕又動了起來,想是欲強行突圍,然而箭矢太密,根本走不得!
皇帝擰緊了眉,掀開門簾,走出馬車。
太子與鄭王都靠了過來。
四麵群山,喊殺聲四起,仿佛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太子大急,高聲道:“阿爹,不如突圍?”
那箭仿佛憑空而來,不斷有人中箭倒下,羽林軍中郎將好不容易站穩了腳,組織反擊,兩邊山上突然衝出無數人,皆持刀呐喊,悍不畏死地衝了過來,與羽林廝殺起來。羽林受驚,又叫箭矢射死了不少,竟沒什麽戰鬥力,一片片地倒下。
“阿爹,突圍吧!”太子急了,又喊了一聲。
鄭王也急喊道:“阿爹!”
羽林軍中郎將牽了馬來,跑到皇帝跟前,跪地請道:“請聖人上馬!”敵方人多勢眾,羽林抵不了多久,最要緊的是,皇帝千萬不能有失!
趁眼下還能抵擋得住,趕緊護送皇帝突圍。
皇帝看著突然冒出來的這諸多人馬,腦海中閃過什麽,卻怎麽也抓不住。終歸是惜命的,皇帝上馬,太子與鄭王也上了馬,三人在數百騎兵護送下朝前突圍!
一番殘酷廝殺,又折損了一半兵力,總算是殺了出去,身後刀槍喊殺越發遙遠,一行人拚命往京城狂奔。
奔出二十裏,皇帝突然喊道:“不好!”他猛地拉住韁繩,馬抬前蹄,嘶鳴著停了下來。
眾人見此,亦紛紛停下。
太子額上冒著汗,急道:“阿爹?”
皇帝看了他一眼,又環視四周,下令道:“往回跑!”方才經過一條小徑,不知通往何處。
鄭王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忙道:“往回,定要叫人拿住!阿爹,在跑上兩個時辰,便可到京城了!”
皇帝道:“若是我,必在此路上再設一埋伏,如此,便是插翅難飛!”
眾人驟然反應過來,鄭王急了,又急又怕,顫著聲道:“怎會?他們哪兒來那麽多兵?阿爹多……”
他說不下去,因為皇帝冷冷地盯著他,鄭王方知自己失言,太過急切了!
眾人調轉馬頭,往回跑,欲從那條小徑取道。
鄭王急得很,若是讓皇帝逃了,這一番都白費了!
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一陣喊殺,原來是楊為哉算著時間,見皇帝久不至,幹脆殺了過來。
這邊隻有兩三百如驚弓之鳥一般的小兵,而那邊卻足有五千人馬!
兵力懸殊!
身後的追兵密密麻麻,越來越近。
皇帝終於惶懼起來,莫非真要命喪於此?
羽林軍中郎將見此,一咬牙,率人回頭迎戰,借此拖延,好讓皇帝快走。
能拖延得了多久,中郎將斬首三十餘級,被人砍下馬,片刻間,砍成了肉泥!
今日之況,已是在劫難逃,皇帝萬萬沒想到,楊為哉竟然會反!
不,他一外臣,坐不穩皇位的,定然是有哪個皇子與他狼狽為奸。
是鄭王!
皇帝馬上就反應過來,這畜牲!
跑是跑不了了,追兵重新追上來,就要到腳後跟,皇帝瞥見緊緊跟住他的鄭王幾乎忍不住嘴角的笑意。他冷笑一聲,稍稍降下馬速,鄭王來不及反應,便比皇帝稍快了一點,他正不解,要回頭去看,便被皇帝從背後一把掀下了馬,皇帝緊接著亦從馬上跳下,將刀抵在了鄭王的脖子上。
這一變故來得及快,仿佛電閃雷鳴。太子驚懼的小心髒又被驚了一回。
追兵就在身後,奈何皇帝停下了,太子不得不也停了下來,讓他拋棄父親,自己逃命,這是萬萬做不到的。
鄭王嚇得話都說不利索:“阿、阿爹,這是做、做什麽?”
皇帝懶得與他說話,抬頭,看著已經追上來的楊為哉,道:“卿好生風光!”
鄭王在他刀下,楊為哉也不敢亂動,隻道:“臣是來迎駕,聖人何匆匆而走?”
就算落到這個境地,皇帝也仍是皇帝,一身帝王霸氣,絲毫不減,他高聲斥道:“速速退下,不然,便讓他人頭落地!”
楊為哉半步都不肯退,笑道:“臣與聖人,君臣相得,臨到頭,何必兵戎相見?有什麽話,不能心平氣和地好好說?”
不是他想管鄭王,而是沒了鄭王,他就回不了京,更別說竊取大位,他遲早死無葬身之地!
京城裏,還有四位皇子呢!
太子這才知道鄭王今日危機,竟是鄭王造反。
他沒有厲聲斥罵,亦未害怕痛哭,手中持刀,站在皇帝身旁,保持著他太子的威儀與尊嚴。
皇帝身邊已隻剩十來個士卒了,龍困淺灘,狼狽不堪,聽楊為哉如此言語,他真是氣樂了:“既是君臣相得,卿不妨棄械,朕保你無恙。”
楊為哉仍是保持著笑意:“臣若手中無劍,如何保護陛下?”
皇帝瞬間轉了顏色,厲聲嗬斥道:“立即棄械!”他手下一用力,鄭王白白嫩嫩的脖子上劃出了一道血痕,鮮血汩汩溢出,看得人毛骨悚然。
鄭王頓時大聲驚叫,隻怕自己沒命。
楊為哉是不可能退後,也不可能棄械的,退一步,便是萬劫不複。皇帝自然知道,他不過是在拖延時間,期望與有人救駕。
然而,誰會知鄭王這唯唯諾諾的畜牲居然反了,又有誰能及時發現前來救駕。皇帝鎮定不變,他與太子都走不了了,鄭王自然也別想活著,至於之後,三郎與十二郎手中有兵,天下倒脫不出夏侯氏之手。
隻可恨,他之霸業,隻差一步,就差一步,他便是千古難遇的明君聖主!
皇帝恨得欲將鄭王與楊為哉撕碎了,生啖其肉,痛飲其血!
光明總在夜幕降臨之後,絕處逢生,便是眼前這一境況。
官道上突然想起馬蹄聲,一陣一陣,由遠及近,其聲勢浩大,如洶湧洪水嘶吼著湧來。
皇帝眼睛一亮,楊為哉頓時黑了臉。
地上躺著的鄭王還在嗷嗷叫,想要壓自己的傷口,又不敢,怕皇帝割得再深一點。太子還穩得住,也忍不住顯出喜色來。
皇帝看著楊為哉,沉聲道:“放下兵械,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反賊畢竟心虛,雖馬蹄聲越來越近,不免麵麵相覷。援兵一到,他們定然活不成。然而,放下兵械,果真能既往不咎嗎?
楊為哉急道:“皇帝哪有這般氣度!諸位不要為他迷惑!”
現在是進退之路皆堵,形勢逆轉,不過須臾之間。楊為哉咬一咬牙,他不再看地上的鄭王,聽著皇帝再度揚聲:“朕以天下起誓,凡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他的尾音還未落下,身後便傳來高聲呐喊“虎賁軍前來護駕!”
楊為哉大急:“大家休為他所騙,造反的事哪有可能不追究!與我拿住他,拿住太子,作為人質!”
士兵們皆麵麵相覷,拿住皇帝就能活了嗎?就算他們活下來,留在京中的滿門老少呢?
有一士兵棄械,長刀扔在地上,隨之而來的事一大片士兵倒戈。無人聽從號令。
楊為哉已知不可逆轉,他是活不過今日了,既然活不過,殺了皇帝,殺了太子,有這二位作陪,他也不算虧!
想罷,楊為哉策馬上前,衝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