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救父而死,勾起了皇帝往日的慈父之心,一回想起來,滿滿的都是太子的好處。
他小時候多可愛,皇後去後,抱著他不肯撒手,軟綿綿地喚阿爹,像個失去了遮風避雨的小窩的小貓,長大一點,會讀書,會論政,受朝野滿口稱讚,就是之後被二郎這個小畜生與三郎一齊相逼,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也沒有太過反擊。
<a id="wzsy"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零點看書</a>
原本覺得太子不夠果斷,被人欺負也不知道反抗,總歸失了夏侯家的果毅,現在太子不在了,再回想起來就變成了太子用心良苦,為了不讓父親傷心,默默地吃虧。
皇帝越想越覺得難過,越想便越悲痛,多好的一個孩子。
皇長孫頗類太子,仁孝溫文,皇帝一看到他就想到太子小時候,更是傷心不止。
出於彌補,亦出於愛護,皇帝下詔,封皇長孫為周王,太子次子為少康郡王,太子三子為平固郡王,太子四子是庶出,不及兄長們尊貴,便封了臨淮郡公。皇太子的諡號也定了,就叫“昭明”,往後再提及夏侯冀,便稱一聲“昭明太子”。
魏師雖領兵在外,朝中的情況他還是知道的。眼下他便麵臨著一個難題,選晉王,還是周王。
晉王也是他外甥,斬不斷的血脈之緣,然而晉王與魏氏的感情不如昭明太子深,再加上先前兩下裏不對付,相互得罪的不是一星半點,眼下投晉王,晉王必倒履相迎,可等晉王登臨大位之後呢?想起這一段不愉快的時候,若要清算,他可有招架之力?
周王受昭明太子餘蔭,被皇帝接去了太極殿,據聞皇帝極喜歡長孫,親自過問衣食,教導學問,簡直與昭明太子小時候一模一樣。一切都好,壞隻壞在年紀與輩分,都太小了。他的叔王們皆已長成,就連隻有十七歲的秦王都已羽翼豐滿,周王細胳膊細腿的,如何與精明強幹的叔王們對著幹?
魏師舉棋不定,想要寫信回京問問魏會,又覺不妥,早前魏會便不願與昭明太子綁得太緊,眼下,怕是更不會輕易抉擇。
魏師是武人,頭腦比較簡單,再三顧慮,無法決斷,便幹脆專心打仗,等打下了建康,便是首功,到時不論投誰,他都有豐厚的資本!
隻能說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忍的。魏師一路砍殺,馬不停蹄地奔到建康城外,隻見大夏國旗在城樓上迎風飄舞,刺人眼目!
魏師猶存一線奢求,興許攻下楚京的是晉王呢?
直到看到出城迎接的朱遂,那點微末的奢望化為灰燼,魏師恨道,晉王那小東西哪裏去了,真是沒用!
憑良心說一句,晉王做的不錯了,他與夏侯沛有相同的困擾,帥將不相知。
一到軍營,他也獲得了屬下們的質疑,晉王是有能力的。先觀察,待渡江後,他觀察得差不多了,便一手壓,一手提,將輕視他的都打壓下去,用的是明升暗降的手法,看著是受到重用,實則調去了後勤;至於向他示好的,他則委以重任以作回報,如此,手底下的心腹自然更為忠心。
不得不說,晉王這一手收攏人心,排除異己,做得甚是熟稔。他錯就錯在,此時是要作戰,而非高臥無憂。他提拔的人,未必有才,排擠的人也未必庸才,加之軍營大動,主權雖收攏,卻也引起了動蕩,使人心不安。
如此,晉王帳下的將士便不如秦王帳下的將士善戰,凝聚力也不如秦王,乃至所受愛戴也遠不及秦王。
這是由於一開始便用錯了戰略,秦王想要的是戰勝,將麾下將士擰成一股繩,威信自然而來也隨之而來;晉王要的是奪權,要的是在軍中插上一腳,舍本求末,橫生枝節。
攻下楚京的捷報傳至京中,正值正旦前夕。
皇帝失去長子的悲痛終於被緩解。
盼了多少年,終於盼來了今日,從此以後,一條長江再不能分裂國土,南北皆是一體。這等豐功偉績,必要祭天!
皇帝興匆匆地率領百官,去祭了一回天。告慰過皇天後土,想想猶覺不夠,又去太廟祭了一回祖,祭天的時候很肅穆,祭祖之時,皇帝痛哭流涕,朝著先皇的牌位鄭重禱告,朕總算不負列祖列宗,開疆擴土,彪炳史冊了。阿爹你也不要怪我狠心,換了阿兄肯定是做不到這樣的,我搶他皇位是因為我比他適合,阿兄你也別怨朕,朕所為都是為了黎民。
皇帝腰杆挺得無比的直,朝臣們卻從喜悅中逐漸沉澱下來,一齊陷入了沉默。
皇帝祭天祭祖,皇子們都靠後,站在他身邊的是十歲的周王。十歲的周王具冠冕,身子立得筆直,神態嚴肅,很有小大人的氣派。
年長的大臣還在周王身上看到昭明太子的影子,當聽到皇帝喚他“大郎”,大臣們一齊噤聲不語了。
聖意如何,還得再觀望觀望。眼下最要緊的是,速召領兵在外的晉王與秦王回京!
楚京已攻下,秦王首功已得,晉王雖未得首功,也立下了不少軍功,餘下的,皆是繁瑣之事,二位殿下多留無益,快快回京方是正經,畢竟,昭明太子薨逝後,朝廷第一要務已從江南戰況轉成了儲位之爭。
若皇帝養周王養出感情來,要立皇孫,許多或歸晉王或歸秦王的大臣豈不是白忙活了?
晉王與秦王,必須回京!
還沒來得及高興大夏統一南北,結束了三百餘年的華夏分裂,朝堂便陷入一種浮躁之中。
而之後正旦朝見,皇帝接受朝臣與外賓朝拜時讓周王坐在自己身旁。大臣們直接就懵了,醒過來就要諫,剛一張口,還沒吐出字來,便看到突厥、高麗、安南等地使節也在當場。
家醜不可外揚,憤怒的大臣暫且忍了。
行動上忍了,心裏早就罵開了,這不合規矩!若是已經封了太孫,大臣們絕無二話,那是君!君臣有別。可眼下還沒封,讓底下站著的叔叔、叔公們跪一個十歲的晚輩?沒這樣的道理!
因皇帝種種行為,周王的贏麵看來竟比他的兩個叔王要大,他有皇帝愛護,還有他父親留下的政治資本。
大臣們是不安的,若是真立了太孫,國將永無寧日,晉王與秦王不會罷休的!
待到正月初八,內外命婦朝見皇後,人人皆是憂心忡忡。
最先提起這一茬的是舞陽長公主。
朝見後,中宮賜宴,宴上,舞陽長公主便道:“周王是我侄孫,我一向愛護,昭明太子去後,周王便脫胎換骨,無一絲過往的靦腆之氣,做了一家之主的小郎君,就是能頂事。”暗示周王野心不小。
能在殿中領宴的命婦身份都不會低,秦王妃坐在皇後左手第二個的位置,晉王妃、衛王妃、韓王妃、蜀王妃、燕王妃亦在,還有漢王妃等與皇帝一輩的,溧陽公主等出嫁的公主,再有高宣成夫人,秦勃夫人,蘇充夫人,皇後的母親齊國公夫人等等亦在殿上。
一時間,推杯換盞的聲音倏然消失,殿中陷入一種詭異的寂靜,眾人皆有意無意地望向皇後。
皇後擱下象牙箸,轉向舞陽長公主,她澹澹一笑,如微風迎麵,令人心曠神怡。
“周王肩負一家,總是強硬些的好。”
舞陽長公主亦知此時人多口雜,不合言事,便笑道:“可不是。”
不論周王是自己要求還是皇帝攜帶,他在正旦日受了朝拜是真,就算是皇帝攜帶,周王自己不會辭嗎?他生於宮廷,也早已進學,難道分不清其中輕重?十歲早不是一無所知的年歲,理當明辨是非。
昭明太子一去,聖人便糊塗了。這是多數人的想法。
“太子妃不濟事了,不靠周王靠哪個?東宮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小郎君呢!”說的是太子四子,生出了還不久,已被封做郡公了。
“聖人是祖父,對皇孫多有慈愛也屬正常。”不知哪一個巧笑嫣然。
可晉王、魏王、蜀王等皇子也有兒子呢,這些難道便不是皇孫了嗎?晉王庶長子都七歲了,晉王還有軍功呢,也沒見皇帝封晉王庶長子爵位。
原本對昭明太子心存惋惜,對東宮心存同情,眼下是一點都沒有了。
及散宴,眾人已將周王議論過了一回,皇後始終未多言,秦王妃言行,素來是緊跟皇後的。
宴畢,秦氏侍奉皇後回長秋。
到了長秋宮,自有宮人奉上清茶一盞。
“郎君也該回來了。”功勞立下了,餘下的事物夏侯沛一人也辦不成,需朝廷派遣專員去。
鄭王妃的慘狀令秦氏輾轉難眠。
曾經同等尊貴的王妃,如今為奴為婢,過著卑微到極致的日子,她沒有出頭之日了,隻能苦熬,熬到油盡燈枯,熬到死。
“是時候了。”對著秦氏,皇後也沒多說。
她道:“天色不早,你也回去歇了吧。”
秦氏告退。
阿祁被皇後給了夏侯沛後,皇後身邊的人便換成了薄夏,薄夏比阿祁還長,做事老道穩重,對長秋宮亦忠心不二。
她旁觀多時,發覺殿下對王妃並不刻薄,亦不親近,細細說來,隻能稱得上客氣,客氣得不像一家人。
“殿下。”李華安排了宴後事宜,入殿來。
皇後不會輕易表態,卻不是六神無主。
宴上形勢,足可觀朝臣之態了。
“殿下,臣聞魏貴人又要重提薛充華落胎之事,您可要……”
皇後搖了搖頭:“再等等。”
等什麽?李華沒敢問,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皇後在等皇帝表態。
正月初十,各國來使回國,朝臣們的奏疏一日之間便淹沒了禦桉,說的都是正旦那日周王坐錯了位置的事。
皇帝立即反應過來,眾怒不可犯。他方想到皇後那裏需要安撫。
崔氏救駕有功,皇後分量也日益重了,秦王又立首功,秦王一係不知何時,如磐石穩紮朝堂。
皇帝忙去尋皇後,解釋:“不過是看大郎可憐。他才多大,沒了父親,就是皇孫也過不好的,那日行為是朕有失,可他們不該說大郎的不是,大郎知道什麽,不過聽朕之命行事。”
口上這般說,皇帝心中是很惱怒的,讓他來向皇後解釋,乃至做小,這讓他極為憋屈,奈何形勢比人強。犯了眾怒,吃虧的還是周王。
皇後斂目,微微笑道:“聖人之意,不說,我也是知道的,隻是大臣們素好講規矩,一點小事,便喜放大百倍。”
皇帝終於心氣順了點:“可不是!”
他還有事拜托皇後,便仍舊語氣溫和:“本不是什麽大事,說起來還是家事,大臣們就是喜歡指手畫腳。皇後既知周王無辜,不妨與命婦們說一說。大郎是個可憐的孩子,難得還十分懂事,像極了太子,朕剛失親子,已是悲痛萬分,然還要逼朕處置孫子嗎?”
這話說的便重了。
皇後的心沉到了底,她一直在等皇帝表態,眼下等到了,卻是她最不想見的一種。
“這是自然,就是聖人不說,我也要代為維護的。”皇後溫聲道,眉眼倏然間便柔和萬分,貞靜而溫柔,和婉而柔順。
皇帝看得一愣,笑道:“除了十二郎在時,少見你這般軟和。”
皇後一笑而過:“大約是年紀大了吧。”
皇帝也沒緊抓不放,橫豎已聽到皇後答應,他便走了。
皇後確實在上元節宮宴之時與命婦們分說,太子妃因事涉長子,也強撐病體,出席了宮宴,聽皇後言辭有替周王分辨之意,忙相和。
舞陽長公主與漢王妃對視一眼,皆有些諷刺好笑。皇後大約是抵不過皇帝,太子妃卻當了真。
皇帝也是撐不住朝臣眾口一詞才向皇後求助。
朝臣的意思,周王十歲了,就不要住在太極殿了,出宮建府吧。
皇帝不肯。
此事從正旦一直鬧到了三月,最終皇帝與大臣各退一步。
周王上表請罪,仍居太極殿。
與此同時,皇帝下詔,召晉王秦王回京。
他小時候多可愛,皇後去後,抱著他不肯撒手,軟綿綿地喚阿爹,像個失去了遮風避雨的小窩的小貓,長大一點,會讀書,會論政,受朝野滿口稱讚,就是之後被二郎這個小畜生與三郎一齊相逼,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也沒有太過反擊。
<a id="wzsy"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零點看書</a>
原本覺得太子不夠果斷,被人欺負也不知道反抗,總歸失了夏侯家的果毅,現在太子不在了,再回想起來就變成了太子用心良苦,為了不讓父親傷心,默默地吃虧。
皇帝越想越覺得難過,越想便越悲痛,多好的一個孩子。
皇長孫頗類太子,仁孝溫文,皇帝一看到他就想到太子小時候,更是傷心不止。
出於彌補,亦出於愛護,皇帝下詔,封皇長孫為周王,太子次子為少康郡王,太子三子為平固郡王,太子四子是庶出,不及兄長們尊貴,便封了臨淮郡公。皇太子的諡號也定了,就叫“昭明”,往後再提及夏侯冀,便稱一聲“昭明太子”。
魏師雖領兵在外,朝中的情況他還是知道的。眼下他便麵臨著一個難題,選晉王,還是周王。
晉王也是他外甥,斬不斷的血脈之緣,然而晉王與魏氏的感情不如昭明太子深,再加上先前兩下裏不對付,相互得罪的不是一星半點,眼下投晉王,晉王必倒履相迎,可等晉王登臨大位之後呢?想起這一段不愉快的時候,若要清算,他可有招架之力?
周王受昭明太子餘蔭,被皇帝接去了太極殿,據聞皇帝極喜歡長孫,親自過問衣食,教導學問,簡直與昭明太子小時候一模一樣。一切都好,壞隻壞在年紀與輩分,都太小了。他的叔王們皆已長成,就連隻有十七歲的秦王都已羽翼豐滿,周王細胳膊細腿的,如何與精明強幹的叔王們對著幹?
魏師舉棋不定,想要寫信回京問問魏會,又覺不妥,早前魏會便不願與昭明太子綁得太緊,眼下,怕是更不會輕易抉擇。
魏師是武人,頭腦比較簡單,再三顧慮,無法決斷,便幹脆專心打仗,等打下了建康,便是首功,到時不論投誰,他都有豐厚的資本!
隻能說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忍的。魏師一路砍殺,馬不停蹄地奔到建康城外,隻見大夏國旗在城樓上迎風飄舞,刺人眼目!
魏師猶存一線奢求,興許攻下楚京的是晉王呢?
直到看到出城迎接的朱遂,那點微末的奢望化為灰燼,魏師恨道,晉王那小東西哪裏去了,真是沒用!
憑良心說一句,晉王做的不錯了,他與夏侯沛有相同的困擾,帥將不相知。
一到軍營,他也獲得了屬下們的質疑,晉王是有能力的。先觀察,待渡江後,他觀察得差不多了,便一手壓,一手提,將輕視他的都打壓下去,用的是明升暗降的手法,看著是受到重用,實則調去了後勤;至於向他示好的,他則委以重任以作回報,如此,手底下的心腹自然更為忠心。
不得不說,晉王這一手收攏人心,排除異己,做得甚是熟稔。他錯就錯在,此時是要作戰,而非高臥無憂。他提拔的人,未必有才,排擠的人也未必庸才,加之軍營大動,主權雖收攏,卻也引起了動蕩,使人心不安。
如此,晉王帳下的將士便不如秦王帳下的將士善戰,凝聚力也不如秦王,乃至所受愛戴也遠不及秦王。
這是由於一開始便用錯了戰略,秦王想要的是戰勝,將麾下將士擰成一股繩,威信自然而來也隨之而來;晉王要的是奪權,要的是在軍中插上一腳,舍本求末,橫生枝節。
攻下楚京的捷報傳至京中,正值正旦前夕。
皇帝失去長子的悲痛終於被緩解。
盼了多少年,終於盼來了今日,從此以後,一條長江再不能分裂國土,南北皆是一體。這等豐功偉績,必要祭天!
皇帝興匆匆地率領百官,去祭了一回天。告慰過皇天後土,想想猶覺不夠,又去太廟祭了一回祖,祭天的時候很肅穆,祭祖之時,皇帝痛哭流涕,朝著先皇的牌位鄭重禱告,朕總算不負列祖列宗,開疆擴土,彪炳史冊了。阿爹你也不要怪我狠心,換了阿兄肯定是做不到這樣的,我搶他皇位是因為我比他適合,阿兄你也別怨朕,朕所為都是為了黎民。
皇帝腰杆挺得無比的直,朝臣們卻從喜悅中逐漸沉澱下來,一齊陷入了沉默。
皇帝祭天祭祖,皇子們都靠後,站在他身邊的是十歲的周王。十歲的周王具冠冕,身子立得筆直,神態嚴肅,很有小大人的氣派。
年長的大臣還在周王身上看到昭明太子的影子,當聽到皇帝喚他“大郎”,大臣們一齊噤聲不語了。
聖意如何,還得再觀望觀望。眼下最要緊的是,速召領兵在外的晉王與秦王回京!
楚京已攻下,秦王首功已得,晉王雖未得首功,也立下了不少軍功,餘下的,皆是繁瑣之事,二位殿下多留無益,快快回京方是正經,畢竟,昭明太子薨逝後,朝廷第一要務已從江南戰況轉成了儲位之爭。
若皇帝養周王養出感情來,要立皇孫,許多或歸晉王或歸秦王的大臣豈不是白忙活了?
晉王與秦王,必須回京!
還沒來得及高興大夏統一南北,結束了三百餘年的華夏分裂,朝堂便陷入一種浮躁之中。
而之後正旦朝見,皇帝接受朝臣與外賓朝拜時讓周王坐在自己身旁。大臣們直接就懵了,醒過來就要諫,剛一張口,還沒吐出字來,便看到突厥、高麗、安南等地使節也在當場。
家醜不可外揚,憤怒的大臣暫且忍了。
行動上忍了,心裏早就罵開了,這不合規矩!若是已經封了太孫,大臣們絕無二話,那是君!君臣有別。可眼下還沒封,讓底下站著的叔叔、叔公們跪一個十歲的晚輩?沒這樣的道理!
因皇帝種種行為,周王的贏麵看來竟比他的兩個叔王要大,他有皇帝愛護,還有他父親留下的政治資本。
大臣們是不安的,若是真立了太孫,國將永無寧日,晉王與秦王不會罷休的!
待到正月初八,內外命婦朝見皇後,人人皆是憂心忡忡。
最先提起這一茬的是舞陽長公主。
朝見後,中宮賜宴,宴上,舞陽長公主便道:“周王是我侄孫,我一向愛護,昭明太子去後,周王便脫胎換骨,無一絲過往的靦腆之氣,做了一家之主的小郎君,就是能頂事。”暗示周王野心不小。
能在殿中領宴的命婦身份都不會低,秦王妃坐在皇後左手第二個的位置,晉王妃、衛王妃、韓王妃、蜀王妃、燕王妃亦在,還有漢王妃等與皇帝一輩的,溧陽公主等出嫁的公主,再有高宣成夫人,秦勃夫人,蘇充夫人,皇後的母親齊國公夫人等等亦在殿上。
一時間,推杯換盞的聲音倏然消失,殿中陷入一種詭異的寂靜,眾人皆有意無意地望向皇後。
皇後擱下象牙箸,轉向舞陽長公主,她澹澹一笑,如微風迎麵,令人心曠神怡。
“周王肩負一家,總是強硬些的好。”
舞陽長公主亦知此時人多口雜,不合言事,便笑道:“可不是。”
不論周王是自己要求還是皇帝攜帶,他在正旦日受了朝拜是真,就算是皇帝攜帶,周王自己不會辭嗎?他生於宮廷,也早已進學,難道分不清其中輕重?十歲早不是一無所知的年歲,理當明辨是非。
昭明太子一去,聖人便糊塗了。這是多數人的想法。
“太子妃不濟事了,不靠周王靠哪個?東宮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小郎君呢!”說的是太子四子,生出了還不久,已被封做郡公了。
“聖人是祖父,對皇孫多有慈愛也屬正常。”不知哪一個巧笑嫣然。
可晉王、魏王、蜀王等皇子也有兒子呢,這些難道便不是皇孫了嗎?晉王庶長子都七歲了,晉王還有軍功呢,也沒見皇帝封晉王庶長子爵位。
原本對昭明太子心存惋惜,對東宮心存同情,眼下是一點都沒有了。
及散宴,眾人已將周王議論過了一回,皇後始終未多言,秦王妃言行,素來是緊跟皇後的。
宴畢,秦氏侍奉皇後回長秋。
到了長秋宮,自有宮人奉上清茶一盞。
“郎君也該回來了。”功勞立下了,餘下的事物夏侯沛一人也辦不成,需朝廷派遣專員去。
鄭王妃的慘狀令秦氏輾轉難眠。
曾經同等尊貴的王妃,如今為奴為婢,過著卑微到極致的日子,她沒有出頭之日了,隻能苦熬,熬到油盡燈枯,熬到死。
“是時候了。”對著秦氏,皇後也沒多說。
她道:“天色不早,你也回去歇了吧。”
秦氏告退。
阿祁被皇後給了夏侯沛後,皇後身邊的人便換成了薄夏,薄夏比阿祁還長,做事老道穩重,對長秋宮亦忠心不二。
她旁觀多時,發覺殿下對王妃並不刻薄,亦不親近,細細說來,隻能稱得上客氣,客氣得不像一家人。
“殿下。”李華安排了宴後事宜,入殿來。
皇後不會輕易表態,卻不是六神無主。
宴上形勢,足可觀朝臣之態了。
“殿下,臣聞魏貴人又要重提薛充華落胎之事,您可要……”
皇後搖了搖頭:“再等等。”
等什麽?李華沒敢問,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皇後在等皇帝表態。
正月初十,各國來使回國,朝臣們的奏疏一日之間便淹沒了禦桉,說的都是正旦那日周王坐錯了位置的事。
皇帝立即反應過來,眾怒不可犯。他方想到皇後那裏需要安撫。
崔氏救駕有功,皇後分量也日益重了,秦王又立首功,秦王一係不知何時,如磐石穩紮朝堂。
皇帝忙去尋皇後,解釋:“不過是看大郎可憐。他才多大,沒了父親,就是皇孫也過不好的,那日行為是朕有失,可他們不該說大郎的不是,大郎知道什麽,不過聽朕之命行事。”
口上這般說,皇帝心中是很惱怒的,讓他來向皇後解釋,乃至做小,這讓他極為憋屈,奈何形勢比人強。犯了眾怒,吃虧的還是周王。
皇後斂目,微微笑道:“聖人之意,不說,我也是知道的,隻是大臣們素好講規矩,一點小事,便喜放大百倍。”
皇帝終於心氣順了點:“可不是!”
他還有事拜托皇後,便仍舊語氣溫和:“本不是什麽大事,說起來還是家事,大臣們就是喜歡指手畫腳。皇後既知周王無辜,不妨與命婦們說一說。大郎是個可憐的孩子,難得還十分懂事,像極了太子,朕剛失親子,已是悲痛萬分,然還要逼朕處置孫子嗎?”
這話說的便重了。
皇後的心沉到了底,她一直在等皇帝表態,眼下等到了,卻是她最不想見的一種。
“這是自然,就是聖人不說,我也要代為維護的。”皇後溫聲道,眉眼倏然間便柔和萬分,貞靜而溫柔,和婉而柔順。
皇帝看得一愣,笑道:“除了十二郎在時,少見你這般軟和。”
皇後一笑而過:“大約是年紀大了吧。”
皇帝也沒緊抓不放,橫豎已聽到皇後答應,他便走了。
皇後確實在上元節宮宴之時與命婦們分說,太子妃因事涉長子,也強撐病體,出席了宮宴,聽皇後言辭有替周王分辨之意,忙相和。
舞陽長公主與漢王妃對視一眼,皆有些諷刺好笑。皇後大約是抵不過皇帝,太子妃卻當了真。
皇帝也是撐不住朝臣眾口一詞才向皇後求助。
朝臣的意思,周王十歲了,就不要住在太極殿了,出宮建府吧。
皇帝不肯。
此事從正旦一直鬧到了三月,最終皇帝與大臣各退一步。
周王上表請罪,仍居太極殿。
與此同時,皇帝下詔,召晉王秦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