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段路的路況也不好,大問題沒出,小問題不斷,一個小時隻走了幾公裏。


    傑夫覺得再開下去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呢,就把車停到路邊,回頭和韓琦商量:“要不今晚我們就在車上休息幾個小時吧,再過會兒天亮了在走,晚上外麵的溫度太低了,也看不清路。”


    韓琦覺得無所謂,而克裏早就靠在座位上呼呼大睡了,還打著呼嚕。


    “那行吧,白天再走。”


    隻要能平安到達就好。


    主要還是外界氣溫太低,黑倒是不黑。


    在沒有什麽環境汙染的地方,而且還是高海拔地區,天上的星星非常明亮,撒下來的月光在韓琦看來就是個超大號的台燈,還是不刺眼的那種,看起東西來非常舒服。


    在車上睡了一覺。


    車上有暖氣,在車上睡覺還是很暖和的,就是一覺起來有些悶,為了保暖性,誰也不敢打開窗戶通風,然而自然進氣排不掉那麽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每個人睡醒後都有些暈乎乎的,十分沉悶。


    傑夫顯然沒睡好,眼神疲憊,滿是血絲。他一個小時就要醒過來好幾次,在韓琦和克裏睡覺的幾個小時裏麵,他每睡上十幾二十分鍾,就會睜開眼檢查一下車輛,防止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克裏叫醒韓琦,然後問傑夫:“我們能出去站會兒嗎?”


    傑夫點頭說道:“你們要是不怕冷的話,可以,哦,我都忘了,你們都是冬泳運動員……那麽去把,不過最好別超過十分鍾,我們一會兒就要走了,早點到北屋最好。”


    得到向導的允許,克裏拉著韓琦下了車。


    “走嘛,下去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車裏太悶了。”


    任誰在一個放了暖氣機的房間裏麵待上幾個小時都會覺得悶的,韓琦雖然剛醒過來還有些迷糊,但還是明白了克裏為什麽要帶自己下去,順勢也就下了車。


    打開車門就聽到風吹的聲音。


    在大雪之上,風便也有了聲音,呼呼的吹著,帶著零散的雪花飄在你的臉上。


    韓琦在地上蹦躂了幾下,但沒敢讓自己身體出汗。


    出汗就代表裏麵的衣服濕了,保暖性能會大大下降。即使韓琦能在低溫的冰水裏麵遊幾個來回,但這並不帶便他能夠一連好幾個小時都能忍受過於低溫的環境。


    畢竟韓琦再厲害也是一個人,是人就會生病。


    上車繼續出發。


    依舊開得很慢,又過了三個小時,天都蒙蒙亮了才進入了北屋的境內。


    開始零零散散的看見木頭房子了,但這些房子看起來都沒什麽人住,應該是距離城市太遠被廢棄掉了。在這樣極端的環境裏麵,人員密集並不是一件壞事。


    進入城市之前,韓琦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紀念標誌。


    作為以冬泳和極端天氣聞名的一個城鎮,紀念碑當然要以這二者之一來建造,所以韓琦看到的就是芬蘭的極度低溫——零下65攝氏度。


    紀念碑有六七米高,石料看似白玉,上麵有-65℃的標誌和當地居民從古至今的一些知名事跡。


    韓琦決定下車參觀。


    帶著手套摸不出這是什麽石料,有可能是石英,但至少韓琦能肯定這不是玉石,用這麽大一塊玉石來當紀念碑,也太奢侈了。


    紀念碑的後麵是一些名字。


    克裏說道:“這些就是能遊過勇敢者之湖的前輩們,有近代的,也有古代的,但古代勇敢者之湖並不出名,所以這上麵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地的人。”


    韓琦點頭,繼續看著上麵的名字。


    稍微數了數,這塊紀念碑上共有91個名字,最下方基座上麵還刻寫了芬蘭當地的文字。


    克裏發揮了老手的氣質,說到:“這些字是說,能在冬季遊過湖水的就是北屋人的勇士,在一百多年前,誰要是能遊過那片湖就代表這個人能統治整個北屋。”


    “以前這裏的人很多嗎?”韓琦問道。


    這個問題克裏回答不上來,還是傑夫說的:“北屋一直以來人都很少,就連現在人也不多,應該有兩三千人吧。不過我們祖先的統治範圍很廣,有兩三萬平方公裏。”


    “那確實挺厲害的。”


    兩三萬平方公裏,差不多就是芬蘭國土麵積的十分之一了。


    這地方隻能他們出去劫掠別人,而外麵的人肯定上不來,開玩笑零下幾十度呢,沒點本事誰能上來?


    看到這個紀念碑韓琦有些興奮,拿出手機想讓克裏幫著自己拍一張照,但手機卻黑屏了怎麽也打不開,韓琦按了好長時間的開機鍵,手機都沒有任何反應。


    壞了?


    “是溫度太低的原因,一會兒到車上手機就能開機了。”克裏說道。


    那單反能使用嗎?


    怪不得買單反的時候導購會給你推銷那麽多配套產品呢,原來還真用得到啊。


    韓琦記得有個保溫的套子,但韓琦沒買。


    當時也不會想到自己會來零下幾十度的地方,覺得賣了純粹就是浪費錢。


    到車裏拿出單反,目前來說還能正常使用,韓琦讓克裏幫著拍了幾張照片,然後韓琦也給他拍了幾張,趕緊又把單方放進袋子裏,拿到車上保暖。


    克裏笑著說:“你這玩意兒比人都嬌貴。”


    “沒辦法啊。”


    旅行和什麽最配?當然是攝影啊。


    他看到漂亮的風景,如果能拍下來都會放到微博上分享出去的,而且自己現在可是平安到了零下五十度的地方,比南極現在的溫度都要高,那當然要發出去炫耀。


    而現在能拍攝的設備也就這個單反了,得好好保養。


    繼續往前開,很快就見到人煙了。


    傑夫一路把車開到了自己家。


    “這就是我家了。”


    “你們這邊的房子都這麽大嗎?”


    看起來像個別墅,而且不單單是傑夫家是這樣的,韓琦看到的所有房子都比較大,但外觀上看起來也和其他的歐洲城市鄉村沒什麽差別……是的,鄉村。


    這裏完全沒有一個小鎮應該有的風度,看起來完全是一個鄉村。


    傑夫點頭道:“對,但不是刻意要修這麽大,我們房子的外牆是有好幾層的,木頭和木頭之間還有苔蘚等等各種保暖的東西,於是就成了現在這種樣子了,看起來很大,但房子裏麵的空間很小。”


    說話間,有人過來開門了。


    一個四五十歲的老婦人,看到傑夫後激動的擁抱了一下,然後看向韓琦和克裏,傑夫用英語把韓琦介紹給了她。


    “這是韓琦,克裏,這是我的媽媽。”


    好在北屋雖然離城市特別遠,但在教育上並沒有落後,所有的北屋人都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歡迎你們,歡迎,孩子,先進屋暖暖身子吧。”


    “謝謝阿姨。”


    兩人跟著跟著進屋。


    房子裏麵有冰箱,有電視,應有盡有,也有一些民族裝飾。房子的牆壁並不平整,但看起來並不覺得突兀,反而這種凹凸有致的木頭紋理讓木屋更加溫馨。


    房子裏麵特別暖和,進屋後看到的那個看電視的大爺甚至穿著短袖。


    韓琦也搞明白了他一直存在的疑惑——這裏的人到底是怎樣在零下五十度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


    原來他們也有自己的保暖措施,而且非常有效。


    房間裏麵沒有空調和暖氣,但十分溫暖,其原因是一個看起來像壁爐一樣的東西,裏麵燃燒著熊熊火焰,把整個房子的溫度抬高到了二十到三十度。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掛不得傑夫的爸爸還在房間裏麵穿著短袖看電視呢。


    看到有客人來,傑夫的爸爸和媽媽得非常歡迎,一直說著中午要弄的好吃的讓他們暖和暖和,說完傑夫媽媽就穿著一件看似貂皮大衣的東西向外麵走去了,這地方雖然偏遠但終究是個小鎮,應該也有市場之類的地方。


    韓琦和克裏都把厚厚的衣服脫了下來,坐在客廳裏和傑夫爸爸聊天,順便看看電視。


    不過電視裏麵用的是芬蘭語,韓琦聽不太懂。


    芬蘭語和挪威語的差別太大了,根本不是同一個語種。


    沒過多久,一群女人帶著笑容上門做客。


    不是傑夫一家的客人,她們是專門為了韓琦和克裏來的,克裏在韓琦耳邊小聲說道:“是來歡迎我們的,不要緊張。”


    韓琦到是不緊張,隻是有些疑惑這些人為什麽要找自己。


    笑容是全球通用的語言,不管是在什麽情況下,唱紅臉的都要比唱白臉的更容易得到好感。


    很快韓琦就知道她們的目的了。


    為首的一個大媽和韓琦以及克裏都握了手,對克裏說道:“我還記你,孩子,你去年剛來過我們這裏,沒想到今年又看到你了,我很開心,希望你這次能達成目的。”


    然後說道:“你們二位是今年冬季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三位來到北屋的外鄉人。”


    她拿出一個大本,問了韓琦的姓名以及各種資料,然後以此往上填寫。韓琦覺得應該是遊客登記之類的東西,看來到達北屋後應該直接去她們哪裏登記的,不知道應該叫做什麽。


    村委會?


    完事兒之後,她們還給了韓琦和克裏一人一枚紀念幣,韓琦看了一眼,上麵寫著2021年北屋,22,背麵是冰山標誌,冰山中用很小的字體刻下了-65℃,


    22在西方沒有什麽禁忌,韓琦心裏決定等這群人走了之後和他互換一下紀念幣。


    不過韓琦還有另外的一個榮譽。


    他是來到北屋的第一個華夏人,同時也是來到這裏的第一個亞洲人。


    ‘村委會’的大媽在問過韓琦的國籍後,問韓琦能不能在這裏留下自己的照片,他們要把照片掛在他們辦公室的牆上。韓琦欣然同意,他覺得這是整個華夏的榮譽。


    不過韓琦也不會因此而滿足,他來到這裏的目的可不是為了當第一個來到北屋的華夏人,而是要成為第一個遊過勇敢者之湖的人,在小鎮門口的勇士紀念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她們走後,韓琦總算輕鬆下來了,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溫暖。


    房子裏麵燒的是柴火,很溫暖,而且一點都不悶,和他以前用的暖氣差別很大。


    室內和室外的參照太明顯了,室外的溫度至少零下四十度以上,而房間裏麵二三十度。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電視,雖然依舊聽不懂電視裏說的話,但也是一種極致般的享受。


    北屋人能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下來,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等整個身子都暖和過來了,韓琦站了起來,對什麽都很好奇,活潑的東瞅瞅,西瞅瞅,好在屋主不見外,傑夫還帶領著韓琦給韓琦介紹這些東西為什麽會這樣建。


    很快,韓琦在這裏享受到了另外一種快活。


    說出來有點尷尬,韓琦克裏以及傑夫,都在車上接近生活了一天一夜,這其中飲食當然沒有問題,但在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中上廁所絕對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雖然沒有凍住那麽誇張,但也絕對不好受。


    昨晚是在車上住的,夜裏韓琦出來過一次,然後離開的時候地上突起了一道冰柱。


    這也就是在北屋能見到了。


    或許在祖國的東北三省最冷的時候也能產生這種效果,但誰會去試試呢?


    房子裏的廁所很溫暖,這是韓琦到了房間後綴感動地上韓琦。


    半個小時過後,傑夫媽媽回來了,手裏拿著一些被凍住的肉類,不是牛羊肉就是鹿肉,沒有菜,想在周圍千裏都是雪原的地方吃到綠葉菜,除非你是自己帶過來的,否則就得花上大價錢。


    傑夫的爸爸喜歡和韓琦詢問一些亞洲的事情。


    二老從來沒有離開過芬蘭,甚至北屋都沒出去過幾次,傑夫爸爸在北屋出生,學習,然後去薩拉上大學。傑夫媽媽也是在大學裏認識了傑夫爸爸,然後二老多年來相互扶持走到今天。


    他們對華夏,以及亞洲都是充滿好奇的。


    很快,中午的飯菜做好了,五個人圍在桌子麵前,看著前麵的幾道菜。


    應該算是很豐盛的。


    有當地自製的冰淇淋,有布丁,培根,肉……以及韓琦唯一能叫得出名字的菜,魚。


    應該就是傑夫說的醃魚。


    作為第一次到達北屋的尊貴客人,韓琦被邀請吃那塊黑黑的,像是黑布丁的東西。賣相看起來一般,看起用眼神向克裏求助,但克裏也沒吃過,同時也不想吃,表示愛莫能助。


    傑夫把這道菜切成片。


    好吧,肯定不是布丁了,韓琦心裏想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旅行能開寶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采茶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采茶紀並收藏我的旅行能開寶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