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著,在這裏聽了一首戲劇之後才開車走。


    雖然有音響的幫助,但背景大海的聲音非常影響演員的發揮,但這並不能說大海背景讓這部戲劇大打折扣,反而相輔相成,讓公式化嚴重的戲顯得更加自然了。


    或許這個跟戲劇的選擇有關係。


    今天上演的是一出神話劇。


    當海神即將要出場時,舞台上雷聲轟鳴,伴隨著真實自然的波濤聲,扮演海神的演員揭開幕布出場。藍色波紋燈下的他高舉手上的三叉戟,身後的海洋好巧不巧的有一個浪花拍來。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巨大的水花在他身後出現,仿佛正是他的怒吼才讓海洋如此洶湧。


    觀眾席都沸騰了。


    繼續住在昨晚的酒店,接著開車回倫敦。


    九個小時後,韓琦在大名鼎鼎的國王十字站附近找了一家酒店,叫做k 78。


    這家酒店在韓琦看到照片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建築的外形和內飾都很獨特。聽說這裏以前是一家法院,經過一番改造後變成了旅館,但舊時候的風貌依舊保存的十分完善,很特別。


    用APP和櫃台確認自己的房間後,韓琦首先去參觀旅館中依舊保存著的法庭。


    一個三十多平米左右的房間,還真是歐美電影裏麵的法庭樣式。不過隻保留了一半,後麵的觀眾席被一道牆隔開,留下了原被告的席位,以及更高台階上的法官座位。


    韓琦進來的時候看到一個棕發的年輕人坐在被告席,同伴是一個女孩,有可能兩人是情侶。


    女孩正拿著手機拍攝男孩坐在被告席上的樣子。


    很還原了,因為桌子上甚至有被告的那種牌子,如果旅館還提供衣服的話,這裏說不定能比原來的名氣更大。估計很多找刺激的年輕人專門為了拍照也會過來住一天。


    看到韓琦進來,男孩子讓出位置,說道:“兄弟,要玩嗎?”


    “不用,我看看周圍就好。”


    原本的法庭應該是莊嚴的,周圍的牆壁不是原木色也應該是純色,但這裏除了下半截有法庭的樣子外,上麵一部分被人弄上了塗鴉。還好畫塗鴉的人是個老手,畫得還不錯。


    如果要參觀法院風情,就看周圍牆壁上的聲明和幾個位置的座位,如果要體驗年輕人的文化,那就看四邊帶著嘻哈風格的塗鴉。


    出門,樓下就有自助餐和酒吧!


    周邊的元素也很豐富,離國王十字站近隻是其中一個原因,超市,商店,酒館,餐廳,一個都不少,出門就能看到倫敦大英圖書館那棟漂亮的藝術建築。


    來的時候對倫敦隻是一觸而過,直接就去坐火車到康沃爾郡,現在到可以好好逛一逛。


    他最想去的其實不是什麽大本鍾啊,泰晤士河什麽的,而是想去看看皇家維多利亞演奏廳。


    剛開始旅行的時候可能運氣比較好,一次性就從白色寶箱裏麵抽中了演奏廳的使用卷,隻要在係統的物品欄中選擇使用,就能擁有這個倫敦最古老演奏廳的一天使用權。


    但到底是用什麽方式給自己演出,在沒有使用之前韓琦也不知道。


    今天太晚,先休息了一晚,順便看地圖,想著自己要先去哪裏。


    按遠近來看,先去國王十字站,然後去白金漢宮,順路去維多利亞演奏廳……


    第二天,韓琦沒開車,走路到了國王十字車站。


    車站是歐美文化最傳統的象征,位於英國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更是如此,他的誕生時間可以追溯到1852年,再給他一點點的時間就到兩百年了,比爺爺的爺爺還要年邁。


    但當走進今天的國王十字車站,看到的不是垂垂老矣的風格,而是一個古老和現代交匯最成功的建築。這裏有充満創意新穎風格侯車大廳,以白色半圓形網翼設計,漏鬥狀穹頂建築結構,圓弧狀的月台整齊排列。


    這種完全免費的頂級設計真的很少見。


    估計很多學建築的學生,來到這裏都會感悟到很多關於現代和古代建築風格的理解。


    對韓琦來說,感悟更深的是車站裏的英倫風格。


    他現在的衣服都偏向英式,英式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單單代表英國了,而是一種風格觀念。明白英式風格的人可以很輕易的創作出一個有著濃鬱英倫風的建築或者服裝的設計。


    當然,英式美食還是能代表英國的。


    走進車站的時候天氣晴朗,豔陽高照,但當韓琦在車站裏麵待了一個小時,再次走出車站的時候見到的卻是大雨紛飛,反差極大。


    這就是英國的天氣,韓琦已經習慣了。


    在車站裏買了一把傘,一路跟著導航,但韓琦發現自己居然跳過白金漢宮,先來到了演奏廳。


    那好吧,先看看演奏廳。


    韓琦事後也了解過在這裏開一場演唱會的難度,以免出現自己很看重,結果這個地方隻是英國一個隨便什麽歌手都能來參加的演奏廳,那檔次就要下降很多了。


    查過才知道,真的很少有人能在這裏開演唱會。


    如果是一部戲,那要是這部戲在其他地方的劇院中演出的效果不錯的話,申請在這裏演出就很簡單。因為英國是一個很喜歡看戲劇的國家,直到現代社會都有專門創作戲劇的編劇。


    但獨立在這裏開演唱會的歌手,從進入21世紀到現在,都不超過30個。


    這是一個在路邊的半圓形建築,如果演奏廳菱角分明一點,到的有點華夏天壇的影子。因為他也是分一層一層往上的,隻不過他每一層都是弧形,遠遠看起來就成了一個巨蛋——半個巨蛋?


    簡直就是同一個建築的兩個風格,這英國佬不會抄襲吧?


    演奏廳的對麵是維多利亞紀念廣場,廣場比較空曠,中間位置有一個七米多高度的塔,通體白色,塔裏有一個人的雕像,按照廣場的命名這應該就是維多利亞女王了。


    周邊大多數建築是紅磚,應該也是為了配合這個演奏廳的外部顏色。


    古老的樣式,現代的門窗。


    來到這些地方才會感覺到歐洲的古建築保護有多麽優秀,這麽多年這些樓都沒有倒塌,估計在裝修裏麵的時候順便也維護了外牆,不然早就變成危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旅行能開寶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采茶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采茶紀並收藏我的旅行能開寶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