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天師法駕!"</p>


    "恭迎天師法駕!"</p>


    "恭迎天師法駕!"</p>


    ......</p>


    接仙橋中接連響起這般聲響,卻是見著一朵浩大的白雲緩緩的落在了接仙台上,一身穿寬大道袍。看起來就絕非凡塵之人模樣的道士出現在了這接仙台之上,而在他的身後卻是還有兩個隨駕的弟子,另外還有一位頭頂著龍角的青年文士打扮之人跟在一旁,看著架勢,似乎方才從南海龍宮朝著此處趕來,仔細想想這雲來的方位,似乎當真如此一般。</p>


    "諸位免禮。"仙人露出笑容,隨後也不曾有那架子,對著眾人說道,看著麵相還是頗為和善,符合大部分凡夫俗子對仙人的期待。</p>


    "謝天師!"隨即眾位修士收了身段,開始打量起這個''偉岸'';的人影來,卻是隻覺得高深莫測,無比的玄奧,不由得冒出——這就是仙人嗎?的感歎。</p>


    **自然也不能免俗,看著張天師的容光他多少有些心虛,畢竟同南方道門的事算得上是落了龍虎山的麵子,雖然張天師貴為南方天師,不見得會在意這些事,或者說壓根就不知情,可也不可否認,他張天師就是龍虎山正一教的門徒。</p>


    界中有天師坐鎮,卻是一久遠的習俗。</p>


    因有域外天魔入侵,為了小世界的穩妥,四海有龍王坐鎮,而界中自然也有相應的坐鎮之人,那便是四方天師,以及中域大帝。依著上界天庭符詔,領詔之人一三千載為一記,每三千載一輪,但若是無人能但大任,上屆天師可以酌情留任,而理論上便是隻消是個本域修士,成就仙位就有資格擔任天師之位,不分正魔,不分道佛妖巫。</p>


    而張芩如今卻是任了第二任的南方天師,期間南方四道倒也是有人成仙,不過卻都早早的飛升上界去了,卻是讓張天師一直擔任了近四千年的天師之位了。這任職期間,不見得有過什麽偏袒之事,但也不曾讓人留下什麽深刻影響的好事,卻是龍虎山這四千年來愈發的興旺。</p>


    而不同於其他三方以及中域,南方四道自有天命符詔以來,這南方天師之位就不曾從龍虎山正一教中旁落,無論是是羅浮派開派祖師紫清明道真君白玉蟾、東樵派開派祖師通心化聖真君商七劍還是蜀山劍宗齊白開、梵淨寺空度神僧等等都不曾撼動龍虎山的地位,至於太微觀起微真君這些下一輩的修士那就更不用說了。</p>


    </p>


    而魔道,上古年間是不曾有這說法的,那時的魔便是域外天魔,見之則殺!現在的魔道,不客氣的說便是從各類修行法門中分化出去的一支,卻是因為確實有那可取之處,漸漸的變成了一個顯赫的流派,但是比之道門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魔道頂尖的人物不說同三清祖師一般的人物,就連像那闡教十二金仙一般的人物也都少有,也就是同鴻鈞道祖同個時期的''羅睺'';自封''魔主'';讓魔道有了借勢的地方,但實際上兩方並不是那麽一回事。</p>


    但龍虎山領了天命符詔成千上萬年,正道就算了,魔道沒有半點動靜,其中沒有貓膩,說出來各方修士那是斷然不會相信的。</p>


    "天師,山中已經備下盛宴,還請天師移步。"此時自然不是大賀這個金丹的掌門出來主事,開口的卻是羅浮派上代掌教微羽真君。</p>


    張岑點點頭,卻是還沒有答話,卻是見著扶餘天、晨昏一道來至他的跟前:"扶餘天/晨昏,見過張天師。"</p>


    張岑也是點點頭,不曾答話,反倒是他身後頂著龍角的文士之人開口說道:"小龍南海敖憲,見過幾位真君。"</p>


    看在張岑的麵,微羽等人自然也不敢拿大,再者這敖憲乃是南海二太子,背後還有南海龍王這尊大神,眾人也沒必要拿大,卻是見著微羽開口道:"賢侄來了,快往山中稍坐。"</p>


    "多謝真君。"敖憲自然不會掃了微羽的麵子,自然應喝道。</p>


    "朱明耀真洞天乃是爾等派內之事,照理我這外人本不該參與,但是近些年本天師卻是有感**道''魔氣'';愈甚,似有大事發生,故借此機會前來同爾等盤算一番,將來若有變故,也好應對。爾等曆來規矩如何,那便照舊便可,本天師自來觀禮,不涉此間之事。"見著敖憲打完招呼,保持的仙風道骨姿勢的張芩這才開口說道。</p>


    言語落下,通淼的臉色有些變化,前些年他親自上龍虎山,奉上了諸多好處,這才得到張芩的允諾,讓他前來''助陣'';,為的便是扯上他正一教龍虎山南方天師的威名,力求畢其功於此役,奪回南方魔教的陰明珠,將朱明耀真洞天的歸屬權重新實打實的收回羅浮山。可如今張芩這般說,無異於是在說這件事我不摻和,我就是來看熱鬧的,饒是通淼修身養性多年,一時間也覺著麵皮火辣辣的。</p>


    "是!"不過張芩開口,在場的諸位修士有一個算一個,自然一點花裏胡哨的話都不敢多說,盡數應道。</p>


    就在這是,忽然間卻是見著羅浮山滿山的亂石忽然躁動起來,山中遍布的各處石刻似乎發生了什麽變化一般,石頭上的文字變得扭曲起來,盡數似那燃煙一般,緩緩的朝著天空之中冒騰起來,再仔細看,卻是匯聚餘羅浮山巔,緊接著發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卻是見著這如同大日一般的文字圓球朝著四散而去,就好似那煙火一般,隨著散出的距離越遠,越來越暗淡。</p>


    此時在接仙橋中的修士卻是顧不上再看一幹大佬的**賴賴,盡數抬頭呈45度角仰望星空,看著這''萬字飄零'';的景象。</p>


    這卻是朱明耀真洞天顯世的第一波機緣——"羅浮衍道",傳聞紫清明道真君白玉蟾便是遊曆南荒,見此天地奇景有所觸動,悟了法門,後來又進了朱明耀真洞天,得了陰陽明月珠,方才有了立派之本。</p>


    而到了這個時候諸位真君自然也顧不得什麽儀態,"羅浮衍道"卻是號稱能助仙人受益的,助陽神成仙的天地奇觀,若不是這麽幾千年下來著實不曾見著有哪位陽神真君依此成仙,今日的羅浮山斷然不會像如今這般"冷清"。</p>


    **瞅著天空,隻覺得自身浮躁的法力漸漸的平息,一種別樣的感覺似乎又再次升起,這感覺似乎在什麽時候遇見過,好似在哪來過,是了,是在起微山中,那時自個在幹什麽來著,似乎是在煉製法寶,火配上風,那便是烘幹的效果.......</p>


    **思緒萬千,卻就在這次,這思緒的源泉忽然間就給斷了,再看天空之中已經變得和尋常隻是無異的樣子,不由得倍感遺憾,同時也多了幾分惋惜。</p>


    卻是不單單**如此,如**這般的修士場中的修士大有人在,若是在羅浮山中那該有多好?</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苦逼的金丹老祖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汝不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汝不識並收藏從苦逼的金丹老祖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