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聖意後,褚遂良不再退讓。
他對著剛才往前站了一步的學子下令:“所有錦衣衛聽令,凡跟隨江勝為前進一步者,全部抓起來暫時關押在國子監,此次鬧事絕非學子這麽簡單,背後必有賊人從中作梗,本官自會向陛下稟明,要求徹查,不服抓捕膽敢反抗者,視為謀反,格殺勿論!”
此話一出,學子皆驚。
江勝為已經倒下,其餘學子更加不敢出頭,老老實實被錦衣衛帶走,考場這才恢複清明。
薛仁貴見褚遂良反應夠快,向他露出笑容:“褚大人科舉事務繁忙,我看領頭那位學子有點東西,不如我替褚大人審問一番?這些年跟著陛下,學了不少審問的法子,當能有所收獲。”
褚遂良再次行禮:“那就有勞薛將軍了。”
待薛仁貴離開,考場的檢查才正常進行,有些考生見檢查如此嚴厲,默默退出國子監約半炷香不到的時間再次返回,想來是扔了些什麽東西。
有了前車之鑒,各州道的考生也不敢做什麽小動作,除了個別抱有僥幸心理的考生被查出夾帶私貨喝令離場後,大部分考生都順利進入考場。
隨後,科考的大幕,徐徐拉開。
除早已定下的三科雜文、經帖和策問外,數術與製造二項同樣開考。
前麵三科對各地學子而言司空見慣,他們自信若是按照舊例考試,必是手到拈來。
雜文一科沒什麽特別的,照例是由陛下出題,從位學子或賦詩,或文章,各有不一,自由發揮,白衣少年郎最是年少意氣,揮毫筆墨中便完成文章,細細數來,竟是這批學子當中最先交卷的。
由於按照秦懷道的要求需要全部完成後再統一閱卷,所以薛元超到底寫了什麽內容,眾人還暫時不得見。
隨後又有學子陸續完成,自稱山南道前十的學子李易,思緒如潮,在短短幾個時辰之內,寫出了長篇大論,又細查一遍後,甚是滿意地交了卷。
接下來,郭正一、來濟、令狐德棻也陸陸續續交上自己的考卷,褚遂良坐鎮國子監,陸敦信與陸慶葉帶著秦懷道特意派來協助的錦衣衛巡視,以防有人交頭接耳作弊,各位學子也在認真書寫。
至於經帖,考的內容為九經,分別是《禮記》、《周禮》、《儀禮》、《易》、《書》、《詩》以及春秋三傳。
由於秦懷道示意褚遂良在禮的內容上不必考得太多,因此考的內容更偏向於春秋三傳。
為何如此,褚遂良心想大概陛下真如坊間傳聞那般,更看重情感而非權貴階級的禮儀吧。
這種事,從陛下發布士農工商人人平等便能看出,隻是這天下早已習慣階級,真要平等,不是一時半刻能做到之事。
至於策問,是由陛下親自出題。
當看到策問題目時,眾多學子可就犯了難,如此詭異新奇的題目,是他們前所未見。
題目正是“論如何實現人人平等”。
有些考生看到這個題目瞬間慌了神,策問一道,他與諸多學子結成聯盟,共同討論可能出題的方向並提前準備答桉,準備的題目不下十個,如大漢初立如何恢複民生,如何建立起一個囊括宇內的超級帝國之類的題目,一個都沒中。
人人平等這個詞,對於他們來說,太過陌生。
山南道李易仰天長歎:“自古皇權比天高,官大一級壓死人,即使是普通的小吏,都能在一縣之地當土霸王,王權不下縣,皇帝的親軍多少年才能去一回?根本管不到,怎麽可能人人平等?”
蘇寶貞亦是抓破了腦袋,也沒想出如何作答。
這道題目,作答最快的當屬白衣少年郎薛元超,少年意氣的他向來認為天下之大,當勇於直前,無論再大的風險,哪裏去不得?
人人平等,那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
持毫落筆,策問開篇首句,便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
“天下無論帝王、官員、小吏、商人、農民、勞工,人人生而平等。”此句落下,少年意氣風發,長征博引,列出詳細論述,說明人人生而平等,不平等都是人為帶來的,所以想要實現人人平等,不是求法,而是無求。
當所有人都不追求高人一等的時候,天底下真正的人人平等,才能夠實現。
隴右道出身蘇寶貞,方法略有偏頗,不是他走極端,而是他確實沒想出更好的辦法。
“貞以為,欲實現人人平等,則必將不平等除之,或是掃除上位者,以實現下位者之平等,抑或是掃除下位者,以實現上位者之平等。”
寫完之後他再看時,嚇出一身冷汗,這東西能寫嗎?要是交上去惹得陛下大怒,非安個謀反罪名抄家滅族不可,他連忙將所寫內容全部抹去,重新坐在考位上搖頭歎氣。
倒是郭正一寫得還算有些水準。
褚遂良過去巡視時,盯著他考卷的第一句話愣了好久。
因為他寫的是:平等是相對的。
任何朝代,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平等,隻有相對的平等,想要實現人人平等,就不能以追求絕對平等為目標,而是應該劃條底線,比如人皆不為糧食發愁,人皆有衣可穿,不為生計發愁,不因官吏而懼怕,若以此為線,福澤每一個普通百姓,便能實現初步的相對平等。
這等思想即使放在當朝也極為罕見,褚遂良與郭正一在客棧辨局時有過一麵之緣,這回再看,對這個名字印象變得更加深刻。
“平等是相對的嗎?”褚遂良想到,或許在此觀點上,陛下能與之交流一二。
考場趣聞隨著薛仁貴前往甘露殿時,被秦懷道得知。
“有趣,居然真的有人不知好歹,在科舉考場公然鬧事,薛大哥,有查出什麽線索嗎?”
秦懷道雖已是大漢皇帝,不過照他的要求,若非公開場合還是各論各的,因此他在甘露殿,仍舊呼他為大哥。
薛仁貴道:“倒是有些眉目,我用紙刑之法,問出那名考生乃受江南道江家指使。”
他對著剛才往前站了一步的學子下令:“所有錦衣衛聽令,凡跟隨江勝為前進一步者,全部抓起來暫時關押在國子監,此次鬧事絕非學子這麽簡單,背後必有賊人從中作梗,本官自會向陛下稟明,要求徹查,不服抓捕膽敢反抗者,視為謀反,格殺勿論!”
此話一出,學子皆驚。
江勝為已經倒下,其餘學子更加不敢出頭,老老實實被錦衣衛帶走,考場這才恢複清明。
薛仁貴見褚遂良反應夠快,向他露出笑容:“褚大人科舉事務繁忙,我看領頭那位學子有點東西,不如我替褚大人審問一番?這些年跟著陛下,學了不少審問的法子,當能有所收獲。”
褚遂良再次行禮:“那就有勞薛將軍了。”
待薛仁貴離開,考場的檢查才正常進行,有些考生見檢查如此嚴厲,默默退出國子監約半炷香不到的時間再次返回,想來是扔了些什麽東西。
有了前車之鑒,各州道的考生也不敢做什麽小動作,除了個別抱有僥幸心理的考生被查出夾帶私貨喝令離場後,大部分考生都順利進入考場。
隨後,科考的大幕,徐徐拉開。
除早已定下的三科雜文、經帖和策問外,數術與製造二項同樣開考。
前麵三科對各地學子而言司空見慣,他們自信若是按照舊例考試,必是手到拈來。
雜文一科沒什麽特別的,照例是由陛下出題,從位學子或賦詩,或文章,各有不一,自由發揮,白衣少年郎最是年少意氣,揮毫筆墨中便完成文章,細細數來,竟是這批學子當中最先交卷的。
由於按照秦懷道的要求需要全部完成後再統一閱卷,所以薛元超到底寫了什麽內容,眾人還暫時不得見。
隨後又有學子陸續完成,自稱山南道前十的學子李易,思緒如潮,在短短幾個時辰之內,寫出了長篇大論,又細查一遍後,甚是滿意地交了卷。
接下來,郭正一、來濟、令狐德棻也陸陸續續交上自己的考卷,褚遂良坐鎮國子監,陸敦信與陸慶葉帶著秦懷道特意派來協助的錦衣衛巡視,以防有人交頭接耳作弊,各位學子也在認真書寫。
至於經帖,考的內容為九經,分別是《禮記》、《周禮》、《儀禮》、《易》、《書》、《詩》以及春秋三傳。
由於秦懷道示意褚遂良在禮的內容上不必考得太多,因此考的內容更偏向於春秋三傳。
為何如此,褚遂良心想大概陛下真如坊間傳聞那般,更看重情感而非權貴階級的禮儀吧。
這種事,從陛下發布士農工商人人平等便能看出,隻是這天下早已習慣階級,真要平等,不是一時半刻能做到之事。
至於策問,是由陛下親自出題。
當看到策問題目時,眾多學子可就犯了難,如此詭異新奇的題目,是他們前所未見。
題目正是“論如何實現人人平等”。
有些考生看到這個題目瞬間慌了神,策問一道,他與諸多學子結成聯盟,共同討論可能出題的方向並提前準備答桉,準備的題目不下十個,如大漢初立如何恢複民生,如何建立起一個囊括宇內的超級帝國之類的題目,一個都沒中。
人人平等這個詞,對於他們來說,太過陌生。
山南道李易仰天長歎:“自古皇權比天高,官大一級壓死人,即使是普通的小吏,都能在一縣之地當土霸王,王權不下縣,皇帝的親軍多少年才能去一回?根本管不到,怎麽可能人人平等?”
蘇寶貞亦是抓破了腦袋,也沒想出如何作答。
這道題目,作答最快的當屬白衣少年郎薛元超,少年意氣的他向來認為天下之大,當勇於直前,無論再大的風險,哪裏去不得?
人人平等,那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
持毫落筆,策問開篇首句,便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
“天下無論帝王、官員、小吏、商人、農民、勞工,人人生而平等。”此句落下,少年意氣風發,長征博引,列出詳細論述,說明人人生而平等,不平等都是人為帶來的,所以想要實現人人平等,不是求法,而是無求。
當所有人都不追求高人一等的時候,天底下真正的人人平等,才能夠實現。
隴右道出身蘇寶貞,方法略有偏頗,不是他走極端,而是他確實沒想出更好的辦法。
“貞以為,欲實現人人平等,則必將不平等除之,或是掃除上位者,以實現下位者之平等,抑或是掃除下位者,以實現上位者之平等。”
寫完之後他再看時,嚇出一身冷汗,這東西能寫嗎?要是交上去惹得陛下大怒,非安個謀反罪名抄家滅族不可,他連忙將所寫內容全部抹去,重新坐在考位上搖頭歎氣。
倒是郭正一寫得還算有些水準。
褚遂良過去巡視時,盯著他考卷的第一句話愣了好久。
因為他寫的是:平等是相對的。
任何朝代,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平等,隻有相對的平等,想要實現人人平等,就不能以追求絕對平等為目標,而是應該劃條底線,比如人皆不為糧食發愁,人皆有衣可穿,不為生計發愁,不因官吏而懼怕,若以此為線,福澤每一個普通百姓,便能實現初步的相對平等。
這等思想即使放在當朝也極為罕見,褚遂良與郭正一在客棧辨局時有過一麵之緣,這回再看,對這個名字印象變得更加深刻。
“平等是相對的嗎?”褚遂良想到,或許在此觀點上,陛下能與之交流一二。
考場趣聞隨著薛仁貴前往甘露殿時,被秦懷道得知。
“有趣,居然真的有人不知好歹,在科舉考場公然鬧事,薛大哥,有查出什麽線索嗎?”
秦懷道雖已是大漢皇帝,不過照他的要求,若非公開場合還是各論各的,因此他在甘露殿,仍舊呼他為大哥。
薛仁貴道:“倒是有些眉目,我用紙刑之法,問出那名考生乃受江南道江家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