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樣,第一道防線在騎兵們衝撞過去之時,就頃刻間崩潰了。
什麽壕溝、障礙物,根本無法阻擋那些靈活的騎兵哪怕一瞬間。
受過相關訓練的戰馬,甚至不需要主人去驅使,就自己跳過了障礙。
大隊騎兵在轉瞬間,就撞穿了鬆鬆垮垮的第一道防線。
在進抵之前,雙方使用著基本設計思路差不多,但威力和質量卻天差地別的栓動式步槍,進行了無數次對射。
結果很顯而易見,防線上的奴兵幾乎都是被爆頭致死的,而且數量奇多。
一千人挖出來的“漫長”防線上,都出現了大片無法填補的真空地帶。
因為死的太多了,根本沒人填補。
而相比之下,騎兵的死傷人數,撐死了也就兩百。
大部分還是受傷的,死的頂多就占百分之三十而已。
反正和龐大的總數比起來,這點損失根本就是灑灑水咯。
至少在衝到防線上的時候,騎兵的規模甚至都沒有可見的減少。
如果不看後麵平原上那些空著背的戰馬和屍體,根本沒人能察覺到這隻騎兵部隊有所減員。
有道是:人一過萬,便是滿山遍野。
那一萬騎兵就更是如此了,畢竟這是一萬個人再加上一萬匹戰馬啊。
若是騎兵強行軍的話,更是有一人雙馬的高級配置,直接又加了一萬戰馬。
一眼望過去,數都數不清楚。
那防線上的一千騎兵,就這樣被鐵騎大軍淹沒吞噬了。
幾乎找不到幸存者。
騎兵們在進抵防線之時,就囂張的收起了步槍,抽出各自的馬刀,唱著草原上祖傳的戰歌,撞穿敵陣。
光是前鋒營兩千騎,就輕鬆斬下了好幾百顆腦袋。
輕鬆得他們不敢相信,等他們想要回頭再反衝擊一輪的時候,就發現已經看不到活著的敵人存在了。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才一輪衝擊,就殺盡了所有敵人?
那麽輕鬆的戰鬥,他們好像已經很多年沒有遇到過了。
近距離接戰如此輕易的結束了,著實讓鮑雲安有些驚慌失措。
他的部署全亂了,本想趁著騎兵被第一道防線牽製住部分的時候,他帶著藏於廢墟中的兩百奴兵突然殺出。
以此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盡可能的殺傷騎兵部隊。
然而,殘破的第一道防線甚至連讓一個騎兵停下都做不到,更別說上萬鐵騎聚集在一起的衝擊了。
那些騎兵,“優雅”的掠過防線,順手揮動一下馬刀,就帶起一堆血花和……腦袋。
更有甚者,把砍飛起來的腦袋直接臨空抓住,順手口塞到馬屁股側後方的幾個網格袋子內。
整個過程,胯下的戰馬竟然都沒有絲毫的停頓。
熟練得就像吃飯一樣。
所有騎兵掠過之後,滿地屍體,無頭的占多數。
這就不是打仗,這是……屠殺。
鮑雲安放棄了,他下令剩下的兩百多號手下停止進攻,先往城鎮內退卻。
哪怕是去支援那些傭兵,也被在這兒麵對上萬鐵騎要好。
後世記載:
燕藩對陣東方行省之戰,由歸義王府派出一萬精騎首獲“大勝”。
斬首八百,自損不足五十。
之所以把歸義王和燕王這兩個競爭對手的戰績放到一起,主要也是因為統一聯合政府想維護顏麵。
畢竟這東方行省在名義上也算是政府的直屬行政區劃。
若是後人知道,有兩方勢力向此地發兵十餘萬,掀起腥風血雨,
而作為中央政府的統一聯合議會卻對此毫無作為,
不知道會怎麽鄙視議會那幫老怪呢。
所以為了自己的老臉,議會強橫的命令封鎖了消息,並且篡改新聞報道,把曆史變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
北方最強的兩個王府,聯合出兵席卷整個東方行省,
正義的議會政府為避免內戰,隻能逼迫選擇息事寧人。
有如此為民為國之議會,乃是我數十億華族同胞之幸也。
這就是他們想要後世知道的“事實”。
然而真正的實際情況是……
他們害怕了,害怕燕王和歸義王真的合兵一處,揮師入關,直取長安。
別看已經過了幾十年,關中的父老鄉親們還是念著李家皇室的。
議會也沒有做到真正的民主,隻是把個人獨裁統治,變成了他們議會政治集團的獨裁統治。
統一聯合都建立幾十年了,議會高層骨幹依舊是由老統合會的人組成。
老議長死了,換兒子上。
兒子死了,換孫子上。
如此循環往複,永無盡頭。
這跟他們一直鄙視的封建繼承製有什麽區別?
這樣的“冥主”政府,真正發自內心擁戴的人又能有幾個?更何況是關中平原這個皇城根兒下的地盤,當年統合會的大軍就是在這裏頻頻受阻,如過街老鼠一般,被所有當地百姓唾棄,甚至攻擊。
在南方三天達成的戰果,他們在關中平原整整耗費了三個月。
光是拿下長安周邊的郡縣,所耗費的時間就遠超南方任何一座重鎮堅城。
更別說長安了。
帝都……他們前前後後加起來,可是打了十幾個月啊。
即便戰後大清洗,這片土地上依舊有很多對他們懷揣著惡意甚至恨意的人。
所以他們害怕,害怕被喜迎王室的老百姓給活活氣死、嚇死。
害怕長安“光複”的消息,傳遍傳遍大江南北,特別是傳到保皇派或者說擁皇黨那些封建餘孽耳中。
到那種時候,他們都不敢想象會是怎樣一副末日景象。
當年他們兵臨長安城下的時候,皇宮裏的興元帝,估計也是像那樣的絕望吧。
再者,他們又想搞什麽坐山觀虎鬥的倒黴策略。
這種策略本來是好的。
但前提是有坐收漁翁之利的本事。
要不然,不管是那兩條老虎之中的哪隻打贏了,都會調轉頭來咬你一口。
哪怕是你最後能幹掉這隻老虎,這也是一樁不完美的“買賣”。
放任兩位王爺拿下東方行省,對於議會政府來說非但沒有絲毫利益可得,反而會白白丟失數百萬平方公裏的直轄領地。
傻子都看得出,這是一樁虧本買賣。
而議會政府,卻隻能無奈的咽下苦果。
因為這都是他們自己作出來的。
“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是老祖宗得出的專業結論。
當時的議會政府,也確實是揣著這樣的想法。
但他們沒想到,北方那兩位王爺,完全就不吃他們這一套。
什麽壕溝、障礙物,根本無法阻擋那些靈活的騎兵哪怕一瞬間。
受過相關訓練的戰馬,甚至不需要主人去驅使,就自己跳過了障礙。
大隊騎兵在轉瞬間,就撞穿了鬆鬆垮垮的第一道防線。
在進抵之前,雙方使用著基本設計思路差不多,但威力和質量卻天差地別的栓動式步槍,進行了無數次對射。
結果很顯而易見,防線上的奴兵幾乎都是被爆頭致死的,而且數量奇多。
一千人挖出來的“漫長”防線上,都出現了大片無法填補的真空地帶。
因為死的太多了,根本沒人填補。
而相比之下,騎兵的死傷人數,撐死了也就兩百。
大部分還是受傷的,死的頂多就占百分之三十而已。
反正和龐大的總數比起來,這點損失根本就是灑灑水咯。
至少在衝到防線上的時候,騎兵的規模甚至都沒有可見的減少。
如果不看後麵平原上那些空著背的戰馬和屍體,根本沒人能察覺到這隻騎兵部隊有所減員。
有道是:人一過萬,便是滿山遍野。
那一萬騎兵就更是如此了,畢竟這是一萬個人再加上一萬匹戰馬啊。
若是騎兵強行軍的話,更是有一人雙馬的高級配置,直接又加了一萬戰馬。
一眼望過去,數都數不清楚。
那防線上的一千騎兵,就這樣被鐵騎大軍淹沒吞噬了。
幾乎找不到幸存者。
騎兵們在進抵防線之時,就囂張的收起了步槍,抽出各自的馬刀,唱著草原上祖傳的戰歌,撞穿敵陣。
光是前鋒營兩千騎,就輕鬆斬下了好幾百顆腦袋。
輕鬆得他們不敢相信,等他們想要回頭再反衝擊一輪的時候,就發現已經看不到活著的敵人存在了。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才一輪衝擊,就殺盡了所有敵人?
那麽輕鬆的戰鬥,他們好像已經很多年沒有遇到過了。
近距離接戰如此輕易的結束了,著實讓鮑雲安有些驚慌失措。
他的部署全亂了,本想趁著騎兵被第一道防線牽製住部分的時候,他帶著藏於廢墟中的兩百奴兵突然殺出。
以此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盡可能的殺傷騎兵部隊。
然而,殘破的第一道防線甚至連讓一個騎兵停下都做不到,更別說上萬鐵騎聚集在一起的衝擊了。
那些騎兵,“優雅”的掠過防線,順手揮動一下馬刀,就帶起一堆血花和……腦袋。
更有甚者,把砍飛起來的腦袋直接臨空抓住,順手口塞到馬屁股側後方的幾個網格袋子內。
整個過程,胯下的戰馬竟然都沒有絲毫的停頓。
熟練得就像吃飯一樣。
所有騎兵掠過之後,滿地屍體,無頭的占多數。
這就不是打仗,這是……屠殺。
鮑雲安放棄了,他下令剩下的兩百多號手下停止進攻,先往城鎮內退卻。
哪怕是去支援那些傭兵,也被在這兒麵對上萬鐵騎要好。
後世記載:
燕藩對陣東方行省之戰,由歸義王府派出一萬精騎首獲“大勝”。
斬首八百,自損不足五十。
之所以把歸義王和燕王這兩個競爭對手的戰績放到一起,主要也是因為統一聯合政府想維護顏麵。
畢竟這東方行省在名義上也算是政府的直屬行政區劃。
若是後人知道,有兩方勢力向此地發兵十餘萬,掀起腥風血雨,
而作為中央政府的統一聯合議會卻對此毫無作為,
不知道會怎麽鄙視議會那幫老怪呢。
所以為了自己的老臉,議會強橫的命令封鎖了消息,並且篡改新聞報道,把曆史變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
北方最強的兩個王府,聯合出兵席卷整個東方行省,
正義的議會政府為避免內戰,隻能逼迫選擇息事寧人。
有如此為民為國之議會,乃是我數十億華族同胞之幸也。
這就是他們想要後世知道的“事實”。
然而真正的實際情況是……
他們害怕了,害怕燕王和歸義王真的合兵一處,揮師入關,直取長安。
別看已經過了幾十年,關中的父老鄉親們還是念著李家皇室的。
議會也沒有做到真正的民主,隻是把個人獨裁統治,變成了他們議會政治集團的獨裁統治。
統一聯合都建立幾十年了,議會高層骨幹依舊是由老統合會的人組成。
老議長死了,換兒子上。
兒子死了,換孫子上。
如此循環往複,永無盡頭。
這跟他們一直鄙視的封建繼承製有什麽區別?
這樣的“冥主”政府,真正發自內心擁戴的人又能有幾個?更何況是關中平原這個皇城根兒下的地盤,當年統合會的大軍就是在這裏頻頻受阻,如過街老鼠一般,被所有當地百姓唾棄,甚至攻擊。
在南方三天達成的戰果,他們在關中平原整整耗費了三個月。
光是拿下長安周邊的郡縣,所耗費的時間就遠超南方任何一座重鎮堅城。
更別說長安了。
帝都……他們前前後後加起來,可是打了十幾個月啊。
即便戰後大清洗,這片土地上依舊有很多對他們懷揣著惡意甚至恨意的人。
所以他們害怕,害怕被喜迎王室的老百姓給活活氣死、嚇死。
害怕長安“光複”的消息,傳遍傳遍大江南北,特別是傳到保皇派或者說擁皇黨那些封建餘孽耳中。
到那種時候,他們都不敢想象會是怎樣一副末日景象。
當年他們兵臨長安城下的時候,皇宮裏的興元帝,估計也是像那樣的絕望吧。
再者,他們又想搞什麽坐山觀虎鬥的倒黴策略。
這種策略本來是好的。
但前提是有坐收漁翁之利的本事。
要不然,不管是那兩條老虎之中的哪隻打贏了,都會調轉頭來咬你一口。
哪怕是你最後能幹掉這隻老虎,這也是一樁不完美的“買賣”。
放任兩位王爺拿下東方行省,對於議會政府來說非但沒有絲毫利益可得,反而會白白丟失數百萬平方公裏的直轄領地。
傻子都看得出,這是一樁虧本買賣。
而議會政府,卻隻能無奈的咽下苦果。
因為這都是他們自己作出來的。
“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是老祖宗得出的專業結論。
當時的議會政府,也確實是揣著這樣的想法。
但他們沒想到,北方那兩位王爺,完全就不吃他們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