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係人類新建地球和月球現代科技文明城市的計劃開始時,清理各大陸的核廢墟是最大的一個問題。[]


    所以幾乎人類75%的戰士,95%的平民都加入了清理的人員行列。


    大型的推土機高20多米,長50多米。隻有生產巨大的推土機和挖掘機械,出廠大型渣土車才能加速城市垃圾的清理。


    具體的做法是在核墟城市的周邊修建大型的垃圾處理廠,分揀站,用大量的小型工程機器人和少量的中型機器人,全智能挑選建築垃圾中的廢鋼材和有回收使用價值的材料。


    分揀出來的東西歸類堆放,然後送入生產回收部分進行材料深加工備用。


    在城市周邊選擇回收垃圾處理地點,挖深坑掩埋生活垃圾。用密封的金屬桶裝有毒有害和有放射性的東西,然後集中深挖地坑掩埋。


    在清理原城市廢墟的大廈中,采用定向爆破和工程機器人協同拆遷的辦法,把倒塌一半甚至於整棟廢墟大樓給推倒。


    僅僅清理廢墟城市的舊址,把處理後的城市建築垃圾分揀分類後,全部垃圾重新生產出建築水泥,去修新的馬路和高樓。


    有的小城市直接把所有無用的垃圾集中的推入深坑,上麵覆蓋2米多厚的有機土壤,然後在上麵修建人工園林。核戰中的廢墟城市恢複了原始的樹林麵貌。


    每個核戰前的人類超級大的廢墟城市,都在一個個的被大型的機械施工隊改造成環保型的工業基地或者是旅遊勝地。其餘的小城市全部改建成為園林和養殖基地。


    地球目前隻能存在16個超級人類大城,具有現代科技的大城。(.無彈窗廣告)另外除了38個養殖園地,108個種植園林以外,所有的土地還原自然生態。這些化為還原自然生態的地區一律拆除人類文明的痕跡,種植樹木和綠草植被後還原地球的原貌。


    地球上的大江大河都開始讓巨型機器人去疏通和清淤泥。


    有總數近80多萬的機器人在參與整個地球的改造計劃。


    陸君總計投入整改地球自然生態的智能機器及機械家族的機械為260萬台,人類投入的智能機器為30萬台,其它機器人80萬,大型機械和工程車總計300萬架。其中參與治理修複工程的工程師8萬人,技術工人,維修機械工人70萬,工程兵60萬,機械兵種90萬。總人力資源綜合起來為機械670萬台,人類250萬人。


    時間上推斷得進行15年。


    徹底的把地球的城市廢墟清理處理幹淨,還原成大自然的原貌,同時還要完成38個養殖園地,108個種植園林,16個超級人類現代科技大城的建設。


    或許人們都不太理解為何去費這麽大的勁去整理核戰前一片廢墟。


    事實上一個完美的星球來自智能生命對它的保護。


    星球產生的智能生命,隻能合理的利用它的資源,這個規則和平衡不能打破。


    地球上核戰前的城市何其的多,這是核戰後的人類不能想象的。


    在接近核戰毀滅前的5年,人類都沒有停止無規則發展城市的計劃,生產更是混亂和無序的失控狀態。


    人口在暴增的同時,死亡率等於接近零,人口的基數越來越臃腫,老年人很難死去,因為生化病毒的緣故,人們都活在藥劑中,每個人都像僵屍一樣活得漫無目的。(.好看的小說)


    或許因為2034年生化製劑的出現,人類的壽命平均為106歲,核戰前的2060年,人口爆滿到330億,但是核戰結束後突然退減到2.5億人。人類幾乎都麵臨自身嚴重的生存問題,但是幸存的人們還拿著殺人的武器彼此殺戮著對方。


    所以到了2081年,事實上能統計的人類僅有不到5000萬了。


    又是20多年的戰爭。


    人類還剩餘區區不到3000萬人。


    生化藥劑nd6事實上把人類的文明徹底的摧毀了。


    2060年的核戰到2081年核戰的結束,人類在20年的無目的戰亂中摧毀了2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為210個,地區為40個,城市大約11095個,縣鎮也是少有幸免。


    沒有幾個城市是完好無損的,沒有幾個超級大城沒有被核彈攻擊過。


    所以此刻清理這些大約11095個城市,包括近5萬的鄉鎮廢墟,這會是一個巨大的地球改造工程,而且同時要疏通地球上的河道,加深湖泊的深度,恢複原始的樹林,山嶽林木,在沙漠幹旱地區引水渠,修水庫,治理風沙和塵暴。


    計劃為15年改變陸地的現狀,同時海洋的海水汙染改造還有江河湖泊的淡水汙染改造都要同期進行。


    按照陸君的一句話說叫:“我們在修複地球。”


    能修複地球的,唯有現代人類,因為有了高科技和高度發展的文明。


    有了超級機械和能源,所以人類真的在進行一次自我的救贖,自我環境的改善。


    而且這一切並不久遠,而且在陸君開始實施這一切的時候,3個機械家族的高級智能都讚同陸君的想法。


    修複地球的計劃和地球水質、大氣改造的計劃同時進行中。


    陸君來到月球城,此刻懸浮在月球軌道上空的18台“宇宙電子眼”都在分頭有序的工作中。


    隻有看宇宙的最邊緣深處,18台“宇宙電子眼”才會集中統一工作,來提高18倍的采集信號工作,更快的讓人看到更遙遠的星空深處。


    陸君趕到月球城的星空監視站,這裏的內部特勤人員正在密切的注視著天王星飛來的碎星塊。


    陸君問負責監視的一位後勤組女官道:“蘭工,是什麽生物?”


    李蘭沉穩的回答道:“這是來自外太空的一個碎星體殘留,估計在1.2年後抵達我們月球附近370公裏,這樣飛過去而已,隻要沒有大的宇宙能量波動,這群碎石不可能撞到地球和月球。”


    陸君道:“事實上這群東西飛了3個多月,還有11個月靠近地球,我們一定要監視這碎星的一切。”


    李蘭是位東方華國女人,她不過25歲,是位天文物理係的博士。


    李蘭匯報說:“宇宙電子眼僅僅是能探測到遠距離的星光,原理是采集遙遠的光線數據來綜合分析,至於這麽遠的星球是否存在生命體,此刻還有近一光年的時間,不知道統帥您是如何知道會有有機生命體的?”


    陸君看著還在遙遠處,漸漸飛過來的碎星雲圖道:“直覺,我的直覺是這些東西上麵有怪物,我的直覺來自對大量知識的感悟。”


    李蘭聳聳肩道:“我們研究自然科學的不講直覺,隻講現實存在。不過我會一直留意觀察這群飛來物體的,即使上麵有威脅我們的怪物,我們有這麽強大的地球聯盟軍團,還有高科技技術的機器人戰士,我們有必要擔憂什麽嗎?”


    陸君:“不是擔憂,而是一種自然的直覺,不過希望是個錯覺。”


    看著陸君走過去看窗外月球城市的風景,李蘭嘟著嘴自語道:“直覺?我喜歡你怎麽就沒有直覺了呢?”


    陸君過了一會回身問道:“你的丈夫最近有過消息麽?”


    李蘭的眼神閃過一絲的惆悵,因為事實上她失蹤的丈夫還沒有回應。


    作為星艦戰鬥機飛行員的馬克在巡航火星的那次任務中失去了消息。


    整個星艦的人都回來月球,唯有他一個人不知道去向,而且在信號中斷前他沒有異常的反應,而且月球總部的人員都對空戰規則認識的得十分的清楚。一半自己脫離編隊的戰機,一般認為是受到敵軍的攻擊,還有一個可能是他的飛機出了特殊故障,而且是致命的故障,使得他突然脫離群的聯係網,飛機也可能不小心撞上了地表突然突兀的山峰。


    不過整個星艦當時必須的接收回程的建議。無論活動好不好。


    李蘭的丈夫馬克是個十分受飛行聯隊所有戰士愛戴的軍官,隻能為他祈福了,戰爭年代,早出的人未必能晚歸。


    陸君決定派個小組去火星看看,畢竟陸君也珍惜每個人的生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核墟城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聖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聖秋月並收藏核墟城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