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號”的船帆上不斷閃耀著劇烈的黃色光芒,此刻正在進行相關的升級。
在這樣一片單調的海麵上,帶著光芒的“鯤鵬號”煞是顯眼,哪怕是兩三百米開外,都可以看得到這股強光。
然而除了偶爾遊過的一些小魚,迎麵吹來的海風,天上聚散不定的白雲,卻沒有任何人可以見到這一奇異的景象。
距離出發,已經過去了一天的時間。
憑著“鯤鵬號”的速度,這裏已經離東極山很遠了,幸存者們已經徹底的消失在了視野裏。
而大海上也再度恢複了荒無人煙、萬年不變的狀態。
當陳軒意識到已經有大半天沒有出現活人,沒有了顧慮以後,他就收起風帆,暫停了航行,開始了船隻部分結構的升級。
他能進行的升級隻有兩項。
——————
選項一:擴大載具麵積5㎡。需求:“木材”100單位。
選項二:強化船帆性能,提升動力至三階。需求:“木材”20單位,“植物纖維”400單位,“油”60單位,金屬20單位。
——————
花費了400單位的木材,陳軒將“鯤鵬號”的麵積擴大了20平米,現在的“鯤鵬號”甲板麵積大概在30平米左右。
甲板和船帆是同時升級的,甲板早就已經升級完成了,隻剩下風帆仍然保持著進化的狀態。
船帆的升級總是要慢上許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當初還是木筏的形態時候不同,之前“鯤鵬號”的船體升級時發出的是白色光,而現在的船體升級的時候發出的光變為了黃色。
這是進階以後帶來的另一項改變。
現在需要耐心地等待。
半透明的虛擬光幕在意識中展開,陳軒一邊看著係統麵板,一邊看著“鯤鵬號”多出來的這些甲板麵積若有所思。
——————
【當前資源】:
“木材”:12單位。
“植物纖維”:225單位。
“生物塑料”:19單位。
“油”:165單位。
“金屬”:86單位。
“泥土”:53單位。
“玻璃”:1單位。
“石頭”:63單位。
“凝膠”:23單位。
——————
一些材料消耗在船體的升級上,一些材料消耗在了物品製作上,到目前陳軒隻剩下了這些材料。
“木材”此刻的餘量著實不是太多,這方麵的缺口還大,現在的“鯤鵬號”想要擴建需要越來越多的木頭,真是讓人頭疼。
什麽時候,要是能在船上種樹就好了。
不過一直夢想的種地事業還沒搞定,現在就想種樹也太操之過急了點。
搖了搖頭,陳軒又展開了【載具信息】的麵板,開始查看“鯤鵬號”當前的狀態。
——————
【載具信息】
載具名稱:鯤鵬號
載具種類:小型多功能船
評價:初級水上功能性載具。(你是出來旅遊的嗎?)
載具屬性:麵積:甲板:32平米,船艙:30平米
高度:3米(船艙:1米,建築:2米)
儲物艙:25立方米
最大航速:20節(37km/h)
最大載重:6500kg
動力:中型船帆(二階)
當前狀態完好
特殊效果:庇佑(載具有時可以替你吸收致命傷害)。
——————
如今“鯤鵬號”的甲板麵積有足足有32平米,而其中木屋所占不到12平米,還剩下20平米多的空間等待著開發利用。
32平米有多大?
那比一個小教室還要大的多。
站在木屋邊上,陳軒隻覺得甲板上偌大的空間讓他感到有些空虛。
這樣不行。
必須得找點東西充實一下。
第一時間,陳軒想到的是他的種田大計。
很久之前,他曾經考慮過“鯤鵬號”上種地,後來因為在東極山上呆的太久,而且種地不是那麽急迫,這個計劃於是一再往後推遲。
現在既然他再度回歸了航海生活,那麽這個計劃也該重啟了。
而且沒事種種地,也可以修身養性,排遣一下旅途的無聊。
雖然按著正常情況,把泥土放在木質材料上肯定不靠譜,畢竟木頭容易腐朽,怕水,怕蛀蟲。
不過對於有著“修複模塊”的“鯤鵬號”來說,這倒不是個問題,畢竟地板也是“鯤鵬號”的一部分,可以隨時可以修複。
隻要持續地修複,那麽地基完全可以一直保持穩固,那麽在上麵種地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想到這裏,陳軒立即開始了動手。
他打算先在船頭和船尾的位置各自開辟5平米的麵積先作為試驗田。
5平米的空間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養活自己應該足夠。
而且雖說要種地,但是規劃要合理,兩邊留下充足的過道,這樣看起來不會太過擁擠。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現在的好處是,以後一開門就可以看到兩邊的田地,讓人賞析悅目。
由於泥土也是要占一定體積的,而如果直接覆蓋在甲板上當然不好,看起來太醜不說,打理起來也不方便。
因此,陳軒決定將空間往下開辟。
雖然這樣會使得船艙的儲物空間縮小一些,但是這並不是大問題。
為了種田,這都是值得的。
心念一動,兩個大概麵積有5平米,深度有30公分的矩形凹槽一前一後地出現在了船頭和船尾的位置。
就像是突然某個看不見的生物在地麵踏上了兩個巨大的腳印。
布局定型。
接著,陳軒心念一動,開始往兩個坑洞裏填充泥土。
隻見泥土憑空出現在了坑洞中間的位置,然後慢慢的蠕動,開始向著周圍擴散開來。
要注意的土地的厚度要保證大概在10到15公分之間。
這樣的泥土規模才基本可以滿足一些蔬菜的基本的種植需要。
雖然使用係統收取泥土的時候速度慢的像隻蝸牛,但是釋放就很快了,不過幾分鍾,兩個坑裏就被填的慢慢當當。
而“泥土”一下子減少了40單位,隻剩下了13單位,這些數量已經不夠再開辟一片像樣的土地了。
但不管怎麽說,種植的基本條件——土地總算是有了,接下來隻需要再開墾一番,就可以進行播種。
然而搞定了耕地後,此刻的陳軒並不打算立刻開始種地。
他打算一鼓作氣,繼續改建一下“鯤鵬號”。
在這樣一片單調的海麵上,帶著光芒的“鯤鵬號”煞是顯眼,哪怕是兩三百米開外,都可以看得到這股強光。
然而除了偶爾遊過的一些小魚,迎麵吹來的海風,天上聚散不定的白雲,卻沒有任何人可以見到這一奇異的景象。
距離出發,已經過去了一天的時間。
憑著“鯤鵬號”的速度,這裏已經離東極山很遠了,幸存者們已經徹底的消失在了視野裏。
而大海上也再度恢複了荒無人煙、萬年不變的狀態。
當陳軒意識到已經有大半天沒有出現活人,沒有了顧慮以後,他就收起風帆,暫停了航行,開始了船隻部分結構的升級。
他能進行的升級隻有兩項。
——————
選項一:擴大載具麵積5㎡。需求:“木材”100單位。
選項二:強化船帆性能,提升動力至三階。需求:“木材”20單位,“植物纖維”400單位,“油”60單位,金屬20單位。
——————
花費了400單位的木材,陳軒將“鯤鵬號”的麵積擴大了20平米,現在的“鯤鵬號”甲板麵積大概在30平米左右。
甲板和船帆是同時升級的,甲板早就已經升級完成了,隻剩下風帆仍然保持著進化的狀態。
船帆的升級總是要慢上許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當初還是木筏的形態時候不同,之前“鯤鵬號”的船體升級時發出的是白色光,而現在的船體升級的時候發出的光變為了黃色。
這是進階以後帶來的另一項改變。
現在需要耐心地等待。
半透明的虛擬光幕在意識中展開,陳軒一邊看著係統麵板,一邊看著“鯤鵬號”多出來的這些甲板麵積若有所思。
——————
【當前資源】:
“木材”:12單位。
“植物纖維”:225單位。
“生物塑料”:19單位。
“油”:165單位。
“金屬”:86單位。
“泥土”:53單位。
“玻璃”:1單位。
“石頭”:63單位。
“凝膠”:23單位。
——————
一些材料消耗在船體的升級上,一些材料消耗在了物品製作上,到目前陳軒隻剩下了這些材料。
“木材”此刻的餘量著實不是太多,這方麵的缺口還大,現在的“鯤鵬號”想要擴建需要越來越多的木頭,真是讓人頭疼。
什麽時候,要是能在船上種樹就好了。
不過一直夢想的種地事業還沒搞定,現在就想種樹也太操之過急了點。
搖了搖頭,陳軒又展開了【載具信息】的麵板,開始查看“鯤鵬號”當前的狀態。
——————
【載具信息】
載具名稱:鯤鵬號
載具種類:小型多功能船
評價:初級水上功能性載具。(你是出來旅遊的嗎?)
載具屬性:麵積:甲板:32平米,船艙:30平米
高度:3米(船艙:1米,建築:2米)
儲物艙:25立方米
最大航速:20節(37km/h)
最大載重:6500kg
動力:中型船帆(二階)
當前狀態完好
特殊效果:庇佑(載具有時可以替你吸收致命傷害)。
——————
如今“鯤鵬號”的甲板麵積有足足有32平米,而其中木屋所占不到12平米,還剩下20平米多的空間等待著開發利用。
32平米有多大?
那比一個小教室還要大的多。
站在木屋邊上,陳軒隻覺得甲板上偌大的空間讓他感到有些空虛。
這樣不行。
必須得找點東西充實一下。
第一時間,陳軒想到的是他的種田大計。
很久之前,他曾經考慮過“鯤鵬號”上種地,後來因為在東極山上呆的太久,而且種地不是那麽急迫,這個計劃於是一再往後推遲。
現在既然他再度回歸了航海生活,那麽這個計劃也該重啟了。
而且沒事種種地,也可以修身養性,排遣一下旅途的無聊。
雖然按著正常情況,把泥土放在木質材料上肯定不靠譜,畢竟木頭容易腐朽,怕水,怕蛀蟲。
不過對於有著“修複模塊”的“鯤鵬號”來說,這倒不是個問題,畢竟地板也是“鯤鵬號”的一部分,可以隨時可以修複。
隻要持續地修複,那麽地基完全可以一直保持穩固,那麽在上麵種地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想到這裏,陳軒立即開始了動手。
他打算先在船頭和船尾的位置各自開辟5平米的麵積先作為試驗田。
5平米的空間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養活自己應該足夠。
而且雖說要種地,但是規劃要合理,兩邊留下充足的過道,這樣看起來不會太過擁擠。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現在的好處是,以後一開門就可以看到兩邊的田地,讓人賞析悅目。
由於泥土也是要占一定體積的,而如果直接覆蓋在甲板上當然不好,看起來太醜不說,打理起來也不方便。
因此,陳軒決定將空間往下開辟。
雖然這樣會使得船艙的儲物空間縮小一些,但是這並不是大問題。
為了種田,這都是值得的。
心念一動,兩個大概麵積有5平米,深度有30公分的矩形凹槽一前一後地出現在了船頭和船尾的位置。
就像是突然某個看不見的生物在地麵踏上了兩個巨大的腳印。
布局定型。
接著,陳軒心念一動,開始往兩個坑洞裏填充泥土。
隻見泥土憑空出現在了坑洞中間的位置,然後慢慢的蠕動,開始向著周圍擴散開來。
要注意的土地的厚度要保證大概在10到15公分之間。
這樣的泥土規模才基本可以滿足一些蔬菜的基本的種植需要。
雖然使用係統收取泥土的時候速度慢的像隻蝸牛,但是釋放就很快了,不過幾分鍾,兩個坑裏就被填的慢慢當當。
而“泥土”一下子減少了40單位,隻剩下了13單位,這些數量已經不夠再開辟一片像樣的土地了。
但不管怎麽說,種植的基本條件——土地總算是有了,接下來隻需要再開墾一番,就可以進行播種。
然而搞定了耕地後,此刻的陳軒並不打算立刻開始種地。
他打算一鼓作氣,繼續改建一下“鯤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