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魔都的大巴車裏,戲團的成員歡快得如同第一次參加春遊的小學生,一路上歡聲笑語,看見車窗外有新奇的廣告牌都要拍上一張。


    江祺也拍了很多張。


    他拍的都是自家廣告牌。


    潯城周邊的高速公路,尤其是路口,掛的都是雪村的廣告牌。高速公路口的廣告牌質量如何大家心裏都清楚,無論是led的電子顯示屏還是樸實無華的大橫幅,圖片都是粗糙的。


    主要靠字,越大越好。


    高速公路上車速這麽快,字小了實在看不清。


    這次戲團去魔都表演,遊樂園不可能隻出人。《皇女傳》是大戲,全程唱下來得近兩個小時,戲院的全體成員都得上台表演,所需要的道具戲服的數量可想而知。


    再加上各類樂器,大巴車小了都裝不下。


    無論是戲服,道具還是伴奏師傅們的樂器,那都是戲院成員們的心肝寶貝。收拾行李放在大巴車底下放行李的小空間的時候都得仔細著,自然是不可能郵寄去魔都。


    戲團的演員,基本上都和馮班主一樣,正兒八經在外麵摸爬滾打了好些年。唱得如何暫且不計,起碼演出經驗相當豐富,不然馮靈和汪杏花也不可能看得上。


    這些演員有不少都是自帶戲服和道具入職的,伴奏師傅們的樂器就更不用說了,都是他們自己的。


    能被演員們自帶入職的,自然都是好衣服。比不上馮靈那些被剪了東珠、金片、銀片的蘇繡,但也比平常市麵上能買到的戲服出色。


    《皇女傳》是戲班裏唯一一出全員都能上台,人人都有詞唱的大戲。而且因為戲本子是汪杏花寫的,有不合適的地方汪杏花可以直接改,所以《皇女傳》的戲服基本都是這群演員的壓箱底,最好的。


    為了讓戲班演員們的寶貝疙瘩不至於堆在一起壓壞了哪件,江祺特意租了輛53座的。


    超大容量,超值享受。


    越靠近魔都,眾人就越興奮。


    馮班主容易暈車,抱著小包坐在第一排,時不時就要問司機一句:“師傅,還有多久到啊?”


    司機師傅也是脾氣好,不厭其煩地回答了五六遍,答桉都差不多。


    “快了快了,個把鍾頭吧。”


    至於個把鍾頭究竟是多久,馮班主不清楚,他也不感興趣,是單純的想問,同時把小包越抓越緊。


    “老板。”坐在最後一排的馮靈不知道什麽時候跑到了第三排,伸手戳了戳第二排已經開始打瞌睡的江祺,“我們這麽多道具和戲服,放在旅店安全嗎?”


    江祺打著哈欠,揉揉眼,放下手機:“不放酒店,放劇院裏。等下先去劇院,楊朝歌專門給我們準備了一個道具間,空的,隻放我們的戲服和道具。”


    “那就好。”馮靈這才放心,露出期待的神情,“馬上就能見到方圓劇院了,杏花說方圓劇院是新開的劇院,裝修特別好,設施也新,舞台也大,真想趕快見見。”


    江祺笑道:“不是都在網上看過照片了嘛?舞台確實大,楊朝歌給我安排的那個小劇場一點都不小。我打聽過了,方圓劇院的小劇場小的隻有七八十個座位,你們演出的劇場有三百多個座位,是很好的劇場。”


    “對的對的,而且票賣得不錯,都賣出71%的票了。我統計過,方圓劇場這些年邀請外來的戲團演出,首場的平均上座率也就80%。”汪杏花從後排探出頭來,“如果明天還有現場買票了,運氣好也能賣到80%的樣子,咱們就達到平均水平了。”


    “然後咱們再厚積薄發,不對,厚積薄發太慢了,我們應該叫一鳴驚人。”汪杏花豎起一根手指頭,“第2場賣它個100%,賣爆!第三場直接換千人大劇場,揚名立萬就是現在!”


    馮靈被汪杏花誇張的語氣和表情逗笑了,捂著嘴笑得聲音都打顫:“好,我努力讓《皇女傳》揚名立萬。”


    談笑間,魔都到了。


    進入城區後車上的眾人就不怎麽在聊天了,都安靜地坐著。江祺知道越靠近方圓劇院大家就越緊張,在座的除了馮靈當年唱戲的時候見過大世麵,其餘的在市劇院都很少有登台的機會,更別說魔都的大劇院。


    緊張是正常的。


    現在再怎麽緊張都無所謂,隻要不到時候上台緊張露怯就行。


    這種時候,汪杏花當年挑人的標準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她挑的都是不喜形於色,心理素質好的。


    穿過高樓聳立的街道馬路,江祺發現方圓劇院的位置似乎還不錯,不遠處就是cbd,不是在郊區。


    能在這種地方新開一家大劇院,方圓劇院的老板夠有錢的啊!


    馮止秋能把劇本殺店開在方圓劇院附近,也挺有錢的。


    楊朝歌在停車場等江祺等人。


    楊朝歌長得和微信頭像沒什麽區別,隻是本人更有氣勢一點。這裏的氣勢指的不是盛氣淩人,而是專業性,幹練,一看就很專業的樣子,無論她說什麽都會讓人下意識的信服。


    楊朝歌邊上還站著一個熟人。


    紮著馬尾辮,身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笑容滿麵的楊晴。


    大巴車上的人一下車,楊晴就無縫切換成了殷勤的實習生模式。


    “馮老師好久不見,你一路坐車過來這麽久沒有暈車吧?身體還舒服嗎?我在劇院的休息室裏給你們燒好了熱水,我知道馮老師你喜歡喝枸杞泡的水,枸杞我已經準備好了。”


    “行李多嗎?需要我幫忙搬嗎?我來抱這個鼓吧!”


    “百靈老師好,我在休息室裏給您準備了您愛喝的紅茶!”


    “汪經理好久不見呀,哇,您身上這件外套是新買的吧,這是太適合您了!”


    “江老板好,沒想到您也一起來了。”


    “羅老師,您嗓子好點了沒?這段時間換季別著涼了。”


    “周老師,您還把您的高胡帶來了呀。您腰不好放著我等會兒來搬吧,您放心,我肯定輕手輕腳。”


    “廖老師……”


    楊晴就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在戲團成員中來回穿梭,每個人都能顧到打聲招呼,忙前忙後,又是搬行李又是領路。


    楊朝歌:……


    看著恨不得長出8隻手來的侄女,楊朝歌覺得自己就多餘來停車場接人。


    “江老板。”楊朝歌笑著對江祺伸出手,“遠道而來真是辛苦了,等會兒我領各位去劇院裏轉轉。劇院為各位準備了專門的排練室,現在3號劇場正好是空的,可以直接去劇場舞台上走位過戲。”


    “如果有什麽額外需求隨時說,能滿足的我這邊都會盡量滿足。”


    江祺客套地笑著:“楊經理真是客氣了,還是先存道具吧。”


    需要放在劇場儲物間裏的戲服和道具不算太多,一人分一點一趟足以搬完。


    楊朝歌和領著大家往劇院裏走,不知道是不是有意挑的路,剛進劇院大門江祺就看見了《皇女傳》的海報。


    這個海報是遊樂園提供的,複古款的簡易手繪海報,上麵有汪杏花畫的馮靈皇女扮相的人物小像。


    在馮靈和汪杏花的年代,新戲的海報都是這麽畫得。海報上需要有戲的名字和紅角,像馮靈這種紅角,戲迷們都是看人買票。


    他們不在乎馮靈唱的是什麽戲,戲是什麽題材,隻要是馮靈唱的就買票去看。因此海報上紅角的占比非常重要,戲名的字體可以小,但紅角的名字一定要大。


    現在已經很少有這種形式的海報了,方圓劇院估計是覺得遊樂園方提供的海報還挺複古,挺有意思,所以就沒改,直接用了。


    “明天晚上的演出,我給江老板你留了第1排的中間位置。”路過海報的時候,楊朝歌適時說道。


    “《皇女傳》的票賣得相當不錯,尤其是高價票,一開票後台就一次性賣出去了21張,現在前5排的好位置都賣得差不多了。看來《皇女傳》在我們這兒也是有粉絲的。”


    江祺微笑點頭,心想的確是有粉絲,但不是戲團的粉絲,是劇本殺的粉絲。


    原來馮止秋的店裏有21名員工呀。


    太好了,不是26個。


    方圓劇院一共有5層,總麵積相當之大。


    9個劇場,從1號劇場到9號劇場,排序是按劇場規模來排的。


    1號劇場是千人大劇場,共有2700多的座位,觀眾席成階梯形層層抬高,分為上下兩層,大到江祺覺得買後排票的觀眾需要拿望遠鏡看舞台並不是誇大其詞。


    舞台之大,登台次數少一點的站在舞台上,看著台下烏泱泱的人群估計都能嚇得腿發軟。


    不過1號劇場也很少使用就是了。


    戲曲部作為方圓劇院的賣票困難戶,就沒用過1號劇院,一般都是在3號劇院打轉。慘一點的時候去5號劇場演出,5號劇場就是標準的小劇場了,隻有100來個座位。


    往後的6、7、8、9號劇場就更小了。這4個劇場連100個座位都沒有,通常用作表演木偶戲,兒童劇之類的演出。偶爾也會用於給新人一個登台的機會,讓新人在這些真正小劇場演出,賣一些便宜得離譜的票。


    一般情況下,戲曲部的演出淪落到5號劇場,楊朝歌就會開始邀請外地戲團來演出,給自家是戲團排新戲的時間。


    因此方圓劇院的戲團對於外來的戲團是沒有任何排斥的,站在他們的角度外來戲團是來幫忙撐場子的,運氣好的話還能互相交流一下經驗。


    參觀完劇院後,江祺去楊朝歌的辦公室簽訂了合同。合同內容雙方早就擬好了,演出時間是11月19日-11月28日,橫跨了兩個星期。


    方圓劇院方承諾至少有三場演出,也就是目前開票的19號,20號和21號的三場。


    至於後續演出,根據前三場的效果來看。


    遊樂園方麵也做出了要求,如果前三場的平均上座率在85%以上,遊樂園方有權要求分成上調。


    這個條件方圓劇院愉快的同意了。如果前三場的平均上座率在85%以上,不用遊樂園提要求,方圓劇院自己也會提高待遇求馮靈她們多演幾場。


    剩下的更細的條款,都是何祿的律師事務所在談。江祺把合同拍照發給何祿,雙方確定沒有問題後爽快簽字。


    可能是因為票賣得確實還可以,楊朝歌的態度非常熱情,簽完合同後又陪著江祺去3號劇場看戲團成員走位。


    馮靈他們在台上走位,台下好奇看熱鬧的不少。有方圓劇院戲團的成員,還有隔壁音樂劇、舞劇、木偶劇的演員,江祺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演員都是聽說馮靈他們到了特意過來看的。


    《皇女傳》是個什麽內容,在網上搜一搜就能搜到。


    大女主,重生文,複仇逆襲,皇女登基……


    《皇女傳》之前在遊樂園演了那麽久,觀眾數量並不少。隻不過是因為遊樂園這個地方比較特殊,看過《皇女傳》的大多數都是潯城本地及周邊城市的,外地遊客相對較少,分到魔都這個單個城市就更少了,所以在本地沒什麽名氣。


    方圓劇院的演員們隨便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戲曲部這次請來的戲團的戲有多新奇。


    我的乖乖,女皇登基不比棒打鴛鴦好看?


    也有人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這個劇情會不會有些新穎過頭觀眾們不接受啊?”說這句話的一聽就知道是戲曲部的,“我們劇院看戲的觀眾的平均年齡還蠻大的。”


    “是啊,要是話劇或者音樂劇的觀眾還好,戲曲…有點難。”一位高挑的美女撐著下巴道。


    其他演員關注的點則不同:“這個戲團是唱什麽戲的啊?昆曲嗎?這戲服怪好看的,比你們平時穿戲服好看多了。”


    “黃梅戲啊,等等,你這話什麽意思?什麽叫他們的戲服比我們的戲服好看?”


    “我…我就覺得中間那個小姑娘身上那件看著挺…挺好的。”


    “廢話,能不好嘛。我剛剛都打聽過了,蘇繡。”


    “嘶——不是說小地方的戲團嗎?這麽闊?”


    “小地方都不允許人家有錢啊?沒準人家賺得比咱們多,我聽說她們戲團的那個老板可有錢了,楊經理的侄女之前就是在那裏實習,實習的時候就能上台演,不然楊經理怎麽可能邀請她們過來。”


    “誒?是楊經理找的關係嗎?我怎麽聽說是殷菲殷老師介紹來的?”


    台下的圍觀群眾七嘴八舌的聊著,台上走位的演員們全然不在意。馮靈還拜托台下的圍觀群眾幫忙看看走位有沒有問題,大家是專業人員,看這個自然是沒問題。


    等熟悉完舞台,大家都聊上了,方圓劇院的演員們還向馮靈她們介紹附近有哪些好吃的館子,哪些館子又貴又宰人。


    晚上大家一起吃的盒飯。


    在劇場裏演出的演員和電視上的演員還是不同的,演藝圈的女演員們大多數要麽瘦要麽死,吃飯恨不得精確到克。劇場裏的演員雖然也會控製飲食,但不至於那麽變態。


    尤其是戲曲演員,隻是會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保護好嗓子,其它方麵沒有那麽講究。


    戲曲演員因為扮相的緣故,不能過瘦,臉要稍微圓潤一些,身材也不能太過扁平不然會撐不起戲服。最關鍵的是如果長期節食減肥人太瘦,會中氣不足唱不好戲。


    這也是為什麽馮靈在現在的審美裏隻是一個標致的有些嬰兒肥的小美人,但在大多數戲曲演員的眼裏卻是個標準的適合上台唱戲的大美人。


    尤其是在馮靈唱了兩嗓子後,方圓劇院戲團的當家花旦,一位30歲出頭,高挑,保養得很好,五官明朗大氣,剛剛在台下擔心《皇女傳》的題材會不會太過新穎導致觀眾們接受不了的姚女士,兩眼淚汪汪的感動地握著馮靈的手,感歎馮靈真是生不逢時。


    這模樣,這身段,這嗓子,剛剛在舞台上的那扮相,若是生在戲曲昌盛的時代,絕對是紅角,運氣好沒準還能唱成大名鼎鼎的馮老板。


    可惜呀,時代變了,馮靈的長相已經不吃香了,現在的人都不喜歡鵝蛋臉的美女了。


    不然馮靈還能調轉賽道,去隔壁逐夢一下演藝圈。


    晚飯過後,當家花旦姚女士當即決定,明天的演出一定要帶著方圓劇院戲團的成員來給《皇女傳》捧場。


    就算到時候台下的老年觀眾沒有辦法接受,在謝幕的時候鴉雀無聲,她們也會賣力鼓掌,當好群眾演員和氣氛組。


    正所謂隻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姚女士表示捧場的重任就交給她吧。


    然後第2天晚上姚女士就被打臉了。


    戲7點開場,6點左右觀眾就可以提前入場坐著了。


    看戲的觀眾的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但也有不少小年輕。


    比如說前三排,就被小年輕承包了。


    這些小年輕有一個特點。


    他們帶了燈牌。


    姚女士都懵了,她在方圓劇院唱了幾年的京劇,見過帶燈牌的觀眾,但那些觀眾一定不是來看戲的。


    楊經理,咱們戲曲部出息了呀!


    江祺坐在第1排,看著抱著燈牌的隔壁的馮止秋,也懵了。


    馮止秋帶的燈牌是紅色的,很顯眼,上麵就三個字,小百靈。


    “你是小百靈的粉絲?”江祺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是不是出了問題,馮止秋之前不是沒去過遊樂園玩嗎?她哪來的機會聽馮靈唱戲?


    “不是呀,我不是來捧場嘛。我上網搜了一下,你們戲團的當家花旦的藝名是小百靈。我之前看話劇的時候見過粉絲帶燈牌來,就是開場前亮一下,正式開演的時候就收了,主要是撐場麵氣氛組。”


    “我不就是帶人來撐場麵的嘛,當然得做個燈牌呀。”


    馮止秋表示粉絲頭子,她是專業的。


    說著馮止秋還扭頭朝後排看了看,有些疑惑的指著後排幾個也抱著小百靈名字的燈牌的年輕觀眾,問:“她們也是江老板你的朋友嗎?”


    馮止秋一開始還以為自己抱燈牌來會顯得很孤單,所以特意做了倆,第1排一個,第2排一個,反正第1排、第2排都有她們店的人。


    沒想到做燈牌的還挺多,足足有三四個。


    江祺扭頭看了一下後排那些熟悉的燈牌,覺得肯定不是汪杏花請來的托。


    因為這些燈牌他認識。


    是遊樂園的周邊。


    有一段時間汪杏花不知道該出什麽周邊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出了一批小百靈的燈牌,結果賣得賊好。


    副作用就是開演之前走進戲院會覺得是演唱會現場,入目全是燈牌。


    “不是。”江祺道,“他們應該隻是單純的小百靈的粉絲。”


    買了燈牌周邊的那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劇本殺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噸噸噸噸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噸噸噸噸噸並收藏從劇本殺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