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皇宮,昭仁殿。
殿內數十楠木雕琢的木桌從禦台兩邊延伸至殿門外的石階上,延綿數十米,桌上用來宴客的金石器皿比比奇珍,器皿裏酒香醉人香純,一聞便是上好的女兒紅。大紅的喜毯從殿外石階一直鋪陳至殿內高台,高台上往日放著的禦座被兩把鎏金鑲著的太師椅所替代,顯然是為主婚人備著的。
眾人都說今兒個這場國婚,兩朝閣老魏諫左右跑不過這主婚的大差事,至於另外一人,猜來猜去便放在了太、祖的兄弟明王身上。這不,連皇貴妃和太子都在左手席上候著了,右相和明王到現在都還未到,顯然是身負重任,要踩著壓箱底兒的功夫才隆重登場。
巳時將近,偏殿的朝臣勳爵們早早地被宮娥們請了出來,舒舒服服地落座在昭仁殿內的位席上。今兒個大喜,一應大臣們少了平日裏朝上的拘束,個個兒眉飛色舞地談論著這次國婚。殿外的內侍們聽著宮門口的消息,來回在殿內給諸位貴戚傳著宮城外的熱鬧景兒。
聽說新郎官兒打從順天街裏出來,一路上繞了半個帝都,紅紅火火的喜樂蔽天,讓皇城的百姓們瞧得滿滿足足。聽說那迎親的儀仗是劍戟開道、武官抬奩,清一水兒的先鋒官們身披蔚紅盔甲個個兒英武俊朗,迎親隊行過之處折了滿城風流。聽說十年難出一次欽天監的老監正領著徒子徒孫守在重陽門親自為新郎祈福加佑。
消息一個接著一個,這場國婚陣仗之大讓昭仁殿裏候著的皇親貴戚們好一陣咂舌,都道洛家公子好手筆。
不過也是,能娶得權傾天下手握半壁江山的帝梓元為妻,這番手筆不備下又豈對得住那累累盛名。隻是有些念舊的老臣皇親們一邊聽著一邊歎息,想著他們溫潤冠雅的太子等了十年的帝家女,終歸還是沒能全了太、祖皇帝那道曾經羨絕雲夏的傾世賜婚。
若是他們的太子還在,今日這場婚宴才真正稱得上是國之慶典。可惜,可惜了……雖說是喜慶的日子,終歸有人忍不住歎出了聲,心下感慨。
恢弘的喜樂在宮牆內已隱約可聞,一路入重陽門、中和閣、朝華宇殿而去,顯然是去迎新娘子了。聽了小半日八卦的朝臣們眼見著時辰已到,回了各自的席位等著一對新人前來。還未坐穩,隻見遲遲而來的相爺和明王相攜悠悠閑閑地進了殿,被宮娥引著坐在了高台下右手邊的前兩個席位上,和謹貴妃太子遙遙相對。
朝臣們見這一出,頓時便訝異了,連明王和右相都位列下座,滿朝上下攝政王難道還能尋得出比他們更有資格主婚的人?當即有些離得近又好奇的朝臣們就要下席位來問兩人,隻是還未起身,殿外的喜樂聲突然大作,熱熱鬧鬧地朝著昭仁殿而來——聽這聲音,想是新人快進殿了!
眾人一邊伸長脖子翹首以盼,一邊心裏頭納悶著那主婚人究竟是誰。恰在此時,殿內右側門被緩緩推開,內宮大總管吉利的聲音在殿內響起。
“主婚人到,眾臣相迎。”
此令一出,滿座嘩然。謹貴妃、太子、皇室親王、兩朝閣老皆在座,誰敢讓殿內滿朝朝臣相迎,即便是隱世的大家宗師,也過於托大了,這可是大靖的朝殿上!
可吉利是內宮大總管,他的話便是攝政王的諭令,縱使心中百般不滿詫異,除了謹貴妃、太子和兩位老親王,殿上的勳貴朝臣齊皆起身,低頭相迎。
一道絳紅的身影自右側門而入,來人腳步沉然,利落颯爽。低頭相迎的朝臣還未抬首,便聽到了端坐的謹貴妃藏不住的驚詫聲。
這場國婚的主婚人究竟是誰,竟能讓皇貴妃如此失態?埋著頭的朝臣們心底猶若上百隻虱子撓著,好奇得緊。好在那人也是體諒,終於開口說了話。
“今兒個大婚,眾卿不必拘禮,都起來落座吧!”
這聲音怎麽會在高台上!金鑾殿上足足聽了三年,殿上垂首行禮的朝臣們齊刷刷抬首朝抬高台上看去。
高台鎏金鳳椅前,帝梓元一身絳紅曲裾,長發高挽,腰間鳳凰錦帶相扣,裙擺下方五爪盤龍騰天欲起,和鳳凰交相輝印,她就這麽貴氣無比鳳眼微挑地立著,端是昭容無雙。
眾臣當即便有點兒晃神,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盛容出現的攝政王,即便是她當年入主內閣被封攝政時也未有過今日之容。
可即便再貴意無雙,她今兒個也不該在那裏站著啊,她不是應該和洛銘西成雙成對地從主殿而入,她站在主婚人的台上,那今天的新嫁娘又是誰?
大靖的朝臣們也著實有些可憐,老不容易一場震驚朝野的國婚,到了這個時候連舉行婚禮的人都還沒搗騰清楚。
好在殿內還有個把敢質問帝梓元的人,未等眾臣相疑,謹貴妃已經從席位上站起,皺著眉滿是怒意朝帝梓元望去,“攝政王!這究竟是怎麽回事?你怎麽會是主婚人,那舉行國婚的又是誰,你戲弄我們不成?”
這場國婚舉朝皆知,到頭來成親的不是帝梓元,這不是把一眾朝臣勳貴視為掌中玩物,隨意戲弄又是什麽!
“貴妃娘娘,本王何時說過今日在昭仁殿舉辦婚禮的是本王?今日在昭仁殿舉辦婚禮的是我帝家子嗣,非是本王。”帝梓元一點不在意謹貴妃的質問,她微微垂眼,目有戲覷。
帝家子嗣,不是帝梓元,便隻剩一個帝燼言。
“十日後國婚將在昭仁殿舉行。”
——十日前,帝梓元在金鑾殿金口玉言的隻是這麽一句,從頭到尾她都沒有親口說過今日舉辦婚禮的是她自己。隻不過當丞相奏請,攝政王親口允下要舉辦國婚時,沒有人想過今日在這昭仁殿上舉行婚禮的是靖安侯世子。
謹貴妃被問得一滯,頓時啞口無言。她憤憤朝對首的明王使了個眼色。但平日裏都還頗為跟隨她意願的老親王今日不知道怎麽回事,竟半句口都不開,隻一個勁地朝殿外望,仿佛在期許著什麽又一副不敢置信的惶惶模樣。
謹貴妃無法,隻得自個兒開口:“攝政王,你功在社稷,你成婚尚可算國婚,可帝世子畢竟隻是一介朝臣,他怎麽能在這昭仁殿上以國婚的名義舉辦婚禮?我大靖國婚之名在攝政王你眼底就如此兒戲?”
這算是當殿質問了。不過今日謹貴妃倒不算無的放矢,如帝梓元不能好好給朝臣一個說法,帝家少不得會落個專權跋扈,行為輕狂的名聲。
“國婚?”帝梓元的聲音悠悠然響起,又兀然一重,“貴妃娘娘也說了這是國婚,隻是不知貴妃娘娘是否還記得大靖是如何建立的?”
“當然是太、祖戎馬征戰打下江山……”謹貴妃的聲音戛然而止,看著帝梓元墨沉的眼睛,神情一變,沒有再說下去。
帝梓元問了一個幾乎被大靖朝臣和子民遺忘了將近二十年的問題。
大靖是如何建立的?
是太、祖征戰數十年窮極一生所建不假,但二十四年前□□和帝盛天稱霸中原,各轄數十城池,成雙雄鼎立之勢,是帝盛天感萬民戰亂之苦,將半壁江山拱手相讓,這才有大靖的順利建國。
無□□,便無大靖,可無帝盛天,同樣亦無大靖,是韓帝兩家共同建立了這座王朝,這才是用血鑄成的鐵錚錚的事實。
“我帝家也曾開國裂土,為大靖建國耗盡心力。我姑祖母一生征戰禪讓天下,我父親親禦帥令三入六王之亂,我帝家八萬鐵血盡埋青南,我一生殫精竭慮盡付大靖朝堂。如今帝家隻存我帝梓元和帝燼言兩人,他大婚之日便是他承爵之日。貴妃娘娘、諸位親王、眾卿……”帝梓元立得筆直,她的目光在昭仁殿上逡巡而過落在所有人身上,然後緩慢的又格外鄭重地落下一句:“我帝家的靖安侯君,他的婚禮,難道擔不得朝臣相賀,擔不得百姓相迎,擔不得一場國婚之禮?”
此一問,不僅朝臣,即便是當年染過戰血上過沙場的幾位老親王都隱隱動容。
帝家自大靖建國便是特殊的存在,帝家幾代人皆功在社稷,本該位極人臣,但細細數來,卻全都未落得個實心實意的好下場。當年開國的帝家主渺無蹤跡,沒享過一天尊崇的地位,帝永寧被冤死在帝北城自盡而亡,八萬帝家軍被坑殺青南城,帝梓元被皇家下令困於泰山隻得化名任安樂做了十年的女土匪,帝家唯一的繼承人帝燼言為了活下來更是被當成孤兒在東宮無名無分地養大。
樁樁件件,哪一件聽下來不是悲屈無奈,但帝梓元還朝後卻能放下舊怨,在三國之亂時親禦十萬帝家軍掛帥出征,九死一生保住了大靖邊疆,她雖□□,但在位掌權的三年卻勵精圖治,整治國祚,振興大靖,實為一代賢王。
如此世家,如此傳人,如今帝燼言以靖安侯君的身份在昭仁殿舉辦國婚,實不為過。
這是大靖和韓氏皇族應給帝家的歉意和尊重。
一直未曾開口的明王自席上緩緩起身,罕見地朝帝梓元的方向行下臣禮,老邁的聲音異常莊重,若仔細聽來,竟還帶著一抹難以察覺的歉疚。
“帝家仁德,曆代靖安侯更是功在社稷,靖安侯自然擔得起這場國婚。攝政王,請一對新人入殿吧!”
隨著明王聲音落下,昭仁殿上的朝臣一個個起身,此起彼伏的聲音在昭仁殿內響起。
“臣請靖安侯入殿成婚。”
“臣請靖安侯入殿成婚。”
“臣請靖安侯入殿成婚。”
……
看著殿上的朝臣,帝梓元眼神微動,終是劃過深深的感慨和釋懷。
所有帝家的過去和篇章,所有的不忿和傷害,在帝燼言以大靖靖安侯的身份在昭仁殿成婚的這一日,都應該放下了。
“請靖安侯入殿!”吉利上前一步,朗聲朝外喊去。
於此同時,一輛馬車突兀地出現在宮外的官道上,急速地朝重陽門而來。
皇宮,昭仁殿。
殿內數十楠木雕琢的木桌從禦台兩邊延伸至殿門外的石階上,延綿數十米,桌上用來宴客的金石器皿比比奇珍,器皿裏酒香醉人香純,一聞便是上好的女兒紅。大紅的喜毯從殿外石階一直鋪陳至殿內高台,高台上往日放著的禦座被兩把鎏金鑲著的太師椅所替代,顯然是為主婚人備著的。
眾人都說今兒個這場國婚,兩朝閣老魏諫左右跑不過這主婚的大差事,至於另外一人,猜來猜去便放在了太、祖的兄弟明王身上。這不,連皇貴妃和太子都在左手席上候著了,右相和明王到現在都還未到,顯然是身負重任,要踩著壓箱底兒的功夫才隆重登場。
巳時將近,偏殿的朝臣勳爵們早早地被宮娥們請了出來,舒舒服服地落座在昭仁殿內的位席上。今兒個大喜,一應大臣們少了平日裏朝上的拘束,個個兒眉飛色舞地談論著這次國婚。殿外的內侍們聽著宮門口的消息,來回在殿內給諸位貴戚傳著宮城外的熱鬧景兒。
聽說新郎官兒打從順天街裏出來,一路上繞了半個帝都,紅紅火火的喜樂蔽天,讓皇城的百姓們瞧得滿滿足足。聽說那迎親的儀仗是劍戟開道、武官抬奩,清一水兒的先鋒官們身披蔚紅盔甲個個兒英武俊朗,迎親隊行過之處折了滿城風流。聽說十年難出一次欽天監的老監正領著徒子徒孫守在重陽門親自為新郎祈福加佑。
消息一個接著一個,這場國婚陣仗之大讓昭仁殿裏候著的皇親貴戚們好一陣咂舌,都道洛家公子好手筆。
不過也是,能娶得權傾天下手握半壁江山的帝梓元為妻,這番手筆不備下又豈對得住那累累盛名。隻是有些念舊的老臣皇親們一邊聽著一邊歎息,想著他們溫潤冠雅的太子等了十年的帝家女,終歸還是沒能全了太、祖皇帝那道曾經羨絕雲夏的傾世賜婚。
若是他們的太子還在,今日這場婚宴才真正稱得上是國之慶典。可惜,可惜了……雖說是喜慶的日子,終歸有人忍不住歎出了聲,心下感慨。
恢弘的喜樂在宮牆內已隱約可聞,一路入重陽門、中和閣、朝華宇殿而去,顯然是去迎新娘子了。聽了小半日八卦的朝臣們眼見著時辰已到,回了各自的席位等著一對新人前來。還未坐穩,隻見遲遲而來的相爺和明王相攜悠悠閑閑地進了殿,被宮娥引著坐在了高台下右手邊的前兩個席位上,和謹貴妃太子遙遙相對。
朝臣們見這一出,頓時便訝異了,連明王和右相都位列下座,滿朝上下攝政王難道還能尋得出比他們更有資格主婚的人?當即有些離得近又好奇的朝臣們就要下席位來問兩人,隻是還未起身,殿外的喜樂聲突然大作,熱熱鬧鬧地朝著昭仁殿而來——聽這聲音,想是新人快進殿了!
眾人一邊伸長脖子翹首以盼,一邊心裏頭納悶著那主婚人究竟是誰。恰在此時,殿內右側門被緩緩推開,內宮大總管吉利的聲音在殿內響起。
“主婚人到,眾臣相迎。”
此令一出,滿座嘩然。謹貴妃、太子、皇室親王、兩朝閣老皆在座,誰敢讓殿內滿朝朝臣相迎,即便是隱世的大家宗師,也過於托大了,這可是大靖的朝殿上!
可吉利是內宮大總管,他的話便是攝政王的諭令,縱使心中百般不滿詫異,除了謹貴妃、太子和兩位老親王,殿上的勳貴朝臣齊皆起身,低頭相迎。
一道絳紅的身影自右側門而入,來人腳步沉然,利落颯爽。低頭相迎的朝臣還未抬首,便聽到了端坐的謹貴妃藏不住的驚詫聲。
這場國婚的主婚人究竟是誰,竟能讓皇貴妃如此失態?埋著頭的朝臣們心底猶若上百隻虱子撓著,好奇得緊。好在那人也是體諒,終於開口說了話。
“今兒個大婚,眾卿不必拘禮,都起來落座吧!”
這聲音怎麽會在高台上!金鑾殿上足足聽了三年,殿上垂首行禮的朝臣們齊刷刷抬首朝抬高台上看去。
高台鎏金鳳椅前,帝梓元一身絳紅曲裾,長發高挽,腰間鳳凰錦帶相扣,裙擺下方五爪盤龍騰天欲起,和鳳凰交相輝印,她就這麽貴氣無比鳳眼微挑地立著,端是昭容無雙。
眾臣當即便有點兒晃神,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盛容出現的攝政王,即便是她當年入主內閣被封攝政時也未有過今日之容。
可即便再貴意無雙,她今兒個也不該在那裏站著啊,她不是應該和洛銘西成雙成對地從主殿而入,她站在主婚人的台上,那今天的新嫁娘又是誰?
大靖的朝臣們也著實有些可憐,老不容易一場震驚朝野的國婚,到了這個時候連舉行婚禮的人都還沒搗騰清楚。
好在殿內還有個把敢質問帝梓元的人,未等眾臣相疑,謹貴妃已經從席位上站起,皺著眉滿是怒意朝帝梓元望去,“攝政王!這究竟是怎麽回事?你怎麽會是主婚人,那舉行國婚的又是誰,你戲弄我們不成?”
這場國婚舉朝皆知,到頭來成親的不是帝梓元,這不是把一眾朝臣勳貴視為掌中玩物,隨意戲弄又是什麽!
“貴妃娘娘,本王何時說過今日在昭仁殿舉辦婚禮的是本王?今日在昭仁殿舉辦婚禮的是我帝家子嗣,非是本王。”帝梓元一點不在意謹貴妃的質問,她微微垂眼,目有戲覷。
帝家子嗣,不是帝梓元,便隻剩一個帝燼言。
“十日後國婚將在昭仁殿舉行。”
——十日前,帝梓元在金鑾殿金口玉言的隻是這麽一句,從頭到尾她都沒有親口說過今日舉辦婚禮的是她自己。隻不過當丞相奏請,攝政王親口允下要舉辦國婚時,沒有人想過今日在這昭仁殿上舉行婚禮的是靖安侯世子。
謹貴妃被問得一滯,頓時啞口無言。她憤憤朝對首的明王使了個眼色。但平日裏都還頗為跟隨她意願的老親王今日不知道怎麽回事,竟半句口都不開,隻一個勁地朝殿外望,仿佛在期許著什麽又一副不敢置信的惶惶模樣。
謹貴妃無法,隻得自個兒開口:“攝政王,你功在社稷,你成婚尚可算國婚,可帝世子畢竟隻是一介朝臣,他怎麽能在這昭仁殿上以國婚的名義舉辦婚禮?我大靖國婚之名在攝政王你眼底就如此兒戲?”
這算是當殿質問了。不過今日謹貴妃倒不算無的放矢,如帝梓元不能好好給朝臣一個說法,帝家少不得會落個專權跋扈,行為輕狂的名聲。
“國婚?”帝梓元的聲音悠悠然響起,又兀然一重,“貴妃娘娘也說了這是國婚,隻是不知貴妃娘娘是否還記得大靖是如何建立的?”
“當然是太、祖戎馬征戰打下江山……”謹貴妃的聲音戛然而止,看著帝梓元墨沉的眼睛,神情一變,沒有再說下去。
帝梓元問了一個幾乎被大靖朝臣和子民遺忘了將近二十年的問題。
大靖是如何建立的?
是太、祖征戰數十年窮極一生所建不假,但二十四年前□□和帝盛天稱霸中原,各轄數十城池,成雙雄鼎立之勢,是帝盛天感萬民戰亂之苦,將半壁江山拱手相讓,這才有大靖的順利建國。
無□□,便無大靖,可無帝盛天,同樣亦無大靖,是韓帝兩家共同建立了這座王朝,這才是用血鑄成的鐵錚錚的事實。
“我帝家也曾開國裂土,為大靖建國耗盡心力。我姑祖母一生征戰禪讓天下,我父親親禦帥令三入六王之亂,我帝家八萬鐵血盡埋青南,我一生殫精竭慮盡付大靖朝堂。如今帝家隻存我帝梓元和帝燼言兩人,他大婚之日便是他承爵之日。貴妃娘娘、諸位親王、眾卿……”帝梓元立得筆直,她的目光在昭仁殿上逡巡而過落在所有人身上,然後緩慢的又格外鄭重地落下一句:“我帝家的靖安侯君,他的婚禮,難道擔不得朝臣相賀,擔不得百姓相迎,擔不得一場國婚之禮?”
此一問,不僅朝臣,即便是當年染過戰血上過沙場的幾位老親王都隱隱動容。
帝家自大靖建國便是特殊的存在,帝家幾代人皆功在社稷,本該位極人臣,但細細數來,卻全都未落得個實心實意的好下場。當年開國的帝家主渺無蹤跡,沒享過一天尊崇的地位,帝永寧被冤死在帝北城自盡而亡,八萬帝家軍被坑殺青南城,帝梓元被皇家下令困於泰山隻得化名任安樂做了十年的女土匪,帝家唯一的繼承人帝燼言為了活下來更是被當成孤兒在東宮無名無分地養大。
樁樁件件,哪一件聽下來不是悲屈無奈,但帝梓元還朝後卻能放下舊怨,在三國之亂時親禦十萬帝家軍掛帥出征,九死一生保住了大靖邊疆,她雖□□,但在位掌權的三年卻勵精圖治,整治國祚,振興大靖,實為一代賢王。
如此世家,如此傳人,如今帝燼言以靖安侯君的身份在昭仁殿舉辦國婚,實不為過。
這是大靖和韓氏皇族應給帝家的歉意和尊重。
一直未曾開口的明王自席上緩緩起身,罕見地朝帝梓元的方向行下臣禮,老邁的聲音異常莊重,若仔細聽來,竟還帶著一抹難以察覺的歉疚。
“帝家仁德,曆代靖安侯更是功在社稷,靖安侯自然擔得起這場國婚。攝政王,請一對新人入殿吧!”
隨著明王聲音落下,昭仁殿上的朝臣一個個起身,此起彼伏的聲音在昭仁殿內響起。
“臣請靖安侯入殿成婚。”
“臣請靖安侯入殿成婚。”
“臣請靖安侯入殿成婚。”
……
看著殿上的朝臣,帝梓元眼神微動,終是劃過深深的感慨和釋懷。
所有帝家的過去和篇章,所有的不忿和傷害,在帝燼言以大靖靖安侯的身份在昭仁殿成婚的這一日,都應該放下了。
“請靖安侯入殿!”吉利上前一步,朗聲朝外喊去。
於此同時,一輛馬車突兀地出現在宮外的官道上,急速地朝重陽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