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愛麗絲》在青年鋼琴家交流會開幕式後爆火。


    因為不能錄屏的關係,大家都隻能聽到《致愛麗絲》曲名,而不知道其曲子到底彈奏了什麽。


    讓沒有觀看直播的粉絲無比心癢。


    “《致愛麗絲》我還想再聽一萬遍。”


    “這次演奏會門票竟然還隻是一次性的……嗚嗚嗚,連重聽都不可以。”


    “話說後續還有蘇爹的演奏嗎?我這就買票去。”


    “感覺錯億。”


    “心癢癢,蘇爹趕緊出正式版吧。就是演奏會票價,我也要購買來聽聽。”


    “好奇心完全被調動起來了。”


    “不僅如此,這首《致愛麗絲》還是為安徒生的新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創作的。”


    “不愧是好基友!蘇爹直接借著這機會給安徒生新童話打廣告啊。”


    “心更癢癢了。鋼琴曲還沒聽呢,現在又來安徒生的新童話……而且也是還沒發布。”


    “對於這樣的廣告行為!!很鼓勵!蘇爹多多作曲寫歌啊。”


    “話說大豬蹄子最近新書也沒動靜。這三人……三個人同時吊我們的胃口。商量好的吧?”


    粉絲們已經沸騰了。


    而就在《致愛麗絲》熱度最為高漲的時候,山海出版社官方媒體賬號發布了一則消息:


    “安徒生新作《愛麗絲夢遊仙境》已上線預售,請點擊以下鏈接預訂……”


    滄海這波熱度蹭得恰如其分。


    再加上安徒生無論是《童話鎮》還是《小王子》,口碑都非常不錯。


    尤其是《小王子》,裏麵金句頻出,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成人,都有著相當的啟發。


    因此安徒生新作預售一上線就賣爆了。


    一百萬、兩百萬、五百萬、八百萬!


    預售數字達到了恐怖的八百萬冊。


    對於這樣的熱度滄海已經心無波瀾,粉絲們也都已經習慣。


    但別忘了現在藍星村文化交流計劃已經推行,大和人對於安徒生還是很陌生的。


    看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熱度如此之高。


    大和人很迷惑。


    “安徒生很有名嗎?新書預售竟然這麽恐怖?”


    “我的天……你竟然不知道安徒生?好吧!不怪你們,藍星村文化交流計劃推進也不是很久,你們不了解安徒生也正常。建議去看看《童話鎮》,再去看看《小王子》”


    “額……抱歉,未婚,對童話沒興趣。”


    “我準備單身到死!讓童話見鬼去吧。”


    “單身未婚就更應該看看《小王子》了!也許你能知道自己為什麽單身,為什麽無法馴養女人!”


    大和有一大堆宅男宅女,低欲望,有些頹喪。


    他們不想消費、不想結婚,更不想看童話。因為他們已經不相信童話了……


    然而在華夏人的大力推薦下,還是有不少人對安徒生產生了興趣。


    繼而率先買了《小王子》回去一字一句的看。


    讀到小王子的孤獨、狐狸的“馴養論”、玫瑰花、點燈人、星星等等意象的時候,也是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我太喜歡《小王子》了!!原來童話竟然可以寫得這麽深刻。”


    “超級感動。”


    “我感覺我又能找到女朋友了。”


    “喜歡小王子。”


    《小王子》接著這個機會在大和火了一把,安徒生這個名字也印在了不少大和人心裏。


    白雪公主成了大和小朋友的“談資”。


    各種《童話鎮》周邊產品也進入了到了大和市場。


    《愛麗絲夢遊仙境》預售量超千萬冊。


    與此同時童話鎮樂園也被不少大和人所知,甚至還有不少開發商前來談合作,打算在大和也建一座童話鎮樂園。


    但並沒有如他們所願。


    蘇晨包括整個項目的高層都希望整個亞洲,魔都童話鎮樂園率先運營,這是和魔都有協議在先的。


    而且也不想步子跨得太大。


    一步步來比較現實。


    ……


    青年鋼琴家交流會開幕式結束後,蘇晨被很多鋼琴家搭訕,認識了不少人。


    與石讓也漸漸熟絡起來。


    “你是我見過最天才的年輕人。”石讓對蘇晨極為看重。


    在見到蘇晨的時候,他是想收徒蘇晨的。


    但在聽完蘇晨的演奏和創作,他徹底打消了這種念頭。


    在他心裏蘇晨已經有與他平起平坐的實力……當然石讓不認為此時的蘇晨有能力超越他,而是覺得在同等年紀,蘇晨的成就和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二十五六歲。


    這個年輕人很有潛力。


    比起收徒,他更願意與蘇晨交朋友。


    “前輩過獎了。”蘇晨顯得極為謙遜,“我不過是平凡之輩,所謂天才,也隻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好一個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石讓沒想到蘇晨能說出如此深刻之言。


    心想:他的成熟度遠超我的想象。言行舉止間都流露著深藏不露的東方智慧。


    這一天蘇晨加了很多鋼琴家的微信。


    憑借著《致愛麗絲》的精彩演奏,他在青年鋼琴家之中名聲大噪。


    特別是那位叫杉本香織的大和女鋼琴家,和自己握手時握著不放……


    男孩子在外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


    ……


    《愛麗絲夢遊仙境》雖然已經進行預售,但實體書還沒有到達讀者手中。


    所以大家都還不知道這本書講的內容。


    反倒是讓人心心念念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已經開播了。


    第一集之後螺螄粉成為國民級美食。


    因此第二集開播時間還沒到,已經有無數人守在電視電腦前,或者捧著手機平板了。


    而且有了第一期的爆火。


    做餐飲或小吃的老板們在第二集播放的當天,很多喜歡“早退”的餐飲老板今天硬是沒有下班。


    雖然不知道這一集會播什麽。


    但留在店裏,萬一自己經營的美食火了呢?今晚指定能大賺一筆!


    而等待節目開播的觀眾也是熱烈討論交流起來。


    “餓瘋了APP已經打開,準備看到一樣美食點一樣外賣。”


    “有了上個星期吃到撐的教訓!從中午開始我就沒吃飯沒喝水……為的就是今晚一邊看節目,一邊點外賣胡吃海塞。”


    “螺螄粉已經煮上,坐等舌尖開始。”


    “看到彈幕我都已經開始餓了。”


    “以前男朋友安利過無數次螺螄粉,但我都不敢吃。看完舌尖,我嚐試了一下!真香!然後連續吃了一周螺螄粉。有和我一樣的嗎?”


    “我我我!我不僅吃了螺螄粉!我還把臭豆腐也一起吃了!突然發現越臭的東西越好吃……”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info">xiaoshuting.info</a>


    “額……您可以嚐試一下方便便。”


    “滾!!!”


    《舌尖上的中國》已經霸榜一周,《美食家》雖然在之後播放了新一期節目,但也沒能追上舌尖的熱度。


    大和人可能是天天吃自己的料理,已經有些膩了。


    螺螄粉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我來了我來了!一入舌尖深似海。”


    “螺螄粉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粉。”


    “特意飛了一趟華夏……發現華夏簡直就是美食天堂!!天南地北的美食,根本吃不過來。”


    “你這麽一說,我也想去華夏旅遊了。”


    彈幕密密麻麻。


    而也就在這時,時間悄然來到了晚上八點。


    所有人正襟危坐。


    大氣都不敢出。


    《舌尖上的中國》那動人的音樂響起,一時間彈幕刷屏。


    “萬餓之源!”


    “夢開始的地方!”


    “聽到音樂已經開始流口水了……”


    特別是前麵兩條,被無數人複製粘貼,成了複讀體霸屏。


    萬餓之源不是吹牛的,想當初蘇晨在看舌尖的時候,聽到音樂就開始分泌唾液……就像實驗中,狗狗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一樣。


    他被舌尖馴服了。


    而此刻舌尖也馴服了無數觀眾。


    “華夏自然地理的多樣變化,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華夏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


    第二集的主題在開始就闡明。


    主食的故事。


    說到主食,觀眾們都情不自禁想到米飯、麵條,彈幕裏也開始刷出各種各樣的評論。


    “幹飯人,幹飯魂!小二,上米飯!”


    “麵條YYDS”


    “這一集不會有黃金蛋炒飯吧?”穀


    果然不出觀眾所料,舌尖呈現的第一樣美食就是麵食。


    所謂一樣麵食百樣吃,造型多樣的饅頭、花卷出現在觀眾眼前。


    有玉米狀的、刺蝟狀的、兔子狀的……精致可愛。


    “好漂亮啊。”


    “這麽好看舍得吃嗎?”


    “他們的手好巧,好厲害啊。”


    “這哪是美食,分明就是藝術品。”


    大和人也嘖嘖稱奇,都說他們大和的美**致,直到此刻他們才意識到華夏人的食物,同樣精致到極致。


    隻是華夏美食的精致,那都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非料理店裏的可以營造。


    這種精致是對生活熱情的體現。


    麵食中,舌尖裏還提到了“黃饃饃”,是以一個淳樸的陝西老人老黃製作“黃饃饃”到集市上賣而展開的。


    令人最印象深刻的無疑是老黃扯著嗓子叫賣“黃饃饃誒!黃饃饃誒!”


    他那淳樸的笑容治愈了很多人。


    在裏麵大家看到了袋裝豆漿,引發無數人的回憶。


    “袋裝豆漿YYDS”


    “袋裝豆漿拿在手裏的蹂躪感特別棒。”


    “想當初一吸管抓下去,被飆一身純白的豆漿……五毛錢一袋,但比現在五塊錢一杯的都好喝。”


    “好懷念啊。”


    80後、90後都經曆過袋裝豆漿的年代。


    那時候沒有智能手機,摩托車、自行車代步還很普遍,很多人推著車在學校門口、街頭巷尾賣饅頭包子。


    熱氣騰騰。


    很有人間煙火氣。


    而對於舌尖中提到的饢,很多人記憶最深刻的,應該是小嶽嶽在相聲中提到“打鹵饢”。


    饢在畫麵中一出現,大和人最是感到新奇。


    “這是饢?不是披薩嗎?”


    “我怎麽感覺這是披薩鼻祖?”


    “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想吃!流口水。”


    舌尖第二集層次也相當分明,在麵食之後,緊接著就開始講米食。


    米粉、肉夾饃、廣州細麵、長壽麵、臊子麵……


    其中炒河粉、肉夾饃這兩樣美食把觀眾的口水都饞出來了。


    炒河粉薄而透明,口感柔韌順滑。


    一份幹炒牛河上桌。


    香氣四溢。


    人們對炒河粉最直接的記憶應該來自校門口的小攤位。就像每個學校外都有賣炸土豆的一樣,炒河粉也必不能少。


    “我的天!竟然還有炒河粉。我記得上大學那會兒,晚飯連續吃了一個月炒河粉,好吃又便宜。加雞蛋和火腿……不能想了,口水止不住流。”


    “我是高中那會兒吃得比較多。食堂窗口專門有賣炒河粉。”


    當然熱度最高的要屬肉夾饃。


    關中長安的肉夾饃。


    長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曾經匯聚全國乃至世界的人在這裏,也將各種各樣的美食帶到了這裏。


    所以長安有“主食天堂”之稱。


    肉夾饃、褲帶麵、牛羊肉泡饃……


    烤好的白吉饃加上精心鹵製的肉餡兒,一口咬下去,饃和肉同時咬在嘴裏,二者的口感和味道在舌尖上激烈碰撞,香氣在唇齒間擴散開來。


    簡直不要太美味。


    “肉夾饃!我的最愛。”


    “啊啊啊!救命啊!要饞死了!”


    “才從長安回來……讓我恨不得再飛一趟長安。”


    “沒吃過肉夾饃的路過,現在瘋狂想吃。”


    “我也是我也是。”


    “還有牛羊肉泡饃。我聽說長安人吃麵都要點一份泡饃,然後把饃撕碎泡麵湯了吃,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饃+麵湯!那就是就是神仙般的味道。”


    “你們別說了……我已經控製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了。”


    “點外賣!現在就點外賣。”


    一時間商戶們忙得不可開交。


    黃袍加身和藍袍加身的外賣小哥在夜間瘋狂奔襲,用他們的腿跑出一份份訂單和效率。


    肉夾饃、炒河粉一下火了。


    不僅如此,後麵蘭州牛肉麵、臊子麵等等各種麵都跟著火了。


    節目的最後還拍攝了粽子、年糕、餃子。


    “一代粽師”成為熱搜詞攀上熱搜。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要講述的是主食,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


    畢竟鬆茸、火腿,不是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吃到的。


    而第二集中的炒河粉、肉夾饃、蘭州牛肉麵、肉粽、臊子麵……這些主食幾乎都是人們每天能接觸到的食物。


    平價!


    親民!


    而且“安利”密集。


    肉夾饃直接賣斷貨。


    而提到麵,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能大談特談。


    “山城人!!每天早上必吃一碗小麵!小麵YYDS”


    “長安人,褲帶麵一天不吃都想得慌。”


    “坐標京都,炸醬麵YYDS”


    “宜賓燃麵才是永遠滴神。”


    “蓉城牛肉麵必須站出來說話。”


    對於大和人來說,拉麵對於他們並不陌生。


    然而華夏的各種麵條吃法,卻令他們十分好奇。肉夾饃也是他們在大和聞所未聞的。


    “肉夾饃??這不是漢堡包嗎?”


    “但看起來比漢堡包好吃!好像還更健康。”


    “我的天……華夏竟然還有這種美食。簡直逆天。”


    “華夏人不愧是吃界祖師爺,太會了吧。”


    “肉夾饃不會是漢堡包的祖師爺吧?”


    “從賣相上看,我好像更喜歡肉夾饃……好想現在就吃怎麽辦?”


    “我也是!!可是我們大和買不到啊。”


    “我立刻買飛華夏的票!”


    “從東都飛華夏的票竟然賣完了!!!什麽情況?”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在大和引起的反響遠遠大於華夏。


    對於華夏人來說,這些主食司空見慣,每天都在吃,頂多也就是點個外麵滿足一下食欲。


    或者懷念一下自己走過的青春。


    比如炒河粉就承載著很多人都學生時代。


    但對於大和人而言,這就是一片全新天地啊。


    咖喱麵、意大利麵……遠遠沒有華夏的麵條種類豐富啊,看那拉麵上的羊肉,清爽的湯汁,白淨的蘿卜,紅顏的辣椒油,翠綠的蔥末和香菜……食欲滿滿。


    而肉夾饃被他們稱為“東方漢堡包”。


    對於這種“漢堡包”,很多人都想先嚐為快。


    毫無疑問“東方漢堡包肉夾饃”登上了華夏和大和雙邊熱搜。


    “我終於體會到什麽叫地大物博了。華夏真的牛啊!”


    “五千年的美食文化,吊打我們。”


    “《美食家》當時讓我文化膨脹,但現在對比《舌尖上的中國》才發現,我們小了,格局小了……根本就是弟弟!”


    “對於主食我們也就拍拍大和式意大利麵、茶泡飯、飯團、壽司……再看看人家,那花樣多到離譜。”


    “他們的饅頭就很可愛。”


    “饅頭那麽可愛,為什麽要吃饅頭?”


    華夏人對於東方漢堡包這個稱呼,討論也是非常熱烈。


    “我怎麽就沒往這方麵想過?”


    “可能是司空見慣了吧。大和人沒見過,所以一下就相當了漢堡包。”


    “講真!肉夾饃真的比漢堡包好吃一萬倍。還更健康。”


    “我想說……隨著舌尖播出,肉夾饃不會火遍全世界吧?就像漢堡包一樣,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快餐食物。”


    “別說!還真有可能。”


    “瞬間文化膨脹有沒有。”


    很多華夏人都沒想到,竟然一語成讖,在往後的日子裏,大和肉夾饃店如雨後春筍般開起來。


    M漢堡包和K漢堡包,這兩大世界性的快餐品牌,在大和和華夏的業績受到巨大影響。


    下滑嚴重。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便是肉夾饃“東方漢堡包”提法的盛行。


    一場關於美食的文化輸出,一發不可收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兒曝光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仇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仇雕並收藏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兒曝光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