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凱歌主動放棄北宛城,童真他們進入北宛城之後,西征軍的北方也逐漸從混亂走向了安定。
童真親自坐鎮北宛城,在派出秦之豹去救援許一凡之後,他則抓緊時間收編俘虜,把他們融入到西征軍的隊伍當中。
除了童真沿途收編的俘虜,還有北宛城的俘虜之外,童真還派出了秦賦,帶著兩千人去北宛城的後方收攏各種逃兵。
如果放在往常,這些被打算的將士,往往都會被清算的,尤其是這些曾經叛離西征軍的將士,都會得到嚴懲的,但是,現在西征軍正是缺乏兵力的時候,對待這些逃兵、潰兵、散兵,童真一改之前的血腥淩厲手段,轉而以懷柔的手段去針對他們。
不管是許凱歌的兵馬,還有燕王軍的兵馬,說到底,他們都是大炎王朝的兵馬,可能因為立場不同,陣營不同,從而走向了對立麵,可這不影響他們被收編。
童真在打仗方麵,悍勇無敵,在治軍方麵,也是極有手段的,在恩威並施的情況下,大部分的俘虜都被他暫時降服了,為了不讓這些人繼續滋生其他的想法,在暫時收編他們之後,童真就把這些人送往了康城,讓他們參與到康城的守城戰當中去。
這些俘虜可不少,前前後後加起來,有近三萬人呢,這可不是小數目,送到康城,恰好解決了西征軍現在的窘況,盡管很多人不想去康城,也不願意去康城,然而,這已經由不得他們了。
童真隻給了他們兩個選擇,要麽死,要麽去康城守城,前者是立刻死,而後者可能會活下來,相對於前者,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後者。
為了把這些人送往康城,童真手上沒有那麽多的兵力,他沒有,可石族有啊,童真在跟石族的族長和幾位長老商量一番之後,就讓石族的軍隊和童真的軍隊,一起押解這群人去往康城。
隻是押解俘虜去參戰,他們自己又不用去打仗,還能借此跟殷元魁見上一麵,磋商和落實石族跟許一凡的交易,這點兒小事兒就不算什麽了。
許一凡和許凱歌的先後出現,讓童真暫時鬆了一口氣,最終,許一凡還是活下來了,不過,他卻不敢大意。
營救許一凡的事情,暫時隻能交給秦之豹去做,而童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石族人要安排,暫住在北宛城,隻是權宜之計,畢竟,北宛城本來就有北宛國的百姓和居民,在許凱歌叛離西征軍的時候,北宛國的人並沒有徹底的站在誰那邊,他們是誰的拳頭大,誰的實力強,就站在誰那邊,對與錯很難說,童真特沒有為難他們。
北宛城雖然是小國,又是獨立王國,是值得爭取的盟友,如果能得到他們的幫助,那自然最好,就算得不到幫助,隻要他們別搞事情,也足夠了。
安撫和穩定北宛城的百姓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安排石族人的居住,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除了這兩件事之外,趁機收複北宛城周邊的村鎮城池,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雖然這些地方對於戰局走向,暫時沒有什麽好處,卻也沒有什麽壞處,能占據那自然最好,至少,可以給西征軍提供更多的縱深。
北宛城這邊的戰鬥,在很大程度上,給西征軍帶來了極大的內耗,但是,也因為這件事,使得西征軍趁機把後方徹底的掌控下來,也穩定下來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西征軍的後顧之憂,這算是壞事之後的好事兒了。
北宛城的戰鬥結束了,康城的戰鬥卻逐漸升級起來,眼看著戰局越來越慘烈,百姓遷徙的事情,也逐漸加快了腳步。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北宛國既然已經滅國了,而北宛城又被西征軍占領了,這裏的百姓肯定也不能繼續居住了,向東遷徙是肯定的,相對於其他地方百姓遷徙遇到的阻力,北宛國百姓對於遷徙這件事,並不抵觸,反而很興奮。
其實,北宛國的居民早就想遷徙了,可惜的是,大炎王朝不肯接納他們,不單單是大炎王朝,西域和北蠻都不願意接納他們,因為在這三國看來,北宛國一個賠錢貨,誰沾上都要賠本。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想要進一步穩定西征軍的後方,像北宛國和石族,都是爭取的對象,因此,在進入北宛城的第三天,童真就開始著手他們的遷徙工作。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給童真的遷徙工作增加了不小的負擔,但同時也減輕了他們的負擔,不管是北宛國的人,還是石族的人,在得知童真的遷徙任務遇到阻力和問題的時候,他們主動幫忙。
之所以這樣,一方麵是向大炎王朝展現他們的價值,另一方麵還是為了他們,因為他們距離西洲最遠,遷徙是最後才開始的,如果前方的人遲遲遷徙不完的話,那一旦康城失守,西征軍敗了,西域聯軍過來之後,他們就會首當其衝,說不定會被西征軍給拋棄的,他們可不想被拋棄
,與其說他們是在幫童真,不如說他們是在幫助自己。
不管是因為什麽,在有了這些人的參與和幫助之後,整個遷徙工作,進行的相當順利,大大的提高了效率,這算是一個好消息。
好消息有了,壞消息也接憧而至。
首先,許一凡雖然在之前的戰役當中,並沒有殞命,但是,他卻遭到了許凱歌的追殺,從沙堡鎮一路逃往了碎葉鎮,當許一凡並沒有就此停下腳步,反而繼續往西。
根據秦之豹傳遞回來的最新消息,六月九號,許一凡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成功的穿過了碎葉鎮,而追殺許一凡的許凱歌,卻在碎葉鎮跟耶呼弟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一戰,雙方兩敗俱傷,最後還是在秦之豹帶著大隊人馬趕到的時候,耶呼弟選擇了撤退,西征軍趁機占領了碎葉鎮。
在這一戰之後,許凱歌的五千人,隻剩下了兩千餘人,可他卻在耶呼弟撤退之後,並沒有放棄追殺許一凡的決心,他帶著這兩千餘人,穿過了碎葉鎮,深入西域,繼續追擊許一凡。
秦之豹本來也打算追上去的,可是,耶呼弟在撤退沒多久之後,就帶著數千人,再次殺了回來,秦之豹被迫子啊碎葉鎮跟耶呼弟展開了數次激戰,最終,耶呼弟不敵敗走,秦之豹也被迫留在了碎葉鎮,至於許一凡和許凱歌,在他們離開碎葉鎮之後,就此失去了消息。
其次,之前為了營救許一凡,殷元魁讓寧致遠帶領三萬人,率先挑起跟燕王軍的戰爭,寧致遠不負眾望,帶著三萬人一路殺了涼州腹地,距離涼州城,也隻有百裏之遙,可最終,他還是被迫後撤,重新回到了涼州和西洲的交界處,展開了對峙。
燕王雖然起兵,卻並沒有造反,殷元魁此舉給了燕王一個很好的由頭,燕王借助此事,大做文章,不單單在涼州和庭洲,說朝廷如何對不起他燕王,還多次寫信送往長安,質問炎武帝為何要如此對待他這個叔叔。
這件事在發生沒多久之後,就傳回了長安,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朝野上下就這件事,分為了三派,有人站在了燕王這邊,有人站在了殷元魁這邊,有人則選擇了觀望。
站在燕王這派的,大多數都是朝中老人,他們在先帝在世的時候,就在朝中為官,跟燕王的關係本來就不錯,而之前提出以安撫為主的建議,就是他們提出的。
當然了,在這些人當中,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比如李建業和李建澤的人,都在其中搞風搞雨的。
站在殷元魁這邊,大多數都是武將,殷元魁是大將軍,雖然其常年待在東方,也極少參與作戰,可是,在許淳作亂被誅,秦嘉涆戰死的情況下,大將軍所剩不多的情況下,他們不站在殷元魁這邊,還能站在誰那邊?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作壁上觀,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冷眼旁觀,看著這兩方撕逼,說到底,這件事最終怎麽處理,還是得看炎武帝的意思。
對於這件事,在北宛城事了之後,炎武帝終於做出了決斷,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一方麵下旨斥責燕王擁兵自重,一方麵下旨斥責殷元魁擅自對藩王開戰,雖然聖旨上的言辭很是嚴厲,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炎武帝這是不打算深究。
至於炎武帝到底是真的不打算深究,還是權宜之計,那就不得而知了,隻是,因為這件事,西征軍和燕王軍徹底撕破臉皮了,燕王擁有十餘萬大軍,就是不去支援西征軍,而西征軍也在涼州和西洲邊疆,駐紮了重兵,雙方再一次回到了之前對峙的局麵。
最後一個壞消息,來自長安,其本來隻是一件小事兒,可是,其造成的影響卻很大,大到足以動搖大炎王朝的國本。
這件事就是慧法小和尚出現在長安,還有李璿璣從福州一路北上,進入長安說起了。
慧法小和尚,年齡不大,輩分卻極高,地位也很超然,他是西域佛門的佛子,在兩軍交戰之際,他進入長安,覲見了炎武帝,當著大炎王朝文武百官的麵,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西征軍撤兵,並且歸還西域其所占領的疆域。
第二,賠償被滅六國的損失。
第三,允許佛門進入中原傳教。
要求雖然不多,卻都格外的重要,對於這三個要求,炎武帝沒有說什麽,文武百官卻坐不住了,對於其提出的三個要求,都予以否決。
西征軍占領的十八城的疆域,是前線將士用數十萬性命和鮮血換來的,怎麽可能歸還,炎朝官員不但不打算歸還西域這十八城,他們還提出要西域再割讓十八城,最少十座城池,西征軍才肯撤軍。
關於第二個要求,賠償西域損失,更是無稽之談,向來都是成王敗寇,西域自己沒有守住國土,隻能怪自己能力不夠,賠償是不可能賠償的。
當然了,要賠償也可以,是西域賠償大炎王朝,而不是大炎王朝賠償西域。
至於最後一個要求,滿朝文武卻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認為,傳教是不可能的,中原向來都是獨尊儒術,不可能讓佛教出現的,另一部分則認為,傳教這件事是可以商量的,隻要西域滿足了前麵兩個條件,那傳教這件事是可以的。
然而,慧法的態度卻很堅決,他就這三個要求,不會改變,要麽大炎王朝答應,要麽就繼續打下去,西域自己把失去的土地奪回來。
麵對如此強勢的慧法,大炎王朝這邊的態度也很強勢,要麽西域答應要求,要麽就打下去,誰打贏了,誰說了算。
於是,雙方就此展開了拉鋸戰,而慧法小和尚,自從上殿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上殿,他在長安的客棧住下了。
住下之後,慧法就開始每天在客棧講經說法,吸引了不少長安的百姓去旁聽圍觀,看樣子,他是打算就這樣耗下去了。
對於慧法的這個舉動,有不少官員是反對的,紛紛上奏,讓炎武帝下旨,不讓慧法講經說法,隻是,這個要求並沒有被炎武帝采納,他任由慧法在長安講經說法,冷眼旁觀。
除了慧法小和尚的事情之外,李璿璣也在不久之後,進入了長安,他也覲見了一次炎武帝,相對於慧法的強勢,李璿璣就溫和了許多,他提出的條件不多,就一個而已,但是,這個要求卻比慧法的要求還要過分。
李璿璣提出,讓炎武帝立道教為國教,隻要立道教為國教,那道教在福州占領的土地,全部歸還大炎王朝,看似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很多人都覺得此舉不錯,是個好辦法,然而,李璿璣的這個提議,卻遭到了朝中重臣的一致發對,其中以儒家子弟反對的最為激烈。
儒家反對立道教為國教,這很正常,畢竟,儒家不單單跟佛門不對付,跟道教也是不對付的,儒家幫助大炎王朝立國,都沒有被封為國教,道教憑什麽被立為國教呢?
當然了,儒家雖然不是國教,可儒家在大炎王朝的影響力,絲毫不比皇權差多少。
讓很多官員想不通的是,那些朝中重臣也紛紛反對此事,越是位高權重的大臣,越是態度鮮明。
然而,不管是對佛門的要求,還是對道教的要求,炎武帝的態度始終都很模糊,既不拒絕,也不答應,就那麽放著,這讓文武百官開始驚疑不定起來。
李璿璣跟慧法小和尚一樣,在上殿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上殿,他也在長安住下了,而居住的地方,恰好就在慧法小和尚的對麵。
慧法每天講經說法,李璿璣每天也傳經布道,兩個人誰也不見誰,可是,他們的博弈,卻已經開始了,在這段時間裏,長安城的百姓,頓時有了熱鬧可看,上午去聽佛法,下午去聽道法,十分的有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翰林院和國子監的讀書人看不下去了,都說書生意氣,作為大炎王朝本土的學子,他們怎麽可能讓道教和佛門的人在長安囂張呢,於是,他們主動找上門,跟慧法和李璿璣展開了辯論。
隻是,出發點是好的,舉動也沒錯,可是,別看慧法和李璿璣年紀小,他們的學識卻很深厚,不管是翰林院的讀書人,還是國子監的讀書人,在幾次辯論下來之後,都紛紛敗下陣來。
從一開始的一日一辯,逐漸變成了一日三辯,而這個趨勢,還在逐步增加。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儒家處在了絕對的下風,而佛門和道教不分伯仲,這就讓很多人認為,儒家不如佛道兩家。
當然了,作為儒家的代表,縱橫書院的人還沒有出手,長安城的百姓已經紛紛開始期待縱橫書院的出手了。
在佛門、道教和儒家,就各自教義展開辯論的時候,一個人的重新複出,就顯得悄無聲息起來。
廢王李建澤,在元符十六年,六月十號這天,正式從皇陵出來,這是炎武帝親自下達的聖旨。
李建澤出來之後,還是庶人的身份,可是,他卻居住在他以前的王府內,雖然時隔十餘年,很多人都把此人給遺忘了,然而,當他再次出現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去看望他,這其中就包括長公主李鈺凝,仆射房巨鹿,宰相徐肱。
李建澤出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長安,這使得本來就混亂不堪,局勢不明的長安,變得更加的雲波詭異起來,沒人知道炎武帝選擇在這個時候,把李建澤放出來,到底是為了什麽,也不清楚李建澤的複出,到底會給未來帶來怎麽樣的改變。
然而,長安城內發生的一切,遠在西域的許一凡並不知情,他此刻正陷入了一生當中最大的危機,此刻的他,正在被許凱歌和西域聯軍的共同圍殺,正疲於奔命之中。
童真親自坐鎮北宛城,在派出秦之豹去救援許一凡之後,他則抓緊時間收編俘虜,把他們融入到西征軍的隊伍當中。
除了童真沿途收編的俘虜,還有北宛城的俘虜之外,童真還派出了秦賦,帶著兩千人去北宛城的後方收攏各種逃兵。
如果放在往常,這些被打算的將士,往往都會被清算的,尤其是這些曾經叛離西征軍的將士,都會得到嚴懲的,但是,現在西征軍正是缺乏兵力的時候,對待這些逃兵、潰兵、散兵,童真一改之前的血腥淩厲手段,轉而以懷柔的手段去針對他們。
不管是許凱歌的兵馬,還有燕王軍的兵馬,說到底,他們都是大炎王朝的兵馬,可能因為立場不同,陣營不同,從而走向了對立麵,可這不影響他們被收編。
童真在打仗方麵,悍勇無敵,在治軍方麵,也是極有手段的,在恩威並施的情況下,大部分的俘虜都被他暫時降服了,為了不讓這些人繼續滋生其他的想法,在暫時收編他們之後,童真就把這些人送往了康城,讓他們參與到康城的守城戰當中去。
這些俘虜可不少,前前後後加起來,有近三萬人呢,這可不是小數目,送到康城,恰好解決了西征軍現在的窘況,盡管很多人不想去康城,也不願意去康城,然而,這已經由不得他們了。
童真隻給了他們兩個選擇,要麽死,要麽去康城守城,前者是立刻死,而後者可能會活下來,相對於前者,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後者。
為了把這些人送往康城,童真手上沒有那麽多的兵力,他沒有,可石族有啊,童真在跟石族的族長和幾位長老商量一番之後,就讓石族的軍隊和童真的軍隊,一起押解這群人去往康城。
隻是押解俘虜去參戰,他們自己又不用去打仗,還能借此跟殷元魁見上一麵,磋商和落實石族跟許一凡的交易,這點兒小事兒就不算什麽了。
許一凡和許凱歌的先後出現,讓童真暫時鬆了一口氣,最終,許一凡還是活下來了,不過,他卻不敢大意。
營救許一凡的事情,暫時隻能交給秦之豹去做,而童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石族人要安排,暫住在北宛城,隻是權宜之計,畢竟,北宛城本來就有北宛國的百姓和居民,在許凱歌叛離西征軍的時候,北宛國的人並沒有徹底的站在誰那邊,他們是誰的拳頭大,誰的實力強,就站在誰那邊,對與錯很難說,童真特沒有為難他們。
北宛城雖然是小國,又是獨立王國,是值得爭取的盟友,如果能得到他們的幫助,那自然最好,就算得不到幫助,隻要他們別搞事情,也足夠了。
安撫和穩定北宛城的百姓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安排石族人的居住,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除了這兩件事之外,趁機收複北宛城周邊的村鎮城池,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雖然這些地方對於戰局走向,暫時沒有什麽好處,卻也沒有什麽壞處,能占據那自然最好,至少,可以給西征軍提供更多的縱深。
北宛城這邊的戰鬥,在很大程度上,給西征軍帶來了極大的內耗,但是,也因為這件事,使得西征軍趁機把後方徹底的掌控下來,也穩定下來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西征軍的後顧之憂,這算是壞事之後的好事兒了。
北宛城的戰鬥結束了,康城的戰鬥卻逐漸升級起來,眼看著戰局越來越慘烈,百姓遷徙的事情,也逐漸加快了腳步。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北宛國既然已經滅國了,而北宛城又被西征軍占領了,這裏的百姓肯定也不能繼續居住了,向東遷徙是肯定的,相對於其他地方百姓遷徙遇到的阻力,北宛國百姓對於遷徙這件事,並不抵觸,反而很興奮。
其實,北宛國的居民早就想遷徙了,可惜的是,大炎王朝不肯接納他們,不單單是大炎王朝,西域和北蠻都不願意接納他們,因為在這三國看來,北宛國一個賠錢貨,誰沾上都要賠本。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想要進一步穩定西征軍的後方,像北宛國和石族,都是爭取的對象,因此,在進入北宛城的第三天,童真就開始著手他們的遷徙工作。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給童真的遷徙工作增加了不小的負擔,但同時也減輕了他們的負擔,不管是北宛國的人,還是石族的人,在得知童真的遷徙任務遇到阻力和問題的時候,他們主動幫忙。
之所以這樣,一方麵是向大炎王朝展現他們的價值,另一方麵還是為了他們,因為他們距離西洲最遠,遷徙是最後才開始的,如果前方的人遲遲遷徙不完的話,那一旦康城失守,西征軍敗了,西域聯軍過來之後,他們就會首當其衝,說不定會被西征軍給拋棄的,他們可不想被拋棄
,與其說他們是在幫童真,不如說他們是在幫助自己。
不管是因為什麽,在有了這些人的參與和幫助之後,整個遷徙工作,進行的相當順利,大大的提高了效率,這算是一個好消息。
好消息有了,壞消息也接憧而至。
首先,許一凡雖然在之前的戰役當中,並沒有殞命,但是,他卻遭到了許凱歌的追殺,從沙堡鎮一路逃往了碎葉鎮,當許一凡並沒有就此停下腳步,反而繼續往西。
根據秦之豹傳遞回來的最新消息,六月九號,許一凡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成功的穿過了碎葉鎮,而追殺許一凡的許凱歌,卻在碎葉鎮跟耶呼弟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一戰,雙方兩敗俱傷,最後還是在秦之豹帶著大隊人馬趕到的時候,耶呼弟選擇了撤退,西征軍趁機占領了碎葉鎮。
在這一戰之後,許凱歌的五千人,隻剩下了兩千餘人,可他卻在耶呼弟撤退之後,並沒有放棄追殺許一凡的決心,他帶著這兩千餘人,穿過了碎葉鎮,深入西域,繼續追擊許一凡。
秦之豹本來也打算追上去的,可是,耶呼弟在撤退沒多久之後,就帶著數千人,再次殺了回來,秦之豹被迫子啊碎葉鎮跟耶呼弟展開了數次激戰,最終,耶呼弟不敵敗走,秦之豹也被迫留在了碎葉鎮,至於許一凡和許凱歌,在他們離開碎葉鎮之後,就此失去了消息。
其次,之前為了營救許一凡,殷元魁讓寧致遠帶領三萬人,率先挑起跟燕王軍的戰爭,寧致遠不負眾望,帶著三萬人一路殺了涼州腹地,距離涼州城,也隻有百裏之遙,可最終,他還是被迫後撤,重新回到了涼州和西洲的交界處,展開了對峙。
燕王雖然起兵,卻並沒有造反,殷元魁此舉給了燕王一個很好的由頭,燕王借助此事,大做文章,不單單在涼州和庭洲,說朝廷如何對不起他燕王,還多次寫信送往長安,質問炎武帝為何要如此對待他這個叔叔。
這件事在發生沒多久之後,就傳回了長安,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朝野上下就這件事,分為了三派,有人站在了燕王這邊,有人站在了殷元魁這邊,有人則選擇了觀望。
站在燕王這派的,大多數都是朝中老人,他們在先帝在世的時候,就在朝中為官,跟燕王的關係本來就不錯,而之前提出以安撫為主的建議,就是他們提出的。
當然了,在這些人當中,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比如李建業和李建澤的人,都在其中搞風搞雨的。
站在殷元魁這邊,大多數都是武將,殷元魁是大將軍,雖然其常年待在東方,也極少參與作戰,可是,在許淳作亂被誅,秦嘉涆戰死的情況下,大將軍所剩不多的情況下,他們不站在殷元魁這邊,還能站在誰那邊?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作壁上觀,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冷眼旁觀,看著這兩方撕逼,說到底,這件事最終怎麽處理,還是得看炎武帝的意思。
對於這件事,在北宛城事了之後,炎武帝終於做出了決斷,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一方麵下旨斥責燕王擁兵自重,一方麵下旨斥責殷元魁擅自對藩王開戰,雖然聖旨上的言辭很是嚴厲,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炎武帝這是不打算深究。
至於炎武帝到底是真的不打算深究,還是權宜之計,那就不得而知了,隻是,因為這件事,西征軍和燕王軍徹底撕破臉皮了,燕王擁有十餘萬大軍,就是不去支援西征軍,而西征軍也在涼州和西洲邊疆,駐紮了重兵,雙方再一次回到了之前對峙的局麵。
最後一個壞消息,來自長安,其本來隻是一件小事兒,可是,其造成的影響卻很大,大到足以動搖大炎王朝的國本。
這件事就是慧法小和尚出現在長安,還有李璿璣從福州一路北上,進入長安說起了。
慧法小和尚,年齡不大,輩分卻極高,地位也很超然,他是西域佛門的佛子,在兩軍交戰之際,他進入長安,覲見了炎武帝,當著大炎王朝文武百官的麵,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西征軍撤兵,並且歸還西域其所占領的疆域。
第二,賠償被滅六國的損失。
第三,允許佛門進入中原傳教。
要求雖然不多,卻都格外的重要,對於這三個要求,炎武帝沒有說什麽,文武百官卻坐不住了,對於其提出的三個要求,都予以否決。
西征軍占領的十八城的疆域,是前線將士用數十萬性命和鮮血換來的,怎麽可能歸還,炎朝官員不但不打算歸還西域這十八城,他們還提出要西域再割讓十八城,最少十座城池,西征軍才肯撤軍。
關於第二個要求,賠償西域損失,更是無稽之談,向來都是成王敗寇,西域自己沒有守住國土,隻能怪自己能力不夠,賠償是不可能賠償的。
當然了,要賠償也可以,是西域賠償大炎王朝,而不是大炎王朝賠償西域。
至於最後一個要求,滿朝文武卻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認為,傳教是不可能的,中原向來都是獨尊儒術,不可能讓佛教出現的,另一部分則認為,傳教這件事是可以商量的,隻要西域滿足了前麵兩個條件,那傳教這件事是可以的。
然而,慧法的態度卻很堅決,他就這三個要求,不會改變,要麽大炎王朝答應,要麽就繼續打下去,西域自己把失去的土地奪回來。
麵對如此強勢的慧法,大炎王朝這邊的態度也很強勢,要麽西域答應要求,要麽就打下去,誰打贏了,誰說了算。
於是,雙方就此展開了拉鋸戰,而慧法小和尚,自從上殿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上殿,他在長安的客棧住下了。
住下之後,慧法就開始每天在客棧講經說法,吸引了不少長安的百姓去旁聽圍觀,看樣子,他是打算就這樣耗下去了。
對於慧法的這個舉動,有不少官員是反對的,紛紛上奏,讓炎武帝下旨,不讓慧法講經說法,隻是,這個要求並沒有被炎武帝采納,他任由慧法在長安講經說法,冷眼旁觀。
除了慧法小和尚的事情之外,李璿璣也在不久之後,進入了長安,他也覲見了一次炎武帝,相對於慧法的強勢,李璿璣就溫和了許多,他提出的條件不多,就一個而已,但是,這個要求卻比慧法的要求還要過分。
李璿璣提出,讓炎武帝立道教為國教,隻要立道教為國教,那道教在福州占領的土地,全部歸還大炎王朝,看似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很多人都覺得此舉不錯,是個好辦法,然而,李璿璣的這個提議,卻遭到了朝中重臣的一致發對,其中以儒家子弟反對的最為激烈。
儒家反對立道教為國教,這很正常,畢竟,儒家不單單跟佛門不對付,跟道教也是不對付的,儒家幫助大炎王朝立國,都沒有被封為國教,道教憑什麽被立為國教呢?
當然了,儒家雖然不是國教,可儒家在大炎王朝的影響力,絲毫不比皇權差多少。
讓很多官員想不通的是,那些朝中重臣也紛紛反對此事,越是位高權重的大臣,越是態度鮮明。
然而,不管是對佛門的要求,還是對道教的要求,炎武帝的態度始終都很模糊,既不拒絕,也不答應,就那麽放著,這讓文武百官開始驚疑不定起來。
李璿璣跟慧法小和尚一樣,在上殿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上殿,他也在長安住下了,而居住的地方,恰好就在慧法小和尚的對麵。
慧法每天講經說法,李璿璣每天也傳經布道,兩個人誰也不見誰,可是,他們的博弈,卻已經開始了,在這段時間裏,長安城的百姓,頓時有了熱鬧可看,上午去聽佛法,下午去聽道法,十分的有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翰林院和國子監的讀書人看不下去了,都說書生意氣,作為大炎王朝本土的學子,他們怎麽可能讓道教和佛門的人在長安囂張呢,於是,他們主動找上門,跟慧法和李璿璣展開了辯論。
隻是,出發點是好的,舉動也沒錯,可是,別看慧法和李璿璣年紀小,他們的學識卻很深厚,不管是翰林院的讀書人,還是國子監的讀書人,在幾次辯論下來之後,都紛紛敗下陣來。
從一開始的一日一辯,逐漸變成了一日三辯,而這個趨勢,還在逐步增加。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儒家處在了絕對的下風,而佛門和道教不分伯仲,這就讓很多人認為,儒家不如佛道兩家。
當然了,作為儒家的代表,縱橫書院的人還沒有出手,長安城的百姓已經紛紛開始期待縱橫書院的出手了。
在佛門、道教和儒家,就各自教義展開辯論的時候,一個人的重新複出,就顯得悄無聲息起來。
廢王李建澤,在元符十六年,六月十號這天,正式從皇陵出來,這是炎武帝親自下達的聖旨。
李建澤出來之後,還是庶人的身份,可是,他卻居住在他以前的王府內,雖然時隔十餘年,很多人都把此人給遺忘了,然而,當他再次出現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去看望他,這其中就包括長公主李鈺凝,仆射房巨鹿,宰相徐肱。
李建澤出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長安,這使得本來就混亂不堪,局勢不明的長安,變得更加的雲波詭異起來,沒人知道炎武帝選擇在這個時候,把李建澤放出來,到底是為了什麽,也不清楚李建澤的複出,到底會給未來帶來怎麽樣的改變。
然而,長安城內發生的一切,遠在西域的許一凡並不知情,他此刻正陷入了一生當中最大的危機,此刻的他,正在被許凱歌和西域聯軍的共同圍殺,正疲於奔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