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一位飽讀詩書、胸懷大誌、嫉惡如仇、頂天立地的偉男子,也是一位不畏強暴、光明磊落、寧折不彎、錚錚鐵骨的硬漢子。他的一生,看似平凡,其實卻很偉大。
父親生於民國八年十月二十七日辰時,在諸多兄弟中排行老三,爺爺給他取名繁湘,其意是:繁華不動心,湘水通古蹤。
三歲那年,土匪放火燒村,父親和四叔被困在熊熊烈火中,奶奶急得在外麵嚎啕大哭,是大伯不顧安危把父親和四叔從火海中救出來。這件事在父親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歲那年,父親在珍公殿讀私塾,由於天資聰慧,記憶力驚人,《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幼學瓊林》等啟蒙書籍過目不忘。
十一二歲的時候,熟讀《唐詩宋詞》,通曉聲律,吟詩策對,從容自如。十三歲,父親進州府讀書,常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誌時”自勉,博覽群書,經綸滿腹,文章錦繡。
十六歲那年,父親改名曾中藩,並作了一首《十六言誌》:中流砥柱無動搖,國如磐石韌兼牢;聽其外夷噬口笑,藩邊戰士逞英豪。
十七歲,父親在黃橋鄉公所教書,受到了校長楊光宗和周邊老百姓的一致好評。楊校長不管去什麽場合,總是要帶著我父親一同前往。
一九三八年,日寇大舉侵華,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危機,父親再也耐不住了。他本想開赴前線殺敵報國,隻可惜生了一場大病,不能如願。武漢淪陷,長沙失守,身體尚未恢複的父親再也坐不住了。他給家裏留了一封書函,匆匆投軍去了。這封書函隻有短短幾句,其中“日寇入侵殺、搶、燒,男兒豈能再忍受?聞雞起舞效祖逖,投筆從戎學班超。”這四句詩抒發了他的情感,表明了他的誌向。
父親聽說第一百軍李明霞部駐紮在衡陽、寶慶一帶,便翻山越嶺尋找部隊,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苦苦尋覓,終於找到了第一百軍十九師,師長楊英也是黃橋人,還是楊光宗的堂弟。
楊英聽父親說起楊光宗,便對父親另眼相看,把他安排到三營八連當上士文書。由於父親作戰勇敢,為人正派,加之文化素質高,各項表現出色,不到一年,父親就從連部調到營部。
父親嫉惡如仇,部隊駐紮寶慶時,有一次,八連二排有幾個戰士私自出營地幹偷雞摸狗之事,被父親知道了,立刻命令他們將偷、搶來的東西退回去,並且向老百姓賠禮道歉,父親代表部隊親自登門謝罪,並且當眾懲罰那幾個擾民的士兵。
部隊駐紮蔡橋,父親已經是五十八團的團部副官。有一天,家鄉的幾個父老鄉親到塘渡口買糧,回來經過蔡橋,被幾個士兵強行攔住,征收過橋稅。雙方爭執起來,差點火拚,一個矮個子青年理直氣壯的說:“叫曾副官來,他是怎麽帶兵的?”一個士兵聽了此話,不敢造次,匆匆去團部報告。
父親匆匆趕來,問明原因,才知道守橋士兵在這國家存亡之際發國難財。他非常氣憤,當即把守橋的士兵痛罵一頓,並且把負責守橋的排長杖責二十,撤職查辦。事情處理之後,父親向鄉親們賠禮道歉,並且留他們吃了頓飯,各自打發一塊光洋作為路費。
一九四五年,部隊駐紮在山門,父親調到師部擔任副官,有一天,部隊在龍潭山大山深處行軍,遭到日軍伏擊,損失慘重。當時有幾個新兵看到屍骨成山、血流成河,嚇得當了逃兵。他們被抓了回來,準備在曬穀坪執行槍決,父親得知消息,快馬加鞭趕到曬穀坪,大叫一聲:“槍下留人”。
父親問明原因,得知他們是剛抓來幾天的壯丁,從未打過仗,沒見過戰場上那種慘狀,這種情況開溜情有可原,這畢竟是幾條活生生的同胞性命。
為了鼓舞士氣,父親站在土台上滿臉威嚴的說道:“弟兄們,我們當兵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打鬼子,為了保家衛國,為了我們四萬萬中華同胞。如果我們當兵的打仗怕死,臨陣脫逃,那麽誰來抗擊日寇?誰來把鬼子趕出國門?如果我們不消滅鬼子,鬼子就會滅了我們。到那時候,國都沒有了,哪還有家?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鬼子都打到家門口了,我們再不奮勇抗敵,那就隻有任人宰割了。兄弟們,男子漢大丈夫做人做事,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就是死,也要死得轟轟烈烈。”
父親的一席話,戰士們聽了情緒高漲,就連那幾個逃兵也羞愧得無地自容,發誓一定要奮勇殺敵,以報不殺之恩。
一九四五年五月中旬,十九師在雪峰山東側與十八師官兵遙相呼應,把日軍一零九聯隊全部殲滅,就連聯隊長瀧四寶三郎也難逃厄運。十九師官兵個個奮勇殺敵,以一當十,在放洞之戰、龍潭之戰、雪峰之戰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受到了蔣委員長的兩道嘉獎令,兩枚青天白日勳章、一麵錦旗。
父親也受到了嘉獎,但他心裏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隱隱感覺山雨欲來。
抗日戰爭勝利後,父親請辭歸田,楊師長苦苦挽留。一九四七年,內戰全麵爆發,父親認清了形勢,向楊師長寫了洋洋灑灑一千多字的請辭書,這封書函父親曾經向我們講過,其中有幾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家父新故,家母失明,大哥好賭,家產殆盡,老二愛財,不顧門楣,老四夭折,禍不單行,老五年幼,不懂事情,一大家子,無人支撐。野人懷土,小草戀山,生為人子,不能盡孝,已是遺憾。當今時局,手足相殘,藩能有限,不能力挽,回我故裏,守我家園。不恭不敬,還望海涵。
一九四七年,父親回到家鄉,在外公的讚助下,辦起了私塾,教書育人。先後在易家橋、珍公殿、寨腳下、竹山裏教書,培養人才。他的學生遍布三縣,前不久,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說是我父親的學生,他給我講起了當年父親和土匪頭子孫友田比武之事。
那是一九四八年秋天,一個學生在孫友田家的樅樹山撈了一把幹樅葉,被土匪抓住了。孫友田帶著土匪來到這個學生家裏胡作非為,那個家長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隻好眼巴巴地看著土匪砸東西、搶糧食。
“住手!”父親得知消息趕了過來,大喝一聲。
土匪頭子看到父親,以為是一介書生好欺負,吩咐手下人一起動手毆打父親。父親毫不畏懼,他放開手腳,左拳右腿、上挑下掃,三下五去二就把那幾個土匪打倒在地。
土匪頭子見狀,軟了下來,他提了三個要求,隻要父親做到,他就不再追究。
為了這個貧窮的家庭不受欺淩,父親隻好答應了。
第一件事就是考力氣。山下有一塊三百多斤的石碑,孫友田要父親扛上山頭他家的祖墳地。父親二話沒說,卯足力氣,扛起石碑就走,他使出平生力氣把石碑扛到山上。
土匪頭子本想刁難,沒想到父親居然輕易過關,他們看到父親那股子蠻力,一個個目瞪口呆。
“第二件事是什麽?想好了沒有?”父親問道。
“比槍法。”孫友田自以為槍法厲害,掏出槍來“砰、砰、砰”三聲,有兩槍打中了山上那顆古樹樹幹上碗口大的洞孔。
父親看了一下距離,接過槍,子彈上膛,說聲“看好了”。“砰、砰、砰”三槍,子彈就像一溜煙全部陷進樹洞。
“哇!真了不起!”土匪們唏噓不已。
“還比嗎?”父親問道。
“不必了,心服口服。”孫友田由衷的說道。
從此之後,有父親在,孫友田就不敢橫行霸道,家鄉的老百姓也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一九四八年年底,和父親一起投軍的獨石青年軍官曾青光,去了香港,臨行前寫信給我父親,邀請父親和他一起漂洋過海,幹一番大事業。青光在信中寫道:“男有誌,在四方,何必戀鄉?獨石三寨,搬不走,人生際遇很難求。出來吧!讓我們一起打拚,讓獨石三寨因為我們而聞名世界。(聽說這封信至今還保留在青光的家人手裏。)
父親沒有因為外麵的花花世界而離開家園,解放前夕和解放後,他積極參加剿匪,確保家鄉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無論是抗戰時期,還是解放前後,父親從來沒有走出家園這個圈子,他一輩子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園,舍不得離開這一片樂土,他和家園有著一種深厚的感情。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常聽父親說起那些往事,我好奇的問父親:“為什麽不去做大官,要回來和泥巴打交道?”
父親笑說道:“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情結,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每一塊石頭,都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這就是我的故土情結。“
父親生於民國八年十月二十七日辰時,在諸多兄弟中排行老三,爺爺給他取名繁湘,其意是:繁華不動心,湘水通古蹤。
三歲那年,土匪放火燒村,父親和四叔被困在熊熊烈火中,奶奶急得在外麵嚎啕大哭,是大伯不顧安危把父親和四叔從火海中救出來。這件事在父親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歲那年,父親在珍公殿讀私塾,由於天資聰慧,記憶力驚人,《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幼學瓊林》等啟蒙書籍過目不忘。
十一二歲的時候,熟讀《唐詩宋詞》,通曉聲律,吟詩策對,從容自如。十三歲,父親進州府讀書,常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誌時”自勉,博覽群書,經綸滿腹,文章錦繡。
十六歲那年,父親改名曾中藩,並作了一首《十六言誌》:中流砥柱無動搖,國如磐石韌兼牢;聽其外夷噬口笑,藩邊戰士逞英豪。
十七歲,父親在黃橋鄉公所教書,受到了校長楊光宗和周邊老百姓的一致好評。楊校長不管去什麽場合,總是要帶著我父親一同前往。
一九三八年,日寇大舉侵華,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危機,父親再也耐不住了。他本想開赴前線殺敵報國,隻可惜生了一場大病,不能如願。武漢淪陷,長沙失守,身體尚未恢複的父親再也坐不住了。他給家裏留了一封書函,匆匆投軍去了。這封書函隻有短短幾句,其中“日寇入侵殺、搶、燒,男兒豈能再忍受?聞雞起舞效祖逖,投筆從戎學班超。”這四句詩抒發了他的情感,表明了他的誌向。
父親聽說第一百軍李明霞部駐紮在衡陽、寶慶一帶,便翻山越嶺尋找部隊,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苦苦尋覓,終於找到了第一百軍十九師,師長楊英也是黃橋人,還是楊光宗的堂弟。
楊英聽父親說起楊光宗,便對父親另眼相看,把他安排到三營八連當上士文書。由於父親作戰勇敢,為人正派,加之文化素質高,各項表現出色,不到一年,父親就從連部調到營部。
父親嫉惡如仇,部隊駐紮寶慶時,有一次,八連二排有幾個戰士私自出營地幹偷雞摸狗之事,被父親知道了,立刻命令他們將偷、搶來的東西退回去,並且向老百姓賠禮道歉,父親代表部隊親自登門謝罪,並且當眾懲罰那幾個擾民的士兵。
部隊駐紮蔡橋,父親已經是五十八團的團部副官。有一天,家鄉的幾個父老鄉親到塘渡口買糧,回來經過蔡橋,被幾個士兵強行攔住,征收過橋稅。雙方爭執起來,差點火拚,一個矮個子青年理直氣壯的說:“叫曾副官來,他是怎麽帶兵的?”一個士兵聽了此話,不敢造次,匆匆去團部報告。
父親匆匆趕來,問明原因,才知道守橋士兵在這國家存亡之際發國難財。他非常氣憤,當即把守橋的士兵痛罵一頓,並且把負責守橋的排長杖責二十,撤職查辦。事情處理之後,父親向鄉親們賠禮道歉,並且留他們吃了頓飯,各自打發一塊光洋作為路費。
一九四五年,部隊駐紮在山門,父親調到師部擔任副官,有一天,部隊在龍潭山大山深處行軍,遭到日軍伏擊,損失慘重。當時有幾個新兵看到屍骨成山、血流成河,嚇得當了逃兵。他們被抓了回來,準備在曬穀坪執行槍決,父親得知消息,快馬加鞭趕到曬穀坪,大叫一聲:“槍下留人”。
父親問明原因,得知他們是剛抓來幾天的壯丁,從未打過仗,沒見過戰場上那種慘狀,這種情況開溜情有可原,這畢竟是幾條活生生的同胞性命。
為了鼓舞士氣,父親站在土台上滿臉威嚴的說道:“弟兄們,我們當兵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打鬼子,為了保家衛國,為了我們四萬萬中華同胞。如果我們當兵的打仗怕死,臨陣脫逃,那麽誰來抗擊日寇?誰來把鬼子趕出國門?如果我們不消滅鬼子,鬼子就會滅了我們。到那時候,國都沒有了,哪還有家?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鬼子都打到家門口了,我們再不奮勇抗敵,那就隻有任人宰割了。兄弟們,男子漢大丈夫做人做事,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就是死,也要死得轟轟烈烈。”
父親的一席話,戰士們聽了情緒高漲,就連那幾個逃兵也羞愧得無地自容,發誓一定要奮勇殺敵,以報不殺之恩。
一九四五年五月中旬,十九師在雪峰山東側與十八師官兵遙相呼應,把日軍一零九聯隊全部殲滅,就連聯隊長瀧四寶三郎也難逃厄運。十九師官兵個個奮勇殺敵,以一當十,在放洞之戰、龍潭之戰、雪峰之戰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受到了蔣委員長的兩道嘉獎令,兩枚青天白日勳章、一麵錦旗。
父親也受到了嘉獎,但他心裏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隱隱感覺山雨欲來。
抗日戰爭勝利後,父親請辭歸田,楊師長苦苦挽留。一九四七年,內戰全麵爆發,父親認清了形勢,向楊師長寫了洋洋灑灑一千多字的請辭書,這封書函父親曾經向我們講過,其中有幾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家父新故,家母失明,大哥好賭,家產殆盡,老二愛財,不顧門楣,老四夭折,禍不單行,老五年幼,不懂事情,一大家子,無人支撐。野人懷土,小草戀山,生為人子,不能盡孝,已是遺憾。當今時局,手足相殘,藩能有限,不能力挽,回我故裏,守我家園。不恭不敬,還望海涵。
一九四七年,父親回到家鄉,在外公的讚助下,辦起了私塾,教書育人。先後在易家橋、珍公殿、寨腳下、竹山裏教書,培養人才。他的學生遍布三縣,前不久,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說是我父親的學生,他給我講起了當年父親和土匪頭子孫友田比武之事。
那是一九四八年秋天,一個學生在孫友田家的樅樹山撈了一把幹樅葉,被土匪抓住了。孫友田帶著土匪來到這個學生家裏胡作非為,那個家長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隻好眼巴巴地看著土匪砸東西、搶糧食。
“住手!”父親得知消息趕了過來,大喝一聲。
土匪頭子看到父親,以為是一介書生好欺負,吩咐手下人一起動手毆打父親。父親毫不畏懼,他放開手腳,左拳右腿、上挑下掃,三下五去二就把那幾個土匪打倒在地。
土匪頭子見狀,軟了下來,他提了三個要求,隻要父親做到,他就不再追究。
為了這個貧窮的家庭不受欺淩,父親隻好答應了。
第一件事就是考力氣。山下有一塊三百多斤的石碑,孫友田要父親扛上山頭他家的祖墳地。父親二話沒說,卯足力氣,扛起石碑就走,他使出平生力氣把石碑扛到山上。
土匪頭子本想刁難,沒想到父親居然輕易過關,他們看到父親那股子蠻力,一個個目瞪口呆。
“第二件事是什麽?想好了沒有?”父親問道。
“比槍法。”孫友田自以為槍法厲害,掏出槍來“砰、砰、砰”三聲,有兩槍打中了山上那顆古樹樹幹上碗口大的洞孔。
父親看了一下距離,接過槍,子彈上膛,說聲“看好了”。“砰、砰、砰”三槍,子彈就像一溜煙全部陷進樹洞。
“哇!真了不起!”土匪們唏噓不已。
“還比嗎?”父親問道。
“不必了,心服口服。”孫友田由衷的說道。
從此之後,有父親在,孫友田就不敢橫行霸道,家鄉的老百姓也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一九四八年年底,和父親一起投軍的獨石青年軍官曾青光,去了香港,臨行前寫信給我父親,邀請父親和他一起漂洋過海,幹一番大事業。青光在信中寫道:“男有誌,在四方,何必戀鄉?獨石三寨,搬不走,人生際遇很難求。出來吧!讓我們一起打拚,讓獨石三寨因為我們而聞名世界。(聽說這封信至今還保留在青光的家人手裏。)
父親沒有因為外麵的花花世界而離開家園,解放前夕和解放後,他積極參加剿匪,確保家鄉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無論是抗戰時期,還是解放前後,父親從來沒有走出家園這個圈子,他一輩子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園,舍不得離開這一片樂土,他和家園有著一種深厚的感情。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常聽父親說起那些往事,我好奇的問父親:“為什麽不去做大官,要回來和泥巴打交道?”
父親笑說道:“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情結,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每一塊石頭,都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這就是我的故土情結。“